帶著超市重返年代 第485節
書迷正在閱讀:年代文反派大佬的早逝前妻重生了、邊關廚娘發家記(美食)、七十年代甜媳婦兒、電競第一綠茶指南[電競]、團寵八零年代:我有一座星際農場、從無限游戲回來后、我從冥府退休后進了無限游戲、春動蓮房、嫁鶯嬌、俯聽聞驚風
第768章 股份 這么多的貨,夠那家服裝廠一直生產到年底了。 估計年前還不一定能完成。 “老板,咱們要不要早做準備?” 蘇小軟微微猶豫了一下,他們現在的出貨量的確是還有些少,現在只是供應廣市和申城那邊的批發,就已經開始有些緊張了,等年后,北方這邊的市場一上貨,估計就更緊張了。 北方這邊的市場,主要就是要供銷社和百貨大樓里,雖然有些地方也有了小店,但是銷量并不是很大,而且以他們這幾款衣服的出廠價來說,普通的小店應該也是不太愿意進的,萬一賣不出去砸手里,他們可不敢冒這個風險。 “你可以再考察幾家服裝廠,最重要的是,咱們的東西現在還沒有在北方上市,不能讓人摹仿了去。最好還是找國營廠子,簽好合同,免得他們再出什么紕漏?!?/br> “好的,老板放心?!?/br> 服裝廠是打算跟馮家合作的,除了因為中間有霍云霞的關系之外,主要還是因為馮家在這方面算是有人脈的。 蘇小軟就是趁著現在廠子還沒有弄起來,帶著自己人先賺一波,順便再探探市場的反應。 而且關于股份,蘇小軟也早就想好了,服裝廠可以給馮家股子,但是不能太多,這是為了防止出現多人做主的局面。 馮耀輝有個堂叔就在京都服裝廠做廠長,國營大廠子,那指定是看不上他們這樣的小廠的,但是關于貨源以及銷售渠道,馮家還是有些底氣的。 所以,現在蘇小軟才只是找外來加工做,而不是自己大張旗鼓地支騰起來。 馮家的主要銷售渠道都在北方,蘇小軟并不擔心貨源問題,只是做生意嘛,主要還是和氣生財,她不想因為這個再給自己找麻煩,干脆,雙方合作,而且她指定了這股份只能是霍云霞來掌控的,馮家應該也能明白她的意思。 和馮家這樣的人家合作,其實也是挺麻煩的,關于投資,關于一些細節,都磨了好幾個月了,馮耀輝倒是無所謂,他對此并不在意,可是誰家沒有幾個愛占便宜的? 蘇小軟最初擬定的,就是給霍云霞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馮耀輝百分之十的股份,而馮耀輝因為有公職在身,所以他的股份肯定是要落在他妻子的身上的,因為現在霍云霞還是學生,就算是將來進入體制內,也不用擔心,畢竟這都是學生時代的創業成果。 可是馮家人不樂意呀! 總覺得自己沒有撈到好處,自然是不依不饒的。 可問題是馮耀輝是出了錢的,人家那叫投資,不是白給! 好在馮家老爺子還是個腦子清楚的,把那幾個不懂事的侄子孫子都給痛罵了一通,總算是消停了。 霍云霞這里,蘇小軟和霍老爺子商量過,又單獨和霍文興何秀云聊了聊,最終只讓霍家出五千塊錢,就可以占到廠子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了。 別以為五千塊錢很多,一個廠子建起來,到所有的設備到位,可不是三兩萬就能行的。 更何況,做的是實體,最重要的,還是流動資金以及各種渠道人脈。 而霍家如今的人脈圈子顯然都不在這里,大部分集中于政和軍上,所以,在廠子的經營上,他們能幫得上的忙有限。 不管怎么算,都是霍家占了大便宜。 而霍云霞和老爺子商量過之后,他們又進行了一個股份拆分。 霍云騰也在上學,和霍云霞是一屆,是霍三爺霍文安的兒子,正好,這兄妹倆一人占百分之十,這五千塊錢,兩個孩子自然是拿不出來的,霍云霞結婚時的陪嫁也沒有這么多的現錢。 霍老爺子有心幫扶自己的孫子孫女們,又不愿意幫得太過,最終他做主給兩個孩子一人拿了一千塊,而霍文安和霍文興兄弟倆一人給出了一千,這樣,霍云霞和霍云騰每人再拿五百塊出來就可以了。 霍云霞手里是有的,畢竟她有嫁妝。 而霍云騰就稍微慘一點兒,他所有的存款加起來還不到一百塊,哪里來的五百呀? 還是霍文安的妻子大方地贊助了五百塊,并且跟他約定好了,等到了明年的的年底,得還她一千塊才行。 當然,這也不過就是玩笑話。 霍文安身體不好,霍老爺子顧忌名聲,又不愿意占國家的便宜,所以并沒有讓霍文安去占一個閑職。 好在霍文安還是有底子的,畢竟自小的培養可都是實打實的,所以他就算是沒有工作,可是平時閑下來畫畫、寫字,有時還給報社雜志投個稿,倒也能有一份進項。 而且之前老爺子也特意給過他一筆錢,算是不能為他安排工作的補償。 霍云騰的母親是有工作的,要不然也不能這么大方地拿出來五百塊錢。 霍云霞和霍云騰的股份現在還沒有完全落實,所以并沒有聲張,蘇小軟也只是假裝不知道。 這原本就是為了給霍家人一份人情,讓霍家知道她并不是一個只顧著自己快活,不顧親戚死活的人。 至于這股份怎么分,錢怎么湊,她是一概不問的。 因為馮家那邊還沒有徹底說好,所以這件事情暫時就只能是壓在心里。 而他們湊出來的錢,蘇小軟那邊已經拿到,也給他們寫了一個臨時的證明,之后這筆錢就被進了蘇小軟的個人腰包。 別問為什么! 當初蘇小軟建食品廠的時候,就順帶著把服裝廠的地也一并買下來了。 畢竟當時主要還是圖便宜。 現在這塊地的價格雖然升值不多,但好歹也是漲了。 服裝廠離食品廠還是有點兒距離的,起先中間就是一大片的空地,現在嘛,那塊空地上已經開始有人建房了。 聞著錢味兒的人可不少,不是只有大人物才能賺錢。 那些普通老百姓見這里有了大廠子,干脆就在自己村子里申請了宅基地,然后蓋個簡單的屋子,賣一些日用品啥的,反正成本不高,但是生意做得也還行,倒是引來不少人的羨慕。 蘇小軟知道,這一片,早晚都是得熱鬧起來的。 第769章 找活兒 蘇小軟愿意大方地讓出百分之三十的股分來,不代表她就真地是個圣母了。 這塊地,前后的差價可是有兩千塊呢,蘇小軟自然得先把自己該得的拿回來,至于合作廠子的事,那得等到明年開春了。 京都這邊,基本上到了農歷十一月中,土就已經開始上凍了,不適合再動工。 如果這個時候挖地基,那就是個大傻子。 明年二月,可以開工建廠,預計工期在五十天到兩個月,工程隊都談好了,還是馮耀輝幫忙給介紹的,正經的國營單位的人,各種設施齊備,而且人家的工程質量也是有保證的。 畢竟,原材料都是由廠方自己出的。 施工隊那邊是早就預約好的,如果只是建個小院子,人家那是壓根兒就不會接的,瞧不上眼。 知道這邊是要建一個大廠子,而縣又是廠房又是宿舍樓辦公樓的,人家才愿意接了。 工程越大,工期越長,人家能掙到的錢也就越多。 都是明白人! 這片地在今年秋收后,就沒再種糧食,但是閑著也是閑著,所以蘇小軟就雇村里的幾個農婦種了各種蔬菜,反正四面都是用墻圍起來了,不用擔心有人偷菜。 這些菜毫不意外地都進了蘇家快餐店,只有極少一點點被霍家和蘇家人給分享了。 現在這里還長著大白菜呢,蘇小軟過來看了看,差不多應該也可以收了。 這年頭,大白菜都是好東西,特別是對于城里人來說,每年的冬儲大白菜都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 每家每戶囤個三五百斤的都是小數,還有的直接就買一千斤! 北方冬天天氣冷,現在大棚菜又還沒有發展開來,所以蔬菜就比較少,比較常見的,就是大白菜和蘿卜了。 這些白菜,對于蘇家快餐店來說,勉強能夠應付到開春兒吧。 冬天蘇家快餐店里的大鍋菜是最受歡迎的,有rou有菜有油,關鍵是價格還不貴,再配上兩個大饅頭,那簡直是能香死個人兒了! 蘇小軟雇的幾個種菜的農婦,知道這里明年就要動工建廠子,自然而然地就開始擔心明年的活計了。 現在正好看到蘇小軟過來了,不約而同地就湊了過來,想著給自己攬上一份兒差事。 “嗯,幾位阿姨現在身強體壯的,還怕找不到活干?” 胖農婦笑得有幾分羞赧:“蘇老板,我們這里人多,廠子少呀。你看那邊的食品廠,這十里八鄉的多少人過來報名呀。我們這不是怕自己選不上嘛?!?/br> 另外一個麻子臉的農婦點頭:“是呀是呀,我們不識字,這找活就更難了?!?/br> “沒上過學?” 四個農婦,只有胖農婦回道:“我倒是讀過兩年書,基本上的常用字還是認得的,只是寫地不咋好看?!?/br> “嗯,到時候再說吧。我們這里要建的是服裝廠,主要是踩縫紉機,這種活你們做的話估計也有些累,一坐就要八九個小時,我也是怕你們受不住?!?/br> “我們不怕累,只要有活干,有錢拿就成!” 現在企業少,閑人多,大家都怕自己干的活少呢,誰會嫌累? 這幾位阿姨也在這里做了將近一年的活了,先前種著小麥的時候,也是她們給幫襯著的,后來圈起了圍墻,又把那些男工辭了,只讓這幾位阿姨幫忙種菜。 蘇小軟跟她們接觸雖然不多,但是種菜的質量和數量,還是讓她很滿意的。 她不是那種喜歡斤斤計較的人,就算是她們偶爾帶些菜回去自己吃,蘇小軟也沒有覺得她們太過分,只要不是貪得太過就行。 而事實上,菜這種東西,農村里家家戶戶都會種,一般也不會貪別人的,頂多就是今天家里的蒜用完了,借你兩頭而已。 “這樣吧,等工程隊來了,我這里還缺兩個幫忙做飯的,你們要是覺得行,那就過來做工,工錢的話,暫時就是一個月二十塊錢,管飯?!?/br> “行行行,我們做,我們做!” 廠子建成以后能不能進廠做工再說,至少建廠子這兩個月里頭,她們又能繼續掙錢了。 廠子的設計圖已經出來了,總共有兩稿,而且都是修改過的。 蘇小軟跟設計師說了自己的打算后,設計師這邊修改后的設計圖里,就是每層樓里多了兩間衛生間。 宿舍樓里的房間大小都是一樣的,同樣,這衛生間的大小和宿舍的大小也一樣。 考慮到女性占用衛生間的時間比較長,所以蘇小軟才建議每層樓里設計了兩個衛生間。 其實就算是有兩個衛生間,這廁位也并不多,每個衛生間里大概有八個廁位,都是用了沖水設計。 另外,每一層會有一間水房,目前的技術,只支持每層樓的正常生活用水,熱水還是需要員工們到樓下鍋爐房去打的。 這三間配套設施都被安排在了陰面兒,北方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這跟陽光有關,陰面兒的房子一般都會有些潮,所以大都不愛住,所以就干脆把樓梯間和衛生間都設計在了陰面兒,這樣一來,陰面兒的宿舍少了,而陽面的空間則是能充分利用起來,可以讓更多的員工入住。 蘇小軟都計劃好了,每個間宿舍都是八人,而且考慮到現在的實際情況,宿舍也不是可以白住的,畢竟他們廠正式建成之后,用工肯定會多,現在有些設備還不夠先進,生產力低下,所以用人多。 可是蘇小軟沒打算建太多宿舍,一是因為這里守著村子近,可以用大量的本地村民,再就是最多過上五六年,他們這里就可以更新一批設備,到時候肯定會大大地減少用工。 比如說裁剪方面,雖然都是電剪,但是效率還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