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市重返年代 第340節
書迷正在閱讀:年代文反派大佬的早逝前妻重生了、邊關廚娘發家記(美食)、七十年代甜媳婦兒、電競第一綠茶指南[電競]、團寵八零年代:我有一座星際農場、從無限游戲回來后、我從冥府退休后進了無限游戲、春動蓮房、嫁鶯嬌、俯聽聞驚風
第523章 只有趙紅梅(三更) 張麗這次吃了大虧,自然不想就這么輕易地放過蘇小軟。 至于父母之前對她的警告和訓斥,早就被她拋諸腦后了。 不過這次張麗沒敢再輕舉妄動了,因為這事尹立峰都差點兒跟她退婚了,所以這次她得好好地謀畫一下,看看怎么做才能一下子把蘇小軟給按死了。 蘇小軟可不管張麗又在謀劃些什么,反正她現在每天上下班,不是蘇向東接送,就是蘇向南接送,再不濟,也會有趙紅梅跟著。 天氣涼了,蘇小軟和趙紅梅給趙英子把吃食和柴都備好之后,一起回了紅星大隊。 今年過年也不知道大伯他們會不會回來,蘇小軟還是找幾位堂哥幫忙在西堂屋那邊壘了一座壁爐。 除了因為今年特別冷之外,蘇小軟也是覺得他們應該?;貋砜纯?,家里只有奶奶一個人,總歸是太孤單了。 以前西屋那邊也是有炕的,可是西堂屋卻一直用的是爐子取暖,反正都是燒柴,弄一個壁爐,只會更暖和。 壁爐旁邊弄了兩個架子,都是用來放木柴的。 至于那些弄回來的枯樹枝都直接搬到灶房里做飯用了。 霍云霆給寄過來的東西不少,蘇小軟喊了霍小燕拿走一部分。 “奶,這個米粉米線,咱們家不是也沒了嘛,正好霍云霆又弄回來不少呢,要不咱中午就吃這個?燉個雞,用雞湯煮粉,可香著嘞!我把這些藥材帶去給牛爺爺看看,如果可以的話,就直接做成了藥丸子或者是藥膏給大哥寄過去?!?/br> “行,你去吧?!?/br> 趙紅梅回來了,這家務事基本上就都是她的了。 蘇奶奶看她一直忙,也有些心疼,喊她歇一歇。 “娘,我不累,再說了,這以前都是干慣的活,也沒啥辛苦的。我尋思著讓英子帶著孩子回來住一陣子,您平時也不忙,還能幫忙教教英子咋帶孩子,您在家也能有個伴兒?!?/br> 蘇奶奶當然是高興的,不過她也知道自己年紀大了,年輕人一般也不愛往老人身邊湊。 “英子咋想的?這事兒你得讓她自己做主,我瞧著這段日子你回來的也勤快,英子一個人能帶好孩子不?” “沒問題的,我每回回來前都把饅頭給她蒸好了,夠他們吃上好幾天的,柴火也都是直接給弄到屋子里,不用她來來回回地跑了?!?/br> “嗯,那就行。英子上班的事情是咋說的?” “說是明年開春就上班,我琢磨著把孩子弄回來呢?!?/br> 蘇奶奶倒是同意,畢竟總得有人帶孩子。 “那行,帶回來了咱們娘兒倆照顧一個孩子也是沒問題的。就是不知道英子舍不舍得?!?/br> “不舍得還能咋著呀?總不能把工作給丟了?不過她現在的工作倒是輕閑得很,周末讓她自己帶,咱們也不能太慣著她了,這后頭還有向南向北呢?!?/br> “也是,那周末讓他們兩口子自己帶孩子,平時咱們娘兒倆帶著?!?/br> “成。我現在的工作任務也不重,明年春裝的樣衣都出來了,而且現在的定單也不少,年前我基本上就是周一去開開會,其它時候可以不用去廠里了。我跟廠長那里也申請了一下,實在不行可以扣點兒獎金啥的,總不能不管孩子?!?/br> 蘇奶奶笑瞇瞇地看著她拿著抹布擦來擦去的,這心里頭高興喲! 別看她年紀大了,但是心里頭可是清明著呢。 四個兒子,也就是蘇建民不靠譜,指望不上,其它的三個兒子都是好樣的。 可是她長年跟著老四家生活的,雖然因為這個讓老四沾了不少老大老二的光,但是說心里話,老四兩口子對她那是真心挑不出毛病來。 趙紅梅現在都是設計師了,但是每回一到家,肯定是先干活,而且在自己這個婆婆面前也是從來都低著幾分。 老太太心里頭明鏡似的,三個兒媳婦都不錯,可是真正能做到這樣的,估計也就只有一個趙紅梅了。 丁心蘭是大夫,工作忙就不說了,人家是城里頭長大的姑娘,而且家里條件又好,別說是伺候她這個老太太了,能愿意多陪著她說幾句話就不錯了。 所以老大媳婦是個孝順的,愿意給她花錢,但不是一個適合一起住的。 而李麗就更不用說了,也就是這兩年才長進了些,以前那就跟個二傻子似的,讓娘家人哄去了多少好處? 老太太原本就看不上李麗,而李麗又是個愛占小便宜的性子,她們婆媳要是住在一塊,那不得天天吵呀! 再就是老三媳婦了。 老太太一想起那個王小梅,這眼皮子都不帶掀的了,還不如李麗呢! 趙紅梅忙前忙后的,可不知道老太太心里頭在拿著她們妯娌幾個做比較呢。 “娘,這屋子收拾地也差不多了,我去養殖場弄只**?!?/br> “行,買兩只,我估摸著今天向南也回來,等明天再燉一只味道淡一些的,等他走的時候,讓他給英子帶過去?!?/br> “成?!?/br> 趙英子現在是哺乳期,最怕的就是上火感冒了,尤其是大人一上火,這孩子吃了母乳,就容易跟著不舒服。 孩子現在啥也不知道呢,正是嬌氣的時候,所以蘇奶奶和趙紅梅對于趙英子的飲食就一直很上心。 別說辣的了,就連味道重一些的菜,她們都不樂意讓趙英子吃。 家里頭的柴火灶燉出來的雞最香了,那味道能飄老遠了。 蘇向南回來的時候,正好遇上了蘇小軟,兄妹倆在外頭就聞著香味兒了。 “奶,娘,我回來了?!?/br> 蘇向南這一嗓子,可是把屋里頭的老太太給高興壞了。 年紀大了,就喜歡瞅見自己的孫子孫女。 “哎喲,冷不?快進來用熱水洗洗手,再過來烤烤火?!?/br> 以前他們不回來,老太太和蘇建業兩個人在家,基本上是不點堂屋的這個爐灶的。 今天早上蘇建業起來后生的火,還囑咐老太太瞅著些,別再熄了火。 堂屋有這個,那就是不一樣,一進門,就暖烘烘的。 蘇小軟想到了之前王興的話,問道:“奶奶,你想去省城不?” 第524章 做擴建的準備 蘇建業十一點多就回來了,他可是有一個星期沒見過自己的寶貝閨女了,知道她今天回來,可不得趕緊回去瞅瞅。 蘇小軟和蘇奶奶一起坐在了爐子前烤火,蘇建業進來手都沒洗,直接就在一旁坐下了。 “我聽朋友說,省城明年春天會舉辦一個展銷會,這算是第一次的嘗試,如果效果好的話,可能還會有一個秋季展銷會,爹,咱們蘑菇廠也去試試吧?!?/br> 蘇建業愣了一下:“展銷會?我倒是聽人提過,說是南方有好幾個地方弄過。咱們這里應該還是頭一回?!?/br> “對,頭一回。我聽李廠長的意思,也想帶著我們的新款夏裝去試試呢?!?/br> 蘇奶奶沒聽明白:“不是春天舉辦嗎?怎么帶夏裝去?” “奶奶,服裝跟咱們的其它日用品是不一樣的。就像是這個缸子,你一年四季啥時候都能用??墒欠b是有季節性的,春季的展銷會上,如果只展銷春裝,那再接定單再做再加上運輸,真正到客戶手上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是夏天了,不能穿了,所以這個一般都是提前訂的?!?/br> 蘇奶奶點點頭:“對哦,還是軟寶懂得多?!?/br> 趙紅梅聽到了春季展銷會,表情也嚴肅了許多。 “那我也不能太懶了,夏季服裝的設計稿也得提前安排上了?!?/br> “娘,你就還按原來的風格走就挺好的,畢竟你設計的衣服比較適合已婚女性,而且大多數的已婚女性是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的,特別是在大城市,她們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的衣服,所以你可以暫時不必考慮成本問題?!?/br> 現在的面料其實還是很少的,棉、麻、化纖等等,而真正的昂貴的材料則是絲綢類的,這種面料太貴,不是他們一個縣級的服裝廠能買得起的。 而且現在做衣服的輔料也都很簡單,一些蕾絲邊、或者是各種扣子等等,因為可選性比較少,所以也就直到導致了很多地方出來的衣服相似率都很高。 當然,對于一些高品質的衣服來說,還是很少見的,比如說真絲的衣服,不僅穿上以后舒服,而且在印染方面的工藝也是更先進的。 蘇小軟有心讓趙紅梅在這條路上走地長遠一些,所以就會不定時地拿出一些這方面的書給她看,爭取能提高她的審美,提升她的能力。 不得不說,蘇小軟還是相當有先見之明的。 她以后要參加高考,肯定要去外面上大學,不可能一直留在趙紅梅身邊,所以,讓趙紅梅能掌握真正的本事,這才是最要緊的。 錢可能會花完,唯有真本事被掌握之后是不會輕易地失去的。 有關展銷會的事,蘇小軟也就只是先給父親那里提個醒,如果真準備去,那就得想辦法再開發一些新的品類,同時,還得考慮一下提升產能的事。 現在蘑菇加工廠的業績可是相當不錯,只是生產線太少,所以他們的產能現在已經進入了瓶頸期。 如果再上一條生產線的話,估計還得再找公社那邊討一些支持。 沒辦法,他們實在是窮呀! 在這些工人們看來,廠子里已經很不錯了,能發出工資來,而且庫房里也沒有存貨。 可是實際上,蘑菇廠今年才把所有的外欠都還上了,如果再要引進一條生產線的話,那就得再借錢了。 他們之前的設備可都是從省城的廠子里弄回來的舊東西,如果再上生產線,估計也還得是舊的,因為新的太貴了,他們根本就買不起。 可是舊設備,又是那么容易就能劃拉到的? 就算現在的廠子都是國有制的,也不代表了你買東西就不會被坑。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利益沖突,那就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算計。 所以,這買設備的事情,急不得,還得慢慢找。 既不能太舊了,價錢也不能太高了。 蘇建業和蘇國安商量一通之后,就開始寫報告,打算等星期一就去公社里找謝文書記想辦法。 現在整個公社都在種植各種蘑菇,甚至連其它公社也已經開始參與進來了。 特別是需求量比較大的香菇、口蘑和平菇,現在一天收的量就能裝一貨車了。 新鮮的蘑菇,會第一時間送到縣里的供銷社以及省城的供銷社,余下的還會往其它地方的縣級供銷社運送,哪怕是這么大的量,仍然是沒有存貨。 早在去年的時候,蘇小軟就提出來要讓供需雙方簽合同,以保護雙方的利益。 這也是為了防止有人使壞,畢竟有些蘑菇一摘下來就得立馬運送,如果供銷社不要了,那么這么大批的蘑菇怎么處理? 雖然他們有加工廠,可以做成干貨,也可以做成罐頭和香菇醬,但是現在蘑菇的產量在逐步提升,也是為了更多的農民能吃飽飯,所以,必須得保障多渠道的順暢。 現在在高縣,這蘑菇種植已經是初見成效,也多次得到了縣里的表揚,雖然加工廠的規模還有些小,但是創造出來的利潤卻是不輸縣里的小廠的。 縣食品廠的效益都未必比得過這家蘑菇加工廠。 蘇小軟主要就是給他們提供一些思路,在具體的運作上,她沒有插手,畢竟攤子鋪開的大了,總不能就指望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