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市重返年代 第116節
書迷正在閱讀:年代文反派大佬的早逝前妻重生了、邊關廚娘發家記(美食)、七十年代甜媳婦兒、電競第一綠茶指南[電競]、團寵八零年代:我有一座星際農場、從無限游戲回來后、我從冥府退休后進了無限游戲、春動蓮房、嫁鶯嬌、俯聽聞驚風
余占松要不是仗著自己還是高中生,有文化,這臨時工的工作可不好找。 余占松強忍著身體的不適,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就去廠里做工,因為還是學生,所以他做不了太長時間,一般就是做四到六個小時,時間再長了,人就要容易出問題了。 也只有周末的時候,余占松會干十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不得不說,余占松很聰明,他故意什么都沒說,也沒有特意去找瑩瑩訴苦,只是一門心思地賺錢。 這種行為,任誰看來,也是一個愿意吃苦耐勞,而且相當有干勁兒的小伙子。 一開始,瑩瑩的父母知道后,也只是輕嗤一聲:“不過就是做做樣子罷了!” 可是等余占松接連干了三個星期之后,人整個瘦了一大圈,幾乎是要脫相了,瑩瑩心疼地哭個不停,甚至大有要為了余占松跟家里人鬧掰的架勢。 瑩瑩的家人們覺得可能以前真地是誤會這個余占松了,要不然人家咋能這么辛苦地還錢? 如果真是個有心計的,明知道瑩瑩這么喜歡他,干脆直接黏著她哄著她不就好了? 如此一來,余占松的形象在女方家人的心中,果然是扳正了那么一些。 不過,涉及到了女兒的終身大事,做長輩的還是沒有輕易松口。 最終,瑩瑩將余占松帶回了家,然后十分深刻地討論了一個多小時。 這期間,瑩瑩被她姨媽給強行帶走了。 余占松雖然緊張,可是也知道這是他目前唯一的機會了。 他現在找不到比瑩瑩更好的跳板了,只能先這樣認下。 可是他沒想到,瑩瑩爸爸的意思竟然是不急著讓他們確立關系,再多接觸一下看看。 余占松低著頭,眼底閃過一抹失望。 原以為工作的事情就這么黃了,沒想到瑩瑩爸爸提出來可以推薦他進縣里的紡織廠,去了之后可以學習維修機器,這個算是技術工種,就是一開始基本上不掙錢,而且學的時間還特別長,但是一旦學成了,那工資可是全廠的車間工種中最高的。 不僅如此,維修工的工齡也是從學徒工開始就計算的。 余占松想了想,這倒是個好機會。 雖然一開始掙的不多,可是正如這位長輩說的那樣,一旦學成了,那工資可是很高的,而且因為是技術工種,各方面的補貼和福利都是最好的。 當然,余占松還多了個心眼兒,覺得對方提出這樣的工作,估計就是想著試探他到底是不是真地吃苦耐勞。 余占松一口就答應下來了。 他知道紡織廠里也有好多坐辦公室的工作的。 他現在沒有門路,也沒有那個機會接觸紡織廠的領導,等他進了紡織廠之后,再找機會展露自己的才華就成了。 他堅定地認為自己就是金子,不管到哪里,都一定會發光的。 余占松心滿意足地應下后,瑩瑩爸爸就帶著他去了一趟紡織廠。 第二天,余占松就打包自己的東西辦理入職手續了。 雖然是維修學徒工,可問題是人家高中畢業,最起碼理論的東西學地比普通人要快。 再加上這是國營廠子,就算是學徒,也不能讓人家白干。 工廠提供宿舍,八個人一間,除了一張床之外,他還能有一個小柜子放東西,跟在學校的小宿舍差不了太多。 第一個月,工廠不給工資,只是給余占松餐補,也就是說余占松只要是在廠里吃飯,基本上就是不要錢了,可是沒有現錢發給他。 第二個月開始,余占松就可以有工資了,因為就要開始跟著師傅一起干活,雖然干不了技術類的,但是可以幫著師傅做一些打下手的工作,比如說幫忙帶工具、推小車、幫著做設備的清潔工作、給設備加油等等。 余老太太得知自己的孫子終于進工廠當工人了,別提多高興了,恨不能嚷嚷地全大隊都知道。 她這性子跟蘇奶奶是正好相反,蘇奶奶是生怕別人知道她家日子過地有多好,主要就是想要低調,不想被人注意。 而余老太太是恨不能全公社的人都知道她有一個出息的大孫子。 余占松的工資不高,畢竟是學徒工,干的活也都是大家伙都能掌握的,但是這就等于是端上鐵飯碗了,絕對的揚眉吐氣。 蘇小軟聽說余占松的工種之后,差點兒沒笑出聲來。 就余占松那種從小就被嬌慣著長大的人,真能受得了車間的勞累? 蘇小軟是知道紡織廠的,她也去過不少回,畢竟她的二姑和表姐都在紡織廠上班。 紡織廠冬天還好,因為設備運轉著,電機會持續散熱,所以冬天車間里的溫度也在二十度往上。 可是到了夏天就要遭罪了。 夏天原本就熱,縣城的話,白天大概也要三十度左右了,可是車間里的溫度,最少會達到四十度。 這年頭又沒有空調,連個抽風扇都沒有,車間里的工作是那么好做的? 蘇小軟聽二姑說過,紡織除了設備最關鍵之外,其次就是車間里溫濕度的控制,溫度不能低于二十五度,濕度不能低于五十五,要不然他們的設備就會容易疵紗疵布。 她倒要看看,這樣一份鐵飯碗,那個余渣男能不能端得??! 第164章 蹭電燈 蘇小軟雖然覺得余占松不可能真地踏踏實實地做工人,可是也沒想著把自己的注意力一直放在他身上。 倒不是因為離得遠,不方便,蘇小軟只是單純地覺得沒必要在一個不重要的人身上再浪費時間和精力了。 自己過自己的小日子,不香嗎? 七月底,紅星大隊終于通電了。 當里當時布線的時候,蘇小軟特意讓爹娘多買了一些線,這個是需要工業票的,而且也只有跟電力局的人買才行。 通常情況下,分配到戶里的線是有一個最低數的,至少可以給戶里安裝好電燈,當然,這個是不需要農戶再用票的,可是安裝電表是要收錢的,不安裝電表,就不給通電。 蘇建業家的房子多,連新房帶老宅子,有九間呢,一長溜。 光正常用線就得是其它人家的好幾倍了,更何況蘇小軟還特意讓人家多布了好幾個插座,這就更是燒錢了。 終于通上電了,晚上一拉燈繩,屋子里頭亮堂堂的,不知道多少人都興奮地睡不著覺呢。 蘇建業家倒還好,畢竟之前就有蘇小軟拿出來的那種太陽能馬燈,所以對于電燈這東西,倒也不是太好奇。 蘇小軟松了口氣,幾乎是每個房間都預留了插座,為了安全起見,蘇建業又用一些木塊把那個插座的外圍給包起來了。 蘇建業也是聽蘇向東說這木頭是不導電的。 因為剛通上電,所以電力局這邊的人還是安排了電工給全大隊的人做安全講解。 比如說這電線可不能隨便碰,那是要死人的! 再比如說家里頭的電燈壞了,要是換電燈泡的話,一定得先把燈關了,如果不確定是不是關了,那就把自己家的匣給缷了,否則有可能會觸電身亡的。 電工講了兩天之后,反倒是把大家伙給弄得人心惶惶的,甚至有些人都開始念叨著不該通電了。 太危險了。 萬一再電死了可咋整? 因為剛剛通電,所以這一波培訓的電工們,基本上都是每天要講一些安全用電的事,另外,每天還要負責各處轉轉,不管是大線還是各家各戶后墻上的線,都不能出意外。 通電了是好事。 可并不是所有人家都通了電。 有些人家因為條件不好,聽說裝電表和布線還得多掏幾塊錢的時候,就直接拒絕了。 蘇國安對于這樣的人家也沒有多勸,畢竟是要花錢的事兒,自己哪能給人家做主呢? 大隊里沒有通上電的人家還不少,不過因為有了電線桿子,再加上用電的用戶占多數,所以以后如果這些人想要再通電的話,也好弄。 剛開始頭兩天還好,因為通了電,那些家里沒有通電的人就會到隔壁或者是親戚家看個熱鬧,知道知道啥是電燈,啥是插座。 事實上,整個大隊里安裝了插座的,除了大隊部,就只有蘇國安和蘇建業兩家,其它人家都沒有裝這個。 蘇建業其實不懂這個,不過閨女和兒子都說要裝上插座,他就直接裝上了,反正也是電力局的人幫忙弄的。 一波接一波看新鮮的人走后,家里頭也就逐漸恢復了平靜。 不過幾天后,就有人因為用電的事情吵了起來。 最先吵起來的,就是余占松的奶奶。 他們家閑花錢,所以沒有裝電燈,到了晚上,就跟以前一樣,要么就是烏漆抹黑的,要么就是點上一盞煤油燈,蠟燭這東西太貴,老太太可舍不得買。 家里頭沒電,起初也沒有覺得不方便的。 可是后來這余老太太太尖了,一到了晚上,就去別人家里頭串門兒,還帶著自己的兒媳婦孫女啥的,誰的手里頭也不空著,不是順帶著納鞋底,就是做個小背心啥的。 一次兩次的,別人也不好說什么。 可是你天天晚上到別人家里頭做手工活,用著別人家的電燈,這是不是就有點兒過分了? 這余老太太也精明,見人家不高興之后,就隔了幾天沒去。 你以為是余老太太意識到自己的厚臉皮了? 那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是換了一家去蹭罷了。 余老太太都算計好了,鄰居呀、親戚呀啥的,這家蹭幾天,那家蹭幾天,他們家得省多少煤油呀! 不僅如此,電燈多亮呀,他們家女人的手工活還能比以前出地更快更好了。 都是一個大隊的,再加上余老太太年紀大了,大部分人不好意思跟她鬧翻,一般也就是私底下說說,后來有的人家干脆就想法子早早地栓上了大門,誰叫也不開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雖然自己用也是掏錢,余家人來了用也是掏這點兒錢,可就是心里頭不痛快! 花自家的錢,卻便宜老余家,憑啥? 這天晚上,余老太太去余大虎家拍門,就被擋在了外頭,喊啥人家也不開門。 起初里頭不吭聲,可是院墻矮呀,余老太太早就看到屋里的燈光了,知道家里有人,更是扯開了嗓子喊。 后來還是余二虎的媳婦馬大花站到院子里跟她隔著大門喊話。 “嬸子,沒啥事兒就回吧,俺們也要洗洗睡了,這一天天的下工干活,都累壞了?!?/br> 余老太太一聽,哪能不知道對方這是嫌棄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