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第729節
書迷正在閱讀:裴總的烏龜成精了、春和景寧/嫁給準未婚夫他叔、我火了以后他們都想和我炒CP、小竹馬他有億點甜、從工地賣盒飯開始、曉陌微暖與君言歡、在地鐵上和高中同學撞衫后、你就演吧[娛樂圈]、碎月投江、聽說總裁要親三遍
谷雨的香椿炒蛋,和用雨前龍井做的龍井蝦仁。 立夏的地三鮮,水三鮮和樹三鮮。 現場食客們吃得不亦樂乎,直播間觀眾也看得滿口生津。 聽著李逸講解立夏嘗三鮮,很多觀眾不禁感嘆,別說老外不知道這些三鮮,就連不少觀眾自己都不知道立夏還有嘗三鮮的習俗。 眼看著華夏隊展臺前的食客越來越多,甚至排起了隊,周邊其他國家的參賽隊選手看得眼熱,都有些急了。 照這樣下去,不等項目比賽結束,他們就已經輸了??! 于是,各個國家參賽隊都開始想方設法的吸引食客。 有人大聲攬客,有人放起了音樂,跟著音樂跳起了舞。 還有人現場表演調酒,幾個酒瓶在空中翻飛,很是花哨。 這些攬客的手段的確不錯,有不少食客都被吸引了過去,看得開心。 不過整體看下來,華夏隊展位這邊的食客數量還是占據著絕對的多數。 只用了兩個小時,華夏隊這邊準備的菜就全部被搶光了。 好在李逸早有準備,提前安排了人手在后廚cao作區域做菜,不停的補充著菜品。 于是乎,華夏隊有三分之一的人手在后廚忙活,三分之一的人在不停的運送著菜品,補充各色菜肴,剩下的三分之一則在展廳招呼食客。 一時間,華夏隊這邊仿佛變成了大學食堂。 一波波的食客將剛出鍋的菜一搶而空。 但在同時,又有一波波的新菜被端了出來,滿足著食客們饑渴的胃口和旺盛的食欲。 前期培訓時準備的保鮮手段完全沒用得上,每次新出鍋的菜,撐不到十分鐘就會被瓜分得一干二凈。 看著華夏隊這邊的忙碌景象,其他國家參賽隊選手無不滿眼羨慕,卻又無可奈何。 這是成百上千的食客們用腳投的票,無可置疑。 不過華夏隊的菜真有那么好吃嗎? 好奇之下,發國隊的主廚來到了華夏隊這邊,表示想要嘗嘗華夏隊的菜。 見他主動來交流,李逸自然不會拒絕。 愿意學習是好事,李逸帶著這位主廚,一邊給他介紹,一邊請他品嘗了幾道菜。 發國主廚品嘗了芒種的青梅酒,夏至的涼面條后,就已經被這些有著獨特文化特色,充滿了趣味性的食物吸引了。 他跟著李逸樂呵呵的轉著,聽得起勁,吃得更起勁。 在吃了一肚子大暑的【荔枝羊rou煲】后,他才滿意的帶著滿滿一杯【芋圓燒仙草】回去了自己的展位。 有他帶頭,其他國家的參賽選手都開始有樣學樣,紛紛來了華夏隊這邊。 一時間,在華夏隊展位前排隊的食客中多了許多穿著廚師服的同行。 他們比一般的食客更懂行,接受度更高,什么菜都想試試看。 不過他們最喜歡的還是秋冬兩個季節的菜品。 這也正常,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冬季更是有著無數美味,以供人們貓冬。 所以這兩個季節的菜品也是最豐盛的,食客們也比較偏愛這兩個季節的菜。 但因為地域的不同,每個國家最喜歡的菜也不盡相同。 央視記者對每個前來交流的大廚都進行了采訪,詢問了他們最喜歡的菜。 通過采訪,直播間觀眾發現,中東國家的大廚大都比較喜歡立秋的【秋瓜燉羊排】。 拉丁美洲的國家貌似比較喜歡吃甜,所以對白露時節的【拔絲薯仔】和【龍眼煨烏骨雞】格外感興趣。 而和華夏緊鄰的這些東南亞國家的參賽大廚,口味則不盡相同。 南亞國家更喜歡處暑的【鹽水百合鴨】和【蒜蓉豉油煎鮮貝】。 東亞國家則對寒露的各種芝麻糕點和醉蟹更感興趣。 歐洲國家也有所不同,意呆利等南歐國家對立冬之后的各色面點毫無抵抗力,吃得贊不絕口。 以鷹國為代表的西歐大廚,則對冬至的幾十種造型不同,顏色各異,餡料配比變化無窮的餃子充滿了興趣,吃了不少。 至于大小寒的各色大魚大rou,則是非洲黑哥們的最愛,食客都沒他們吃得多。 在品嘗了華夏隊的各色美食后,各個參賽隊伍也是心服口服了。 就華夏隊所展現出的這些美食,無論是種類,食材搭配,還是創意,制作手法,都完全是另一個水準的存在。 和華夏隊的出品相比,他們自己準備的菜好像都有點太小兒科了,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尤其是在場大廚都是最識貨的同行。 在比較了華夏隊和自家的菜品后,他們就已經完全放棄了和華夏隊爭奪冠軍的欲望了。 這根本就是開掛,怎么打? 他們都沒想到,華夏隊幾十年不參賽,一參賽出手就這么狠。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華夏隊這邊還根本沒有拿出全力來。 為了應對自助餐的形式,華夏隊在這個項目里準備的菜都是一些比較家常的小菜,有些根本就上不了席面。 后續的熱菜廚房,才是華夏隊打算放開膀子,展現實力的項目。 但就連華夏隊自己都沒想到,他們只是在這個項目稍微出手,對手就已經放棄抵抗了。 這讓李逸不由有些失望。 他都還沒撈到出手的機會,怎么就勝負已分了? 在品嘗過華夏隊菜品的味道后,其他國家參賽隊伍的心思都已經沒放在自家的菜品上了,一個個都在輪換著往華夏隊這邊湊。 有他們加入,華夏隊這邊的菜消耗速度更快了,李逸不得不又往后廚加派了幾個人手。 隨著一波又一波的菜品被搶吃一空,華夏隊大廚已經進入了機械式的流程,完全忘了自己是在比賽了。 這根本沒有比賽的感覺,完全就是在喂豬,都變成體力活了。 眼見其他展位門可羅雀,李逸索性離開了展位,去到其他國家的展位前,品嘗了一圈。 好不容易來一趟,總得有點收獲,他可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 第857章 第一塊金牌 將其他展位的菜品全嘗了一遍,李逸才回到了華夏展位。 不得不說,雖然華夏菜實力冠絕全場,但其他國家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每個參賽隊伍的出品質量都不錯,有的調味相當大膽,有的在火候上很下功夫,都有各自的拿手絕活兒。 其中得國隊的一道慢烤了十幾個小時的煙熏牛排,味道相當不錯,李逸都忍不住多吃了幾塊。 整體嘗下來,李逸客觀判斷,華夏菜的整體實力的確是要優于在場其他所有國家的。 但在單獨品類上,其他國家的實力也不差,并沒有被完全碾壓。 華夏隊這里之所以如此火爆,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幾十年來再次參賽,勾起了觀眾的好奇。 另外也和前期宣傳造成熱點話題后,所形成的注意力引導有關。 只是對于李逸來說,這些國家的菜品雖然味道不差,可在技法方面,卻并沒有給他帶來什么驚喜。 在場各國參賽隊的高手不少,可即便是發國隊的菜品,也都停留在食材,調味的層次。 所謂的鵝肝,其實和華夏填鴨育肥的方法沒什么兩樣,做法也只是用黃油煎,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技巧。 焗蝸牛倒是有點意思,不過做法上也沒有比國內制作螺螄的方法高明到哪兒去。 墨希哥菜里有道螞蟻醬味道也很有趣,和溙國展示的蚯蚓醬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這些也還是用地方特色性食材制作的食物,制作方法也無非是在原有的醬料里加入這些特殊食材罷了。 在技法方面,所有參賽隊伍都沒有展現出讓李逸感覺眼前一亮,值得學習的地方。 這讓李逸在失望之余,也不免有種獨孤求敗的感覺。 集齊了全世界烹飪高手的大賽,竟無一人值得他出手? 不過轉念一想,他也釋懷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有著幾百年的烹飪經驗,繼承了無數最頂級烹飪高手的技藝傳承。 如果有人能在技藝方面讓他都產生驚艷之感,甚至自愧不如,那應該是個恐怖故事才對。 但既然來都來了,能集中體驗到這么多國家的美食,也算是沒白來。 而且在食材和調味方面,這些國家的菜品也是有獨到之處的。 從這些小技巧來講,李逸也是有所收獲的。 華夏展位這邊,大廚們已經快累蒙了。 雖然已經是下午了,但展位前的食客卻依然絡繹不絕。 一直到下午五點,吃飽的食客們開始逐漸離場,華夏展臺這邊的壓力才逐漸小了下來。 項目結束的時間是下午六點,工作人員已經在廣播里提醒食客進行投票了。 在展廳最中央吊著一個電視架,上方懸掛了四臺電視,向四個方向播放著各個國家代表隊獲得的票數。 在電視屏幕中,華夏隊的票數已經獨樹一幟,像是火箭一般,將其他所有隊伍都遠遠甩在了身后。 看到這一幕,各個國家代表隊并不意外,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就沖這一天下來,華夏隊那邊排隊的食客數量,華夏隊的勝利也是顯而易見的了。 下午六點,大賽評委主席來到了現場,宣布了比賽結果。 毫無懸念,華夏隊獲得了團體賽自助餐項目的第一名,拿到了第一塊金牌。 李逸作為華夏隊隊長,代表所有大廚來到了頒獎臺,戴上了象征著世界烹飪技藝巔峰榮耀的烹飪奧賽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