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第199節
書迷正在閱讀:裴總的烏龜成精了、春和景寧/嫁給準未婚夫他叔、我火了以后他們都想和我炒CP、小竹馬他有億點甜、從工地賣盒飯開始、曉陌微暖與君言歡、在地鐵上和高中同學撞衫后、你就演吧[娛樂圈]、碎月投江、聽說總裁要親三遍
劉藝菲看著畫面里的自己,也被這胭脂的上妝效果驚艷了。 她正在欣賞,卻看到了熱巴的彈幕,于是笑著打趣:“熱巴你要是晚走幾天就好了,可以帶點胭脂走?!?/br> 熱巴在彈幕中回應:“沒事,上鏈接!我直接下一百單!” 看著熱巴的彈幕,直播間觀眾也在下方紛紛打趣。 “熱巴快把胭脂的價格打下來,我也要下單!” “還拍什么戲?來帶貨吧!就賣胭脂,那不得賺死?” 在觀眾們調侃之時,航越卻在一旁研究著胭脂,試著效果。 趙金麥在一旁看他試得不亦樂乎,笑問:“航越老師是不是也想下單?” 航越聞言,卻認真的點了點頭:“我真想買一點,這種胭脂,化古裝戲簡直太適合了,特別有古風雅致的感覺?!?/br> 說著,他扭頭看著劉藝菲嘆道:“早知道胭脂的效果這么好,你去年演小倩和虞姬的時候,我就應該用胭脂來給你設計妝容的?!?/br> 聽他這么說,趙金麥也若有所思:“小倩上映的時候,我還去看了,那個妝容也很好了,不過用胭脂可能會更好?!?/br> “那是藝菲底子好?!?/br> 航越搖頭道:“在圈里,化妝品和技術基本上都是西式的,以前我也覺得很正常,但這次真是見識到胭脂的上妝效果,真是長見識了,好驚艷。 如果以后傳統古裝戲,可以多用胭脂嘗試一下,效果肯定會很精彩!” 說完,他就看向李逸,笑問:“逸哥,你這些胭脂,能不能賣我一點?” “航越老師,你就別叫我逸哥了吧!” 李逸被他一聲逸哥叫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趕忙笑道:“我可以送你一些,而且這胭脂的做法也不難,剛剛我已經做過一遍了,你要是想用,可以回去自己試著做一些?!?/br> 聽到他的話,直播間彈幕中飄過了熱巴的彈幕。 “熱巴:逸哥!我也想要!” 李逸看到了彈幕,笑道:“就這么點,誰都想要,哪兒夠分的?回頭我有時間再做一些送你吧!這里做的我要做菜,剩下的就給觀眾發福利了?!?/br> 直播間觀眾聞言,頓時激動了起來。 “逸哥霸氣!” “幾點發?我定個鬧鐘!哈哈!這羊毛我必須薅!” “哇!我家麥麥親手做的胭脂,我一定要抽到!” “純天然的手工胭脂,成本一克最少也得大幾十吧?不比西式的化妝品強?” “能不能附贈一張逸哥的藝術照?有腹肌的那種?” “???” 觀眾們有說有笑,而李逸幾人也繼續忙活了起來。 制作胭脂的工作已經接近了尾聲,李逸將熬胭脂色漿的工作交給了劉藝菲和趙金麥。 他自己則拿了一筐特意留下的桃花瓣,以及一盆泡好的糯米,來到了灶臺旁。 他要在啟程前制作好【美人宴】中的飲品,桃花釀。 第223章 老關的心病 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直播,《中餐廳》儼然已經成為了當下最火爆的綜藝節目,每天的直播都有近千萬人次的觀看。 而節目正片的播放量,每一期也都在五千萬以上,第二期的播放量甚至達到了八千萬。 節目中各式各樣的精美菜肴,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精神食糧,每逢直播,都會守候在屏幕前,欣賞著節目中呈現的各式美食。 但除了節目普通觀眾之外,還有一些人也在關注著這檔節目。 玉泉山某小區中,蔡毅、耿萬華和關雪正陪著一個白發蒼蒼,滿臉皺紋的老者看著電視屏幕里,《中餐廳》的直播。 在老者面前,蔡毅和耿萬華都表現得很恭敬,只有關雪比較輕松,在笑著給老者回答著問題。 老者蒼老的臉上掛著笑容,抬手指著屏幕,沖身旁的關雪說道:“你太爺爺當年就是靠賣化妝品起家的,那時候咱家的無敵牌,在國內也是響當當的民族品牌。 你太爺爺年輕那會兒,流行的都是西洋的化妝品,那時候最出名的是丹祺唇膏,在老上海灘賣得可好了。 還有西蒙的香粉蜜、夏士蓮雪花、司丹康美發霜、巴黎素蘭霜、培根洗發香脂水、力士香皂,都是緊俏貨。 你太爺爺那會兒認為這是個好商機,就找人合伙,做了些凍瘡膏來賣,但賣得不怎么樣。 后來剛好抵制洋貨,國貨開始抬頭,你太爺爺就開始轉型,做了第一個國貨牙粉品牌,成了當時國內最大的牙粉廠商。 那時灰牙粉的主要原料都要靠進口,你太爺爺又開始研究化學,創辦了制鎂廠,薄荷廠,才賺到了一些錢。 靠著賣牙粉的小錢,你太爺爺開始擴大經營,開始做化妝品,做了西冷霜、蝶霜,往國外出口,才算真正開始賺錢。 雖然后來你太爺爺又開了汽水廠,玻璃廠,紙廠,但最賺錢的生意,還是西冷霜和蝶霜。 現在回頭看,咱們家的家底,都是靠西冷霜和蝶霜掙出來的??!” 關雪點頭感嘆:“太爺爺就是英年早逝,不然看到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他該有多開心?” “我可算不上青出于藍?!?/br> 老者搖頭嘆道:“你太爺爺他們那一代企業家,都是大胸懷,大志向的,他們不都是為了賺錢,他們是想證明,國人不比洋人差。 到我這一代就不一樣了,仗打完了,家業沒了。 我之所以能發家,全靠運氣好,等到了好日子,搭了順風車,還有海外的親戚幫襯,要說真本事,我可差遠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優勢嘛!” 關雪笑著安慰他。 “優勢……” 老者的神色變得復雜,搖頭嘆道:“我的優勢,就是能當個敗家子吧?要是我能回到當年,我絕對不可能把那個大蓋罐賣出去……” 聽到這里,關雪趕忙咳嗽了下,清了清嗓子,回頭看了眼蔡毅和耿萬華。 蔡毅和耿萬華看向了別處,佯裝沒聽清,但他們都知道,老者說的是哪個大蓋罐。 那個大蓋罐,全稱叫景泰藍龍紋大蓋罐,罐口沿處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御用監造”兩處內外重復的款式。 不僅罐沿有銘刻,在罐內又重復鐫刻了一遍。 這是為了表明,這個罐子是大明宣德皇帝獨享的器物。 這個罐子是景泰藍里極為少見的黑彩,對比強烈,龍紋兇猛,張弛有力,氣勢軒昂,堪稱明代景泰藍工藝的巔峰之作。 蔡毅和耿萬華都見過那個罐子,它現在被收藏在冷敦的大鷹博物館中。 而這個罐子,就是當年被老關賣出去的。 而賣的錢,也成了老關創業的初始資金,最終成就了老關的商業帝國。 這在圈里不算什么秘密,老關之所以這些年一直在國外買文物,捐獻給故博,就是因為這件事,他心中有愧,所以一直在想辦法彌補。 見他又提起了這件事,關雪也就順勢看了眼直播畫面里的李逸,壓低聲音笑道:“爸,我知道,這件事一直是您心里頭的一根刺,這套萬壽無疆碗,可能就是老天爺不想看您這么折磨自己,特意送到您面前的。 當年您賣出去一個罐子,這次捐回來一套碗,總該能彌補了吧?” 聽著她的話,老關沒有說話,但從他捏緊的干瘦手指也能看出,他的心情很是復雜。 這件事的確一直是他心頭的刺,他也從來沒有避諱過。 這些年來,他一直在海外拍賣會上回購文物,也是為了能抵消一些負罪感。 誠然,關雪剛給他帶回這套碗的消息時,他也很激動。 這套碗和他當年賣出去的那個罐子級別大致相等,甚至還略高一籌。 但在激動勁兒過了以后,他卻又恢復了冷靜。 雖然乍一看,這套碗的確挺適合去掉他的心病。 可仔細想想,卻又有點偏差。 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套碗是國內藏家私有的,就算賣給了他,那也相當于左手倒右手,在自己家里轉悠,沒出去過。 可當年那個大罐,卻是被他賣去了國外,妥妥的肥水流了外人田。 其次,這個藏家開的價也有點高。 兩個億的價格是很合理的,甚至還算便宜,可兩個億的現金,就算是他,拿出來也有點rou疼。 雖然兩個億對他來說,并不算多,但像他這樣的富豪,賬面上一般不會留太多的流動資金,大部分都會購置優質資產。 如果強行湊現金,肯定會損失不少利潤。 損失的利潤,就等于少賺的錢。 少賺的錢,就相當于虧損。 這樣里外里,他得虧不少錢。 如果這套碗是在一個老外的手里,他肯定不會猶豫,別說兩個億了,四個億他都不會猶豫,直接拿下。 但它偏偏是在國內藏家的手里,這就有點難辦了。 自從得知了這件事以來,他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思來想去,始終拿不定主意。 關雪眼看要到了和李逸約定的時間,也是有點著急了,所以才又向他提了下。 猶豫半晌,老關開口了:“你們約了這孩子下個月見面是吧?” 關雪回頭看了眼蔡毅和耿萬華,點了點頭問:“那我安排他和您見一面?” 老關不置可否,叮囑:“要客氣些,人家是有本事的,千萬不要得罪?!?/br> 第224章 揚州鹽水鵝 鏡頭前,李逸并不知道關雪幾人在計劃著和自己的再次會面,他正在制作著桃花釀。 桃花釀的做法很簡單,只需要將桃花和糯米一起上鍋蒸熟,然后攤開放涼,拌入適量的酒曲粉后,就可以放進容器里發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