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第83節
書迷正在閱讀:裴總的烏龜成精了、春和景寧/嫁給準未婚夫他叔、我火了以后他們都想和我炒CP、小竹馬他有億點甜、從工地賣盒飯開始、曉陌微暖與君言歡、在地鐵上和高中同學撞衫后、你就演吧[娛樂圈]、碎月投江、聽說總裁要親三遍
鄭鈞聞言,疑惑問:“這花生有什么特別嗎?” “也沒有非常特別的地方,就是品質更適合用來做油炸花生米?!?/br> 李逸解釋:“國內花生產地很多,比較有名的有魯省大花生,川省的天府花生,遼省興城的紅崖子花生等等,還有福省泉州的衙口花生等等。 不同產地,不同品種的花生,果型、籽粒、口感都是不一樣的。 不過一般我們會粗略的分為南方的小花生和北方的大花生。 北方大花生的代表就是魯省地區,比如膠東丘陵地區一般都會種大粒型的品種,煙臺的大花生,一般豆莢都能長到7厘米,凈重達到200克到240克左右。 這種大花生的籽粒飽滿,果皮潔白,rou質豐厚,所以產量高,比較適合用來榨油,或者制作鹽水花生,五香花生,吃起來比較過癮。 但適合做油炸花生米的花生,一般都是中小粒品種,比如中粒型或者珠豆型?!?/br> “為什么???” 鄭鈞不解:“都是花生,大粒的不是更好吃嗎?” “但是不好炸?!?/br> 李逸解釋:“炸花生,油溫不能太低,所以如果用大粒型的花生,往往會炸不透,炸不熟,等里面炸熟了,外面也糊了,影響味道。 但如果是鹽水花生,可以用水一直煮,一直泡,花生豆越煮越入味,越泡越大顆,吃起來就很過癮?!?/br> “哎呀!” 鄭鈞拍了下腿:“怪不得!我自己在家炸花生米,就老是炸糊,我用的就是大粒的花生!” “所以咯!” 李逸笑道:“油炸花生米,最好還是用這種中小粒型的,這個衙口花生就是珍豆型的,像是珍珠一樣,大小均勻,果粒飽滿,好炸,一炸就透,而且香脆可口,嚼起來細膩無渣,越嚼越香?!?/br> “還真是越嚼越香?!?/br> 鄭鈞又捏了兩?;ㄉ舆M口中,感嘆:“這花生米,不喝點酒真是可惜了?!?/br> “不急?!?/br> 李逸看著拿了鹽水豆腐回來的趙金麥,接過豆腐笑道:“等今天忙完了,晚上咱們喝兩杯?!?/br> “我看行!” 鄭鈞頗為心動。 李逸笑了笑,回到了案臺前,開始繼續做菜。 看著他忙活,鄭鈞沖吳壘低聲問:“他姓什么來著?” 吳壘看了眼李逸,也低聲說道:“姓李,我們都叫他逸哥,但他其實沒多大?!?/br> “哦,李逸?!?/br> 鄭鈞記住了這個名字:“不錯?!?/br> “上菜!” 李逸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鹽水豆腐。 鹽水豆腐同樣是非常簡單的一道涼菜,甚至比醬拌豆腐干還好做,因為它是提前做好的。 昨天北豆腐做好以后,李逸就煮了一鍋花椒鹽水,泡了兩塊豆腐進去,放進了冷藏柜。 泡了一天以后,鹽水的味道都已經滲透進了豆腐里,拿出來切成薄片,淋上香油就可以吃了。 但做法雖然簡單,可這道菜對食材的要求卻很高。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豆腐得好,豆香味要夠。 這道菜吃的就是豆腐的原味,如果豆腐品質不過關,那根本沒辦法成菜。 其次,就是花椒的品質要好,味道要夠濃,才能在吃的時候,帶來足夠厚重的味道。 李逸用的花椒,正是他從機場帶回來的無刺鳳椒。 這種無刺鳳椒麻味濃烈,香氣怡人,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還有一種橘香味,吃完以后口中有香甜麻的回味,層次感很豐富。 不過這道菜最重要的一味料,卻是鹽。 鹽是百味之首,也是最重要的調味品,沒有之一。 一道菜可以不放任何調料,但絕對不可以沒鹽。 再好吃的食材,如果沒有鹽的襯托,也會黯然失色。 常見的鹽都是潔白如雪的細鹽,和大粒的粗鹽。 家用的細鹽,純度基本上可以達到99%以上。 那是因為常用的鹽,基本上都是通過各種化工方法提純生產出來的。 但還有一些天然鹽,會因為產地的不同,和內部雜質的種類、含量不同,在味道上產生不同的風味和顏色。 比如喜馬拉雅鹽,會呈現出漂亮的粉紅色,那是因為里面含有微量的氧化鐵,所以口感會有淡淡的腥味兒。 這些鹽在營養方面,和普通鹽并不會有什么分別,吃了也不會治療什么疾病。 但在烹飪時,使用這些天然鹽,的確可以讓菜品的口味有更細膩的變化和體驗。 聽到傳菜鈴聲,秦蘭快步走了過來。 她一邊端起了鹽水豆腐,一邊興奮的沖李逸說道:“客人吃了花生米和豆干,說真的有核桃的味道,好神奇!” 李逸笑道:“一會兒來看我做麒麟獻福,更神奇?!?/br> “好?!?/br> 秦蘭點了點頭,就端著鹽水豆腐去上菜了。 看著她離去輕快的腳步,李逸嘴角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 不錯,她已經可以忽略手中的豆腐了。 第90章 泰山赤鱗魚 秦蘭是將鹽水豆腐送上桌以后,才忽然意識到,自己一路上端著一盤豆腐過來,居然一點都沒在意。 這讓她有些好奇,于是就回到了廚房,沖李逸問:“主廚,你用的豆腐是自己做的嗎?感覺和普通的豆腐不一樣???” “是我們一起做的,純手工打造!” 吳壘得意的指著一旁的石磨:“就用這個,我昨天磨了整整一天!” “是嗎?怪不得?!?/br> 秦蘭點了點頭,說道:“我發現這個豆腐好像沒有豆腥味兒?!?/br> “當然沒有啦!我們用的都是最好的黃豆,是用五百一斤的黑河金豆子磨的,豆香味兒特別濃郁,不放任何調料,都特別好吃?!?/br> 吳壘很驕傲,這豆腐能做出來,他是出了大力的。 眼見李逸身旁的盤子里放著幾片沒用完的鹽水豆腐,他上前就拿起了一片,塞進了口中,大口嚼著,一邊贊嘆:“哇!這個鹽水味真好,咸味剛剛好?!?/br> 秦蘭看著他一臉享受的樣子,神色有些復雜,既有畏懼,反感,但又有著一絲好奇。 李逸見狀,故意問她:“你要嘗嘗嗎?” “???不用了不用了,謝謝?!?/br> 秦蘭趕忙擺手。 她還是沒辦法忘掉心中的陰影。 李逸沒有在意,只是點了點頭,就沖吳壘吩咐:“接一盆純凈水過來?!?/br> 說著,他就伸手打開了刀箱,從里面拿出了一把巴掌長短的小短刀來。 “來了?!?/br> 吳壘捏了片豆腐,又抓了兩?;ㄉ姿腿肟谥?,才拍了拍手,回身找了個盆來,去凈水機前接了一盆水,送了過來。 “放這兒?!?/br> 李逸示意他把盆放在身旁的案臺上,就拿起了一塊趙金麥送來的南豆腐,放進了水中。 跟著,他把左手伸入水中,輕輕托住豆腐,然后用右手拿著小短刀,沿著邊切入了豆腐里。 “誒?” 吳壘好奇的看著李逸的動作,好奇問:“逸哥,你這是要刻字嗎?” “不是,我是要雕幾條魚出來?!?/br> 李逸隨口解釋。 “魚?什么魚?” “赤鱗魚?!?/br> 李逸看著盆中的豆腐,雙手穩固,下刀順滑,不偏不倚。 一旁的趙金麥好奇問:“逸哥,是有菜要用豆腐雕魚嗎?” “嗯?!?/br> 李逸解釋:“麒麟獻福,這道菜本來是干炸泰山赤鱗魚,但放在豆腐宴里,就得用豆腐來做,所以只能用雕的了?!?/br> “泰山赤磷魚?沒聽說過,很有名嗎?” 趙金麥完全沒印象。 “有名,而且也很好吃?!?/br> 李逸手中不停:“赤鱗魚和大理洱海的油魚、弓魚,青海湖的湟魚,富春江的鰣魚并列為國內五大名魚,rou質細嫩,柔弱無骨,最適合清炸。 從宋代開始,它就是皇家貢魚,滿漢全席里就有清炸赤鱗魚這道菜。 但這種魚只在泰山海拔270—800米的山澗溪流里才有,而且很難養,必須要大缸深水放在樹蔭下,缸中還要蓋上竹編蓋,這樣才能十活一二,而且還活不長。 所以自古就有螭霖魚不下泰山的說法,想要把它從泰山運到京城,更是難上加難?!?/br> 聽著李逸的解釋,趙金麥不解問:“那既然是魚,為什么這道菜要叫麒麟獻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