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94節
這些在后世都是很粗糙的景觀樹木培養方式,但是在這個時候卻還沒有出現過。 這就是趙不息需要有更多的農家弟子的另一個原因。 她在和農家弟子們一起做植物的雜交移植這類能增加產量的實驗的同時還在進行著景觀樹木的培養。 “唉,農家弟子不夠用,我怎么能培養好祥瑞呢?!壁w不息憂愁的嘆息一聲。 再有長則兩年短則一年的時間,秦始皇就要開始建造阿房宮了。 這個時間點是一個十分關鍵的關節點。 對于秦朝來說,最重要的轉折點自然是秦始皇駕崩,胡亥登基了。 可對于秦始皇來說,他在統一六國之后的后半生重要關鍵轉折點就在這兩年。 始皇帝最強大的敵人不是六國,不是匈奴,而是時間。大概就在這幾年始皇帝的求仙訪道行為會愈演愈烈。 他會加緊對方士的信賴,在天下范圍內求賢問道,尋覓長生之法。 他也會大肆興修土木,無論是在方士的蠱惑下他修建的阿房宮,還是始皇帝心中存在的即便是死后也要帶著將士在地下世界征服四方的野心促使他修建的驪山墳墓,或者說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的萬里長城,這些每一項都足以耗盡國力的大項目都將會在這幾年內同時開始大肆修建。 沉重的徭役會讓天下黔首怨聲載道,會讓六國余孽有機可乘。即便是他們畏懼始皇帝的威嚴而不敢行動,可怨恨卻會一直都在積累,在往后的數年中更多的□□會讓他們的怨恨越積累越多,直到有一日怨恨再也按不住了就會徹底爆發出來。 這股巨大的力量將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將秦的數百年基業摧毀得一絲不剩。 這是天下黔首苦難的開端,也是趙不息的機會。 積累財富糧食,積累人才聲望,等到時機合適的時候,就是她一飛沖天之日。 趙不息打算趁早做好準備。 比如這些景觀樹木,趙不息就打算培養出來用來當做祥瑞賣給始皇帝。 不是喜歡建造宮殿嗎? 形狀如白鶴一般的松樹、每顆果子都天然生長著“福壽祿”吉祥紋路的果樹、能同時開兩種顏色花的牡丹……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祥瑞大批發了啊,不要九千九百九十九兩兩黃金,只需要九百九十九兩黃金,代表君主英明、四海稱德的祥瑞,就送到您手中了啊。 您看看這棵松樹,長得多像一只振翅的白鶴,還有這樹根的凸起多像一只趴著的老龜,鶴龜松,這不妥妥的就是象征長壽的長壽之祥瑞嘛! 阿房宮乃是天下最氣派的宮殿,這樣好的長壽之樹多適合種在您的御花園里啊…… 趙不息負著手,站在這臨時搭建的小棚之中,她眼中看到的不是這幾棵歪歪扭扭的小樹苗,而是她的金山銀山。 不知道她爹什么時候能把她要的農家弟子給送過來,秦始皇的錢不賺白不賺啊。 趙不息腦中滿是美好的暢想。 其實最好她爹能憑借著和趙高的關系將阿房宮的修建承包一部分過來。 這種朝代級的大項目多賺錢啊,賣點樹賺幾個錢?若是能承包一部分阿房宮的建筑材料供應,那其中的油水必然會是龐大的無法想象的數目。 對了,過兩日就是各個郡的郡守去咸陽述職的日子了,陳長也要到咸陽去拜見始皇帝。 趙不息想了想,打算寫一封信讓她的便宜爹和陳長相互照應一下,看看能不能讓陳長再聯系起他原來在秦少府中的墨家熟人。 若是陳長能順利和秦少府中日后負責阿房宮設計和修建的墨家弟子扯上關系,那她日后能憑借阿房宮這個大項目再狠狠賺上一筆的概率就又大了不少。 趙不息的行動力一向很強,這么想著她就立刻回到了書房中提筆給她便宜爹寫了一封信。 信的大概意思就是先讓趙樸用他在咸陽的人脈幫陳長走動一番,讓陳長順打開局面,待到日后陳長在咸陽站穩了腳跟再和他互相幫助形成雙贏的局面之類內容。 當陳長收到趙不息送過來的信后也沒有感到什么驚訝,早在自己被“退休”送到這里的那時候,陳長就已經知道了趙不息在咸陽之中有后臺。 而如今兩年過去自己也搖身一遍從一個小小農官變成了鎮守一方的郡守。 昔日自己被強行送到這里的時候他心中還有許多的怒火,心想若是讓他知道到底是哪個缺德玩意兒讓他受到這等無妄之災,他就算是拼上這把老命也要去向那人討一個公道。 可兩年過去,自己跟著趙不息也干得頗為愉快,在做官上順風順水連跳數級,在學問傳承上也有一大幫資質不錯的弟子跟隨自己學習農家學問,雖說偶爾總會被迫加班吧,可大體上還是頗為愉快的。陳長也就熄了去找那人討個說法的心思。 后來知道那個偶爾會到黑石尋找趙不息的咸陽商賈趙樸就是那個人之后,陳長也不太在意。 就是偶爾那個叫趙樸的男人看陳長的眼神,讓陳長有點不爽。 老夫好歹也是農家如今現存的所有弟子中數得著的大才,如今更是河內郡的一郡之長,你一個小商賈總用那種看不起人的眼神瞥我是什么意思?若不是看在黑石子的面子上,老夫必定要讓你區區一個商賈知道什么叫做權力大于錢財不可。 不過陳長的為人處事態度就是不輕易與人結仇,所以縱然是心中不太情愿,可面上陳長依然和趙樸維持著和諧。 對于趙不息讓他和趙樸在咸陽中錢權勾結,互相幫助的這封信,陳長也只是看了一眼就隨意收入了袖中。 這點小事先不著急,陳長現在緊張的是再過數日他就要面見始皇帝了。 陳長雖然在秦少府中供職多年,但是他這種低級農官顯然和天下的最高統治者始皇帝嬴政扯不上一點關系。 人家皇帝每日都忙著處理天下大事,哪有時間到秦少府中專門找你一個小農官聊天啊。陳長作為一個只負責教授農家學問的農官也沒有什么機會接觸到王朝的最高領導人,再加上皇帝出行又往往都坐著馬車,周圍還圍著一大圈侍衛,尋常人靠近不了始皇帝,自然也無從得見始皇帝的相貌,是以盡管陳長在朝廷之中供職數十年,可卻從未見過始皇帝。 只聽自己擔任樂官從而有幸曾見過始皇帝的同僚說過始皇帝莊嚴肅穆,氣勢逼人,讓人一見到就兩股戰戰幾欲腿軟。 陳長本來膽子就不大,一想到自己同僚曾經說過的話,又想到再過數日自己就要一對一直面始皇帝,陳長就害怕的晚上都睡不著覺。 “咳咳!”陳長將信收到袖中之后清了清嗓子,對著銅鏡努力擠出一個尊敬的笑容。 “臣河內郡郡守陳長,拜見陛下。臣對……” 整整一炷香的時間,陳長一直在對著銅鏡練習話語。 流利的背完一遍自己已經修改了無數遍的述職表后,陳長看著鏡子中自己模糊的臉皺了眉頭。 不行,這一遍背的太快了,而且其中是不是還有幾個點他沒有說清楚? 陳長拿著自己已經修改過數十遍的述職表看了又看,覺得還是寫的不夠完美,連忙提起毛筆來又接著趴在桌案上奮筆疾書。 三日后,終于已經把述職表背的滾瓜爛熟,將的大小事務一一都牢記在心已準備回答陛下詢問的陳長終于登上了前往咸陽的馬車。 馬車中,陳長一想起自己就要見到一怒而六國滅的始皇帝就緊張的掌心往外冒汗,他看著陪自己一同前往咸陽的小官吏,猶豫了許久還是開口。 “你在這坐著,表情兇狠一點,老夫再給你背一遍述職表……”! 第103章 還有大半個月就要過年了,可咸陽依然和平時沒有任何變化。 陳長坐在馬車中,穿過咸陽的街道,他將馬車的窗簾掀起一個小角,低著頭透過這個小角觀察著這座他熟悉又陌生的城池。 咸陽是如今天下最繁華的城市。 曾經七國之中最富裕的國家是齊國,天下最繁華的城市是齊國的都城,可當秦國滅掉了齊國將齊國都城中的所有寶物搶到咸陽之后,咸陽就成為了天下間最繁華的城池,六國無數權貴積累了數百年的寶物都被掠奪到了這座城市。 咸陽中的貴族是天下間最富有的一批人,可這座城池中的普通黔首并沒有因此變得富饒,他們依舊過著同先前毫無區別的日子。 秦的律法繁多而復雜,連對黔首穿的衣服鞋子的規定都十分精確,更不用說其他大大小小的律令了。 在其他地方,秦律總是難以普及,可在這座秦國經營了數百年的都城咸陽之中,所有的黔首都在代代相傳之下,從小就耳濡目染遵守著秦律。 陳長透過這一角縫隙,看著道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和道路兩邊秩序井然的店鋪,不忍心再看,輕輕嘆息一聲,放下了撩著簾子的手。 按理來說,在咸陽生活過數十年的陳長,應該是對這些東西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陳長原本也以為他已經習慣了??芍皇嵌潭虄赡隂]有回到咸陽,陳長就忽然覺得他曾經住過了幾十年的地方是如此陌生。 懷縣和咸陽一點也不一樣,就連如今的河內郡郡城也和咸陽有著極大的差別。 臨近年關,河內郡上下都很熱鬧,家家戶戶只要是略有些閑錢的都會湊一些錢出來置辦過年需要用的東西,走在路上遇到相熟的人也都會笑著打聲招呼。 懷縣經過一年多的治理,已經頗為富裕了,基本上能做到家家戶戶都能吃上一口飯,不至于有餓死的人。懷縣今年又收獲了一批羊毛和棉花,都做了厚衣,分給年老體弱的老人和年幼的孩童,因此哪怕是天氣已經冷了,可路上玩耍打鬧的孩童依然不少,來來往往的行人更是個個臉上都帶著笑容。 河內郡才剛剛到趙不息手上的時間不長,變化還不是十分明顯,可黔首們臉上也都帶著希望的笑容。趙不息一向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聲,也愿意用些小錢給自己之下黔首發一些小小的福利。今年也照例從自己今年全年的利潤中拿出來了百分之三用成本價收了一批豬雞鴨,給河內郡的大小鄉里都送一些,雖說不多,可也能保證人人今年都能吃上一口rou。是以臨近年關,河內郡上下都洋溢著快樂的氣息。 可是這種輕松快樂的氣息,在咸陽卻是找不出來一丁點的。哪怕咸陽要比河內郡富裕數倍,可咸陽的黔首,從老到幼卻個個臉上都掛著嚴肅的表情。 在咸陽生活過數十年的陳長自然知道這樣是對的,秦律提倡的黔首標準模樣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可是在懷縣生活了兩年的陳長心中卻忍不住冒出一個疑問。 咸陽的黔首這種模樣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陳誠的目的地是先前他全家還在咸陽時居住的那座小院,他這次要在咸陽待上數日,自己家有院子就不必再到朝廷專門設置的驛館居住了。 越靠近自己家,陳長心中那股熟悉又奇怪的感覺就越加濃厚。 這一路上所有的東西都一點變化都沒有,那家他時常去的rou鋪只是賣rou的漢子胡子長了,其他的分毫未變,他的老妻最常去的那家布料店也是分毫未變……就連他家外面那條小道上的那一個坑的位置和深淺都絲毫未變。 陳長本來還以為他兩年沒回到這里了,應當已經大變模樣,畢竟懷縣這兩年是陳長眼睜睜的看著從一個破爛的小縣一躍而成繁華的大縣的,每一個地方都是一天一個模樣,大街小巷的店鋪如同雨后的春筍一樣往外冒,城郊開滿了各式各樣大小不同的工廠,無數的荒地前一天還是荒地,再過兩天就變成了農田。 可和陳長所想的不一樣的是咸陽依然是兩年前的那個咸陽,什么事情都沒有改變。 黔首的生活絲毫沒有變好。 陳長這一路看過來,他甚至能想到再過二十年二百年,咸陽都會是這個樣子,假如那時候咸陽城還在的話。 陳長腦中忽然冒出這么一個奇怪的想法,連他自己也被自己的這個古怪想法嚇了一跳。 咸陽城怎么可能不在呢?這可是天子腳下,秦朝國都,世上沒有比這里更安全穩定的地方了。 可是陳長心中又有一個小小的聲音,按照咸陽和河內郡如今的發展速度,不出十年,河內郡的繁華就會超過咸陽,那個時候天下的中心還會是咸陽嗎? 陳長搖搖頭,不愿再往下深思。他都一把年紀了,能不能再活十年都難說,擔心那么久遠之后的事情有什么用呢? 有這胡思亂想的時間還不如多想想,過兩日見到始皇帝,自己要如何保持鎮定吧。 第二日,天尚且未亮。 陳長已經梳洗完了,他乘坐著馬車來到宰府。 宰府是丞相王綰和他的大小屬官處理事務的地方。丞相是百官之首,作為河內郡郡守的陳長述職的地方就是這里,再三天之中陳長要將河內郡一年內發生的大小事情都仔細記錄在此。 等到這些事物都記錄完了之后,皇帝才會抽出幾個時辰來接待一下他,再問一問郡內發生的一些事情。 王綰和陳長是老相識了,先前王綰還是治粟內史的時候,陳長就在王綰的手下做農官,二人如今都已經是白發蒼蒼的年紀了,一時再見故舊都頗有些唏噓。 在按照慣例述職完之后,王綰還和陳長又多聊了幾句。 “丞相,下臣是第一次來述職,以往也從未見過陛下,不知陛下在考察各地郡守時都會問些什么問題呢?臣早些準備,也好準備的更周全一些?!标愰L頗為擔憂的詢問王綰。 王綰笑著告訴陳長:“陛下十分欣賞你,雖說你先前從未見過陛下,可你能當上郡守卻是陛下親手批準的,你不必擔心陛下會為難你?!?/br> 陳長有心想要再問一問陛下為何會欣賞他,可王綰已經在忙其他的政務了,陳長也不好再開口。 只能憂心忡忡的離開宰府。 好在陳長身邊的小官吏給他想了一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