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里江山 第27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重生:在殘疾老公的心尖尖上撩吻、綁定讀書系統,八零炮灰一夜暴富、指染姝色(雙重生)、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咸魚給雞娃幼崽當爸爸后、本王才不是歌伎、空相沙漏[刑偵]、韓娛之只能靠性愛維持生活(BL)
朱襄站起來,在寬廣的屋檐上左搖右晃跳起了舞。 仆人不由歡笑,竊竊私語,說朱襄公此舉與藺丞相相似,都是賞著賞著月喝著喝著酒,就快樂地跳了起來,讓旁人看著也覺得歡快無比。 朱襄跳了一會兒,仰面躺在屋檐上。 月正當空。 清輝映照著他的臉,他身上的酒漬,他握著筷子被陶片劃破的右手,和緊緊拽著衣襟的左手。 雪白的頭發散落一片,如天上的月光。 朱襄再次呆呆地看著月亮。 他喃喃道。 “這個世界真令人生厭?!?/br> “見著痛苦,不如死去?!?/br> 即便有親人,有朋友,朱襄仍舊總會時不時地生出永遠離開的念頭。 越是位高權重,他這樣的想法就越濃厚。 以前還是庶民的時候,朱襄可以用“我做不到”來安慰自己。那時候他雖然很多事都做不了,很多人都救不了,但他比現在快樂。 現在,他能做到的事多了,能救的人多了,痛苦卻更多了。 他不僅沒有了自我安慰的借口,還發現自己每做一件事,就有無數庶民因為自己受苦。 因為封建國家每做成一件事,就要耗費大量民力。這些民力都是直接征用的,不會管他們的死活。 所以休養生息的時候,治大國才若烹小鮮,一動不如一靜,越動民越苦。 “利在千秋”是個很好的借口,但他用不了,因為他不是后世人,他就是這個時代的人。 后世人能因為看不見百姓的苦難,搖頭晃腦說“做成了這么偉大的事,就算餓死累死了人,也是應該的代價的,那些人想必死而無憾了”。 他親眼看到了死亡,說不出這種話。 “所以我絕不能死?!?/br> 朱襄又道。 “有些事是必須做的。天下是必須統一的,民力是必須耗費的?!?/br> “一定會有人死不瞑目地倒下?!?/br> “讓倒下的人盡可能地變少,這件事不是只有我能做,而是只有我會做?!?/br> “要盡快統一?!?/br> “要攔著秦王一口氣推進太多事?!?/br> “打仗的時候別兩面開戰,別同時推行大工程,別急著修你那恢宏的宮殿和陵墓?!?/br> “一世人做一世事?!?/br> 他腦海中閃過入秦后的一幕幕。 關東田間的那些庶民,蜀郡洪水中的那些庶民,修筑水壩時的那些庶民,開墾水澤時的那些庶民……還有他親自帶上戰場的秦國兵卒。 “雪啊,我想你了?!?/br> “政兒,我好想你?!?/br> 朱襄緩慢地又狼狽地從屋檐上爬起來。 “見到了你們,我才能感知此世已經有很大改變?!?/br> “才有勇氣繼續活下去?!?/br> 我本是沒什么大志氣的普通人,為何能跌跌撞撞走到現在,撞破了無數南墻還不回頭? 朱襄想不明白。但他有些醉了,身上也有些涼了,需立刻從屋頂上下去。 他得換衣服,喝姜湯,泡熱水澡,出一身汗,才不會著涼。 然后他要好好睡覺,明日休整一日,讓精神和身體都恢復到最佳狀態。 這樣,他才能健康,才能長命,才能繼續活著。 他得活著,活下去,活得長長久久。 …… 第二日,朱襄休息了一日。 仆人們都笑朱襄在屋頂上開心地賞月,一時忘形,竟是差點醉倒了。 這件事也被子楚等人得知。他們都笑著搖搖頭,說朱襄一個人賞月也能賞得這么開心。 子楚寫信問朱襄,朱襄在信中說,正因為麻煩的朋友都不在,所以他才開心。若子楚等人在,他就不開心了,把子楚氣得直跳腳。 后來巴郡郡守及時回來,處理監斬之事。 他本來忘記這件事,被太子催著回來。 這種血腥事,你居然交給朱襄?你是故意找麻煩嗎? 巴郡郡守差點沒嚇出好歹來。他怎么會想著讓朱襄公幫忙監斬?這事傳出去,豈不是他故意玷污朱襄公的名聲? 朱襄沒有送民亂頭領二人最后一程。 能逃避的時候,朱襄也會逃避。這樣會活的更長。 他去見了幾家愿意遷徙的豪強,攤開地圖詢問他們想選擇怎樣的地方,并且幫他們謀劃遷徙后的生活。 種田?織布?或者是經商?都行。 雖然秦國腹地對經商控制較為嚴格,但百越之地難以耕種,秦國為了收取足夠的賦稅,將來肯定會放開百越之地的經商。 而且海外多珍寶,李牧那支海軍將來打完天下后,肯定會開辟海上商路,為秦王賺取珍寶。 “東邊白手起家雖苦了些,但將來何止富現在百倍?”朱襄道,“你們會慶幸自己的選擇?!?/br> 豪強們連連稱是。 朱襄注意到,其中有一人曾經見過。 蜀郡洪災,李冰前往巴郡求援時,巴郡豪強曾派人來成都。商隊中有一位很有話語權的女商人,名清。 現在她仍舊未守寡,但已經與丈夫共同掌家。此次,她便是以一己之力說服了家族放棄已經根深蒂固的基業,舉家前往未知的東方。 她心里十分忐忑。朱襄親自接見他們,她終于松了一口氣。 無論如何,朱襄公是不會害人的。 當他們啟程時,聽聞秦將王翦不出一旬,便屠盡閉城固守之家族,頓時兩股戰戰,徹底慶幸自己的選擇。 王翦行事一如秦將習慣,十分狠辣。 城破之日,血流成河,無論男女老幼,盡成秦兵刀下軍功。 板楯蠻本來以武力著稱,以為自己只是數量少,若論兇悍,不輸秦軍。 王翦一旬后收刀之時,巴人聞王翦之名膽寒,巴人首領再不敢自稱勇猛。 當王翦向巴人征兵時,還未提任何條件,一些巴人年輕首領竟然親自袒身前來應召。 蠻夷敬重勇士,以武力強大者為尊。王翦向他們展現了強大,他們心甘情愿跟隨王翦。 當王翦與巴人首領喝了一場酒,莫名成了巴人首領聯盟的“首領”時,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我堂堂秦國世卿貴族,怎么能成為蠻夷的首領?! “都已經是了。能輕松指揮一支強兵,你還有什么不滿?”朱襄把著王翦的肩膀道,“對了,我有了新的軍陣想法?!?/br> 子楚和李冰都很疑惑:“你還知兵?” 朱襄道:“你們忘了,我在邯鄲時論兵贏過趙括!” 子楚和李冰:“……”開始懷疑朱襄的水平。 王翦見識過朱襄練兵的本事,又聽聞新型舟兵也是朱襄提起,很信任朱襄不實戰之外的論兵水平,細心聽教。 “你雖是在巴郡征兵練兵,但之后肯定是在漢水和江水交界處的平原屯兵駐守,與黔中、南郡之兵合流?!?/br> 朱襄指向后世天門市和孝感市這一帶。 “待練好兵之后,就出大別山脈,襲擊楚地。大別山脈和桐柏山脈相交處有一個隘口,楚軍在此駐扎有重兵。但李牧越過江水襲擾楚國時,楚國應該會將部分兵力調走?!?/br> “王翦你應該會抓緊這個機會攻打楚國關隘。你是準備用戰車沖擊對方軍陣對吧?” 王翦點頭:“以戰車沖鋒,騎兵襲擾,步兵持弩穿插其中?!?/br> 朱襄道:“你有沒有試過,直接給戰馬披甲,讓戰馬沖鋒?你見過李牧騎兵的馬鐙和馬蹄鐵,有這兩樣器具,能迅速練出一支騎兵,而且機動力沖擊力會更強?!?/br> 王翦皺眉思索了一會兒,猶豫道:“似乎……可行?” 朱襄道:“戰車在山地作戰十分不易,改戰車為披甲騎兵,或許更容易沖垮對方陣地?!?/br> 王翦屈起手指在手心上敲擊了一下,眉頭舒展:“可行!” 朱襄又道:“巴郡多鐵多樹,冶鐵比冶銅更容易。你會用刀嗎?” 王翦眉頭一挑:“你是瞧不起我?” 朱襄笑道:“怎么會。刀不僅比劍更容易鍛造,在戰場上,特別是在馬背上,鐵刀也比銅劍更容易使用。弓箭、馬刀、重甲,便是一支所向披靡的精銳部隊。而且這支重甲騎兵,會很適合喜歡正面交鋒,堂堂正正作戰的你?!?/br> 王翦眼中已經透出興奮的光芒,他拉著朱襄的手道:“細說!” 子楚和李冰面面相覷。 李冰壓低聲音道:“朱襄原來真的知兵?” 子楚想了想,記起多年前朱襄醉時曾對行軍練兵一事指指點點,道:“他雖不能帶兵,但確實是知兵的?!?/br> 聽聞趙括論兵的水準確實是趙國第一,連宿將都難以壓過他。 朱襄比趙括強,那就是真正的趙國第一了。 雖他不會帶兵,但把自己見解告訴能帶兵的人,豈不是能知行合一,打造真正的“第一”? 子楚也不由興奮起來,拉著李冰湊上去一同出餿主意,打斷王翦和朱襄的思路,被朱襄推出了門。 朱襄“啪”的一聲把門關上,門差點砸到子楚的鼻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