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里江山 第122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重生:在殘疾老公的心尖尖上撩吻、綁定讀書系統,八零炮灰一夜暴富、指染姝色(雙重生)、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咸魚給雞娃幼崽當爸爸后、本王才不是歌伎、空相沙漏[刑偵]、韓娛之只能靠性愛維持生活(BL)
即便秦國律令嚴苛,不會出現這種事,但其他六國會。 秦王知道了朱襄的想法后,什么都沒說,假裝不知道。 反正朱襄有什么好東西,第一時間就會通知他,那么其他貴族享受不到,與他何干? 韓非面前的盆栽就是一株芝麻。 他看似什么都沒想,心中一直重復著朱襄的感慨。 “其他國家如果得知了這些能讓食物美味程度大幅度提高的農作物,農人就遭殃了。六國雖然名義上已經推行自耕農,但一些貴族仍舊將他們當做農奴?!?/br> “……哪怕搞點封建也不錯啊?!?/br> 韓非一直想問,什么是“封建”,朱襄笑而不語,只老氣橫秋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明白了,這又是只屬于朱襄本人,無法傳授給弟子的知識。 荀子一邊看書,一邊用眼角余暉瞥著韓非。 他想起朱襄說韓非委屈的時候就像是淋了雨的小狗狗,然后政兒就學朱襄的話“舅父,疊字惡心”。 朱襄雖然大多時候比喻很奇怪,這次倒是沒說錯。 韓非在書房枯坐的時候,朱襄也在說起韓非。 朱襄雖然只是農學教授,不是機械專家,但農村常用的機械他還是略知一二。 雖然他不知道具體構造,但只要描繪出大概效果和運用原理,以墨家和農家集思廣益,也能將農具做出來。 朱襄在趙國就做出了曲轅犁和現代風格的寬面鋤頭,可惜沒能推廣。 七國逐鹿中原,即使戰國時冶鐵工藝已經很發達,但除秦國外的六國都更傾向于將鐵用來打造兵器。 后世也曾出土了六國的鐵制農具,但以朱襄在趙國的觀察,基本只有實力強勁的貴族私田上能用上鐵制農具,且還要一個體恤庶人、有遠見的貴族。 這除了大部分國君不重視農耕技術迭代之外,六國國君對國家掌控力不如秦國,大型鐵礦基本在私人手中也是重要的原因。 秦國將大部分國內鐵礦都收為官用,下令研發農具,有能提高農田產量的技術出現能得爵,因此秦國鐵制農具較為普遍。 再加上秦國官府飼養耕牛出租給農人,牛耕在秦國也非常普遍。牛耕和鐵制農具,是六國有識之士懼怕秦國的原因之一。 但有識之士知道,卻很難讓國君推行。六國國君如果把自己手中的鐵礦石都用于打造農具,造福于民,恐怕就會被國內將鐵礦石用于打造兵器的兄弟趕下臺了。 六國王位繼承可不和平。 只有在已經初步完成中央專制集權的秦國,朱襄與墨家、農家一同研發的農具才能得以推廣。 今年秦王已經在咸陽周圍推行曲轅犁和寬面鋤頭,明年就會往秦國全境推廣。 墨家和農家多人得爵,心中激情澎湃。即便朱襄沒有成為他們的首領,但他們儼然已經奉朱襄為名譽首領。 在這樣的勁頭下,他們沒有見到棉花的實物,就通過朱襄的描述,將用離心力運作的軋棉機做了出來。 現在棉花豐收,他們開始調試軋棉機,忐忑地等待結果。 不用軋棉機,也可以手工處理棉桃,將棉絮、雜質和棉籽分離,只是效率會低許多,一天只能產出半公斤棉花。 如果用上了軋棉機,一天少說可以產出二十公斤。在工業革命到來之前,這就是極限。 朱襄曾經想過,要不要在這個世界推行工業革命。 他當然放棄了。 工業革命是技術的積累,他頂多拿出一些科學理論讓后人去一一驗證,強行將蒸汽機內燃機什么的做出來,就像是埋沒在人類歷史中,仿佛外星文明援助的“奇觀”一樣,不僅曇花一現,還可能為華夏帶來巨大災難。 當世不能理解的技術不能用,就像是不能揠苗助長。他主要折騰的,是軋棉機這類不需要蒸汽機和內燃機的人工機械。 秦王好奇地去玩了一會兒,手工分離棉花,又去軋棉機調試那里瞅了瞅,從太子柱手中牽過嬴小政,去找做飯的朱襄和藺贄。 這兩人以自己要幫忙做飯為由,逃過了這次應酬。 秦王到廚房的時候,準備將這頓飯敷衍過去的朱襄正在包餃子。 他扭頭對搟面皮的藺贄說:“我還以為韓非會借機拜見君上?!?/br> 藺贄笑道:“他想的太多?!?/br> 秦王走進廚房問道:“那個韓非很有才華?” 秦王的人才雷達動了。 他知道韓非是韓國宗室,心向韓國。但如果韓非真的是朱襄認可的人才,一點小小的離間計就能讓那個韓非留在秦國。 只要讓韓非無處可去就行。 即便韓非不肯在秦國入仕,在咸陽學宮講學也不錯,反正不能讓韓國重用他。 嬴小政咬了一下下嘴皮,憋笑。 現在曾大父不僅還能用范翁,蔡翁在這方面的本事不輸范翁。他真想看到韓非如果入了曾大父的眼,能不能逃過這一劫。 “很有天賦,但他還缺少一些歷練?!敝煜宓?,“韓非要學透了荀子教導的知識,再游歷七國,積淀之后才能變成一個大賢?!?/br> 秦王頓時失去了興趣:“你不游歷七國也是大賢?!?/br> 朱襄失笑:“君上,那不一樣。韓非雖然不得韓王重用,畢竟是韓國宗室,從小沒吃過苦。我雖然沒有游歷七國,但經歷的變故很多?!?/br> 朱襄對嬴小政招了招手,嬴小政毫不留情地松開了曾大父的手,貼到了朱襄身邊。 “這也是政兒比許多已經及冠的人都聰慧的原因?!敝煜宓?,“去洗手,幫忙包餃子?!?/br> “好?!辟≌怨匀ハ词?。 秦王背著手走過來:“他還會包餃子?” 朱襄得意道:“政兒只要想學,無所不能?!?/br> 秦王促狹道:“那你家政兒和韓非比,誰更厲害?” 嬴小政的耳朵豎了起來。 朱襄無語:“拿韓非和一個五六歲的孩童比,是不是太小看韓非了?” 秦王轉頭對嬴小政道:“政兒,你舅父說你不如韓非?!?/br> 嬴小政:“哼!” 藺贄笑得手一抖,一塊餃子皮搟破了。 嬴小政氣鼓鼓地站在小凳子上,使勁捏餃子皮泄憤。 雖然嬴小政的rou乎乎小胖手手指很短,但捏出的餃子居然異常規整。 朱襄將餃子皮捏一下就丟進簍子里,嬴小政非要一個褶皺一個褶皺地捏完一整個封口。 秦王看著有趣,也洗手挽袖子包餃子。 朱襄連忙道:“君上,我拿個小碗給你裝餃子,專門煮給你吃?!?/br> 誰敢吃秦王包的餃子??! 藺贄出餿主意:“你不是說可以把餃子里包一些奇怪的東西,誰吃到了就叫得了彩頭,運氣會變好嗎?還有比君上包的餃子更符合彩頭?” 秦王雖然老說藺贄不像藺相如,但他的性格意外和藺贄很合得來。藺贄餿主意一出,他就不顧朱襄的勸阻,非要捏彩頭餃子。 為此,他還特意浪費了很多張餃子皮,模仿朱襄包的餃子。 大概是聰明的人學什么都快,秦王浪費了十幾張餃子皮后,就能包得像模像樣了。 秦王本來想在餃子中包金子,朱襄差點被嚇得把餃子捏爆了。 他知道秦國卿大夫大多上過戰場,吃飯都很狂放。如果哪個人一口吞下一個秦王包的彩頭餃子,這不就吞金自殺了?! 朱襄抱來酸梅子罐子,挑選了幾顆較小的酸梅,讓秦王包進了餃子里。 秦王一臉遺憾。他還是認為包金子更好。 嬴小政摸了摸不知道何時沾滿面粉的臉,忍笑。 曾大父真是越來越放飛自我了。舅父在秦國越來越安全了。 朱襄說韓非還需要沉淀一段時間,秦王對韓非不再感興趣,免去了韓非被韓國驅逐的可悲下場。 當餃子下鍋的時候,此次前來觀看棉花豐收的卿大夫終于累了,跟在深一腳淺一腳的太子柱身后去蹭飯。 太子柱很想扶著老腰拄著拐杖走路。他比較胖,長時間站立實在是太累了。 “不知道朱襄會做什么好吃的?!泵晌渥匝宰哉Z。 太子柱小聲道:“朱襄說,今天吃餃子?!?/br> 蒙武小聲道:“???這么敷衍?” 太子柱小聲道:“對我們敷衍,對他們不敷衍?!?/br> 蒙武小聲道:“也是?!?/br> 在一旁偷聽的蒙驁:“……” 太子柱就罷了,自己兒子是不是欠揍了?怎么感覺兒子越活越回去了? 蒙驁十分好奇,敷衍又不敷衍的膳食究竟是什么。 是餃子多吃。 朱襄端來湯餃蒸餃煎餃干拌餃子,有藕rou的韭菜rou的香菇rou的混合魚rou的,他調了一部分味道,賓客們也可以自己調味道。 朱襄介紹:“這是餃子,又叫扁食。外面的皮由小麥粉制作?!?/br> “麥粉?”蒙驁疑惑,“麥粉這么白?” 朱襄道:“是我從趙國帶來的小麥,口感更好?!?/br> 雖然冬小麥可以越冬,但不越冬也可以種植。朱襄到了咸陽之后,就將手中不多的小麥種子種下。 今年棉花豐收的時候,小麥也豐收了。朱襄留了一半做種子,另一半磨成面粉招待客人。 只有當貴族接受新面粉的口感,才會自發推行新小麥良種,節省秦國推行良種的行政成本。 因為留種不多,明年也只有王莊上會種植新的小麥良種,貴族饞了新面粉也難以吃到。這樣“饑餓營銷”,想必后年良種推行時不需要秦王下令,貴族和豪商就會瘋搶了。 朱襄給秦王獻策之后,秦王立刻提前一年準備好詔令。 除了賜予功臣之外,秦王準備收“捐贈”來賜予小麥良種,好好讓貴族和豪商出一筆錢,以在關東平原興修更多的水渠、水車、石磨,打造更多的鐵制農具,飼養更多的耕牛。 如果這種政策拿到其他國家,就和賣官賣爵差不多的惡劣行為,昏君預備。秦王出了名的逐利,他拿出這個政策,六國人都懶得抨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