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里江山 第11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重生:在殘疾老公的心尖尖上撩吻、綁定讀書系統,八零炮灰一夜暴富、指染姝色(雙重生)、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咸魚給雞娃幼崽當爸爸后、本王才不是歌伎、空相沙漏[刑偵]、韓娛之只能靠性愛維持生活(BL)
其實魏國和韓國都曾向秦王獻國投靠。秦王卻沒有同意,而是直接派兵攻打。 因為秦王不需要附屬國,不愿意再分封諸侯,他要真正的統一。 破碎濾鏡后,朱襄很可憐韓非。 韓非著作中寫的話肯定是他真正的理想。所以當他的行為與理想背道而馳的時候,他是不是有一種靈魂被撕裂的感覺? 理想如此,但現實中卻因為家族和忠誠無法踐行理想,甚至要成為阻礙自己理想的人。朱襄只是想一想,就能感受到韓非的悲涼。 沒有什么戰國魅力四射的“海倫”,只有一個被理想和現實撕裂,渾身鮮血淋漓的可悲老人。 秦始皇后悔,要追回賜死的詔令時,據說韓非也有想向秦始皇說的話,可惜沒能傳達到。 韓非會說什么?他會重新選擇嗎?還是只是告訴秦始皇,即使秦國是他夢寐以求的理想國度,但他仍舊要為韓國殉死? “韓非,你知道我的頭發怎么變白的嗎?”朱襄問道。 韓非疑惑:“朱襄、公,不是天生、天生異相?” 朱襄停下腳步,回頭苦笑:“當然不是?!?/br> 他問道:“我在趙國的事,你知道多少?” 韓非猶猶豫豫道:“趙王聽信讒言,將朱襄公下獄。秦王命武安君前來相迎?” 朱襄轉身,面對著韓非笑道:“你說的是最無關緊要的事?!?/br> 韓非疑惑地與朱襄對視。 朱襄回憶道:“我很會種地,讓庶民的田地能增產到與貴族相似的地步。藺公因此多次向趙王舉薦我。但因為我只是一介農人之子,所以從未成功過?!?/br> “我送上造紙術,差點被殺;我送上制糖術,趙王將其歸為宮用,只賞賜了我一些金銀錦緞;我讓農人培育土豆,趙王很喜歡從未見過的土豆花,想讓我入宮為寺人為他養花?!?/br> 韓非臉色一白。 朱襄問道:“你認為趙王所做的過分嗎?其實不過分對不對?如果我在韓國、魏國、燕國、齊國、楚國,也會是同樣遭遇?!?/br> 韓非深呼吸。他很想辯駁,但最終無力地垂下了頭。 朱襄又回憶道:“長平之戰中趙括代替廉公為將,我就知道趙國必敗。而秦國養不起這么多戰俘,又不可能將其送回趙國讓趙國恢復戰力,所以一定會殺俘?!?/br> “韓非啊,戰國殺俘已經成為常態了,你知道嗎?”朱襄問道。 韓非攥緊了拳頭:“知道?!?/br> 朱襄道:“所以我急切的請求長輩為我揚名,不惜惹來趙國貴族的厭惡。一個農人之子與士子論戰,從未有敗績。你認為我是會被他們重用,還是會被他們厭惡打壓?” 韓非咬緊牙關,從牙縫里擠出聲音:“厭惡、打壓?!?/br> 他想起了韓國朝堂上那群庸人。 朱襄點頭:“他們深深厭惡我,所以我去長平很順利?!?/br> 韓非悲傷道:“秦王與六國君王不同,是嗎?” 朱襄輕笑:“是不同,但我在秦王那里的身份,也與在其他君王那里不同。秦王愿意給我展現才華的機會,這一點六國君王罕有做到。但如果沒有夏同提前告知秦王我的身份,如果沒有政兒這張護身符,你想,我有能讓秦王等我三個月的機會嗎?” 在不遠處的大樹后面,一老一小悄悄探頭,又悄悄把腦袋縮回去。 蒙武和藺贄蹲在樹旁邊的灌木后面面面相覷。。 蒙武:至于嗎?就不能走出去,光明正大地聽? 藺贄:哈哈哈哈哈朱襄會不會被君上揍? 韓非沉思了許久,聲音低沉:“沒有?!?/br> 朱襄道:“庶民和貴族之間,隔著天涯海角呢?!?/br> 他笑了笑,道:“我回趙國之后,立刻就被下獄。不是什么讒言,趙王是真的想要殺我。我能理解趙王的心思,我這個庶民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就襯托出之前幾年他的有眼無珠,哈。王的尊嚴比賢才重要多了。更何況我還是政兒的舅父,可能和政兒一同回秦國?!?/br> “這個賢才可能對我有怨憤,而且和他國沾親帶故,如果是其他王,也會殺了我吧?”朱襄幽幽道,“我能理解,你也能理解,對不對?” 韓非低著頭。他想說不對,但他心里說對。 如果這樣的人在韓國也是必死無疑。韓王不會留下這個不穩定的因素。 “朱襄公的頭發,因此、因此白了?”韓非問道。 朱襄搖頭:“沒有。我才不會一個傻叉趙王的愚蠢行為白頭?!?/br> 韓非:“???”直言辱罵了嗎? 朱襄道:“趙王派暗衛來殺我的時候,獄吏獄卒為了保護我赴死?!?/br> 他用手比了比長度:“那么長的鑰匙,獄吏為了不讓人找到,生生吞了下去。我看到他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被剖開?!?/br> 韓非身體一抖,抬頭看著朱襄。 朱襄道:“邯鄲城郊的農人為了我入城攻打監牢,他們是犯了忤逆的重罪,甘心為我赴死啊?!?/br> 韓非看向朱襄的頭發,又看向朱襄的雙眸,看著朱襄眼底的悲哀。 “我離開趙國的時候,趙人徒步相送,腳底都被磨破了也不肯回去。我跪著請求他們離開……”朱襄道,“我回到趙國拜祭藺公,得知趙王命1人拔了冬麥,凍死了我留下用于救荒的土豆種子。貴族有很多糧食,卻不肯救濟平民,而是坐等平民餓死好占有平民的土地……” 朱襄手抓著胸口衣襟道:“廉公為了救下更多的趙人,自毀名聲屠戮燕國,將饑荒的代價轉移給燕國。你說我的頭發能不白嗎?” 韓非閉上雙眼,道:“我知道、朱襄公,為何不肯,教我?!?/br> 朱襄微笑道:“我和你說過,不是你的錯,是我的錯。我不是不收你為徒,而是不會收任何人為徒?!?/br> “這個時代王至高無上,貴族高人一等,庶民還不如牲畜值錢。我更看重庶民,這不符合實際。即使我選擇了現實,但心中仍舊記得,我就是庶民?!?/br> “我的徒弟接受我的思想,要么背棄我,要么與我一樣,因為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而痛苦萬分?!?/br> “不,你們會比我更痛苦。因為你們有家族、有親人的牽絆,理想和現實更加割裂?!?/br> 朱襄松開抓著衣襟的手,輕輕拍了拍韓非的肩膀:“所以別學我,去學立足當下的知識。荀子治國的理念就很合適,既超出這個時代,又不會超出太多?!?/br> 韓非終于明白了朱襄的拒絕。 他不是拒絕自己,不是認為自己不夠資格學習他的思想。 “朱襄公、朱襄公認為我向你求學,就一定會成為、成為你嗎?”韓非問道。 朱襄道:“你不會成為我,但一定會被我影響。因為你天賦極高,將來一定能成為比肩荀子的人……這句話不要告訴荀子?!?/br> 韓非想擠出個笑容,但笑不出來:“朱襄公就這么確定、確定你的思想正確,我一定會學?” 朱襄點頭:“當然?!?/br> 朱襄看向遠方:“我看得見,近兩千年后我的理想一定會實現。所以我能忍受現在,因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那一天的到來。你們看不到遠處的光,只能看到當下的黑暗,所以我不能教導你們,讓你們也一頭白發?!?/br> 朱襄指著自己的頭發,笑道:“雖然我認為白發挺好看,但親朋好友會擔心啊。我正在竭力嘗試如何把頭發變黑?!?/br> 韓非理解了朱襄的痛苦。 但他不能理解,為何朱襄還能笑得出來,而且這笑容并不是偽裝。 “好了,好好向荀子學習。不過如果你若有問題想向我求教,我也會指點你?!敝煜逍Φ?,“我不收你為弟子,但在學識上對你指點一二,我還是能做到。不過韓非,你真的要繼續求學嗎?” 韓非問道:“為何、為何不能?” 朱襄道:“學得越多,懂得越多,就越清醒。而清醒的人,一定會痛苦?!?/br> 韓非再次垂下頭:“清醒……清醒韓國必定會滅亡嗎?” 朱襄道:“西周時諸侯并立,以周天子為尊;春秋時諸侯爭雄,霸主由周天子承認,算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種吧。這時候,諸侯就已經想成為夏末的商、商末的周了。春秋時諸多國家被吞并,戰國時兼并戰爭加劇,你是韓公子,應該知道各國上層都以逐鹿中原,取代周朝為目標?!?/br> 韓非不語。 朱襄又拍了拍韓非的肩膀,道:“周朝陷入分裂,之后勢必會再次統一。韓國在三家分晉的時候沒能吞并其他二晉,先天不足,無論哪個國家開啟了統一的進程,勢必會先攻打韓國。你追尋的越久,就會越痛苦?,F在回家,不要再思考這些事,說不定韓國會在你死后才遭遇危機,你就不用為了看不見的危機而痛苦?!?/br> 韓非低聲道:“可是朱襄公,我已經思考了?!?/br> 朱襄在心里道,那不一樣,至少現在你只是知道韓國一定會滅亡,而不是站在了天下一統這一邊。你只是因現實而痛苦,還沒有被理想和現實撕裂。 但他深深地看了韓非一眼,轉身道:“走,去田地看棉花?!?/br> 兩人再次一前一后往前走,韓非仍舊落后朱襄半步。 “韓非,你見到秦王和秦太子種地,可否心里不適?” “原本、原本心里不適。人應該、各司其職,王怎能、種地?但、但我又想,王有愛好,可喜聲樂、喜美色、喜擊劍、喜駿馬、喜美食華服,為何不能喜種地?王并非以種地為職,而是、而是以喜好、引導士人重視農桑,就很好!” “不愧是你啊韓非子?!?/br> “?????!朱襄公?。?!別、別打趣我!” “哈哈哈哈哈?!?/br> 朱襄的笑聲十分爽朗,仿佛無憂無慮。 韓非的聲音滿是羞窘,被朱襄尊稱一聲“子”驚得語無倫次。 大樹后面,一老一小走出來。 嬴小政道:“曾大父,滅趙后,我要滅趙的祭祀!” 老秦王兜著手道:“政兒,你忘記趙王與我們同宗嗎?” 嬴小政道:“把他們逐出去!” 老秦王失笑:“隨你。政兒,你舅父說能看到千年后的世界,是真是假?” 嬴小政歪著頭,滿臉天真道:“是真是假沒區別,都和現在無關?!?/br> 老秦王頷首:“倒也是。唉?!?/br> 雖說是荀子將韓非留在朱襄家中,但沒有朱襄的首肯,荀子絕不會往朱襄身邊帶人。 荀子對朱襄的寵溺,其實比政兒更甚。 所以,韓非其實是朱襄看中的人。 朱襄對韓非格外關注,是因為韓非和他有相似之處嗎? “我還以為朱襄會對我提拔他這個庶人感激涕零,結果他如此清醒?!崩锨赝跸劝櫭?,然后憋不住失笑,“確實,如果沒有夏同舉薦,沒有政兒舅父的身份,我不會給他證明自己的機會?!?/br> 老秦王也跟著朱襄等人叫子楚夏同了?!跋耐边@個名字,確實比“子楚”順耳。 嬴小政道:“貴族確實看不上庶人。如果庶人展現出比貴族更優秀的才華,除了成為如信陵君等人還算有眼光的封君門客,估計就只有被殺死一個結局?!?/br> 老秦王道:“但人才流落民間,總是不妥。用沒有根基的士子,總比用心懷異志的六國大貴族強。藺贄,你的提議,寡人準了?!?/br> 藺贄下跪叩拜:“謝君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