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天驕(科舉) 第185節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之改嫁前夫死對頭、內娛完了,發瘋很正常噠/輪到我整治娛樂圈了、我就是無情怎么了[快穿]、我拋棄的前夫登基了、嬌媳婦七零家屬院日常、極品姐弟在綜藝互黑爆紅、穿書七零擺爛吃瓜、劣性寵溺、三十枚銀幣、重生后偏執女主想開了
華夏這片土地孕育出的五千年文明,世界獨一份。要不是當年沒跟上時代,錯過了工業革命,趕上了這個節點,世界往來中,華夏怎么可能被人欺負?哪怕是蕭景曜上輩子的歷史中,最后一個王朝,前期國力也算不錯。放眼世界,也是富裕國家。這才被侵略者盯上,用炮火轟開華夏的國門,逼迫華夏簽訂了一條又一條的不平等條約,不知賠出去了多少白銀。 華夏幾千年的積累,都在那場浩劫中被掃蕩一空。所以新生的華夏才那么艱難,過了好一陣一窮二白的日子。是幾代人的拼命追趕,才讓華夏重新站在了世界前列,終于有了和別人硬碰硬的底氣。 蕭景曜聽梁千山說完他們這次出海的所見所聞之后,心中已經可以肯定,這就是上輩子華夏錯過的那個機會! 沒有人比蕭景曜更清楚這個節點意味著什么,也沒有人比蕭景曜更清楚接下來的發展。 梁千山說完后還意猶未盡,頗為遺憾,“原本我們打算按照你給我們的航海圖繼續走,打算找一找你說的那個美洲大陸,然后聽你的,帶一些糧種樹植回來。只不過……還好我們這一路走得不快,走走停停,時不時靠岸補充糧食蔬果等東西。不然朝廷派來給我們送消息的船都追不上我們?!?/br> 實際上是大齊建國以來就實行海禁,大家都沒出過海,看什么都新鮮。就算沿途小國明顯不如大齊富饒,康王和榮王還是饒有興致地逛得仔細。他們本就是代表大齊出使海外,見的都是小國的國王,自然又是一番觥籌交錯,順便再提一提雙方貿易往來之事——既然大齊開了海禁,那海上貿易自然是多多益善,不然大齊的關稅商稅從何而來? 榮王年輕氣盛,對新鮮事物都十分好奇,語言天賦又強,為了更好了解每個國家的特點,他們到了一個國家,都會停留不少時間。 梁千山提到這事兒就頗為無語,“榮王就這么賴了一陣又一陣,我本來以為他是少年心性就顧著貪玩,誰知道他這賴一陣就學會一個國家的話,嘰里咕嚕和人家本國人說起來還自信,哄得人家送了他一堆禮物,其中還有不少典籍。我雖然不認得那些鳥語,瞧著應當也是些重要的記載。你說,榮王不會把人家的史書給騙過來了吧?” 蕭景曜:“……” “倒也不至于,有的國家,并未有修史的習慣?!?/br> 或者說,像華夏這樣,特地設置史官,史書成堆,本朝為前朝修史,幾千年文化全都有跡可循,有史可循的,才是少數。 誰知梁千山聽了蕭景曜這話后卻大驚失色,“什么?他們連史官都沒有?那他們怎么把東西留給后人?” 看看華夏,史書不絕。是記載,也是約束。哪怕是坐擁四海,執掌天下萬民的生殺大權的帝王,也要顧忌身后名。對于華夏人而言,最高的追求就是青史留名。不修史的國家,著實有些挑戰梁千山的三觀。 梁千山木著臉搖了搖頭,“果然是蠻夷?!?/br> 史書都沒有,這是未開化??! 蕭景曜也沒搞明白為什么梁千山的反應會這么大。這家伙是個武將沒錯吧,怎么對其他國家沒有史官忠實地記載編寫史書之事如此憤怒?蕭景曜這個正統的讀書人都沒跳腳呢。 梁千山又看向蕭景曜,深深嘆了口氣,“好在我們走得不算太遠,收到了如此重要的消息,還能再去拜一拜先皇?!?/br> 正寧帝都躺進皇陵里了,帝陵當然有人守護,一般人去不得。哪怕是康王和榮王想要去皇陵,也不能私自過去,只能去求永嘉帝,讓他松口允許他們二人去為先皇守皇陵。 梁千山總覺得,正寧帝的性子,就算不習慣這些熱鬧,也會很欣喜看到兩個親兒子。 總之他們這一次出海,周邊國家倒是去了,再遠一點的地方都沒去,探索美洲大陸的主線任務更是直接夭折,連一半的路都沒走完。 蕭景曜更心動了。 原本康王和榮王領著使臣團出海,蕭景曜以自己是閔州總督,不宜出海瞎跑為由不斷寬慰自己,還有顧希夷和小湯包呢。顧希夷可能會支持自己,可是誰知道這一路上會碰上什么困境,一去好幾年,小湯包人生中最重要的童年時期,蕭景曜都沒能參與,那豈不是太對不起小湯包了? 蕭景曜好不容易說服自己,努力按下非常想出海的念頭,安安生生地當他的閔州總督。 可是出海的蒸汽船回來了。 蕭景曜看著那兩艘蒸汽戰船,這種到了后世肯定要被放進博物館的珍貴文物,好不容易被壓下去的那股渴望,又重新升騰了出來,更因為先前被壓制得太狠,如今怕是有點還有些反彈,壓了一次又一次,卻都不管用,只在蕭景曜空閑下來之時,或者看到停泊在港口的蒸汽船,亦或是在聽梁千山等人提及海外風光的時候,蕭景曜腦海里就有個聲音在瘋狂叫囂,“我也想出海,我也要出海!” 出??杀痊F在窩在總督府里有趣多了! 蕭景曜想著自己桌案上一堆又一堆的公務,忍不住抬手揉了揉眉心,卻對上梁千山不贊同的目光,“皺眉容易生出川字紋,我們這些魯莽的武將并不在意,你們文官怎么也不在意?” 蕭景曜沉默了片刻才開口道:“我們文官,也并沒有那么注重容貌?!?/br> 頂多就是平日里穿戴十分齊整一些,愛收拾自己一點。聽聞某些不愛收拾自己的武將能一兩個月不洗澡,這樣的奇葩,文官們都頗為無奈。 梁千山嘿嘿一笑,為自己正名,“都說北地男子多埋汰,不愛洗澡不修邊幅,身上一股臭味,令人聞了后很是厭惡。要我說,嫌棄我們武將埋汰的,該去和這幫蠻夷人打打交道,準保能將他們臭暈過去!” 蕭景曜摸了摸鼻子,露出了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海上沐浴總歸不如在陸地上方便,洗澡頻率必然趕不上在閔州之時,身上發臭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更何況,有部分蠻夷還有狐臭,體味也大,這些味道混在一起,那真是多聞一秒都是對鼻子的酷刑。 把體味大的海盜和武將們比臭,武將們真的罪不至此??! 奈何梁千山的速度十分快,大漏勺一漏,所有人都知道海外蠻夷臭得很,比訓練的武將還要臭。新鮮事物總是能激發人的好奇心,閔州百姓互相討論了一波后,最終得出結論:蠻夷就是如此不得上蒼偏愛。被偏愛的,如他們大齊,總歸是幸運些。 聽到這些傳言的蕭景曜:“……” 只有蠻夷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顧希夷察覺到了蕭景曜平靜外表下的糾結與掙扎,忍不住問蕭景曜,“夫君在憂慮什么?以往并未感覺到夫君如此猶豫不決,發生了什么令夫君左右為難的事情嗎?” 蕭景曜看著面前滿臉關切的顧希夷,話到嘴邊打了個轉,又吞了回去,只覺得自己太不負責任。 顧希夷卻耐心十足。她和蕭景曜成婚好幾年,又有了小湯包這個孩子,可以說她應當是這世上最了解蕭景曜的人,見蕭景曜這般遲疑,顧希夷反而確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測,“夫君猶豫不決的事,同我有關?” 蕭景曜看了顧希夷一眼,又移開目光,良久才道:“希夷,我想出海?!?/br> 在蕭景曜沉默時,顧希夷一顆心都提了起來,生怕蕭景曜說出什么讓她無法接受的話。短短的時間內,顧希夷腦海中已經閃過無數不妙的猜測,并做好了心理準備。 在蕭景曜開口時,顧希夷甚至還微不可見的顫抖了一下。 結果就這? 顧希夷的腦袋上緩緩冒出一個問號,“想出海,為何這般猶豫?” 不知道的還以為蕭景曜面臨的是什么生死抉擇呢。 蕭景曜一呆,“出海的話,我就有好幾年不能陪在你們身邊了?!?/br> 顧希夷好氣又好笑,一顆心卻像是包裹在溫水中一樣,暖意只達四肢百骸,輕輕吐了一口氣,橫了蕭景曜一眼,“就這?既然夫君想出海,那就去吧。夫君放心,我會好好照顧公婆和小湯包,等待夫君回來?!?/br> 蕭景曜眨了眨眼,又摸了摸鼻子,心里還有些小郁悶,“就這么痛快地同意了?你都沒有一點不舍得我嗎?” “我當然舍不得夫君,恨不得天天同夫君在一起?!鳖櫹R娜滩蛔∫恍?,眼中波光粼粼,最后化為一片溫柔,“但我更不想讓夫君留下遺憾?!?/br> “我能感受到,出海對夫君來說,很重要?!?/br> “雖然自成婚以來,我就沒同夫君分開過,但小湯包如此年幼,萬萬不能將他帶上船一起出海,只能我在家里陪著他。不然的話,我一定選擇陪夫君一起出海?!?/br> 蕭景曜的目光也溫柔下來,定定地看著顧希夷,“單獨帶孩子,很辛苦。我不在,你出門參加宴會,可能會聽一些閑話,受了委屈,也不能及時告訴我?!?/br> 顧希夷忍不住偏過頭去,轉過頭來后又是一張笑臉,“你這是把我當成獨自帶孩子的無依無靠的小可憐了呢?家里有公公婆婆,祖父祖母在,小湯包又懂事乖巧,還有一眾伺候的下人,哪里會累著我?” “至于宴會受委屈……哈哈哈,你什么時候見過我受委屈?我不但是你的妻子,還是顧將軍府的姑娘啊。將軍府又不是什么破落戶,誰敢在我面前放肆?” 顧希夷寥寥幾句話,將蕭景曜的顧慮全都打碎,笑吟吟地看著蕭景曜,目光溫柔又堅定,“夫君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吧。我不會拖你的后腿?!?/br> “誰說你拖我后腿了?”蕭景曜皺眉,面色不悅,“我就是舍不得你們。一去幾年,原本還說我來給小湯包開蒙,等他大些再給他尋個官學送他去念書。我任滿回京后,小湯包也大了,正好可以去國子監念書,或者進順天府學也不錯?,F在我突然想出海,不知要錯過多少小湯包的成長時刻?!?/br> 這一點,顧希夷也沒法幫蕭景曜。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顧希夷靜靜地看著蕭景曜,蕭景曜嘆氣,“世事從來難兩全?!?/br> 小湯包不知道什么跑了過來,從蕭景曜身后探出了個小腦袋,“小湯包也想跟著爹爹一起出海。小湯包身體壯壯,不生??!” 出海啊,一聽就很有趣。聽說海外還有金發碧眼的蠻夷,和大齊人長得完全不同,小湯包對此充滿了好奇,特別想親眼看一看,還想去吃一吃海外的美食。 海里那么多好吃的海鮮,海外之國肯定也有很多很多的美食!小湯包覺得自己以前想的還是不夠周全,吃遍大齊這個目標還是有點小了,他就該把這個目標換做吃遍世界! 小湯包還在這里做夢呢,蕭景曜已經毫不猶豫地搖頭拒絕了小湯包的請求,“不行,你不能去?!?/br> 按梁千山說的,他們的船隊都還沒到歐洲。鬼知道現在歐洲是什么情況,要是正處于黑死病時期,那就真的要大命了。別說帶著小湯包去冒險,蕭景曜自己都沒把握能否保證自己不中招。 現代醫學還未出現的時代,人命是如此脆弱,簡單的一個感染風寒都能奪走不少人的性命。 蕭景曜怎么可能忍心帶著不過五歲的小湯包去冒險。 再說了,朝廷也不會讓蕭景曜拖家帶口去出海。這可是公務,哪個官員處理公務還一直帶著妻子孩子的?別說出海在外要維護好大齊的形象,就算在大齊境內,尋常官員上任,也少有將妻兒都帶著的。更多的是妻子留在家中侍奉雙親,教導孩子,官員則帶著一兩個妾室上任。蕭景曜來閔州時,帶上了顧希夷和年幼的小湯包,還讓許多人吃了一驚。 小湯包聽了蕭景曜說的理由也沒接著鬧,反而挺著小肚子說道:“爹爹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小湯包盡量長慢一點,等爹爹出?;貋?,看到的還是現在這樣的小湯包?!?/br> 蕭景曜忍不住揉了揉寶貝兒子的腦袋,被小湯包萌得心肝顫,世上怎么會有這么可愛的崽崽! 蕭景曜忍不住膨脹,這么可愛的崽,我家的! 看著一大一小兩雙裝滿支持的眼睛,蕭景曜也忍不住笑了,一手一個將人摟在懷里,喟嘆一聲:“我得有多幸運才能碰上你們?!?/br> 顧希夷卻道:“碰上你,才是我們母子的幸運?!?/br> 多的是回家就當甩手掌柜的男子,更多的是對孩子不聞不問,隨便見幾面,考校一下孩子的課業,將孩子批評到頭都快抬不起來,已經算是人人稱道的好父親了。 像蕭景曜這樣親力親為帶孩子,不肯錯過孩子每一個成長的父親,整個大齊都找不出第二個。更別提蕭景曜從來不提納妾收房之事,一家三口不知羨煞了多少人。 小湯包淘氣起來,可是能像小猴子那樣將蕭景曜當成樹抱著蹭蹭蹭往上爬,蕭景曜高興起來也能在屋子里給小湯包當馬騎。父子倆感情極好,夫妻間的情分也不淺。 顧希夷和小湯包自然能感受到蕭景曜待他們的情意,正因為如此,他們更不想讓蕭景曜留下遺憾。紛紛表示蕭景曜盡管出發,不用擔心他們。尤其是小湯包,本來知道蕭景曜出海不帶他,小湯包是打算要鬧一鬧的。結果感受到蕭景曜的為難之后,小湯包迅速轉變了態度,明明想到要和蕭景曜分開好幾年就忍不住想掉眼淚,小湯包都硬生生忍住了想哭的沖動,紅著眼眶努力讓自己表現得和往常一樣活潑,拍著胸脯向蕭景曜保證他一定乖乖聽話,絕不讓蕭景曜擔心。 蕭景曜一顆心都要被妻兒給融化了,猶豫再三,最終還是開口道:“我先給陛下遞個奏折,看陛下允不允許我出海?!?/br> 康王和榮王這次回京,肯定是要去皇陵給正寧帝上香并守陵的,再讓他們出海也不合適。寧王和平王,現在還繼續圈著呢,地位高,關鍵時刻能代表大齊的王爺們,一個不留。 蕭景曜在這個時候遞奏折,也是個恰當的時機。蕭景曜的官職夠高,二品大員放哪兒都是不容小覷的存在。他還和永嘉帝關系極好,自己又有能耐,關鍵時刻有足夠的魄力做出決斷,甚至代表永嘉帝做出決定,先斬后奏。官員中只有他有這個臉面和魄力,其他人都做不到。 更妙的是,蕭景曜和梁千山也交情不淺。 仔細一算,除了康王和榮王之外,蕭景曜確實是最適合出海的人選。 永嘉帝收到蕭景曜的奏折時,第一反應就是蕭景曜想扔下他跑路,開開心心當一陣咸魚,過上令他羨慕的生活。但是蕭景曜這么一條一條地同他認真分析,永嘉帝不由沉默了,猶豫再三,還是在奏折上寫了個“準”字。 可惡,小伙伴都能出海玩耍,去領略海上風光,見識各個海外小國的風景,他這個皇帝只能守在皇宮中處理各種令人頭禿的奏折,真是豈有此理! 以前當太子時,永嘉帝還能時不時偷偷溜出宮去玩。在正寧帝的縱容下,朝臣們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由著他去?,F在,永嘉帝若是再隔三差五就偷溜出宮,御史們能排著隊撞死在太極殿的柱子上! 永嘉帝憋屈,他就說皇位是個坑。他分明從小就打算做個混吃等死的閑人來著,怎么就肩負起了這世上最沉重的一副擔子? 就離譜。 永嘉帝黑著臉給批準了小伙伴出海的奏折,心情卻很是不高興,撂了筆就跑去找兒子,看著快到十歲的太子滿臉欣慰,摸摸太子的腦袋,永嘉帝目露期盼,大力鼓勵太子,“夫子們都夸你的課業完成得特別好,繼續保持,等你再大一點,就能上朝聽政了,到時候可要多幫父皇分憂?!?/br> 還是小學生年紀的太子哪里知道人心竟能險惡到這份兒上,一點都不覺得他父皇這是在給他挖坑,而是覺得這是父皇認可他,看重他,瞬間就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大聲保證道:“兒臣一定更加努力學習!” 永嘉帝更欣慰了,這么努力地學習好啊,學好后就能來幫自己干活了。干熟悉了后就可以監國了,等到他再歷練幾年,能獨當一面,自己就跑路,將太子扔給蕭景曜,自己也領著一幫人出海去玩一玩! 永嘉帝心里的算盤打得啪啪響。尚且還能算年幼的太子硬生生打了個寒顫,很是納悶兒,現在天也不算冷,怎么自己突然就打寒顫了呢?真是奇了怪了。 永嘉帝看看已經到了自己胸口高的兒子,突然想起小伙伴家的兒子,眼神又是一亮,“瑞兒,朕給你找個伴讀好不好?” 先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太子伴讀的位置總是空著。主要還是永嘉帝太護崽,總覺得旁人家的孩子有可能讓自己的崽不痛快。再加上太子從來就沒提過伴讀的事兒,明顯對伴讀不感興趣,永嘉帝也就沒將這事兒放在心上。 或者說父子倆都有點奇奇怪怪的堅持,最好的那個沒來,他們就不想退而求其次。 比如永嘉帝,一薅羊毛指定找蕭景曜這頭最肥的羊來薅。又比如太子,心里覺得蕭大人家的兒子最機靈,最適合當他的伴讀,在知道小湯包不會成為他的伴讀后,太子也沒有興趣要別的伴讀。 得不到那個最好的,那就把位置空著。 現在太子聽到永嘉帝提起為他選伴讀的事兒,抿了抿唇,搖頭道:“兒臣課業繁忙,再過幾年就能為父皇分憂了,不必再挑伴讀?!?/br> 十歲,半大不小的年紀。生在皇室,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然早熟的厲害,十分清楚他的伴讀對于被選中的官員們意味著什么。他是皇祖父和永嘉帝兩個人一同培養出來的太子,兼具二人之長,重情又冷情。若是伴讀家里真的因為家里出了個太子伴讀就覺得有了仰仗,到處興風作浪殘害百姓,那太子也會舉起屠刀,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 并不會對伴讀的家族又任何手軟。 永嘉帝嘿嘿一笑,往太子身邊湊了湊,樂道:“你不是很喜歡蕭夫子家的那個小孩兒?算算年紀,他今年也不過五歲,是比你小了點,但很是聰慧,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趕上你的學業,到時候你就在朕面前好好哭吧,比不過一個年紀只有一半的小孩兒,朕看你能不能忍住不哭?!?/br> 太子好氣啊,哪有這樣想看兒子出糗大哭的無良親爹???但是伴讀人選是小湯包欸,太子覺得自己可以忍一忍他父皇的不靠譜。 人和人之間的緣分大概就是這樣,永嘉帝還是福王的時候就和蕭景曜投緣,現在太子小小年紀就記掛著小湯包,也不知道是不是這種眼緣也有遺傳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