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天驕(科舉) 第174節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之改嫁前夫死對頭、內娛完了,發瘋很正常噠/輪到我整治娛樂圈了、我就是無情怎么了[快穿]、我拋棄的前夫登基了、嬌媳婦七零家屬院日常、極品姐弟在綜藝互黑爆紅、穿書七零擺爛吃瓜、劣性寵溺、三十枚銀幣、重生后偏執女主想開了
也正是有了福安縣的情況做對比,閔州境內腦子靈活的父母官已經意識到了吸引外來人口前來游玩,對當地的經濟能起到促進作用。 都不用蕭景曜提,福安縣隔壁的縣就已經打出了“青帝故里,世外桃源”的名號,吸引著福安港口的商賈們去隔壁游玩。 蕭景曜聽了后當即撫掌大笑,閔州果然還是有人才的! 經濟好起來,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才能跟著提高。 蕭景曜還讓隔壁縣的縣令寫了份心得總結,在閔州官員聚在一起時,狠狠夸了對方一通。 不用說,現在閔州各地的縣也開始卷了起來,各個縣的縣令回去后都開始翻縣志,看看他們縣有沒有什么吸引人前來游玩的地方。 蕭景曜感到很是欣慰。 康王和榮王等人登上蒸汽船,蕭景曜站在碼頭上,靜靜地看著船身慢慢成為一個個小黑點,心情一時間激蕩不已,又帶了點些微的淚意。 不管西方現在處于什么時代,大航海時代,大齊沒有掉隊! 蕭景曜目送著使臣團的船離去,感覺自己見證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不過蕭景曜也就感慨這一瞬,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要準備進京一事。 快到年底了,大齊規定,各地總督在年底時必須回京述職。 閔州離京城路途遙遠,蕭景曜現在就該準備起來,算好日子進京。 第105章 地方官進京, 都是前去拜碼頭的。以往蕭景曜在京城時,也沒少收到地方官員遞上的拜帖,門房更是不知道推拒了多少禮物。全都是地方官員從地方上帶來的特產, 其中有沒有夾雜著別的東西,蕭景曜沒有收,便不得而知。 反正蕭景曜閉門不見客, 平時被福王薅羊毛薅得夠嗆,讓成為資本家多年的蕭景曜感受到了打工人的不易。哪位打工人下班后還想再見同事的? 反正蕭景曜不想見。 哪怕對方是來給他送禮的, 蕭景曜也不想見。 這種風氣已經有了,蕭景曜管不了別人, 卻能管得了自己。 更何況蕭景曜帝寵加身, 哪怕正寧帝再寬和, 蕭景曜也不能和官員們往來太過密切, 到時候大半個朝廷都是自己人, 皇帝就該擔心自己屁股底下的龍椅坐得穩不穩了。 是以別看蕭景曜在京城時風光無限, 實則并沒結交到什么至交好友。這也是他自己有意為之,封建官場比商場的競爭還激烈, 一不留神就得抱著自己一戶口本去見閻王, 蕭景曜簡單把同僚當做同事看待,不說和對方交情多深,別讓對方背地里捅刀子就行。 對于蕭景曜來說,那些都是沒必要的社交??吹胤焦賳T卑微賠笑討好他,對他阿諛奉承,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和福王懟一場。雖然福王總惦記著薅蕭景曜羊毛, 但蕭景曜和他待著還挺自在。還有胡閣老等人,大家相處起來氛圍都極為愉快。再不行還能去翰林院轉一轉, 多少新生小羊正在慢慢長成肥羊的模樣,就等著蕭景曜去薅羊毛呢。 反正福王薅蕭景曜羊毛,蕭景曜就去薅新科進士的羊毛。一輪輪羊毛薅下來,蕭景曜必不是那個只能被薅的人! 其他人被薅的也挺高興。官場有活干證明上峰看好你,真的什么都不干,那估計這輩子就一眼望到頭了。對于想躺平的人來說是神仙工作,但對于懷著雄心壯志踏進官場的人來說,那就是郁郁不得志的酷刑。 新科進士正是春風得意之際,一心想要養老的還是少數,最好被薅羊毛的人選。 蕭景曜得了空偶爾也去翰林院逛一圈,有時候還會給庶吉士們講一講新學。沒辦法,在這個領域,論及知識面的廣度,還得是蕭景曜。 尤其是新科進士和苦逼的皇太孫一樣,在庶常館的課業中,除了原先要學的儒家經典之外,還要學新學中的數理化。那可真是要了某些純文科生的命了,圖表數據真是看不了一點,算來算去更是腦袋要爆炸。 但是還得硬著頭皮學,不然三年后庶常館散館,考核要是不合格,庶吉士們還得留館,根本沒辦法當官。 京城居大不易,庶吉士本來就沒有俸祿,再這么一蹉跎,那怕是得在餓死的邊緣來回徘徊。 蕭景曜離京之前,十分看好新任狀元沈意之,一開始在當會試考官的時候就見獵心喜,覺得對方是個不得多得的懂經濟學的人才,后來在翰林院,蕭景曜也和沈意之有過幾次接觸。都是沈意之跑來請教蕭景曜一些有關經濟方面的知識。 蕭景曜一眼就看出來這位也是個文理天賦都點亮了的學神級人物。好像考完科舉拿到狀元對他而言,就是完成了一個任務,對庶常館中其他儒學課業也沒多大的熱情,偏生對數學和經濟方面的內容情有獨鐘。 原本沈意之就十分欽佩蕭景曜,得知會試那道有關經濟方面的題是蕭景曜出的后,沈意之對蕭景曜就更推崇了。再請教蕭景曜幾個困惑了他許久的經濟方面的問題,蕭景曜成功收獲迷弟一枚。 這次蕭景曜在閔州搞的新商稅,沈意之想方設法弄了一本原冊,特地寫信過來請教蕭景曜一些不明白之處。 那套復雜的算法,沒有人講解,光靠自己看,那確實容易達成“每個字都認識,合在一起后的句子沒一個能看懂”的成就。 蕭景曜好不容易碰上一個對經濟學感興趣的家伙,心下也很是高興。在士農工商階級分明的古代,想碰上個懂經濟學的讀書人,那真是比碰上大熊貓的概率還稀少。 好歹現在大熊貓還不是瀕危動物,據蜀地官員說,在他們那邊,碰上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根本不算稀奇。 蕭景曜聽著還有些小激動,想起了自己上輩子認養過的兩只大熊貓,突然生出一種想跑去蜀地逛一逛的沖動。 奈何公務太繁忙,現在交通又不便利,蕭景曜也只能作罷,多回想回想自己認養的那兩只萌到讓人心肝發顫的熊貓幼崽。 原本官員回京述職并不能帶家眷,畢竟那是朝堂公務大事,帶著家眷,路上難免耽擱時間。不過福王給蕭景曜的來信中提到,讓蕭景曜帶著顧希夷和小湯包回京。說這是顧將軍特地向正寧帝求的恩典,就想趁著蕭景曜回京的時候,順帶看看女兒和外孫。 正寧帝對顧明晟總歸是格外不同的。少年時同患難結下來的情誼總歸比成年后權衡利弊真得多,更別提顧明晟還有率領大軍解京師之圍的功績,他回京后就一直低調,好不容易求個小恩典,正寧帝也允了。并特地做出解釋,說是顧將軍勞苦功高,又不為兒孫求官,特地恩準,日后若有官員功績德行堪比顧明晟,也可酌情為女兒求個同夫婿一同回京的恩典。 這話一出,原本蠢蠢欲動的御史們的都散了。劃重點,功績德行堪比顧明晟,還不為兒孫求官,只為女兒求恩典,求的還是讓女兒和外放回京述職的女婿一同回京的恩典。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對方得是個功績傲人的愛女兒的好父親,不把情分用在兒孫身上,反而往女兒身上用。更重要的隱性條件,有資格回京述職的外放官員,要么是七品的巡查御史,要么是二品總督。但巡查御史赴任頭三年不能帶家眷。那這指向性就很明確了。 要集齊這些條件,難度怕是比考個狀元還高。畢竟狀元三年就有一個,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大齊建國近百年,也就出了蕭景曜和顧希夷這一對。 御史們一琢磨,得了,沒什么好噴的,還是散了吧。 于是蕭景曜又少被御史彈劾一次。 蕭景曜原本還在擔心自己回京述職后,顧希夷和小湯包在閔州待得不習慣。沒想到還有這等天降好事,更是喜笑顏開,開開心心地讓顧希夷也收拾東西,一家三口和和美美回京見家人,順便過個好年! 顧希夷聽到消息也喜出望外,抱著小湯包轉了好幾圈,把小湯包轉得暈乎乎的,還特別懂事的為顧希夷的胳膊感到擔憂,“我沉,娘手痛痛!” 蕭景曜含笑接過一臉擔心又不敢掙扎的小湯包,順手拍了拍小家伙rou嘟嘟的小屁股。入冬后天氣冷颼颼的,小家伙幾乎裹成了一個球,蕭景曜一巴掌下去都沒拍到rou,全是厚實的衣裳。 小家伙到了蕭景曜懷里就放松起來,掰著手指數自己惦記著哪些人,“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外祖外祖母,舅舅……” 從長輩數到同輩,還把偶爾來蕭家串門的三花和貍貓也算上,小家伙努力將自己的兩只手臂展開,在空氣里比劃了一個大大的圓,用孩童特有的夸張口吻說道:“要帶這——么多東西回去!糯糍粑好吃,海帶好吃,蟶子好吃,紫菜也好吃……都帶回去,讓大家都嘗嘗!” 這家伙的好記性體現在方方面面,說著說著就開始報起菜名來,幾乎將來閔州后吃到的東西都提了一遍,哪個都好吃,都想帶回京城去和大家分享。 就連皇太孫都有份。 這還得多虧福王嘴上沒個把門的,有時翹班溜出宮跑來蕭家,一邊和小湯包玩蕭景曜設計出來的最新款積木,一邊對蕭景曜提到他那個苦逼兮兮每天都要被夫子們盯著念書的可憐兒子皇太孫。 小湯包不太明白念書為什么會苦逼兮兮的,明明超簡單的,還當場給福王背了幾篇《論語》。福王整個人都傻了,神情復雜地看著蕭景曜,憋了許久憋出來一句,“你是不是提過有個玩意兒叫遺傳?聰明的腦子也能遺傳?你們父子未免太欺負人了!” 蕭景曜好順利的一個人生!老天爺好偏的一顆心! 蕭景曜的神情比福王還復雜,“智商當然不能遺傳。但您覺得我命好,埋怨老天爺偏心,是不是有哪里不太對?” 兩個被老天爺開過掛的親兒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對方簡直好厚的一張面皮,竟然對自己受到的遠超常人的老天爺親兒子待遇死不承認! 大人們暗中交鋒句句內涵對方,小湯包當然聽不懂。但他知道對他很好的太子殿下有個特別慘的兒子,連積木都沒有,念書念不好會被夫子罵,還要罰抄書,上完學又要完成課業,還得照顧弟弟meimei,簡直比福王送給他的那個轉個不停的陀螺還累! 小湯包十分同情在上書房念書的皇太孫,雖然兩人還沒見過面,但在帶禮物的時候,小湯包還是大方地算上了對方。 蕭景曜都些驚訝,小湯包這記性,比之他當年完全不遜色半分。 細節之處都記得清清楚楚,還能進行原話復述,這不是照相機記憶是什么? 小湯包還是第一次給人準備禮物,熱情十分高漲,天天邁著小短腿跟在顧希夷身邊,顧希夷去哪兒他就跟到哪里,只要看見顧希夷在收拾吃的,他就會張開小嘴叭叭,“這個好吃!多拿點,要分好多份,送人!” 顧希夷被小湯包逗得不行,笑得前仰后合,眼淚花都要被他給笑出來。 蕭景曜第一次見到這個場景,也有被小湯包萌到,當即抱住小家伙,掂了掂他的分量,打趣道:“行,讓人把這些東西再額外裝個小包,就說這都是你的心意?!?/br> 小湯包的眼睛頓時就亮了,啪啪鼓掌歡呼,“爹爹真好!” 蕭景曜又拍了拍手舞足蹈的小湯包的小屁股,示意他消停點。顧希夷則逗他,“既然是你要送的,不如你再寫個名字?好叫別人一看就知,這是你的心意?!?/br> 小湯包的眼神更加閃亮,一把摟住蕭景曜的脖子,對著蕭景曜露出一個糖分爆表的笑容,拖長了聲音,“爹爹——” 蕭景曜頓時繳械投降,“好好好,爹爹教你寫名字?!?/br> 不過小湯包實歲才三歲半,蕭景曜自然不會真的讓小湯包正兒八經練字,只是取了支筆讓他拿著玩,又在小湯包的催促之下才開始研墨,用筆蘸了墨后才開始提筆寫字,刻意放慢了速度,一邊講解一邊寫,好讓小湯包能看清楚每一個細節。 小湯包還是第一次拿毛筆寫字,興奮得臉蛋兒都變得紅撲撲的,大大的瑞鳳眼眨都不眨地盯著蕭景曜的動作,認真地將蕭景曜的每一筆都記在腦海里。 等到蕭景曜寫完“蕭秉文”三個大字,將筆擱在筆山上時,控制住自己不亂動,安安靜靜地看著蕭景曜寫字的小湯包這才貓貓探頭,認真地看著紙上的三個字,眨巴著眼道:“小~湯~包~原來這三個字長這樣!” 蕭景曜:“?” 蕭景曜一把撈起文盲兒子,哭笑不得地告訴他,“這三個字念蕭秉文,是你的大名,不是小湯包?!?/br> 小湯包點頭表示自己聽懂了,但還是向蕭景曜提出要求——他要先學小湯包三個字,送給別人禮物上的落款,也要寫小湯包! 蕭景曜很是無奈,又瞟了一臉認真的小湯包一眼,心說兒子你現在倒是沒有什么顧忌,想落什么款就落什么款。但你送的人這么多,等你長大后,哦豁,個個兒都有你的黑歷史,這可怎么辦哦? 作為小湯包的親爹,蕭景曜當然是選擇做個尊重兒子意愿的好父親。小湯包寫“小湯包”,有什么不對嗎?就算留下了黑歷史,以后不還能給自己留的那一箱子的兒子黑歷史增添更多的素材嗎? 無良親爹賣兒子賣得那叫一個干脆利落,良心一點都不帶痛的。 小湯包再怎么天才,第一次寫出來的字,肯定也好看不到哪兒去。不過“小湯包”這三個字到底比“蕭秉文”簡單些,起碼小湯包劃拉著自己的胖爪爪,能把第一個“小”字給劃拉清楚了,就是字大了點,一個字的大小都快趕上小湯包的拳頭了。第二個“湯”字就更完蛋,比小湯包的拳頭還要大,就這,還有一團團黑點點,簡直慘不忍睹。 小湯包看看蕭景曜寫出來的字,又看看自己的練習成果,小腦袋瞬間就耷拉了下來,可憐兮兮地抬頭看著蕭景曜,“爹爹,小湯包笨笨,寫不好字?!?/br> 關鍵時刻,蕭景曜這個親爹還是靠譜的。 看著小湯包可憐又可愛的小模樣,蕭景曜微微一笑,伸手摸了摸小湯包的腦袋,拉過小湯包的手,讓小湯包摸自己手指上因為寫字而磨出來的繭子。 “哪有人剛學寫字就能把字寫得非常漂亮的?爹爹當年第一次提筆,寫出來的字還不如你的好看呢?,F在爹爹能寫出這一手漂亮的字,可是練了整整十八年呢?!?/br> 小湯包頓時震驚地瞪大了眼,連委屈都忘了。十八年!對于才三歲半的小湯包來說,這是一個多么巨大的數字!那可是他年齡的六倍! 小湯包瞬間就精神抖擻起來,信心滿滿,“我努力練十八年,寫出來的字一定比爹爹更好看!” 蕭景曜點頭表示同意,還教小湯包背了一句名言——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小湯包發出了哇塞的聲音,然后把這句話記得牢牢的,準備每天起床都背一遍。 聽起來真是讓小孩子熱血沸騰呢。 至于那張丑丑的初次練字稿,小湯包怎么看怎么不滿意,想要毀尸滅跡,卻被蕭景曜給攔了下來,說是自己幫小湯包處理。 小湯包哪里知曉人心的險惡,自然是點頭應下,卻不知他爹心里正咕嘟咕嘟冒壞水兒,打算將這張廢稿也收進小湯包的黑歷史箱子里,等到小湯包日后大婚,再將這份沉甸甸的父母之愛送給小湯包。 蕭景曜想著那個情景,臉上就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迷之微笑。 小湯包在短暫的灰心之后,立即又變成了一只斗志昂揚的小公雞,誓要馴服手里這支不聽話的筆。他的記性好,在腦海里一遍一遍地回想蕭景曜的動作和講解,而后繃著小臉,抿著嘴唇,認真地比對著蕭景曜寫的字,一筆一筆地在紙上落下。 蕭景曜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小湯包筆下寫出來的字一個比一個好,堪稱進步神速,臉上不知什么也露出了驕傲的笑容。 終于明白了當初蕭元青看到他念書時的進步神速有多快樂了! 這就是生了個天才崽崽的快樂嗎?蕭景曜美滋滋地想到。 在小湯包的努力練習之下,他的字可算是有那么一丟丟的框架了,雖然不成體,也算不得多么漂亮,但小湯包本來就有著尚未被束縛住的孩童天性,寫出來的字,一筆一劃,都帶著自由雀躍的氣息。一筆一劃中流淌著的純真童趣,讓人一看就忍不住嘴角上揚。 小湯包已經用事實向蕭景曜和顧希夷證明,他是個特別抗造的健康寶寶,上回趕路也沒生病,反而一路上歡呼雀躍,看到什么都想跑過去仔細瞅一瞅,睡覺都在笑著騎牛。 這次回京,蕭景曜和顧希夷也沒去年來閔州赴任時那么擔憂??紤]到蕭景曜還有公務在身,一家三口在路上并未多做停留,基本是能趕多少路就趕多少路,小湯包也適應良好,每天都精神奕奕,令人嘖嘖稱奇。 這一路趕下來,蕭景曜竟然比預計的時間還提前半個月就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