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天驕(科舉) 第161節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之改嫁前夫死對頭、內娛完了,發瘋很正常噠/輪到我整治娛樂圈了、我就是無情怎么了[快穿]、我拋棄的前夫登基了、嬌媳婦七零家屬院日常、極品姐弟在綜藝互黑爆紅、穿書七零擺爛吃瓜、劣性寵溺、三十枚銀幣、重生后偏執女主想開了
見陳醫士已經開始琢磨天才可否遺傳了,蕭景曜想了想,給陳醫士提了個建議,“動物植物也有遺傳。尤其是植物,一些草木花果,還有莊稼,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通過嫁接,雜交,取父母之長,可以培養出更好的莊稼果木?!?/br> 眾所周知,人的智商是成正態分布的。生孩子就是開盲盒,兩個天才有可能生出智商普通的孩子,平平無奇的普通人也有可能生出智商爆表的孩子。陳醫士要是一心研究這個,那怕是一輩子也研究不明白。 孩子能不能遺傳到父母的智商,那真的是玄學。 陳醫士聽得雙眼發亮,又是驚訝原來植物也有父母,又對動物間的遺傳很是心動。 蕭景曜要的就是他這份心動,遺傳學和優生優育掛鉤,現在大齊還有表兄妹親上加親的,蕭景曜就聽顧希夷提起過,有對表兄妹成婚后生出了畸形兒的慘痛事情。若是能讓人意識到血緣太近的不宜成婚,也是功德一件。 走了一段陸路之后,一行人又改了水路,好節約一些在路上的時間。不然的話,走著走著就入冬,大冬天的還帶著小湯包在外頭趕路,就算小湯包體質再好,也不是這么嚯嚯的。 小湯包新體驗 1,開心地邁著小短腿在甲板上跑來跑去,興奮地臉都紅了,“大魚!龜龜!” 回到房間里,小湯包還惦記著識字的問題,繼續纏著蕭景曜教他認字。 蕭景曜看著自己的卷王兒子,只能嘆息著拿出一本《千字文》,每天就教小湯包認四個字。 小湯包慢慢脫離文盲行列,當真是可喜可賀。 閔州各處風俗人情都不同。北邊山巒高峻,多瘴氣,還易患痘疹;南邊則臨海,受海上季風影響,夏季特別濕熱,多疫病,痢疾和頓咳很是常見。 陳醫士這個閔州人自然對閔州的一些常見疾病如數家珍。 頓咳,就是百日咳。 現代醫學還沒出現前,古代當真是一點小病都有可能帶走好多人的性命。 蕭景曜聽到痘疹,眼神微動。陳醫士也笑道:“劉院判先前受您指點,研究出來的種牛痘之法,現在閔州百姓都用上了,出痘疹的人明顯少了。我這次還帶了產鉗來,看看能不能讓閔州百姓用上,能救回一個孕婦是一個?!?/br> 現在消息不靈便,劉白芨搗鼓出產鉗那么久了,也就只在京城小范圍傳播。京城一些得了劉白芨指點的穩婆倒是把產鉗用得越來越熟練了,其他地方的穩婆還不知道有這樣一件好寶貝呢。 陳醫士既然是閔州人,當然要為家鄉造福。 蕭景曜忍不住向陳醫士發出邀請,“到閔州后,您不如同我一起住在衙門里?” 陳醫士搖頭謝絕蕭景曜的好意,“我家雖然人丁不旺,也有些產業在。等到我告訴穩婆怎么用產鉗后,就將我大半生行醫所得編寫成書,記清楚一件件脈案,后人一看醫書就知道,碰上這樣的病,該怎么開藥?” 蕭景曜心頭一動,對上了陳醫士的雙眼,試探道:“您是杏林之家?” “沒什么名氣,但祖祖輩輩也救了不少人?!?/br> 蕭景曜眼中的笑意更濃了,眉眼彎彎地給陳醫士提建議,“您若是有意修書,我倒是有個提議。這世上的醫書對草藥記載得根本不夠全面,有些醫書雖然配了草藥的畫,但那畫畫的,和草藥一點關系都沒有。您若是想編醫書,編一本《本草綱目》,讓所有年輕的醫者都能按圖索驥,知曉每樣草藥到底是什么模樣,不是更加功德無量嗎?” 這個時空并沒有《本草綱目》這本書。一些醫書倒也總結了一下天下草藥,但名目不全不說,那草藥畫得也很是抽象,不說和草藥毫無關系,起碼也能算個南轅北轍。 抽象派可太不適合醫學界了,救命的草藥不需要抽象,只需要寫實,不然醫者怎么去找到這些草藥? 陳醫士出自杏林之家,那就意味著他們家不止一個大夫,群策群力,一起來編成這么醫學著作,豈不美哉? 蕭景曜堅決不承認自己這是看到專業人才心動了,隨手薅一把羊毛。 陳醫士對蕭景曜這個提議十分心動!想想看吧,在所有醫者都缺少一本記錄所有草藥模樣以及藥效的醫書時,他把這本醫書編出來了。那日后醫學史上,能不記他一筆嗎?以后所有大夫,都要看他的醫書! 任何一位大夫都沒辦法拒絕蕭景曜這個提議。 陳醫士想到劉白芨證實了種牛痘可以預防天花,名留史冊?,F在,這潑天的富貴,要落到他頭上了嗎? 陳醫士想想蕭景曜提議的《本草綱目》,又想想蕭景曜在路上和他說的遺傳學問,只覺得讓他名垂青史的機會有點多,他一時間竟不知道該選哪個才好。 真是幸福的煩惱。 恨不得再向天借五百年。 但陳醫士還是覺得有點不大對頭,明明他打算離京前,是想著回家后安心編寫醫書,過一段平淡安逸的晚年生活,順便再指點一下家中后輩。怎么被蕭景曜這么一兩個提議下來,不僅他將忙得團團轉,整個族里會醫術的,都要跟著忙成陀螺了? 陳醫士合理懷疑蕭景曜這是把他們當拉磨的驢,在他們面前吊了兩根香甜的胡蘿卜,引誘他們干活。 對此,蕭景曜堅決否認,“沒有的事,您怎么會這么想?我只是提了億點點建議而已?!?/br> 這么一大堆潛心治病救人的大夫,不忽悠一通可惜了。 陳醫士現在只覺得自己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這要是在編寫出這本著作之前閉了眼,那他真是當了閻羅殿都不瞑目。 蕭景曜成功薅到了羊毛,同樣非常滿意,愈發盼著趕緊到閔州。 大船一路疾行而下,在天轉涼的時候進入了閔州。 梁千山算著日子等著蕭景曜來閔州,同樣等待蕭景曜到來的還有莊明。得知蕭景曜要來當閔州總督,兩人府上的門檻都快被閔州豪強踏平了,收到的帖子摞起來,差不多有一個人那么高??梢婇h州豪強們對蕭景曜前來閔州當總督的忐忑。 能不忐忑嗎,上任閔州知州就是被他送去閻羅殿的。他一個人在朝堂上掀起了多少腥風血雨? 做了虧心事的人,總歸是心虛的,生怕蕭景曜也給他們來一個抄家滅族大禮包。 這誰頂遭得住??? 不管他們遭不遭得住,蕭景曜都帶著妻兒,順順利利地到了閔州。 梁千山和莊明沒有聲張,兩人帶著隨從,正好為蕭景曜接風洗塵。 蕭景曜看到莊明,眼神就是一亮,親切地問他,“當初讓你收集的那些證據,你收的怎么樣了?” 第098章 莊明都沒想到蕭景曜事業心會這么重, 一頓飯都沒吃完,就開始詢問閔州豪強走私的情況。 可以說是非常敬業了。 再一想蕭景曜幾年前就讓他注意閔州豪強的動靜,想辦法收集他們海上走私的證據, 莊明又覺得蕭景曜這也不算太著急,好歹人家也等了好幾年呢。 就是先前一直在磨刀,現在這把磨得無比鋒利的刀, 終于要落在閔州豪強的頭上了。 莊明對此喜聞樂見。 當初他經歷的那些糟心事,確實是原閔州知州徇私枉法之外, 但這幫豪強就沒有罪過了嗎?那時候的莊明不懂,后來經歷的多了, 也算成了一方人物, 也就看出來了, 這幫本地豪強幾乎是將外來官員當傻子糊弄。閔州本地的胥吏, 治下的縣令等官員, 大多被本地豪強收買。這幾家本地望族的當家人, 雖然不在朝為官,但卻幾乎成了閔州實質上的知州。樹大根深, 就算是原閔州總督, 見了這些人,也要客氣三分。 蕭景曜年輕氣盛,自己有本事,能屈能伸,不是只講圣賢之道的讀書人,私底下的手段也是一套一套的,還深受正寧帝信任, 又同福王交情深厚。 唯有蕭景曜過來,才能將閔州豪強深深扎進閔州的根系徹底清除。 一是蕭景曜上頭有人, 二是蕭景曜自己極有魄力,看看他先前干的那些事,什么時候搞過法不責眾的事?抄家大禮包發了一套又一套,有人閑的無事算了一下,直接或間接被蕭景曜送上丟官帽大禮包的官員,竟然高達五位數。其中有三千多人更是領到砍頭禮包,這會兒估計開始學走路了。 蕭景曜,一款更適合正寧帝的抄家滅族能官。 無怪乎知道蕭景曜要來閔州,本地豪強們都開始夾緊了尾巴做人,還走了莊明的門路,希望莊明向梁千山打聽打聽蕭景曜的喜好,他們也好從蕭景曜的喜好上入手,拜一拜蕭景曜這個新碼頭。 莊明看看蕭景曜,又看看梁千山,心中悄悄道,蕭景曜收拾閔州豪強,還有第三個優勢——他和梁千山交情不錯。 或者說,梁千山對蕭景曜心服口服。 當了許多年海島島主,和倭匪干過無數場仗。莊明當然知道手里有兵有炮的重要性。 在海上這種野蠻生長的狀態,什么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都是虛的,誰拳頭大就聽誰的。 閔州豪強收攏的流民可不少,雖然不能像幾百年前的王朝那樣建立塢堡,豢養部曲,但每家豪強養的狗腿子家丁可不少,真正收攏起來好好鍛煉一番,將這些家丁練成自己的私兵也不是不可能。 梁千山先前在閔州就特別橫,不大給這些豪強們面子。一是因為官民有別,梁千山身為正四品閔州總兵,樂意給白身豪強一個好臉面,那叫看得起他們,不樂意給,那他們也得受著。反正梁千山對金銀之物不感興趣,本地豪強沒辦法拿銀子砸開梁千山這條線。 另外就是梁千山手里有兵。 某位圖書管理員曾經說過,“上桿子里出政權”,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適用。梁千山有兵有武器還有戰船,真惹怒了他,他直接拉著一隊水師,開著戰船往海上走一圈,見到豪強私自出海搞走私的船就來上幾炮,準保豪強們哭都沒地方哭。 蕭景曜自然知道兵馬的重要性。他敢把顧希夷和小湯包都帶來閔州,當然是有所成算的。 梁千山自從帶領著閔州水師轟到了倭匪的老巢,又從倭島上運了幾次黃金白銀后,徹底將蕭景曜當成過命的好兄弟看待。什么,他的年紀都是蕭景曜的兩倍還有多了?忘年交懂不懂? 反正梁千山覺得自己和蕭景曜是鐵兄弟,他能為蕭景曜赴湯蹈火的那種——正寧帝曾經私下給過梁千山承諾,說是會給他封侯。只是梁千山現在還得繼續練水師,等他將手上的水師交接完后,就能帶著進京受封。哪怕兒孫不爭氣,也能靠著他的余蔭,過上富貴日子。 打下倭島,還發現了那么多的金銀礦,戰功再加上俘獲的財物,確實夠梁千山封侯。 再一想,給梁千山轟平倭島機會的人是誰?那必然是蕭景曜。 蕭景曜沒來閔州之前,梁千山還特別憋屈地再跟倭匪干仗呢。每次他一上奏折請求和倭匪大戰一場,直接打到倭島去,朝廷總會把他的提議壓下來。要不是蕭景曜說動了正寧帝和閣老們,梁千山再有能耐,也只能望海興嘆。 說他這個侯爵有蕭景曜一半功勞,這話毫不夸張。 也正因為如此,梁千山對蕭景曜那是掏心掏肺的好。 蕭景曜還沒來閔州的時候,梁千山就讓人將是蕭景曜向朝廷提議讓閔州水師打去倭匪老巢的消息給傳了出去。 對于時常遭受倭匪迫害的閔州百姓而言,誰提議把倭匪趕盡殺絕,誰就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蕭景曜還沒成為閔州總督,閔州百姓已經自發在家為他供奉長生牌位了。 知道蕭景曜要來閔州當總督,閔州百姓更是歡欣鼓舞,翹首以盼蕭景曜的到來。 能向陛下進言,滅了倭匪的,必然是看到了閔州百姓苦楚的好官。百姓們當然喜歡這樣為民請命的青天大老爺。 梁千山手下有的是人手,他有心為蕭景曜造勢,那真是閔州每個鎮都知道蕭景曜為閔州百姓做了什么大好事。是以蕭景曜現在閔州的群眾基礎特別好,幾乎到了百姓們聽到有人說他壞話都有抄家伙干架的程度。 蕭景曜:“……” 天啦,這就是躺贏的滋味兒嗎?遇上一個神隊友,就是這么快樂! 有了群眾基礎,還有兵有將,本地豪強拿頭抵抗蕭景曜。 他們要真敢拿頭抵抗,蕭景曜肯定毫不客氣地借他們項上人頭一用。 保障繼續 1,蕭景曜大大的瑞鳳眼都彎成了月牙,笑著端起酒杯給梁千山敬酒道謝。 被隊友帶飛,快樂! 梁千山十分豪爽地拍了拍胸脯,直率地表示,“不過是將你做的事情告訴老百姓們罷了。日后你要是有什么用的上我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 梁千山粗中有細,當初蕭景曜離開閔州時,讓莊明收集閔州豪強海上走私的證據時,梁千山就知道,蕭景曜早晚會收拾閔州這幫聯合起來幾乎能一手遮天的地方豪強。 就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么快。 蕭景曜的升官速度,當真讓人仰望。 正是因為猜出來蕭景曜此行是磨刀霍霍向豪強,梁千山才讓人這么賣力地去宣傳蕭景曜的豐功偉績。 好歹得把民心給爭取過來。 看看蕭景曜要面對的都是些什么人?閔州地方官,地方豪強,地方胥吏,他們勾結起來,沆瀣一氣。哪怕蕭景曜是閔州總督,閔州當之無愧的一把手,土皇帝,對上這么一股緊緊擰在一起的勢力,也要麻爪。 君弱臣強的時代,曾經出過帝王政令出不了紫禁城的事情。閔州這么多股勢力緊緊擰成一股繩,上下一心,沒準也能做到讓蕭景曜這個閔州總督的吩咐出不去閔州官署。 這些人又不全是以魚rou鄉里的形象出現在百姓面前。相反,地方豪強們十分喜歡給自己立一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形象。修橋鋪路,災年施粥,資助家境貧寒的讀書人,在百姓中口碑極好。 要不是梁千山先出招為蕭景曜造勢,日后蕭景曜動這些豪強,指不定還會受到來自老百姓的阻力。 蕭景曜也只能感慨這幫豪強當真是玩的一手超高的賣人手段。他們私底下互相勾結,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土地吞并,把老百姓賴以生存的土地低價拿到自己手里,或許還順帶以善心人的面目買下失地的流民成為伺候他們的下人。然后從將百姓們身上炸出來的利益中,掏出那么一丁點用來搭粥棚施粥,就能成為百姓嘴里的大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