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天驕(科舉) 第129節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之改嫁前夫死對頭、內娛完了,發瘋很正常噠/輪到我整治娛樂圈了、我就是無情怎么了[快穿]、我拋棄的前夫登基了、嬌媳婦七零家屬院日常、極品姐弟在綜藝互黑爆紅、穿書七零擺爛吃瓜、劣性寵溺、三十枚銀幣、重生后偏執女主想開了
想到那樣的盛況,蕭景曜恨不得現在就飛奔回家,將還沒編寫完的《物理》《化學》等教材一口氣全部寫完,然后扔給公孫覃,讓他帶著研究院的研究員們好好學習學習。 正寧帝眼瞅著蕭景曜的神情逐漸放空,很是無奈,怎么這小子大了兩歲后,還沒有以前沉穩了? 李首輔見狀,輕咳一聲。蕭景曜迅速回神,期待地看著正寧帝,“陛下,造戰船十分必要!倭島就是一個海島,只要我們的水師足夠強,圍都能將他們給圍得半死不活。到時候,我們慢慢將他們蠶食,也能減少許多兵卒傷亡?!?/br> “我們有了如此強大的水師,歷朝歷代從未有人征服過的海域,也可以去闖一闖,看看這世間還有多少國家不知道我大齊的威名。到時候,陛下功蓋三皇,實乃千古一帝!” 蕭景曜對軍事方面沒有太大的研究,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但后世時不時在某島附近搞軍演什么的,都是島,都怕被圍,理論上還是可行的。就看大齊的水師給不給力了。 王閣老眼睛一亮,“倭島附近也有島,水師可以盤踞在倭島附近的島上,補充供給。倭匪禍害了我們大齊臨海邊境那么多年,我們也該讓他們嘗嘗這等苦楚了!” 胡閣老跳腳,“金銀礦!金銀礦!” 怎么說著說著都要帶長久仗了?胡閣老想立馬就看到白花花的銀子。 但軍事上的事,王閣老顯然比胡閣老更懂一點點,根本不理睬胡閣老的跳腳。至于更懂的,那就得問問武將們的意思了。朝中幾位勛貴,祖上當年也是領過水師的,看看他們怎么說。實在不行,再把閔州總兵召進京來仔細詢問,總能想出辦法。 再怎么不濟,也能一舉清理掉倭匪之患,還臨海百姓一片安寧! 這些細節,朝中有得吵了。蕭景曜沒有心思同人扯皮,知道正寧帝下定決心要拿下那些金銀礦之后,蕭景曜就放下了心。別的不說,那些現在還在閔州附近的島嶼上藏身的倭匪們,這次一個都別想逃。 禍害了那么多大齊百姓,宰了他們都不解恨。 蕭景曜放心地滾去繼續默寫數理化教材了。 這么多大佬齊聚研究院,正確的科學理論十分重要,說不定就讓他們突然茅塞頓開,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呢? 蕭景曜對此信心滿滿。 不過,讓蕭景曜沒想到的是,研究院的研究,最先影響的,并非工業,還是醫學的發展。 劉白芨在正寧帝收著的那臺芥子鏡中看到了細菌的存在,覺得這些很有可能就是中醫理論中的“風邪”。rou眼不可見,但確實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影響,讓人生病。 劉白芨認為,這些“風邪”的多少,是影響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人長期待在“風邪”多的地方,那絕對容易被風邪入體,體弱多病。 現在芥子鏡能讓人看到“風邪”的存在,劉白芨覺得,日后給病人診斷時,或許可以借助芥子鏡觀察病人身上的“風邪”數量。 最讓蕭景曜震驚的是,劉白芨覺得,病人的體/液中的“風邪”或許和常人不同。所以劉白芨突發奇想,想讓公孫覃借他一臺芥子鏡,讓他好好研究各類病人的“風邪”情況。 公孫覃崩潰地對著蕭景曜說道:“不是我不肯借給他,但他想用我磨出來的芥子鏡去觀察病人的腌臜物,這是不是過分了點!” 蕭景曜:“……” 雖然這事兒聽起來有些魔幻,但你還別說,劉白芨的思考方向還真就是正確的啊。 現代醫學的萌芽要來了嗎? 蕭景曜有些期待。 第079章 在蕭景曜的勸說之下, 公孫覃還是借給了劉白芨一臺芥子鏡。做出這個決定,公孫覃簡直要掉下眼淚來,委屈巴巴地看著蕭景曜, 抽噎道:“我這都是看在蕭大人你的面子上啊。我的芥子鏡,是我對不住你!” 蕭景曜:“……” 你這技術宅,感情還挺豐沛。 但公孫覃現在這副模樣著實可憐, 饒是蕭景曜鐵石心腸,這會兒也不由有些心軟, 溫聲安慰了公孫覃幾句,“若是芥子鏡確實能讓劉院判的醫術大增, 揭開風邪的神秘面紗。日后不知能救活多少人。這樣的大功德, 芥子鏡的功勞該排在第一。如此看來, 那些腌臜物, 該腌臜嗎?” 蕭景曜嘆了口氣, 對劉白芨是發自內心地佩服。到了劉白芨這個地位, 名望錢財都不缺,還愿意接受新事物, 甚至靜下心來研究病人的腌臜物, 這才是真正的醫者仁心啊。 蕭景曜心中感慨萬千,反問了公孫覃一句,“你連提一句,都覺得難以啟齒,甚至覺得這是臟了芥子鏡。但劉院判可是要親自去觀察那些腌臜物的,其中的臟亂臭,豈是我們能想象出來的?以劉院判今時今日的地位, 若不是真的一心撲在醫術上,想要讓自己的醫術變得更精湛, 將風邪搞明白。劉院判一大把年紀,又何必受這份罪?” 劉白芨那可是太醫院院判,專為正寧帝看病的太醫。一般官員都請不到他。說他是杏林中的泰山北斗,這話一點都不夸張。這樣地位尊崇的人,名望錢財都得到了,再選擇做這樣的事情,還會面臨一些人的不屑與嘲諷,甚至是讓自己大半輩子積攢下來的聲望都沒了一半,成為他人嘴里的笑柄。 即便是這樣,劉白芨還是選擇堅定地前行,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大道直行,學無止境,研究醫學數十載,他依然初心不改,一直在攀登醫學更高峰的路上。 這樣的人,本身就令人敬重。 公孫覃先前還在為自己磨出來的芥子鏡被劉白芨用來觀察腌臜物而別扭,聽了蕭景曜這話后,公孫覃登時羞愧難當,對著蕭景曜連連拱手,滿臉通紅,“是我托大了。芥子鏡不過是死物,做出來之后,本來就是為了方便人們觀察事物的。是我矯情,這些日子被人捧得飄飄然,竟拿起喬來。這件事中,劉院判才是該委屈的那個?!?/br> 蕭景曜欣慰不已,臉上浮現出真切的笑意,“劉院判聽了你這話,肯定會說,他辛苦鉆研醫術幾十載,從不覺得委屈?!?/br> 公孫覃臉色更紅,幾乎不敢抬頭看蕭景曜,“我這就親自將芥子鏡送去劉院判府上!” 蕭景曜失笑,也沒攔著滿心愧疚的公孫覃。按照劉白芨的心思,他才不會在意別人理不理解他對醫學的追求,只要公孫覃愿意借一臺芥子鏡給他,他就滿意至極了。 這可是公孫覃自己磨出來的東西,想借就借,不想借,劉白芨也沒轍。 誰做出來的東西誰愛惜,劉白芨很能理解公孫覃對芥子鏡的寶貝。 誰讓劉白芨是拿芥子鏡來觀察腌臜物的呢? 正寧帝對這事兒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說實在的,正寧帝在聽到劉白芨的打算后,腦海里也空白了幾個呼吸的時間。 就……一般人聽到這消息,真的很難不被劉白芨給震驚。 蕭景曜沒被劉白芨給震撼到,那是因為蕭景曜本來就知道顯微鏡會對醫學造成什么樣的發展。在蕭景曜上輩子,用顯微鏡觀察各種病菌,早就是必定的步驟,大家都習以為常,誰還會為此震驚? 蕭景曜驚訝的是,劉白芨竟然能提出這樣的想法。要知道,這年頭兒,有官職在身的人都是傲氣的,劉白芨這等杏林世家,又幾乎做到了大夫的頂峰——太醫院院判,身上的傲氣絕對不會比通過科舉上來的士大夫們少。 排泄物不管在什么時代,都是令人提起來就眉頭大皺的東西。以劉白芨的傲氣,能決定去觀察病人的排泄物和正常人的排泄物之間的不同,也該是經歷了一番拉扯。不說其他人,怕是來自家人的阻力都不小。 這種事情,開天辟地頭一遭。到時候人家嘲諷一句,“觀察屎尿之家”,再掩鼻而過,那真是殺傷力成倍增長。 蕭景曜覺得現在醫學發展的方向挺好,為了避免劉白芨被人打擊到心灰意冷,蕭景曜還特地進宮,委婉地向正寧帝提起了這事兒。 就算劉白芨內心強大,不懼別人的風言風語。但一心研究醫學的醫者,就活該被嘲諷嗎? 蕭景曜可不慣著那群事兒逼,自己沒幾斤幾兩,還瞧不上這個看不起那個,渾身上下就剩一張嘴特能叭叭,尖酸刻薄,討厭至極。 正寧帝深深看了蕭景曜一眼,點了點頭,“朕知道了??磥?,劉白芨的想法不錯?!?/br> 都能讓蕭景曜主動進宮替他尋求自己的庇護了,這想法還能是錯的? 正寧帝覺得有蕭景曜這個祥瑞在可真是太好了,有時候只要看蕭景曜的行動,就能分析出來這事兒正不正確。 多好。 只可惜劉白芨不知道蕭景曜的神異之處。不然的話,劉白芨這會兒就該廢寢忘食地去搞研究了。 醫學上的東西,和其他奇技yin巧也有些許相通之處。很多研究都是辛辛苦苦研究了好些年,研究到最后,發現自己一開始走的路就是錯的,根本成功不了。 劉白芨要是從蕭景曜這兒知道他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那不得拼了老命地將這事兒給辦成?堪稱是醫學界新一任里程碑的成就,哪個搞醫學的不想要? 就算劉白芨不在乎這些名利,這年頭兒像他這樣心甘情愿去研究腌臜物的醫者有幾個?地位和他差不多的,沒有他這份從不曾更改過的初心。為醫學嘔心瀝血的,沒有能用芥子鏡去觀察腌臜物的條件。 劉白芨要是研究了好些年還沒出成果就去世了,成為別人嘴里的笑話不說,還會讓后來者對繼續研究病人的腌臜物產生抗拒心理——強大如劉白芨都沒成功,他們真的能超越劉白芨嗎?會不會又成為別人的笑柄? 蕭景曜正是看到了這樣的隱憂,才讓正寧帝出面為劉白芨的研究事業給出一點小小的支持。 只要正寧帝表露自己的態度,那其他人不管心里再怎么嘲笑劉白芨,都不會在明面上表示出來。 正寧帝對蕭景曜素來寬容,雖然正寧帝也覺得劉白芨的研究有些別扭,但蕭景曜這么一勸,正寧帝就知道劉白芨的想法是對的,更知道劉白芨成功后,可能會對醫學帶來巨大的發展,不知能救活多少人的性命。 說不準就有一些不治之癥,在劉白芨的研究之后,就能治了呢? 現在看不起劉白芨自甘墮落和腌臜物打交道,以后有本事別請別人來治病啊。 正寧帝腦子又沒問題,太醫當然是醫術越精湛越好。雖然官員和百姓都喊“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但帝王能活到百歲都是稀奇,哪里真的有萬歲的帝王?正寧帝想到自己每天喝的藥,以及一年比一年弱的身子,就恨不得太醫們都被神仙點化,再為他多延壽幾十年。 正寧帝甚至問蕭景曜,“古來沉迷于長生的帝王數不勝數,依愛卿之見,這世上可否真的有長生不老藥?那些自稱是修仙的道士,煉出來的丹藥,是否真的有用?” 蕭景曜臉都綠了,嘴角抽搐地看著正寧帝,實話實說,“陛下,這么說吧。若是那些帝王的壽數有八十,長年累月的丹藥吃下來,指不定六七十就薨了?!?/br> 道士煉丹用的都是些什么材料?種類太多,基本不會缺鉛和汞。把這倆玩意兒往肚子里吞,那真是老壽星上吊,嫌自己命太長。 正寧帝臉色驟變,眼神也瞬間變得犀利起來,緊緊盯著蕭景曜的雙眼,再次追問道:“你說的可是實話?” 蕭景曜很是坦然,“臣字字屬實,若有半句虛言,陛下就把臣押去菜市場砍了?!?/br> 正寧帝緩和了臉色,臉上甚至還露出了一點笑意,“你為大齊立下了這么多的功勞,又并未犯錯,朕怎么可能要你的腦袋?” “你這腦袋,留在脖子上可比砍下來用處大多了?!?/br> 正寧帝嘆了口氣,還是有些不甘心,“朕看道士們煉丹,倒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感。更何況,他們自己也服用丹藥。莫非他們也不知道,丹藥有毒?” 這種信仰的事,蕭景曜也不太清楚。但道士們自己也吃的話,估計是真的不知道丹藥有毒,可能就是根據祖師爺傳下來的方子煉丹。 蕭景曜想了想,又把劉白芨的研究推了出來,“陛下若真是好奇,不若讓劉院判去觀察一下,服用了丹藥的動物,和未服用丹藥的動物,身上的邪氣有何不同?!?/br> 是時候為劉白芨隆重推薦人類的好朋友——小白鼠了。 蕭景曜對醫學不了解,但也知道一涉及到實驗的問題,大多都是用小白鼠做實驗。因為小白鼠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可以將結果的不確定性降到最低。這會兒要做藥物實驗,那必然得小白鼠上場。 正寧帝覺得蕭景曜說得對。這么一想,劉白芨的研究,用處還挺大。 正寧帝對給劉白芨一點支持總算沒了最后一點別扭,在蕭景曜離開皇宮后,就找了個由頭褒獎了劉白芨和公孫覃一通。 蕭景曜在離開皇宮的路上,還碰上了太子。 太子仿佛特地在等蕭景曜,在蕭景曜出宮的路上,將蕭景曜攔了個嚴嚴實實。 蕭景曜心下無奈,太子這么干,是真的不怕正寧帝忌諱啊。自己才從養心殿出來多久,太子這邊看起來也沒等多久的樣子,太子不會是真的在養心殿安排了眼線吧? 那可真是作大死。 太子掏出帕子擦了擦臉上的汗水。臨近鄉試,天氣自然是越來越熱,胖子大多怕熱,尤其是太子這體型,走幾步就汗如雨下,實在費勁兒。 能在這里等蕭景曜那么久,太子也算是對蕭景曜尤為重視。 蕭景曜卻十分不想要這份重視。 早在知道太子就是當初算計他的人的時候,蕭景曜就自發將太子踢出了可深交的人群。并對大齊有這么一位不把普通人性命放在心上的太子而感到發愁。 先前蕭景曜看到太子胖成這個樣子,還會提醒太子注意身體?,F在嘛……蕭景曜就冷眼看著太子繼續長rou,就他這體型,指不定和正寧帝誰先走。 真不是蕭景曜冷漠無情,而是以太子現如今表現出來的能力來看,真的算不上什么有為之人。和正寧帝比起來,蕭景曜更想讓正寧帝多活幾年。 太子見了蕭景曜,胖胖的臉上便堆出了微笑。因為臉上rou太多,太子這一笑,眼睛就成了一條縫,“蕭大人,許久不見,可否賞臉陪孤喝一杯茶?” 蕭景曜往太子身后一看,好家伙,太子還挺會找位置,后面正好有個歇腳的涼亭,可以小坐一會兒。 蕭景曜心下嘆氣,知道這一遭是躲不過了,只能點頭道:“太子相邀,是臣的榮幸?!?/br> 太子微微一笑,目中有一絲自得,兩人在涼亭中坐下之后,蕭景曜斂眉低目,等著太子出招。 太子果然沒讓蕭景曜失望,一出手就是大招,笑著對蕭景曜說道:“孤見福王近些時日學問突飛猛進,仔細詢問才得知,這是蕭大人的功勞。不知蕭大人可有興致為幼童開蒙?孤的嫡長子,也該到進學的年紀了?!?/br> 蕭景曜哪里想接這么個燙手山芋,趕緊推辭道:“皇孫念書,陛下自然會安排最好的夫子去上書房教導皇孫。臣尚年輕,又未成家,更沒帶過孩子,自然也不懂如何教導孩子,多謝太子殿下抬愛?!?/br> 太子早就料到蕭景曜會這般說,又是一笑,溫和地表示,“上書房有那么多人,你若是有意,向其他人學一學便是。蕭大人可是千年難遇的天才狀元,怎么可能會連個孩子都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