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億物資 第118節
書迷正在閱讀:寒門天驕(科舉)、七零之改嫁前夫死對頭、內娛完了,發瘋很正常噠/輪到我整治娛樂圈了、我就是無情怎么了[快穿]、我拋棄的前夫登基了、嬌媳婦七零家屬院日常、極品姐弟在綜藝互黑爆紅、穿書七零擺爛吃瓜、劣性寵溺、三十枚銀幣
“張叔?!睂幫鸷傲艘痪?,又露出相當真誠無辜的表情,“你不知道,別人那些質量差的蠶繭,蠶繭站只給一毛一斤,所以這質量真的很重要?!?/br> “只給一毛?”張福情緒語氣都變了,那不可思議的勁兒讓寧宛很滿意。 第140章 一盆清醒劑回歸現實 知道是蠶繭質量好才拉上去的價格,就能肯定牛棚爺爺奶奶們的辛苦。 當然除了牛棚的爺爺奶奶們之外,李師傅也是功不可沒。 沒有李師傅幫忙牽線,事情不會進展的那么順利。 寧宛把這些話都點明,又補充道:“張叔,你跟我爸的支持,更是推進成功的關鍵。咱們能找到這么一條致富路,是大家齊心協力的結果?!?/br> 說到這,寧宛頓了頓,她抬起一只手放肚子上,道:“這孩子來的也巧,等出生的時候,咱們村兒養蠶有了一定的小規模,咱留點兒蠶繭自用,給孩子做蠶絲被子褥子,可真享福?!?/br> 她的視線轉移到張喜鳳身上,剛好跟張喜鳳對視上。 張喜鳳忽然得了點撥,不知道腦補了點兒啥,立即道:“這孩子是給咱們十方院送福氣的!” 她起了身,說的頭頭是道:“你們看啊,之前咱這里就有桑樹行吧?之前咱就見過蠶吧?可咱都沒往那處想,沒往那處做。 算一算日子,這孩子來之后咱才開始養蠶,是這孩子給帶來的福運財運!” 越說,張喜鳳越是覺得真實?!八晕矣X得咱都得養蠶,每家每戶都養起來最好?!?/br> 寧老爺子也附和,“對對對,確實如此。也可以先帶著一批人富起來,再帶動著第二批第三批,不上進的人家就算了,扶不起來的爛泥就爛著?!?/br> 倆人一唱一和,在場的人都變了眼神,各懷心思。 葉紹行跟張福對視一眼,葉紹行先道:“小婉,蠶繭站那邊是怎么說的?每次能收多少?能保證每次按這個價格嗎?” “只要質量能保證,價格只多不少,而且我們的質量好的話,他們都收。再就是下次不要摳出來蠶蛹了,口繭跟全繭價格也不同?!睂幫鹫J真回答。 不管是什么東西,凡是好的都搶手。劣質品只會被漸漸淘汰,不會長久。 葉紹行跟張福都激動了。 房間里的其他人也都激動了。 十方院村有六百三十二戶人家,到時候一家養一張蠶繭,就是六百多張。 先取個整數六百來算,上回的三十張賣了三千二,六百張的話,可是能賣六萬多塊! 他們這輩子沒見過那么多的錢呢! 想想這個數字,激動興奮到全身顫抖。 寧宛看出來了他們的心思,隨后給了一盆清醒劑,“蠶種其實都有死亡率,并不是每一張都能高產,而且蠶容易得病,所以咱們就算人多,也不能保證都能夠跟第一次一樣出繭率那么高。 牛棚里的爺爺奶奶們有懂行的,所以成活率高了些。但是發放到個人手中,就不能那么算了。 還有一點,桑樹的數量不足以讓每家每戶都夠,雖說柘葉、榆葉、無花果葉、蒿柳葉、蒲公英葉、萵苣葉也能替代,可是冬天就不成了。 而且那些葉子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拓展桑樹行是必須要做的事。這成本不低,需要好好考慮清楚。 我們想長期發展的話,最好提前做好準備,弄大棚種植桑枝。不然冬天跟不上,時間都浪費了,也是我們的損失。這蓋大棚的話,也是不小的開支?!?/br> 寧宛把話講清楚,最后說這些都是永安市蠶繭站站長給分析的,讓她給轉達一下。 葉紹行跟張福隔空感激了站長,又沉重了心思。 之前確實是被那么多錢給刺激的,思想都太簡單。這會兒清醒多了,所以并沒有著急做決定。 “不然就還這樣,一直讓牛棚的人養吧。一個來月三千,可以了?!睆埜O肓税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葉紹行也覺得這樣最好,不用投入,也不用擔心什么死亡成活的。 他點點頭,發表自己的意見:“嗯,你說的……” “大不了先問問誰家想養誰家不想養,我覺得指定有懶漢嫌費事。到時候樂意養活的人家萬一不多,桑樹行的桑樹葉子就夠用了?!睆埾缠P忽然插嘴。 她在剛剛就一直認真聽著寧宛講,雖然沒什么文化,但張喜鳳也有些腦子。 她明白自己的能力不高,想賺錢就得比別人多出力。 老葉家現在過的是可以,可是她哥張來福還沒娶上媳婦。 張來福的腿腳不好,經過治療之后不一定好全,就算痊愈,年紀也大了。 張喜鳳想給哥哥娶上一個通情達理的年輕點兒的媳婦,一來能夠知冷知熱地照顧哥哥的下半輩子,二來能給她哥哥留個一兒半女的。 哥哥長得雖說可以,但年紀大又沒錢,人家年輕點兒的嫁過來的話,總得圖點兒什么吧。 養蠶,興許能夠給她哥哥賺個前程。所以張喜鳳很想幫著哥哥爭取個名額。 她都想好了,到時候她說她養,轉給哥哥代養就成。 誰要是不同意,她就燒紙求夢里的神仙讓那些人天天做噩夢,睡不安生! 葉紹行的話被打斷,他暫時不清楚張喜鳳的考量,但知道張喜鳳想養。 于是葉紹行立即改口:“有道理,那個,咳,就像是寧大爺說的,可以分批次。第一批就給那些樂意養蠶的?!?/br> 張福張了張嘴,遲疑下問:“萬一都想養那?” 到時候賣了多少錢都有明細,大家能瞧見。知道這東西賺錢,誰不眼紅?誰不想養? 眾人沉默,寧宛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她站出來說:“可以等價交換,用工分做籌碼?!?/br> 嗯? 在場的人都看向寧宛。 “誰家想養,養多少,就得出工分來抵,比如一百個工分換一張蠶種,等收蠶繭的時候,需要上交定額,超出定額的歸養蠶人家所有。 這樣一來,大家肯定會認真對待,小心養殖,盡量降低致死率。 也因為需要用工分做交換,一部分人家會慎重考慮,呈觀望心里,第一批的人家肯定不會太多,但絕對會有。 等第一批真的吃到了甜頭兒,第二批想要加入的,工分要提到一百一十分,上交的定額也要比第一批的高點兒。這樣能把控加入數量,也能讓第一批的心理平衡?!?/br> 說到這里,寧宛停了停。 葉紹行張福他們全都覺得方法可行,不過具體的還得商量下細節問題。 張喜鳳沒聽懂,但她直接來了句:“對,聽婉兒的,就這么定了!” 第141章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 張福愣了,隨后趕緊看向葉紹行。 牛金芳愣了,她的手指頭不夠用,所以還沒算好應該養還是不應該養。 葉愛國倒是沒什么表情,但他知道了結果。媽發話了,這事兒指定能成。 葉麗麗還在裝鵪鶉,她媽常說大人的事兒小孩少插嘴,這話題她沒興趣,所以不聞不問。 葉超坐在桌邊用手指剝瓜子,這會兒已經剝好了小半碗了。 倒是寧家賢思索片刻,補充說:“蠶種育幼蠶屬于關鍵期,真要是放開了大家一起養的話,可以讓牛棚那些老同……咳,老家伙們專門負責育幼蠶。幼蠶出來之后,再分到各家各戶。 如果他們做的好,馬馬虎虎補給點兒好吃好喝的給牛棚那些老家伙們,讓他們身體壯實一點兒,能多活幾年,發揮更多價值?!?/br> 寧宛:?。?! 爺爺所言極是,說她心坎兒去了。 這些話可是寧宛準備在葉紹行同意之后添加說明的,沒想到爺爺先講出來了。 因為那樣一來,等到了冬天為了養蠶控溫,牛棚那邊就可以挖地龍取暖。牛棚的爺爺奶奶們就可以過上暖冬。 葉紹行同樣眼前一亮,覺得這個提議非常不錯。當即,他開口做了決定,“那就這么辦,牛棚那邊專門育幼蠶。一家領一張,工分的話……” 葉紹行從左胸口袋掏出來筆跟本子,寫寫畫畫,想大體上算算。 寧宛看出葉紹行的意圖,在旁邊具體的說了說一張蠶繭出的保守重量以及價格。 一天滿工分是12,12個工分大約5角錢,一張蠶繭3毛。 蠶卵到蟻蠶大約八天時間,育出幼蠶后還要三天才能分給各家各戶,加起來是十一天。 那領取一張蟻蠶的工分大約定在兩百才行。到時候往上手,一張蠶繭上次是出了七十斤蠶繭,社員們沒經驗,算死一半的話,也就三十斤。但隨著時間久了有經驗了,五十斤是沒問題。 蠶繭的價格一塊六來算的話,一張能賣八十塊,上交一半就是四十。 一戶人家,一天能賺滿工分的也就是男人這個大勞力,女人的話大部分是賺不了滿分的。 這樣一來,兩百分對于社員們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但真的能夠養好蠶的話,一個來月能賺四十,那可是抵得上城里四級工工資了! 當然,這些都是理想化的數字,真的養起來還不知道怎么樣。 萬一自家養的蠶病了死了,出的蠶繭少質量差,興許還會賠本兒。 這些可能發生的意外,葉紹行也都寫了進去,準備村民開大會的時候說說。 討論這個話題討論的差不多,天兒也不早了,張福起了身說要回去,葉紹行出去送。 就在張福剛一邁步的時候,許久沒說話的牛金芳忽然高舉雙手,“我、我想發個言?!?/br> 眾人齊齊朝著她看去,張喜鳳嫌棄地皺起眉頭,“德行,人家發言舉一只手,你這叫投降,慫包,沒骨氣?!?/br> “哦,那那我想發個言,行不?”牛金芳規矩地放下左手,感覺不對,又舉起來左手放下了右手。 那一臉懇切的勁兒是從來沒有過的。 “啥事兒說?!睆埾缠P撇撇嘴,不耐煩地道了句。但總歸是家里人,不好當著張福的面兒太不給臉。 牛金芳慌忙用手胡亂地抹了把臉,她道:“那能不能按人頭分?” “啥意思?”張喜鳳不明白牛金芳說是什么夢話。 寧宛倒是聽懂了,“嫂子你是想問,能不能按照個人分,不是一家一戶一張蠶繭那樣分,是嗎?” “是是,就這意思!”牛金芳道。 她剛才數手指頭沒數清楚,但是聽著寧宛跟葉紹行的分析,她覺得只要豁出去干,不怕辛苦,大起膽子來,應該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