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白富美在文工團當臺柱[雙重生] 第74節
書迷正在閱讀:這個真少爺好兇、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億物資、寒門天驕(科舉)、七零之改嫁前夫死對頭、內娛完了,發瘋很正常噠/輪到我整治娛樂圈了、我就是無情怎么了[快穿]、我拋棄的前夫登基了、嬌媳婦七零家屬院日常、極品姐弟在綜藝互黑爆紅、穿書七零擺爛吃瓜
一不小心又想到了上輩子那些不開的事情,田嬌笑容很燦爛,聲音很冰冷的對王老太太說:“老太太你真的惹到我了。呵呵,希望我的回敬你到時候受得住?!?/br> 田嬌被氣到了,冷霄自然就出手了。 王老太太都囂張的跑到冷霄的地盤撒野,欺負田嬌了,冷霄還和她講什么武德?狗屁的尊老愛幼!冷霄瘋起來才不管那么多。 光明正大的威脅完王老太太,冷霄又當著王老太太的面,對王家的六個小毛毛和王老頭冷颼颼說:“不想餓肚子,以后天天喝西北風,就看住你家的錢。你家這位老太太可是一顆紅心向她弟,是個不折不扣的家賊呢。老頭啊,以后你要是繼續裝聾作啞,屁事不管,你就等著你家老太太的大侄子,在她資助下進城端鐵飯碗,從此吃香的喝辣的,你孫子孫女都餓死吧!” “你不要覺得我在胡說八道嚇唬你。你家一年進賬多少,花銷多少?你心里比我知道的更清楚。想想你家這幾年是不是掙得越多,日子過得越差?這和老天爺沒有一點兒關系。你有空去你小舅子看看,看看人家過得是什么日子,你就知道為啥你家越努力越窮,越努力越吃不上飯了!” 冷霄一番話把王家所有人都說變色后,不管王家人怎么驚濤駭浪。他又給王家人下最后通牒,限她們兩天內搬走,他才瀟瀟灑灑的走了。 冷霄一走,沒有了大魔王的壓制,王家那被冷霄挑起來的戰火,瞬間就再也壓不住了。王老頭再窩囊他也是一個男人。是男人就受不了他老婆和他不是一條心。 冷霄在軍區那如雷貫耳的大名,真的是幫了大忙。因為冷霄是個超級成功的男人,所以王老頭一點沒懷疑冷霄騙人。從王老太太那里搶過家里的存折,發現三天前王老太太還給他小舅子寄了一百塊錢后,王老頭更是腦袋翁的一下,直接就炸了。 俗話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王老頭沒有滅亡,他直接變態了。怕他小舅子把那一百塊花光,他要不回來,王老頭第一次不嫌棄電話費貴,給他嫁到鎮上的小閨女打了一個電話。 王老頭一個電話打回去,平靜已久的小山村直接就炸鍋了! 俺的個親娘??! 王家最出息的大兒子王承志他居然死了?! 還有王老頭和王老太太這么大歲數的人了,她倆居然還能鬧離婚?! 我滴個乖乖??! 這城里到底是啥可怕地方?怎么老實人王老頭進了一趟城,就變得這么的狂野?!他還讓他家的孩子去他小舅子家要錢?兩家啥時候有過帳? …… 王家的人也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們和外人一樣,一頭霧水的去舅舅家要錢。然后在你來我往的交談中,王家的人從一開始的心虛不自在,硬著頭皮完成老父親交代的死命令,到了解到真相后的怒火中燒! 也是王舅舅、王舅媽心虛,以為王家人去要賬,是因為王承志死了,王家日子過不下去,他們才來找他們算總賬的。于是,不想還錢,也還不起的他們就一口否定說,他們沒有向王家借過錢。 “所有的錢,都是你媽,也就是我姐送給我花的。她硬給我的,不是我借的,你們憑什么讓我還錢?沒錢你們就去賺,別來我家打秋風?!?/br> 王舅舅這話一出來,王家人立刻發現不對勁,開始一改之前的支支吾吾,變得強勢。他們拿著從郵局得到的匯款記錄,特別強硬的讓對方還錢。對方不給,王家人就搬東西,打算來一個以物抵債。 王舅媽看著這個受不了,就開始叉腰罵人。于是,王老太太剝削自家孩子多年,只為供養她弟弟一家的事,就全被王舅媽給抖了出來。包括但不限于田嬌之前威脅王老太太的那些。于是,被舅舅一家吸血多年的王家人看著囂張的舅舅一家,全部都受不了的炸鍋了! 這一刻,王家人都理解了王老頭。尤其在家吃糠咽菜,一口飽飯都吃不上的王家媳婦和王家女孩,她們看舅舅一家,真是恨得眼珠子都紅了。 看王老太太只帶孫子進城就知道,王家特別的重男輕女。王家的小女孩都是不被重視的,年初王家最小的小丫還差點餓死。結果她們在家喝涼水灌大肚的時候,王老太太卻把王舅舅一家都養的紅光滿面。王家人怎么會不恨? 不等王老太太她們回來,王家人和王舅舅一家就打翻了天。恨極的王家人把王舅舅家能砸的東西都給砸了。 不還錢是吧?!行!老子特么的不要了! 但這錢是老子的,它掉地上老子也得聽個響!于是,王舅舅家明亮漂亮的大玻璃全被砸碎了。他家的炕被刨塌了,鍋被砸穿了,暖壺、飯碗、玻璃杯等所有易碎的東西都碎成了渣渣。他們家的糧食、被子、衣服等好東西王家人本想搶回去抵債,但王舅舅一家死活不給,最后王家人心一橫,全給它揚了,并放話說誰撿到就算誰的。 此話一出,瞬間餓紅眼睛的人就沖進王舅舅家,把王舅舅家洗劫一空。 看著空空蕩蕩,啥也不剩的王舅舅家,王家人雖然一點兒便宜沒占到,不少人還被王舅舅和王舅媽撓的不輕,傷的挺重,但他們心里痛快啊。 終于??!終于和吸血鬼一家劃清界限了! 嗚嗚嗚,王家人哭了…… 哈哈哈,王家人笑了! 以后別管王家人怎么吃糠咽菜,那都是他們自己的本事問題,而不是明明賺了能買白米飯的錢,卻連最糊弄人的稀粥都吃不起!想到這些年的憋屈日子,王家人瘋了似的又哭又笑。嚇得那些想給王舅舅主持公道的人,都沉默著沒敢出聲。 王家人的風評還是不錯的。這一家人不說時刻與人為善,但跟好吃懶做的王舅舅一家比,那是真的都是正經人、老實人。 大家都認為老實人是不會輕易發火的。所以,再等等吧。等王老頭和王老太太回來,了解過是怎么回事,他們這些外人再說話也不遲。 王老太太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跟著王老頭,不情不愿的回來的。 王老太太拿捏了王老頭一輩子。她會乖乖的回老家,更多的是因為冷霄的威脅。王老頭的那個離婚的威脅,在王老太太看來就是個笑話,她根本就不怕。王家一直是靠王老太太cao持的,她覺得就算王老頭氣不過要跟她鬧離婚,她的孩子也是不會允許的。 這是什么年代?她們又是什么歲數?再有十幾年,她家大孫子都要娶媳婦結婚了,她們兩個老的,哪能那么老不正經的鬧離婚? 這不是笑話嗎? 她兒子只要沒瘋,他就不能同意。王老太太自信滿滿的準備回家找孩子們給她撐腰,好好的收拾王老頭!真是反了他了?!居然敢這么跟她甩臉子?!他還敢搶存折?!呵。他當天怎么搶去的,一會兒她就讓他怎么跪著還回來! 還有家里的小兔崽子們!他們難道忘了平時是誰給他們買糖吃rou了嗎?因為冷霄的幾句話他們就像看犯人似的看著她,他們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嗎?!呵呵。等回家的!她一定要讓所有欺負她的人好看! 至于為啥是回家之后發飆?那當然是因為現在敵強我弱,王老太太怕她亂發脾氣,王老頭他們會把她扔半道上,讓她一輩子都回不了家。 王老太太不想被留在火車站要飯,就只能想認慫。等回家就好了,等回家有了閨女、兒子給她當幫手,她就誰也不怕了! 然而,王老太太不知道,等她回家那才是她噩夢的開始。到時候,她的弟弟、弟媳會恨她、埋怨她,怪她不能供養他們一輩子。她的兒子、女兒、兒媳、孫子、孫女會恨她、審判她,怪她吃里扒外,為了外人虐待她們。到時候等著她的是才真正的絕望。 到那時,不是她怎么收拾王老頭的問題。而是所有人都不要她,她將何去何從,如何求得家人的原諒,茍且偷生的問題。 在王老太太敢再次算計田嬌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她這輩子要還債了。還她上輩子欠田嬌的債,還她這輩子欠她子孫后代的債。到時候,也讓她嘗嘗被心尖尖背叛,被心尖尖拋棄,被心尖尖憎恨是什么樣的滋味。 看著王老太太離開軍區,一步步走向田嬌為她定制好的結局。田嬌心里其實并沒有覺得很痛快。她情緒低落,聲音悶悶的問冷霄:“為什么全心全意的對一個人好也不對?王老太太雖然對別人都有自私、算計、冷酷無情的一面,但她對她弟弟是真的好。為什么她弟弟不能像王老太太對他好一樣的對她好呢?” 就像吳越和洪巧,王婧和田嬌……為什么被偏愛的那個就那么壞? 田嬌想不通。田嬌不開心。 “因為太容易得到,有些人就不知道珍惜。還因為他們人性本惡,一寵就會被寵壞。但我不怕寵,無論你怎么寵著我,我都是最初的冷霄。我每天最大的變化就是一天比一天的更加喜歡你?!?/br> “噗~”冷霄一本正經的情話,意外的動。惹的田嬌瞬間忘了煩惱,愉快的笑起來。 “嘿嘿,霄霄寶貝說的對!我以后只寵你一個人,嘿嘿。以后我也會越來越喜歡你的?!?/br> 小夫妻說著說著,天就黑了。 拉燈睡覺,嘿嘿,愉快的夜生活開始了。 第47章 夏盼逃跑,冷霄抓捕 王家人離開軍區后, 喧囂了許久的軍區家屬院,終于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這時時間已經進到了九月初,距離田嬌她們下基層演出還有十天的時間。田嬌從軍區出發到海上艦隊的所在地, 路上需要五天。田嬌她們還需要提前兩天到當地適應一下、彩排一下。留給田嬌她們排練的時間就不多了。 出發的日子迫在眉睫,不知道新兵們此次獨自放出去的表現如何,秦干事、趙團長和田嬌她們這些新兵們就都挺緊張的。 在出發的前幾天, 秦干事一直板著臉, 像個教導主任似的, 挨個組巡邏,讓田嬌她們務必不要松懈。 “同志們記住,這次表演很重要。這不但是對你們實力水平的一次考驗與檢驗,它也關系到我們文工團明年的經費, 和你們之后的績效獎金。所以, 同志們都加把勁兒!大家都打起精神, 把你們最好的狀態拿出來!成敗在此一舉, 你得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們這大半年沒白練!”秦干事慷慨激昂的講道。 文工團的士兵, 很給面子的大聲回:“好!” 雖然從八月初宣布國慶要下基層演出開始,秦干事就天天把這套說辭掛在嘴邊。但田嬌她們天天聽, 也沒聽膩。 還真是一招鮮吃遍天。越到臨近出發的日子,聽到秦干事如此給大家打雞血, 田嬌她們就越緊張。 蕪湖。田嬌為了靜心, 談了一首嘈嘈切切,金戈鐵馬的琵琶曲。一曲壯麗恢宏, 氣勢磅礴的琵琶曲結束, 田嬌所在的樂器組, 瞬間掌聲雷動。 “嬌嬌, 你真的好厲害!又能彈鋼琴,又能彈琵琶,這古今中外的樂器,還有什么是你不會的嗎?” “是??!嬌嬌你彈的是什么曲子?這么好聽的曲子,我以前怎么會沒聽過?” “對呀,對呀,嬌嬌這是什么曲子呀?” …… 田嬌剛被同伴們包圍,神出鬼沒的秦干事就來了樂器組。 秦干事一來,不等她發話,圍著田嬌扯閑篇的姑娘們,就嘻嘻哈哈的跑回自己的位置上,或舉琴、或撫琴,或橫笛開始練她們自己的。 姑娘們識相,秦干事先是滿意的點點頭,鼓勵了大家幾句,讓大家不要懈怠之后,她才替田嬌向大家解惑道:“這是楊老師新做的琵琶曲《將軍令》,你們也想要新曲子的話,就好好努力。只要你們也能達到田嬌這水平,我就讓楊老師也給你們量身定制作曲子?!?/br> “哇,這是楊老師的新曲呀!怪不得這么好聽!” “秦干事,楊老師的曲子,我們水平不夠,還得再練練。但你能不能讓嬌嬌再多給我們彈幾遍?嬌嬌這個琵琶曲好好聽呀?!?/br> “是呀,是呀,秦干事你真的不考慮在演出曲目里,加一首琵琶曲嗎?嬌嬌這水平,不上臺彈一次真是可惜了!” …… 秦干事不嚴肅的板著臉,姑娘就又恢復了活潑模樣,嬉皮笑臉和秦干事說笑。 秦干事也確實有意改節目單,就拿出她的小本本問大家意見。姑娘瞬間來了精神,嘰嘰喳喳的說開了。 這個覺得兩個舞蹈節目離太近,容易審美疲勞,那個覺得樣板戲應該集中在一起,好方便布置舞臺。還有的覺得得好好選報幕員。 現場演出,一點兒意外不出,那是微乎其微的。就算彩排一百次也可能在第一百零一次,出現一點兒小問題。所以,報幕員一定得機靈會說話。報幕員如果木呆呆的壓不住場子,整場演出很可能會因為意外,直接垮掉。 為了能有個優秀的報幕員,吸引住大家的視線,有人就提議讓田嬌上。 田嬌的節目在最后一個。她前邊沒事,完全可以去當報幕員,等最后報幕結束,她直接坐下來就能演奏。這提議得到了一半反對,一半認可。 反對的覺得田嬌太漂亮,怕田嬌搶了別人的風頭。認可的覺得田嬌夠美,只要她往那一站,別管節目演的怎么樣。最起碼士兵不會不滿意。田嬌對此的意見是,她沒有三頭六臂,不會分身術呀! 又要報幕,又要演出,她哪有那個精力?雖然硬上也不是不可以,但田嬌不想一直繃著心神,那太累了。連著這么搞五天,田嬌回來非得報廢不可。 秦干事也不想田嬌當報幕員。秦干事還準備把田嬌當殺手锏,一鳴驚人呢。如果前期田嬌一直出來報幕,提前成為了大家的焦點,那后期田嬌再出來彈琴,就不會那么驚艷。雖然田嬌的實力很強,但橫空出世、一曲入魂的那種震撼,還是需要一些神秘感的。 田嬌沒辦法直接做報幕員,最后秦干事就在廣播站選了三位女同志擔此重任。下基層的三個隊伍,每隊都分了一個專業的報幕員后,每隊再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在各自的隊伍里選一個備用的報幕員。 這次田嬌旁邊那個拉小提琴的姑娘,成了那個備用的報幕員。這女孩是江南的,一開口就是一股江南水鄉溫溫柔柔的調調。但可能是在北方待久了,這姑娘現在總喜歡用她那溫溫柔柔的語調,說些豪邁的北方話。就可可愛愛,奇奇怪怪的。 她是田嬌這輩子新交的好朋友,名字叫關莉。上輩子這姑娘一直和田嬌的關系淡淡的。她很不喜歡崔秀云。田嬌那時候幾乎和崔秀云形影不離,她討厭崔秀云就連田嬌也不接觸。 田嬌對她也沒有太深的印象。上輩子田嬌離開文工團太早了,關莉后邊怎么樣,田嬌就不知道。她只知道在她離開軍區家屬院的時候,關莉出國演出去了,是跟著外交部出去文化交流的。其他的田嬌就不知道了。但因為田嬌那時候狠狠地羨慕過關莉。這輩子再見到這個愛說愛笑,琴技高超的姑娘,田嬌很自然的就和她成為了好朋友。 這次下基層演出,按照關莉最初的想法,她是應該去邊境的。她喜歡冒險,所以很想去前線慰問演出,發揮出她最大的價值。但她的父母不同意。她mama為了阻止關莉去邊境,幾乎天天和關莉打電話哭??薜年P莉心煩意亂。生怕她一意孤行,她家老太太一個生氣,去找文工團的領導哭。關莉最后選擇了出海。 沒能去成心心念念的邊境,關莉本來挺郁悶。后來發現田嬌和她一樣沒去成山區,還和她一樣去了海上。她立刻就又高興了起來。 有好朋友陪著,出海的路程就不會枯燥無趣啦。 知道田嬌不想當報幕員,她還主動去爭取當備用報幕員,給田嬌解圍。 關莉和田嬌一樣,也是今年的新兵和秦干事的重點培養對象。和田嬌壓軸不同,關莉是負責開場那個。她是她們文工團的首席小提琴,會在演出開場的時候,帶著文工團的樂團直接演奏一曲《快樂戰士》熱場。 關莉幫田嬌解決了一個小麻煩,立刻笑瞇著眼睛,湊到田嬌身邊,抱著田嬌的胳膊,跟田嬌邀功說:“嬌嬌啊,你看我是不是訓練太多累到了?我覺得我最近的氣色不太好,需要吃點小餅干補補,你說呢?”關莉眨巴著她布靈布靈的大眼睛,對田嬌瘋狂暗示。 田嬌看關莉像個饞貓似的,為了一口小餅干和她賣萌,她就覺得好好笑。 是真的好搞笑,關莉是那種甜美、古靈精怪的長相,她賣萌的時候就會尤其可愛。至少田嬌很吃這種可愛,狠狠地被關莉給拿捏,答應回家給她烤小餅干了。 田嬌最近因為被王家的壞了心情,不想回家屬院被人八卦,她最近和冷霄就一直住冷家。 冷家除了冷志國都要上班、上學,田嬌回家的時候,冷家就只有一個冷志國在家。經過二十幾天的修養,冷志國已經好了很多。雖然他的傷口還沒有完全拆線,但冷志國現在已經不用臥床靜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