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211節
書迷正在閱讀:斗羅從重生朱竹清開始、戲中意、釣系美人嫁給大佬后[年代]/家屬院的漂亮媳婦重生了[六零]、穿成反派的作死白月光、溫度差、警察叫我備案,苦練絕學的我曝光、誰說老二次元不能結婚!、分手后被高冷校友追求了、偏吻嬌矜、女配在體院挨cao的N種姿勢
鄧允卻冷笑了一聲,問那門房:“陳大人什么時候到?怎么只有我們這幾家人?不是說還有繡娘、漆工等手藝人進京獻藝嗎?” 那門房道:“你以為這里是雜耍班子???什么人都一股腦的全擠進來?今天陳大人只見你們燒瓷的幾家。明天見那雕木頭。繡娘,人家可是排在第一。前天就見過了?!?/br> 鄧允唯唯諾諾的。 門房突然站了起來,小跑了出去。 有頂七品官轎抬了過來。 (本章完) 第305章 門房里的人都怔愣了片刻。 轎子直接從造辦處的大門抬了進去,停在了造辦處院子里。 那門房殷勤地撩了轎簾,點頭哈腰地沖著轎子里的人說了幾句話,轎杠放下,轎子里走出個三四十歲,穿著七品官服的男子。 計雙湖低聲對宋積云道:“是造辦處大使劉大人?!?/br> 宋積云點頭,和計雙湖一起迎上前去。 鄧允見了,目光閃爍著也忙攙著鄧大通朝劉大人走去。 “劉大人!”他們紛紛朝他行禮。 他矜持地點頭,目光肅然地落在了宋積云身上。 宋積云笑著上前,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紹了一番。 劉大人不置可否地頷首。 鄧允見了,忙拉著鄧大通搶在了計雙湖之前道:“小的是德化鄧家的人,單名一個允字。這是小的七叔父。這次受招來造辦處的就是我七叔父?!?/br> 劉大人“哦”了一聲,朝鄧大通望去,道:“你就是那個被稱為‘瓷癡’的鄧大通?” 鄧大通滿臉通紅,緊張地應“是”。 鄧允卻眼睛一亮,與有榮焉的挺了挺胸膛,獻媚地笑道:“沒想到大人聽說過我叔父。我叔父正是鄧大通,福建那一塊都知道他是有名的‘瓷癡’?!闭f著,還拉了拉鄧大通的衣襟,低聲道,“叔父,劉大人在夸獎您呢!” 鄧大通慌張地給劉大人行禮。 劉大人就笑了起來,寬容地道:“劉師傅不用多禮,你們家當年進貢給宮里的那尊觀世音像就是通過我的手敬獻給太后娘娘的。那觀世音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模樣我至今還記憶猶新,沒有忘懷?!?/br> “哪里,哪里!”鄧大通諾諾地道,更緊張了,連手腳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鄧允見了,忙給劉大人作揖,道:“還請大人恕罪。我叔父就是這個稟性,除了做瓷,什么也不懂。不然我們家長輩也不會讓我跟著我叔父一道進京,叮囑我要我時刻在我叔父身邊服侍了?!?/br> 劉大人“嗯”了一聲,鄧允就算是在官府過了明路,以后都跟著鄧大通同出同進了。 他就得意地瞥了宋積云一眼。仿佛在向宋積云示威,告訴她鄧家在劉大人面前是多么有面子似的。 宋積云強忍著才沒有朝他撇嘴。 而劉大人的目光已落到了計雙湖身上。 他親切問:“那你就是計家的那個‘麒麟兒’了?” 計雙湖還有這樣的綽號? 宋積云好奇地望著計雙湖。 那鄧氏叔侄也目不轉睛地盯著他。 他恭敬地給劉大人行禮,道:“小的正是計雙湖?!?/br> “不錯,不錯!”劉大人毫不掩飾對計雙湖的偏愛,笑盈盈地道,“我可是聽你叔父提了你好幾次,說你天資過人,以后計家怎樣,就看你了。今天一見,果然是少年英姿,名不虛傳?!?/br> “不敢當?!庇嬰p湖忙道,“不過是家學淵源,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學了些雕蟲小技而已?!?/br> “少年人,太謙虛就顯得老成了?!眲⒋笕擞H昵地一面和他說著話,一面往正堂去。 鄧允拉著鄧大通連忙跟上,有意無意地把宋積云擠到了一旁。 宋積云也不惱。 大家都初來乍到,什么都沒有摸清楚就這樣急于求成,很容易吃虧的。 她默默地走在最后,支了耳朵聽。 劉大人正在說計雙湖的叔父:“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姓‘計’的……你叔父有俠義之風……我那個時候還只是個童生,去岳麓書院求學,你叔父去株州,找什么醴陵瓷的傳人,我們都走錯路了……我盤纏用完了,你叔父請我吃了碗米粉……對我有一飯之恩……” 宋積云聽得都想認識計雙湖的叔父了。 鄧允卻臉色不太好看。 他應該是擔心鄧大人會偏頗計家。 待到在正堂落座,雜役上了茶,劉大人也就開始說正事了:“叫你們來也沒有別的意思。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想燒點能帶走的東西,又嫌棄宮里的畫師畫的東西沒什么新意的。這次就不指定畫樣和款式了,你們三家各出十二套花樣子,半個月以后交畫稿,誰能入選她老人家的法眼,誰家就承擔這燒瓷之事?!?/br> 所謂的“能帶走的東西”,指的殯葬品。 有了春秋的既想把身后事辦得隆重又忌諱生死之說,難怪要借著太后的生辰做這件事了。 三家人齊齊起身應諾。 劉大人就問起了一些都是什么時候來的京城,住在哪里,有沒有去潭柘寺看梨花之類的瑣事。計雙湖老老實實地一一回答,宋積云卻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這位劉大人的喜好。 造辦處的差事等同于一場招投標,標書做得漂不漂亮,能不能打動人,功夫通常都在外面。 她得想辦法知道更多這次差事的來龍去脈,想辦法打聽到太皇太后的喜好。 鄧允顯然也是這么想的,一直在主動找劉大人說話,還話里話外不停地暗示鄧家在京城認識權貴之人。 劉大人漸漸對鄧家叔侄重視起來,還很隱晦地打探起鄧家背后之人是誰來。 鄧允看了宋積云和計雙湖一眼,賣起了關子。 劉大人想了想,端了茶,一副要送宋積云和計雙湖走的樣子,可那茶盞都送到了嘴邊,不知道為什么又改變了主意,輕咳幾聲,找了個借口把鄧允叫去了旁邊的書房。 計雙湖就和宋積云說著悄悄話,道:“我們兩家要不要聯手?” 宋積云略一思忖就答應了。 他們兩家都是燒高溫瓷的,龍泉瓷的釉色堪稱一絕,她一直以來都想知道如果龍泉瓷的釉色和景德鎮瓷的輕薄放在一起,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你想怎么合作?”她小聲道。 計雙湖正要說話,像是突然看見了什么似的,猛地坐直了身子骨,裝模作樣地端起茶盅來喝了口茶。 宋積云懷疑是劉大人和鄧允出來了。 她一回頭,果然看見這兩人一前一后地走了出來。 劉大人對鄧允明顯的熱情起來。 鄧大通迎上前去的時候,他還拍了拍鄧大通的肩膀,笑著夸贊:“你這侄兒不錯。有空了,可以和你侄兒去我家里坐坐?!?/br> 鄧大通連連點頭。 計雙湖就朝著宋積云使了一個眼色。 宋積云微微點頭。 計雙湖起身告辭:“我們就不耽擱大人您的公事了?!?/br> 宋積云則表示:“我回去先拿個方案,再來請教您看行不行得通?!?/br> 劉大人笑吟吟地應好,親自送了他們,應該說是送鄧氏叔侄出了造辦處。 一行人再次向劉大人辭行。 劉大人親切地揮了揮手。 卻有護衛模樣的捂著肩膀魯莽地跑了過來:“三少爺,七老爺,不好了,我們的人叫順天府尹的人給捉去了?!?/br> (本章完) 第306章 “什么?!”鄧允目眥欲裂地抓住了報信人的衣襟,“你說什么?我們的人被順天府尹的人抓走了?為什么?他們為什么要抓我們的人?” 他們來京城可不是為了來見識京城的繁華,也不是為了認識造辦處的幾個小吏的,他們是來爭奪這次太皇太后甄選的。 他們帶進京的工匠被人抓走了,那他們就算是想出辦法甄選上造辦處的差事也沒有工匠幫他們干活,而且萬一這些人進了牢房被那順天府尹的人找借口打斷了手腳或是傷了腦子,傷筋動骨一百天,那也一樣廢了。 報信的抓著自己的衣襟才勉強沒被鄧允勒得說不出話來:“說是,說是前幾天我們往那斜街二條胡同的宋家大院丟蛇,被告發了?!?/br> 鄧允一把推開報信的,紅著眼睛瞪向宋積云。 宋積云聞言有點懵。 她并沒有讓人去報官。 難道是后面又發生了什么事,周正他們去報了官。 宋積云冷笑,正面剛道:“抬頭三尺有神明。你們若是沒做那虧心事,順天府怎么會抓你們?難道你還想質疑順天府的公正嚴明不成?” 就算鄧允有這想法也不能宣之于口。 他腮梆子咬得死死的,半天才擠出幾個字來:“你給我小心點?!?/br> 宋積云卻不會放過她,道:“你居然敢在官府衙門面前威脅我。劉大人,我要報官?!?/br> 她朝著劉大人福了福,肅然地道:“還請您到時候給我做個證?!?/br> 鄧允這才后知后覺地想到自己還在造辦處的門口。 他趕緊朝劉大人望去。 劉大人面如鍋底。 他忙解釋道:“大人,您別誤會。我不是在威脅她。實則我們兩家都在琉璃廠那里租了院子,之前就為一些小事起了爭執,有些罅隙,這次不過是宋氏誣告我,想陷我家于不義而已?!?/br> 宋積云咄咄逼人:“沒有證據就敢瞎謅。在京城,在天子腳下你都敢如此,可見你們鄧家平時在鄉間是如何的囂張跋扈。我們宋家是不是誣告你,也不是你一個白身三言兩語就可以定性的?!?/br> 她說著,朝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天威赫赫,等到順天府的判決下來,我自會去官府告你一個誣陷之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