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神童,帶父爆紅 第144節
書迷正在閱讀:都市古仙醫、不辭冰雪、漂亮社恐和他的消防員老公、偷摘小茉莉、陪夫君科舉日常、登堂入室、斗羅從重生朱竹清開始、戲中意、釣系美人嫁給大佬后[年代]/家屬院的漂亮媳婦重生了[六零]、穿成反派的作死白月光
就像是中了詛咒,污濁的人間和混沌的天外,都容不下至純至真之魂。 直到銀魚忽然冒了出來,她并非靈魂,而是銀河里生出的一條魚,并不知道外出探險的奧秘。 她跌跌撞撞地走了,玉石便也沒想著她能回來過。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說不定小銀魚在這一呼一吸間,已經去世了。 唱到這里,所有人的心都糾了起來。 他們試圖揮散眼前的迷霧,明知徒勞無功,明知呦呦不可能真的遇到危險,還是堅持瞪大眼,想從迷霧中將小姑娘瞪出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恍惚間,還真有人看到了沈呦呦的身影。 他們驚呼,“好像在那!” 這道聲音竟然引起了仙人的注意,玉石漫不經心地望過來,隨后放大了雙眸。 不止他失態,所有的觀眾都震驚地看著眼前這一幕。 只見小銀魚領頭,身后綿延不絕,就像一條新的銀河。 她看到沈年,快活地跳了起來,使勁地揮手,“我回來啦,我把他們都帶回來啦!” “我們還帶回了布料、吃食、木材……從此以后,我們就可以在這里建起自己的家啦!” 小姑娘興奮地嘰嘰喳喳,隨后揚起腦袋,看著站起來的玉石,期待地問道:“你覺得我們這里叫什么好?桃源?東坡?” 她顯然在下界聽了不少名人軼事。 但玉石卻搖了搖頭,他將手放到小姑娘的頭上,像是另一種形式的傳承。 “晉城多遠商,返來多白頭,”他唱出了最后一句,“惟愿云帆會有時,不負行路不負君。*” “此歌名為《晉城曲》,此地……便叫晉城吧?!?/br> 地上的晉城意志不滅,天上的晉城永世不毀。 晉城是晉城人的晉城,也是天上魂的晉城。 這一次,歌聲徹徹底底停下了。 現場卻靜默無聲。 等到第一聲啜泣響起,眾人再抬頭一看,那臺上哪還有沈年等人的身影? 于是所有人都瘋了。 微博、豆瓣等軟件直接崩了足足半小時,每個音樂平臺都被瘋狂問候,甚至有不少人直接放話來:【你要是能弄到沈年這部專輯的首發權,以后我的歌都在你這聽了!買一輩子的會員!】 然而此刻全網都在瘋狂尋找的沈年,卻帶著呦呦等人,已經將手機關機,坐上了前往澄江堰的飛機。 感謝季總的贊助,私人飛機可以隨時起飛,否則要是得從機場坐飛機,想想蜂擁而來的粉絲……沈年打了個激靈。 現在好啦! 他將早已累困了的呦呦放倒在腿上,美滋滋地戴上蒸汽眼罩。 睡一覺,一睜眼就到了下一個目的地! 只可憐工作室的打工人,鈴聲就沒停過,經紀人龔章的手機更是直接被打爆,在心底咒罵了沈年無數遍。 然而哪怕再罵,他也控制不住咧開的嘴角。 他,包括所有業內人都清晰的知道。 如果說之前的那些舞臺,只能讓沈年勉強成為華國新生代歌手第一人。 那么這個真正的神級舞臺一出,伴隨著沈呦呦放出的王炸,無論從哪個角度,沈年,都有了跟國際一線歌手同臺競技的資本。 世界一流水準??! 想到這,龔章的優越感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了。 于是他喜滋滋地叫住一個路過的同事,“你覺得我要不要去美個容護個膚什么的?” 看著龔章那深到能夾死蒼蠅的眼角紋,同事:“……?” 作者有話說: *我不會寫歌詞,也不會寫詩,所以拼接了一下……就假裝這詞很厲害吧! 本來還以為可以趁熱打鐵一口氣寫完另兩個地方的,是我高估自己了…… 感謝在2023-04-04 19:06:52~2023-04-06 04:43:2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柚子yuzu 5瓶;言語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3章 ◎帶著勇者一起赴死,巨龍怎么辦?◎ “想了解人民的歷史, 必須要走一趟澄江堰?!?/br> 直到站在澄江堰前,聽到那種隱然的震動聲,沈呦呦才初初理解了這句話。 沒到過江邊的人, 是很難體悟這種大自然帶來的戰栗的。 周邊觀者如云, 有許多人是專程為他們而來,都站在安全范圍外,興奮地朝這邊揮手。 但這些竊竊私語抵不過江水的一聲咆哮,當它滾滾而來時,沈呦呦再也無法將視線移到另一個地方。 “它已經兩千多歲了,”季導游敬業地講解道:“現在還沒到霜降時節, 否則大規模地搬運泥沙, 看起來會更加壯觀?!?/br> 沈呦呦等人順著河堤往上走,季知楨似乎天生擁有講故事的天賦,略稚嫩的少年音娓娓動聽, 將一切緩緩道來。 “據說抗..戰時期, 敵方試圖炸毀澄江水壩, 然而戰斗機飛了幾個來回,卻一無所獲,最終只能懨懨離去?!?/br> “因為澄江堰, 沒有水壩?!?/br> 治水治水,無非就四種方法。 一是建大壩,用大壩充當水龍頭開關, 將一切擋于源頭; 二為修水庫,在山體處修建無數個小水庫,化零為整, 大大減小技術難度; 三修建運河, 將澄江與其他江河相連, 形成一張密密麻麻的“命運共同網”; 四排沙筑堤,年復一年,最終讓這條大江化作地上懸河,彰顯又一次“人定勝天”…… 但歷史已經證明,如果用了以上任意一種方法,澄江堰都不可能存活兩千年之久。 “‘深淘灘,低作堰’,‘遇灣截角,逢正抽心’*?!?/br> 季知楨忍不住感嘆,“天才的創舉?!?/br> 用自然治自然,彎道是天然的“濾沙器”,在彎道的末端開鑿一條運河,這就形成了“二八分沙”。 但古人認為,這樣利用的還不夠徹底,于是他們又在江心建小島,流線型的小島又一次起到了“二八分沙”的作用。 季知楨講到這,停了停,沈年聽得一愣一愣的,不僅感嘆,“許多人還總覺得古代人笨,這不比大多數現代人聰明多了?” 要知道,近代以來,許多國家還是被狠狠地打擊過幾次后,才從“征服自然”的狂妄中清醒過來,重新去學習如何“順應自然”。 而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人,竟然已經有了這樣超前的思想。 【人類歷史果然是個圈,其實我們跟兩千多年的古人并無不同,甚至多有不如?!?/br> 【倒也不必妄自菲薄,他們是巨人,但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遲早有一天也會成為下一個巨人?!?/br> “不對,”沈呦呦忽然開口,“知楨哥哥還沒說完。還有‘深淘灘,低作堰’……” 她話沒說完,就似乎明白了什么,喃喃道:“難道是在小島底下又建了個小堤壩?這樣既可以充當尺子,又可以減緩水的流速,削去一部分泥沙……原來如此,這是在教后人如何維護澄江堰?!?/br> 待到霜降時分、枯水時節,將淤積在湖心小島的泥沙運走,此為“深淘灘”;運走的泥沙也別浪費,廢物利用,剛好去補充被滾滾江水“摧殘”的堤壩,此為“低作堰”。 古人之大智慧,可見一斑。 季知楨等人還未覺得有什么,倒是一旁陪著來參觀的科員目瞪口呆,他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問道:“呦呦,你還學過水利?” “沒有呀,”沈呦呦莫名其妙地搖搖頭,她雙眸晶亮,撫掌感慨,“修建這條運河的人,真是太聰明啦!” 水利工程出身的科員:“……” 他擦擦額間的汗,試圖展現自己的專業素養,“其實澄江堰的偉大遠不止于此,你們看,這是湖心島的剖面圖?!?/br> 沈呦呦立馬湊過去,她跟季知楨兩人腦袋挨著腦袋,開始討論,“這是……又一次分水?” “連通器原理。分成內江外江,就可以又進行一次‘四六分水’?!?/br> “這樣水多的時候內江分四成水,可以泄洪;水少的時候內江可以分到六成水,保證灌溉!” “嗯,而且水特別少的時候,堤壩全部露出,可以將所有的水擋住,流往運河,方便灌溉?!?/br> “這才是真正的天才??!有這樣一個澄江堰,怪不得川省能成為天府之國!” 沈呦呦跟小伙伴討論完,激動得臉蛋粉撲撲的,她抬頭,看到面如土色的科員,不由關心道:“怎么了?” 本想借著專業在鏡頭前好好裝一波逼的科員,僵硬地搖搖頭:“沒、沒事?!?/br> 【哈哈哈哈哈可憐的科員,都快要哭出來了?!?/br> 【其他人是一到專業人士面前就露怯,我們呦呦倒好,反讓專業人士露怯?!?/br> 【學水利的來了。聽寥寥數語就能推斷出澄江堰的整個設計思路、沒上過制圖課就能直接上手看圖……我只能說,天才跟普通人有壁嗚嗚嗚!】 【別說了,毫無空間想象能力的我本人,一看到制圖測算就想死……什么時候我也能隨便拿到一張圖都能侃侃而談???】 …… 沈呦呦還不知道她又更加坐穩了“天才”人設,站在這樣的江邊,看著這樣鬼斧神工之作,她只覺得自己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很難想象這樣桀驁壯麗的江水,竟然也能被“馴服”,灌溉出這片最廣闊的平原。 不知道兩千多前的人類第一次試圖去接觸這頭野獸時,內心有沒有過絲毫膽怯? 沈呦呦望向那江水,似有所悟,又隱隱在其中看到什么,“那是什么?” 眾人順著她的指尖看去,科員目光觸及到那,打起精神,正想好好展現一番,卻沒搶過季知楨。 “是那位治水的郡守?!彼疽馍蜻线侠^續往前走,隨后,又兩座石像映入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