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嫡謀 第145節
謝首輔暗暗搖頭,這二位龍爭虎斗,沒有皇上壓制,越發不像樣了。 他走出來一步,高聲說:“兩位王爺,之前老臣提出,皇上病重期間由幾位王爺輪流監國,為何一直未見舒王殿下?” 三皇子回答:“二皇兄也染了病,該好好休息才是?!?/br> “不知是何病因?之前只說是得了風疹,過了這許久也該好了吧?難道是太醫不盡心?” “這……本王也不太清楚,要不本王派人去問問?” 謝首輔點頭:“理應如此,不管是何原由,總要問候一聲的,若是二皇子身體無恙,也請他來共商大事?!?/br> 有小太監出去傳話,武侯好奇地看 著眾人的反應,發現除了幾位內閣大臣,其余人聽到這話都無動于衷。 難道姓謝的看中了二皇子? 武侯想起了今晨二丫頭告知她的話,那個提議他想了一路,確實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只是該選誰呢? 大皇子肯定是不用想了,他與四皇子乃是同胞兄弟,只要皇后在一日,他就不可能站在武侯府這邊。 至于三皇子,他身邊功臣良將也有不少,武侯府的助力對他而言只是錦上添花,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難道他要扶持二皇子嗎?即使有武侯府加碼,二皇子應該也勝算不大吧? 大理寺卿將卷宗當眾宣讀,這個案子疑點甚少,雖說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但任誰聽了都認定邵宛卿是兇手。 武侯閉了閉眼,這種被當眾處刑的感覺他還是第一次遇到,老臉有些掛不住。 或許他當初就應該極力反對大房將這門親事定下,也就沒了今日的禍事。 “邵侯爺,敢問你可有疑議?這案子辦的急,沒有三堂會審,但也是本官與刑部廖大人共同審問的,連夜寫的卷宗,如果您有疑議,本官可重新升堂審問?!?/br> 老侯爺也聽出了案子里不合理的地方,但結合邵宛卿的說辭,他便知道,這個案子不是邵宛卿做的也必須是她做的。 就沖她連親meimei都不放過的性格,武侯府也不會留她了。 老侯爺在腦海中模擬了一遍事發當日的情形,這件事里也許有個武道高手,能自 由出入淮王府,殺人放火后還能脫身,這樣的人全大慶恐怕也找不出幾個來。 他若是提出這個疑惑,恐怕朝臣們都會以為他在推脫罪名。 且也沒必要將二丫頭的事情反復提起,終歸對名譽有損,謝家大量,他也不能將謝家的面子往死里踩。 “本侯沒有異議,是武侯府教女無方,以致釀成大禍?!?/br> 大皇子起身痛斥道:“武侯既然也認了,那就該給本王一個交代!刺殺皇子乃滅族大罪,是不是武侯府故意將女兒嫁進淮王府,策劃了這次刺殺?” 武侯起身跪在地上,朝龍椅的位置磕了三個響頭,沉聲說:“我邵石屹一輩子從未做過對不起朝廷對不起百姓的事。 戍邊幾十年,連妻子病逝前最后一眼都沒見到,兒子埋怨,孫子孫女也從未教養過一日,這是我之過。 但大皇子懷疑淮王之死與侯府有關,臣是絕對不認的,微臣若是個專權的,就應該利用武侯府的權勢助淮王登上那至尊之位,為何要害死他? 大皇子之前做過什么滿朝文武都有眼睛看,與其說武侯府有可能害淮王,不如說淮王是死于奪嫡之爭下,若不是皇上中風,微臣真要去問上一句,在教導子女上,到底是誰更差勁一些?!?/br> “放肆!武侯,你竟然敢藐視皇上!別以為占著一點戰功就能肆意妄為,倚老賣老,這大慶王朝可不是姓邵!” “微臣從未因為戰功索要過什么特殊 待遇,也從未用戰功置換過任何好處,就連這次,我孫女犯了錯,她該如何判就如何判,我武侯府絕無二話?!?/br> 第258章 二皇子上朝 “武侯府不是連夜將邵宛卿除名了嗎?武侯如今這般硬氣做給誰看呢?說到底不過是怕孫女連累你?!毙滩可袝爸S道。 有落井下石的,也有人替武侯辯解的。 “這乃人之常情,誰家還沒個不肖子孫呢,咱們站在這兒的都是拖家帶口的,誰敢說自家沒幾個糟心的后代?” “哼,那可不一樣,敢殺皇子的畢竟也是少數,縱觀古今,誰殺了皇子能輕輕松松地全身而退?” 大理寺卿站出來說:“剛才大皇子關心的問題是對的,此事確實該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若淮王妃殺人事出有因,與武侯府無關,確實不該牽連武侯府?!?/br> “哼,她口口聲聲喊冤枉,或者瘋瘋癲癲地嫁禍給別人,她的話如何能信?” 大理寺卿嘆了口氣,“我們辦案并不能因為一個人瘋瘋癲癲就無視她的話,起碼她說的話大部分是真實的?!?/br> “” 不少人第一次聽說這個內情,小聲交頭接耳,“淮王妃只有一個親meimei吧?” “是啊,不就是大房庶出的那個,叫什么來著?” “邵蕓瑯,可她不是定了謝家三公子嗎?婚期將近,我家都收到帖子了?!?/br> “冤孽啊,淮王妃竟然如此大膽,難怪她敢殺淮王?!?/br> 大理寺卿繼續說:“仵作當時仔細看過尸體的傷 勢,死因是背后被刺傷,流血過多而亡,也就是說,從淮王被刺傷到他咽氣,應該至少過了一刻鐘,這一刻鐘內,淮王妃難道什么都沒做,眼睜睜看著王爺流血而亡?” “太可怕了,這冷漠無情的性子可真不像邵家人啊?!?/br> “那也未必,武將家嘛,殺人如麻的?!?/br> “若真如此,那也不算激動殺人了,說不定早有預謀?!?/br> “保不準送自己親meimei給淮王也是借口,嫁禍他人的借口,可惜邵二姑娘自己醒了,走的早,否則這口黑鍋還真背上了?!?/br> “可憐可嘆啊,這般心狠,難怪武侯要見死不救了?!?/br> “想救也救不了,不牽連家族就不錯了?!?/br> “咳咳……”謝首輔咳嗽一聲,讓大家安靜,對兩位王爺說:“既然此女已經被家族除名,且武侯府早已分家,不如此次小懲大誡,以儆效尤?!?/br> 二皇子走到大殿門口,抬頭望著這座神圣的金鑾殿,這里會是他將來戰斗的地方嗎? “舒王到……” 二皇子的到來,讓滿朝文武靜默了一瞬,所有人都看著這個陌生的皇子走進大殿。 他原來長得也是如此豐神俊朗啊。 二皇子所過之處,臣子紛紛低頭作揖。 而高臺上的兩位皇子看著這位兄弟進來卻沒太大的反應,一個從不被他們放在眼里的兄弟,就算這時候出場了,又能得到什么呢? 二皇子走到了大殿最前面,站在臺階前猶豫了片刻,他該坐哪兒? 或者他該站哪兒? 就在他尷尬不知所措的時候,武侯出聲說:“舒王殿下請坐這里吧,這把椅子微臣不配坐,還是站著為好?!?/br> 二皇子走過來扶起武侯,將人按在座椅上,當著所有人的面說:“無論武侯府的子孫做了什么錯事,都無法磨滅武侯的功勞,您為國征戰一輩子,落下一身病痛,父皇在時,這里有您的位置,他不在,您更享有這份尊榮?!?/br> 今時今日,有朝臣才發現二皇子的口才竟然相當了得。 這話說得武侯感激涕零,有功之臣都倍感欣慰。 花無百日紅,世族權貴也有敗落的一天,誰也不知道下一個遭殃的是誰。 能有仁德寬宏的君主,是朝臣的福氣。 楊家今天沒有人來上朝,但楊鉞時刻關注著宮里的局勢。 他比任何人都關心武侯府,家人只當他是因為同病相憐的緣故。 楊蹇看著他收到今日的第三封線報,感慨道:“你的情報網已經如此龐大了嗎?連朝堂上的事也能時刻探聽到?!?/br> “還行,禁衛軍有我不少朋友,也是經過層層傳遞才能到我手中,這一年來,為了建立這套情報網,我花費了數十萬兩,差點把家底掏空了?!?/br> 楊蹇回來后也是看過賬的,別人家的家業最后大部分都是長子繼承,但在楊家,歷代子孫爭的都不是這份家業。 “我剛看到賬本的時候,差點想把你抓起來揍一頓,還以為你這幾年胡作非為,把家 產都敗光了呢?!?/br> 楊鉞伸出手,“大哥,再借我一點錢吧,弟弟我窮死了?!?/br> 楊蹇重重拍了他一巴掌,“滾蛋,我有妻有子的,養家糊口多不容易,全家最窮的就是我了,你居然還伸手問我要錢?” “也對,那我去跟其他幾位哥哥借?!?/br> 楊蹇一把拉住他,審視著他問:“你又想干什么?你不會是要拿自己的錢去給二皇子打通命脈吧?” “哪能啊,我又不是財神爺,不過你放心,只要我們能拉攏到幾位財神就行了,二皇子今天的出場可是我們預演了許多次的,要是這都不能籠絡到人心,那只能說他太笨了?!?/br> 楊蹇扶額,“你這樣手把手教出來的皇帝真的能治理天下嗎?” “剛開始覺得有些吃力,不過他確實不笨,接受能力也高,重點是聽話,畢竟是皇家長大的孩子,政策一點就通,且總能補缺補漏,進步神速?!?/br> 楊蹇沒想到他對二皇子有這么高的評價,也安心了不少,他們楊家世代功臣,實在擔心會造就一個昏君出來。 楊家人不怕死,只是不想被冤枉而死。 “你覺得武侯府能逃過此劫嗎?”楊蹇問道。 “當然,皇上都那樣了,還能為死去的兒子報仇不成?那幾兄弟都會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的,唯一的變故也只有一個趙皇后而已?!?/br> “那趙國舅呢?近來趙國公府低調的過分了?!?/br> 楊鉞輕曬,之前那一步走的極好,正好讓趙國 公沉寂了一段時日,如今淮王死了,趙國公一時半刻應該也緩不過勁來。 “反正都是好事,如今只看三位皇子較勁了?!?/br> 第259章 蔡晨歸來 楊蹇打量著他的神色,突然勾住他的脖子狠狠一勒,附在他耳邊小聲問:“你老實交代,淮王的死跟你有無關系?” 楊鉞捂著肩膀忍痛叫了一聲。 楊蹇皺眉看他,“你受傷了?讓我看看。 “別?!睏钽X護住衣領,嬉皮笑臉地說:“一點小傷不礙事的,大哥別擔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