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燈判官 第1103節
…… 回到皇宮,秦燕找到了李全根,把事情說了。 李全根思量半響,大體想出個對策:“這兩件事,可以一并做了,但是得請掌門幫咱們弄點東西?!?/br> …… 洪振基半躺在應文閣中,一本接一本,翻看著奏章。 他沒有洪俊誠那份精力,也沒有洪俊誠那份體力,翻看到戌時前后,洪振基乏困不堪,且丟了奏章,拿起茶盞,問秦燕道:“皇兄在世時,每天也要翻看這多奏章么?” 秦燕搖頭道:“先帝在世時,所有奏章先由司禮監篩選,將細枝末節之事剔除之后,只留緊要之事,交給先帝決斷?!?/br> 奏章之中確實有不少細枝末節,神臨城某條路上多坑洼,應花多少錢修繕? 集市里有不少糧食霉變,當棄之或是低價出售? 民間以物易物之風又起,是否應嚴加查辦? 洪俊誠不信任任何人,造成事無巨細都要向他奏報,每天要處理各類奏報上百件。 在這些大多無關緊要的奏章之中,有一封奏章是專門介紹季州民變之事的,這么重要的一封奏章,因洪振基乏困,險些給略過了。 讓司禮監提前篩選一遍,聽著是個好主意。 可皇兄真這么做過么? 如何保證司禮監不把重要的奏章藏匿不報呢? 那些不重要的奏章,又會如何處置? 洪振基面帶疑色看著秦燕。 秦燕這番話確實不是真的,洪俊誠絕不可能允許內侍篩選奏章。 允許內侍篩選奏章,是大宣歷任國君的做法,到了長樂帝時期,這一做法被廢止了。 長樂帝將大部分權力交給了各部衙門,平時由內閣監督,只有遇到緊要之事,才由他親自處置,朝廷效率很高,他這皇帝做的也輕松。 千乘國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于是徐志穹給秦燕出了個主意,延續宣國的舊制。 可洪振基不上當,喝了兩盞茶后,堅持著把奏章全都看完了。 他伸了個懶腰,走到應文閣門口,吹了吹夜風。 清涼的夜風,慢慢緩解著洪振基身上的燥熱。 今晚怎么這么熱? 洪振基回頭對秦燕道:“宮人選拔之事,進展如何?” 秦燕回話:“還在籌備當中?!?/br> “籌備,籌備,也不知你要籌備到何時!”洪振基甚是惱火,訓斥了秦燕幾句,且在書閣之中來回踱步。 待回到座椅之上,秦燕上前,低語道:“老奴新募集了一些歌姬,且為神君獻上一曲,稍解乏困?!?/br> 洪振基看了看秦燕,笑一聲道:“也就這件事,做的還算有心?!?/br> 秦燕叫來舞姬四人,歌姬一人,為洪振基獻曲。 看到這五名姝麗,洪振基的眼睛立時直了。 他以前是千乘國的親王,各色佳人,見過無數。 但以前終究不是神君,洪俊誠的私藏,他是沒見過的。 這五名女子,是秦燕從洪俊誠的紅宮里,精心挑選出來的。 在一曲之間,五名女子拼上了渾身解數,只要今夜能留得住洪振基,就能逃過殉葬這場劫難。 洪振基只覺愈發燥熱,汗水出了一層又一層。 “朕,有些乏困,也該歇息了?!?/br> 秦燕低語道:“要留下哪位姝麗侍寢?” 洪振基皺起眉頭道:“朕不是個挑揀的人,且一并送去寢殿就是?!?/br> 秦燕沖著五名佳人,輕輕點了點頭。 佳人們神情激動,趕緊跟著洪振基去了寢殿。 …… 次日寅時,秦燕來到寢殿門外,提醒洪振基,該上早朝了。 洪振基迷迷糊糊起床,正要尋覓衣衫,卻正抓在佳人的良心上。 佳人們也醒了,按照秦燕此前的叮囑,且各施手段,去爭奪帝王基業。 秦燕在門外呼喚半響,終得一句回應: “朕,今日身體不適,朝會延后?!?/br> “遵旨?!鼻匮嗔⒃陂T外,嘴角微微上翹。 第844章 他是個庸人 洪振基說早朝延后,結果過了整整一天,他也沒走出寢殿。 翌日,洪振基決定先去朝會,待吃了尚膳監置備的魚羹,洪振基覺得氣血翻涌,需要調理,再次回到了寢殿,放棄了當日的朝會。 第三日,洪振基下定決心要朝會,秦燕換了五名姝麗前來侍奉,洪振基痛罵了秦燕一頓,然后下定決心,明天再朝會。 …… 秦燕雖然達成了目的,但也挨了罵,他是個謹慎的人,知道這兆頭不對。 當晚,他密會李全根,商議此事。 李全根思索良久道:“你把諸事安排的太妥當,反倒讓神君生疑了?!?/br> “依李兄之意當如何?” “帝王之術,在于制衡,你若是個無懈可擊的完人,還總是猜對神君的心思,神君無從制衡于你,定會心生猜忌, 你應犯下些過失,至少要猜錯幾次,還得找人把這過失指出來,讓這人能制住你,才能讓神君放心?!?/br> “李兄,這事情我知道怎么做了?!?/br> 秦燕恍然大悟,正要離去,卻被李全根攔住道:“秦兄,我也有事求你?!?/br> “李兄只管說來?!?/br> “有一件事,我忘了,我想讓秦兄幫我想想,我到底忘了什么事?” 秦燕很想反問一句。 李兄,這話,你自己聽的明白么? 李全根也知道自己這事問的離譜:“我是真想不起來,但這事真的要緊?!?/br> 秦燕抱拳道:“李兄,別著急,慢慢想,我先把眼下的事情處置了?!?/br> …… 一直到了第六天,洪振基披上衣衫,走出了寢殿。 終究出身顯貴,洪振基享過無數奢華,雖一時沉溺其中,但不至于無法自拔。 今天,他就拔出來了! 吃過晚膳,喝了些酒,洪振基又覺燥熱。 但他并沒有去寢殿,而是逼著自己去了應文閣,處置政務。 這就是出身皇室的自制力。 到了應文閣,看到堆積了六天的奏章,洪振基的眼角顫動了片刻,差點把書案掀了。 翻看第一本奏章:神臨城東門,多處脫漆朽爛,應及時修繕。 城門每年都朽爛,每年都修繕。 洪振基吩咐一聲道:“交工部處置?!?/br> 下一本奏章:城東蟲害猖獗,危害存米,應早加滅殺。 鬧蟲子的事情,也要稟報于朕! 洪振基把奏章丟到一旁,吩咐一聲道:“交戶部處置?!?/br> 秦燕原話批復,交給洪振基查驗無誤后,再用印。 洪振基不耐煩的看了一眼,接著審閱奏章。 其實這兩本奏章玄機很深,只是洪振基沒有經驗,看不出來。 第一本,工部要修城門,但沒說要花多少銀子。 城門是神臨城的臉面,位置十分顯眼,工部搭好了架子,請來了匠人,能把聲勢做的很大。 實際上,可能就釘了幾個釘子,刷了一遍漆,十幾萬銀子的大工程,就這么出來了。 城門年年都要修,每次修繕都要十幾萬銀子,這已經成了工部的固定收入。 至于戶部報上來的蟲害,這是為了賬面上的虧空打掩護。 糧倉在城東,城東鬧了蟲子,雖說處置的早,但禍害了十幾萬石糧食,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被蟲子吃掉的糧食,也無從查驗,賬面上的虧空,就這么填平了。 秦燕知道其中手段,卻故意沒有說破,且陪著洪振基一本接一本批閱。 批到第二十六本,全都是些瑣屑之事,這是秦燕故意排的順序。 洪振基耐心消磨殆盡,把奏章扔到一旁道:“季州奏章何在?” 他現在最關心的是民變的事情。 秦燕低頭道:“這些奏章,老奴還沒看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