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燈判官 第359節
第二條計策,在京中散播流言,說太子出征期間,暗中勾結太卜,幾番行刺,意圖篡逆,但流言散播開來,再讓御史聞風奏事,將謀逆之罪坐實。 第三條計策,如果太子執意不肯回京,先斷其糧草供給,再令湍、迅兩州出兵,以叛國之罪,聯手圖努,攻打藍索城,直接將太子殺于陣前。 定下三條計策,昭興帝神情冰冷道:“玉陽,吾兒,這是朕給你最后的機會,倘若你一意孤行,卻也怨不得朕對你無情!” …… 次日卯時,蒼龍殿內祭祀開始。 祭品是宣國主帥車羅沙,這點,昭興帝早有準備。 “北地圖奴,犯我大宣疆土,此賊引圖奴賊眾,一路燒殺,吃我百姓之rou,吸我百姓之髓,所經之處,白骨累累,涌州一地,血流成河,我大宣百姓,死于此賊之手者,不下十萬之眾,當真十惡不赦,禽獸不如!” 梁季雄揪著車羅沙的頭發,細數圖奴犯下的罪行。 群臣激憤,不是很憤的,也裝的很憤。 老御史王彥陽是真憤,上前狠狠踹了車羅沙幾腳,蒼龍衛費了好大力氣,才把老御史攔住。 邱棟才也不客氣,上前扯住車羅沙,喝道:“我必生啖此賊之rou?!?/br> 他咬人! 雖說牙口不好,他還真從車羅沙身上咬下一塊rou來。 梁季雄揪著車羅沙,站在蒼龍神像之下,高呼曰:“今將此賊之首,獻予真神!” 車羅沙被廢了修為,無力抵抗。 圣威長老真是狠,他沒用刀,直接把車羅沙的腦袋給擰了下來,把人頭放在了祭臺之上。 群臣歡呼,昭興帝默而不語。 這都是固定套路,他心里有準備。 接下來,梁季雄開始講述太子的功勞。 說到太子率兵收復了涌州全境,群臣的情緒到達了頂點。 “太子殿下,真乃吾大宣之柱石?!?/br> “天佑我大宣,得此賢良儲君!” 等說到太子攻下了藍索城,蒼龍殿內一片寂靜。 大多數沒有收到塘報,皇帝不想讓這一消息擴散出去。 可等圣威長老親口說出此事,大臣們眼圈紅了。 十年前一場北伐,一番屈辱歷歷在目。 而今大宣再次痛擊圖奴,但凡經歷過那場屈辱的臣子,心都在顫抖。 王彥陽哆嗦成一團,眼淚流了下來,說不出話。 邱棟才攥著拳頭,想要呼喊,卻不知該喊些什么。 昭興帝冷眼相視。 就這么安靜下去吧,這場祭祀也該結束了。 忽聽刑部尚書余光遠振臂高呼:“大宣威武!” 這一聲發自肺腑。 為大宣之氣節,為大宣之威嚴,也為他在軍中的兒子。 “大宣威武!” “大宣威武!” 群臣隨之高呼,聲音讓蒼龍殿為之震動。 王彥陽含淚道:“沃云之恥,終得一雪!十年之仇,終得報也!” 在群臣的呼喊聲中,昭興帝差點破防了。 饒是準備的再怎么充分,他也沒想到會有人當眾揭開這道傷疤。 和昭興帝同樣惱火的,還有護國公任頌德。 當年他與圖奴談了三天三夜,換來這紙《沃云和書》,事后昭興帝把所有罪名全都推在了他身上,若不是圖奴護著他,他早就死了。 他是大宣的罪人,時才就有不少臣在暗自朝他啐口水。 好在他這人臉皮夠厚,還能若無其事,振臂高呼:“大宣威武?!?/br> 祭祀終于結束了,該說正題了。 昭興帝自然不用親自開口,公孫文已經做好了準備。 “蒼龍長老,卑職有一事不明,圣上既已下詔,命太子班師回京,太子為何遲遲未歸?” 群臣面帶慍色看著公孫文。 公孫文神色如常,他問的問題沒毛病。 皇帝下旨讓太子回來,太子不回,就是有錯。 梁季雄沒理會公孫文,直接問昭興帝:“不知陛下召太子回京,所為何事?” 老東西,直接沖著朕來? 你以為朕會直接扯出謀逆之事,激怒群臣? 你以為朕有這么愚蠢? 昭興帝早有準備,他的慣用套路是不正面回答問題:“朕有要事,與太子相商?!?/br> 老東西,你要是問什么要事,朕就要警告你,蒼龍長老不能干預政事。 你若是不讓太子回來,肯定要找借口。 你能找到的借口,無非就是邊疆未定,戰事未完,太子離去,于軍心不利。 你一言一行都在朕的掌控之內。 朕無須與你爭執。 不管你找什么借口,朕當即就定下太子抗旨之罪! 朕卻看你怎說! 梁季雄看著昭興帝道:“顯弘,我知你心意,此事不必心急?!?/br> 這什么套路? 昭興帝一皺眉。 他為什么直呼朕的名字? 在蒼龍殿內,長老確實有這樣的權力,但當著文武群臣之面,此舉卻是何意? 他還說知道朕的心意,還說不必心急? 這老東西打仗打湖涂了么? 但見梁季雄看著蒼龍神像,似乎在和皇帝說話,也似乎在向真神陳述: “大宣開國至今,七百余載,宗室才俊,無計其數,然似玉陽這等天資卓越之人,實難得一見, 顯弘為社稷著想,其心可嘉,然退位讓賢之事,不可cao之過急!” 退位? “你……” 昭興帝身軀搖晃片刻,險些栽倒在地。 誰說要退位了? 好個老賊,這是公然謀逆! 昭興帝忍無可忍,正要發作,卻發現群臣寂靜無聲,對梁季雄的這番言論,似乎并不感到意外。 非但不意外,他們還在等待昭興帝的回應。 這是要干什么? 這是要逼朕退位么? 太子監國期間,以內閣為首的大部分臣子,都嘗到過甜頭。 他們真有讓昭興帝退位的想法。 昭興帝捂住額頭,輕聲道:“朕累了,先回宮歇息?!?/br> 說完,昭興帝緩緩走出了蒼龍殿。 群臣在身后相送,似乎還在等待昭興帝的答復。 登上龍輦的一刻,昭興帝一步沒站穩,險些摔倒。 陳順才在背后扶住了昭興帝,待回到寢宮,昭興帝躺在臥榻之上,半響不語。 陳順才上前幫皇帝揉胸口:“陛下,保重龍體!” “逆臣,都是逆臣!”昭興帝咳嗽兩聲,起身道,“立刻在京中散步消息,太子勾結太卜行刺,意圖篡逆!” 陳順才答應道:“奴婢這就吩咐人去辦!” 昭興帝搖頭道:“別人不妥,你親自去辦,十日之內,要讓消息傳遍京城?!?/br> 不需要十日,三日就夠了。 陳順才在京中有不少部下,三日之內,消息已經傳到大街小巷。 酒肆里,兩名客人正在閑談:“聽說了嗎,陰陽司被大官家給端了?!?/br> “早就聽說了,陰陽太卜想刺殺大官家,這不自己作死么?” “你知道他為什么要行刺?” “這還真不知道,難道他想要當大官家?” “他憑什么當大官家?他是想給太子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