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燈判官 第330節
徐志穹一再苦勸,錢立牧終于進了大門。 站在第一座戲臺旁邊看了片刻,徐志穹道:“祁大哥,你看這地方怎么樣?” 錢立牧點評道:“這風情啊,不夠含蓄,我再仔細看看?!?/br> 又看了一會,徐志穹道:“祁大哥,咱們之前說那事……” 錢立牧品了一口茶水,緩緩說道:“這事不能著急?!?/br> “我是真著急?!?/br> “再急你也得養好精神!這幾天,多吃,多睡,別總和夏推官一起睡,把精氣攢足,三天之后,你再來找我!”錢立牧目不轉睛看著戲臺,這事他答應了。 徐志穹滿臉驚喜:“大哥,我三天后就來找你!” “等等!”錢立牧一皺眉,突然叫住了徐志穹。 怎地? 要反悔? “三天還是急了些,”錢立牧又喝了一口茶水,“五天,五天之后你再來找我!” 徐志穹沒敢多問,趕緊走了。 看這狀態,錢立牧能在這住上一個月。 十方勾欄的掌柜,站在二樓雅間里,靜靜看著這三位判官。 他拿起畫筆,在畫布上畫了一幅畫卷。 …… 京城,李七茶坊。 李沙白坐在畫布之前,沒動筆,一幅畫卷自動呈現在了畫布上。 “殿下,你心上人又去勾欄了?!?/br> 何芳笑道:“去就去吧,人不風流枉少年,李畫師,真沒想到你在涌州也有暗子?!?/br> 李沙白笑道:“若沒點手段,怎能輔佐殿下登基九五?!?/br> 第240章 公孫侍郎,本殿下回來了 大慶殿,朝會。 龍椅旁邊給太子擺了個專座。 因為皇帝還活著,太子沒有登基,只是監國,還不能坐龍椅,只能坐在龍椅旁邊。 但這并不影響太子理政的權力。 今天朝會,大小官員悉數到齊,前些日子失蹤的官員都來了,連太卜都來了。 今天要處置的第一件政務,是關于公孫文的。 “公孫侍郎,”太子敲了敲桌上堆積如山的奏章,問道,“彈劾你的奏章共有一百一十六本,其中八十二本建議將你革職查辦,剩下三十四本建議將你收監刑部,你怎么看?” “臣,問心無愧!”公孫文對此早有準備,他料定太子會革他的職,甚至真把他送進監牢。 他會先在朝堂之上,帶領一眾弟子,據理力爭,抗辯到底。 然后在朝堂之外,發動龍怒社一眾儒生,在京城鬧事。 太子監國之初,便鬧出這么大亂子,他這監國的位子別想坐穩,公孫文甚至有信心把他從儲君的位子上扳下來! 所有弟子全都做好了舌戰的準備,公孫文神情淡定,且等太子出招。 “好個問心無愧!”太子一錘案幾,微笑道,“本宮信你這句話!” 他出招了! 公孫文本以為太子這是在譏諷他,正要反唇相譏,忽聽太子道:“公孫侍郎所言非虛,他做事雖說cao切了些,但一番心意都是為我大宣社稷,京城之中出了不少暴行,但這都是龍怒社所為,與公孫侍郎無關, 今星文閣剛剛落成,尚未任命學士,且任公孫侍郎為星文閣直學士,以示嘉獎,不知諸公意下如何?” 眾臣愣了。 嘉獎? 一開始聽太子說嘉獎,眾臣還以為是說笑,沒想到太子是真心要給公孫文嘉獎。 吏部侍郎是正三品,直學士也是正三品,公孫文這是白撿了一個虛銜。 公孫文也始料未及,他是準備和太子打嘴炮的,這一下,所有的嘴炮都無從施展了。 太子并沒有貶公孫文的官,沒有給公孫文任何懲罰,公孫文就是想吵,也找不到角度。 可公孫文轉念一想,這里可能另有說道。 他這是想用虛職來換我的實權,他下一步肯定要免去我吏部侍郎之職。 就算免職也沒脾氣,太子只是做了一次正常調動,我要說我就不想調,那反倒成了我不守人臣之道了。 無妨,你來軟的,我也來軟的,等伱要免我吏部之職時,我且要求暫時保留吏部職務,兩個職務同時兼任,看你作何回應。 你肯定不答應,我便據理力爭,到時候咱們還來硬的。 太子,我對你太了解了。 裝傻充愣這多年,我知道你有點小聰明。 可這點小聰明救不了你。 朝堂之上的進退周旋,不是你一個少年郎能懂得的,你還要多學幾年,有些事情你學一輩子,恐怕都學不到精髓。 太子看著公孫文道:“公孫侍郎,你倒是說句話呀?” 公孫文有些出神,剛剛反應過來:“臣,愿聽殿下安排!” “這就完了?”太子不高興了,“這事情我都和內閣商量好了,你愿聽安排就完了?” 和內閣商量好了,證明事情定下來了,公孫文認為自己不需要再做什么多余的表示。 嚴安清提醒一句:“還沒謝恩?!?/br> 差點忘了。 公孫文俯身施禮道:“臣,謝殿下厚恩?!?/br> 少年,你到這時候還不忘抖一下機靈,我看你這小聰明能刷到何時,等會辯爭起來,可別說我不給你留顏面。 太子接著說道:“接下來咱們說說皇城司的事情?!?/br> 等等! 公孫文一愣,我的事情這就算完了? 你不是該免我的職么? 準備了那么多嘴炮,太子根本沒往下說。 公孫文的事情就這么處置完了,該鐘參了。 這不是公孫文設想的套路。 太子到底要做什么? “鐘指揮使,皇城最近出了不少事情,你皇城司難辭其咎,午后且把你部下史勛帶來,問問他這掌燈千戶還能不能干,若他就是個廢人,且告老還鄉就是,別再折了皇城司的臉面, 但瑕不掩瑜,過不掩功,你部下徐志穹在北境戰士中戰功卓著,提燈郎奮勇殺敵,這件事情本宮也是記得的,該賞的時候,本宮絕不吝惜,本宮同樣加封你為星文閣直學士,這事情也和內閣商議過了?!?/br> 鐘參趕緊謝恩。 “陰陽司在戰事中同樣功不可沒,加封太卜星文閣直學士!” 太卜也趕緊謝恩。 一連串cao作來的太快,公孫文來不及應對。 貌似也不需要應對,吏部侍郎的職位還在,無非加封了幾個直學士的虛職,不予理會就是了。 看來太子學會了識大體,知道什么人不能招惹,知道如何守住自己的位子。 既然他有自知之明,朝堂之上且先放他一馬,待散了朝,再向他施壓。 太子接下來問了農事,戶部尚書稟曰:今年的收成不及往年,但好歹保住了七成。 問了農事再問工事,修河堤、修水渠的錢該出還是得出,其余工事一律減免。 接下來問到了吏治,官員升升降降,太子沒有理會,公孫文再出一口氣,他提拔的那那些弟子也安全了。 再接下來要問兵務,這就是關鍵了。 兵部尚書空缺,隋智昏迷不醒,只剩下一個右侍郎,太子卻要問個明白。 “兵部右侍郎方世臣,本宮問你,十萬大軍準備的如何了?” 方世臣慌忙陳奏:“殿下,兵馬籌備之事一直由隋侍郎辦理,微臣一概不知?!?/br> “隋侍郎病倒了,你現在跟我說一概不知,且問你這些時日都做甚去了?” 方世臣道:“臣負責軍中雜務,軍庫盤點、餉銀發放、兵籍造冊,都是微臣掌管?!?/br> 太子笑道:“這些雜務交給主事去辦即可,朝廷又何必養個侍郎? 方世臣,我給你兩天時間,把兵馬籌備之事弄清楚,否則便將你貶為庶人,屆時可別怪律法無情!” 方世臣不敢爭辯,朝會就此散了。 公孫文心情大好,且回吏部準備奏章。 太子向他示弱了,之前的事情也不追究了,這就證明太子很愛惜自己的監國之位,不敢找公孫文的麻煩。 正好趁機上書,繼續往朝堂安插自己的弟子。 尤其是內閣,這地方不能讓嚴安清一個人說了算,必須安插進自己的人手。 寫好了十幾封奏章,送去了司禮監,公孫文估算了一下太子的反應。 太子肯定很為難,肯定想把事情拖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