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燈判官 第310節
“千刀萬剮卻也便宜了他,到了陰司應叫他永不超生!” 王彥陽罵道:“有此州官,乃大宣之恥,有此同僚,乃吾輩之恥!” 群臣高聲唾罵,王彥陽看著公孫文道:“這廝比你還無恥!” 公孫文咬咬牙,忍了! 在這種場合下,昭興帝沒表態之前,公孫文絕不敢多說一句話。 昭興帝的表情極為復雜,他本應該和群臣一樣,為旗開得勝感到振奮,為范國棟賣國求榮感到憤怒,就算心里不是這么想的,他也能表演的很到位。 可如今有根釘子扎在了他心上,嚴重影響了他的演技。 這根釘子不是范國棟的種種罪行,而是梁季雄殺范國棟的借口。 他不談人證,不談物證,他說他奉了真神的命令。 在場的文武群臣和宗室成員對梁季雄的說法非常認可。 梁季雄堵了昭興帝的嘴。 昭興帝以后不能再給范國棟翻案,否則就等于違忤了真神之意。 梁季雄什么時候變得如此jian滑? 范國棟不能翻案,吳靜春的狀況也是如此。 梁季雄指向吳靜春的頭顱道:“此賊借國難之際,販賣官糧,中飽私囊,卻還欺君罔上,說將官糧全都送往了涌州, 可憐涌州將士,矢盡糧絕,孤軍奮戰,至今仍以血rou之軀,死守險關!” 群臣瞬間安靜了下來,內閣首輔嚴安清問道:“圣威長老,您所說的是哪座險關?” “不是哪一座,是三座!”梁季雄道,“自東向西,鐵狼、雙熊、羊角三座險關均未失守,涌州千余將士,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仍與圖奴血戰!誓死捍衛大宣江山! 吳靜春顛倒是非,污蔑將士倒戈投敵,我等偏聽偏信,卻寒了忠良之心!” 說到這里,梁季雄落淚了。 這不是演出來的,這兩行眼淚,他憋了太久! 臣子也有不少落淚的。 嚴安清低頭道:“內閣失察,難辭其咎!” “卻不該信這狗賊之言,日后讓我等有何顏面去見邊關將士!” “糊涂啊,糊涂!我大宣君臣卻都糊涂了!”王彥陽含淚道,“待車騎將軍凱旋歸來,老夫愿當面請罪,慚愧,當真慚愧,公孫侍郎,你可知慚愧二字怎寫?” 公孫文扭過頭去,他真想一巴掌拍死王彥陽。 群臣皆道慚愧,昭興帝咬了咬牙。 這是要作甚? 你們都認錯,難道還要逼著朕認錯? 逼朕下詔罪己嗎? 朕且不言語,且等風波平息,再找你們清算! 梁季雄準備的太充分,今天又是恢復五品修為的日子,無論如何都不能與梁季雄正面沖突。 昭興帝能忍,一切都等過了今天再說。 梁季雄看出了昭興帝的態度,既然你能忍,就別怪我不客氣! “今我軍大戰告捷,理應乘勝追擊,收復失地,兵部侍郎隋智,你曾向陛下允諾,在十日內召集十萬大軍,如今大軍在何處?” 隋智神情尷尬道:“仍在籌備當中?!?/br> “卻問你籌備到了什么地步?十萬大軍拿不出來,三五萬總歸有吧?” 隋智不作聲,言官們的情緒又被帶動起來。 “隋侍郎,我見你這幾日都在京城,沒有出去招募兵馬!” “國難當頭,伱如此懈怠,卻也配得上左侍郎之位?” “隋侍郎,你且說個數,到底招募了多少人馬?若是一兵一卒都沒有,此舉與通敵無異!” 隋智的確招募了一批兵馬,有三萬多人,但沒有昭興帝的命令,這件事不準透露出去,因為這三萬大軍的用途還待定。 隋智遭到圍攻,只能沉默不語,梁季雄厲聲喝道:“隋侍郎,我不管你用什么辦法,十日之后,必須將十萬大軍帶到涌州,否則當以欺君之罪論處!” 長老一言,群臣紛紛響應,梁季雄此刻的威望,讓昭興帝憤恨不已。 事情還沒完,梁季雄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太子梁玉陽聽令,今奉真神旨意,命你隨老夫一并北征,以提振全軍士氣,你意如何?” 太子趕緊回應道:“愿奉真神之命,愿聽長老調遣?!?/br> 梁季雄看向了昭興帝:“陛下之意如何?” 這是要作甚? 為什么要讓太子參與北征? 怕太子留在京城有危險? 當然不是,梁季雄的目光沒這么短淺。 昭興帝反應很快,迅速看出了梁季雄的意圖。 梁季雄想給太子攢根基。 作為太子,梁玉陽給臣子們的印象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何德何能”。 梁玉陽是個傻子,是個瘋子,是個心智不健全的人,之所以能成為太子,完全是因為他是皇帝的獨子,他能成為儲君,完全是別無選擇之下的結果。 但如果他參與了北征,就大不相同了。 如果在太子的帶領下,北征取得了勝利,日后再也沒人能輕易撼動太子的地位。 梁季雄早就有帶太子出征的想法,可又擔心這場戰爭沒有贏的希望,反倒會讓太子糟糕的聲譽雪上加霜。 但現在他看到了希望,他不想讓太子錯過這次機會。 同樣的道理,皇帝也不想讓太子把握住這次機會,否則太子會變得更難控制。 可現在群臣情緒激昂,昭興帝沒法拒絕。 罷了! 忍了! 昭興帝點頭道:“玉陽,你代朕親征,驅逐外寇,復大宣河山!” 在群臣的贊嘆聲中,太子隨梁季雄共赴北境。 憤怒的昭興帝回到秘閣,將書案上的解夢之書撕作粉碎。 “噩夢前兆已至,美夢卻不見端倪!” 昭興帝吞下怒火,準備重回五品。 且等朕重回五品,你等jian賊佞臣,一個也別想脫身! 第225章 徐志穹,你把大官家害慘了 秘閣之中,十壇血樹汁擺在法陣當中,漸漸消失不見。 法陣將血樹汁傳送給饕餮外身,饕餮外身吞下樹汁,再給昭興帝排出一粒良藥。 你說它是藥也行,說是別的也可以,反正昭興帝得趁熱吃了。 整個過程,陳順才和皇后一直在旁邊看著,寸步不離,眼睛不眨,這讓隋智十分不滿。 他不止一次提醒過昭興帝,恢復修為時,不要有外人在場,這是對真神不敬。 昭興帝只回復一句:“朕知道了?!?/br> 可他始終都讓陳順才在旁邊看著,陳順才給出的解釋是,需要有人在身邊保護皇帝。 說的也有道理,隋智有殺道五品的修為,如果隋智有不臣之心,身邊沒人保護,昭興帝該如何自保? 但隋智心里清楚,保護皇帝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陳順才和皇后還在暗中記錄著恢復修為的過程。 昭興帝不可能完全信任隋智,如果有一天和隋智翻臉,他得保證在沒有隋智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恢復修為。 陳順才和皇后記住了每一個流程,也記住了繪制法陣的方法,現在唯一需要留意的是,隋智和饕餮外身之間,到底存在著什么樣的聯系。 昭興帝是饕餮修者,這層聯系遲早會被他看破。 等看破了這層聯系,隋智的利用價值將所剩無幾。 吞下了良藥,昭興帝出了一身黏汗,腥氣飄散出來。 皇后趕緊布置法陣,把腥氣轉化成了陰陽二氣。 陰陽二氣從皇宮飄散出去,坐在陰陽司里的太卜很快有了感應。 “又想嫁禍我!”太卜冷笑一聲,“這一次可沒那么容易!” 他去了阡陌樓,感知著氣息的變化,準備追尋一個重要目標。 …… 昭興帝恢復了修為,隋智俯身施禮道:“陛下,多飲食,多歇息,這兩日間千萬不要動氣?!?/br> 昭興帝點頭道:“愛卿辛苦,回去歇息吧?!?/br> 以前,昭興帝遇到緊要政務,一般都會和隋智商議。隋智頗有才智,對朝政看的透徹,手段也十分老辣,深得昭興帝的賞識。 可這段日子,昭興帝只和隋智探討修為,很少說起政務。 隋智當前的處境非常不妙,圣威長老逼著他要十萬大軍,他成了滿朝文武圍攻的對象。 可昭興帝此刻卻連句話都不給,這是明擺著讓他背鍋么? 隋智也不多說,當即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