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嬉事 第537節
書迷正在閱讀:掌燈判官、神武帝尊、校園修仙日常、頂流的meimei是倉鼠、英年早婚、別彎、夏日上上簽[校園]、離婚前夜、一不小心彎在死對頭身上、養大的竹馬不對勁
第672章 道法掩殺(5) 大龍嶺,是安全區。 這是對佛門弟子而言,大龍嶺位于傳統的兩儀天西域,雖然就在西域的邊境線上,這也是佛門無數年前就打下的江山,不是北域和南域那兩塊佛道勢力犬牙交錯,大家胡亂插旗,相互亂下黑手的新地盤。 是以,大龍嶺周邊,除了身披僧衣的佛修漫天亂晃,也有不少穿著道袍的道家修士、道門真仙騰云駕霧,愜意往來。 畢竟,安全區嘛,佛門勢力根深蒂固,不怕外來人在這里惹是生非。 所以,反而那些道家修士、道家仙人可以堂而皇之的進進出出,或者購物,或者訪友,甚至,還有道庭地盤上的散修惹了大禍,干脆拖家攜口的跑來這里定居避難。 盧仚穿著一件先天八卦道袍,調整肌rou骨骼,更改了面相,也就這樣堂而皇之的駕云而行。 天空到處都是遁光,來來往往,熱鬧得很。 兩儀天,修煉容易,修士的比例,遠比下界要高出許多。 一如混元羅天教的規矩,修為高的,在極高的高空飛行,修為低的,就自覺一點,貼著地皮駕云。 當然,這也有例外。 比如說,如果你是寶光功德佛座下的徒孫、曾徒孫一類的人物,你以區區天人境的修為,駕著一條靈寶級的飛行法器在離地萬里的高空亂飛,同樣沒人敢招惹你,反而會恭恭敬敬的避開你的遁光,唯恐驚動了你這尊‘小菩薩’。 是以大家在空中遇到遁光,看那高度,就知道對方修為如何,后臺靠山究竟硬不硬! 盧仚展露在外的氣息,就是他如今的真實修為,區區一重天的真仙修為,他也就只能在離地五里的低空趕路。 他一臉笑容的駕云飛馳,空中遇到一道道遁光,無不搶先稽首行禮:“前方的道友,小道鎮元子此番有禮了!” 在元靈天,盧仚用‘法?!@個法號,居然一路胡混到了大覺寺佛脈真傳的地步……那么在兩儀天這等世界,作為一個佛門弟子,他掛一個‘鎮元子’的馬甲,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吧? 且不說其他,就他如今這幅長相,就是按照他印象中的‘鎮元子大仙’擺弄出來的! 那叫做一個仙風道骨,那叫做一個氣度無雙! 單單從賣相上來看,盧仚的這幅皮相,赫然和道庭的那幾位至高的圣賢有幾分相似了。 盧仚所過之處,一道道遁光中,無論僧、道,無不放緩了遁光,笑著向盧仚還禮不迭。 盧仚表現出來的氣息雖然很低、很弱,但是他周身道韻濃郁,清氣彌漫,雙眸如星辰,面龐如滿月,一臉慈和,渾身瑞氣,端的是一名有道羽士,道家全真。 單看他身上那一層濃郁至極、純正無比的自然道韻,就知道這一定是一位得到了道家真傳的大仙兒……或許,是某位圣賢的道脈真傳? 盧仚就這么一路無風無浪的,長驅直入到了大龍嶺南麓的白龍城。 大龍嶺上,有洞府九龍洞,內有一尊修為極其高深的佛門大能九龍尊者。是以,這大龍嶺南北,就有九座以‘龍’為名的主城。 什么白龍城、青龍城、黑龍城等等…… 九座龍城中,白龍城算是人氣最鼎沸的一座,每天進出的修士也最多,平日里常駐城中的道、佛兩家的真仙級大能,就超過八萬之數——謹記一點,這超過八萬的真仙,特指女仙! 女人的天性,實在是無法解釋。 白龍城外,有幽谷八十一條,盛產一種‘白蛇瑾草’。其中有千年以上的‘白蛇瑾草’,提煉出的草汁趁著新鮮拿來烹煮藥湯,浸泡身軀,能夠將女子皮膚養得白皙光潔,宛如絕品美玉! 作為真仙級的大能,在凝聚真仙位格的那一瞬間,身體已經被調理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 所有的真仙級女修,她們就沒有一個皮膚差的! 但是,白蛇瑾草能夠讓女性真仙的皮膚,在光潔度、白皙度、水嫩度,以及觸感、香氣方面,稍稍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是以,一座除了白蛇瑾草,就沒有其他特產的白龍城,就常年駐扎了超過八萬名女性真仙……她們待在城里,就是為了等機會,搶購一株千年年份,甚至年份最高的白蛇瑾草! 而這些女性真仙嘛……一個是真仙,二個是女人,是以,她們隨行的丫鬟、侍女,平均都在三十名以上! 而這些女性真仙,身邊總有一二三五九個,甚至更多的舔狗追隨。 可想而知白龍城中真仙級大能的數量到了何等程度! 可想而知,白龍城中的珠寶首飾、胭脂水粉、綾羅綢緞、酒樓食肆的店鋪超過了上萬家,這又是何等的繁華! 這城里的所有店鋪,所有客棧,所有潛修的洞府等等,地契都掌握在九龍尊者手中,整座城所有的不動產,全都是九龍尊者的個人私產! 每年,九龍尊者單單收房租得到的資源,就足夠他培養出十個嶄新的真仙! 白龍城,沒有城墻。 盧仚在城外降下云光,順著一條寬達三里的白玉大道,笑吟吟的走進城內。 如此寬闊的大道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修士和凡人混在一起,真仙和修士摩肩擦踵,世俗的千里馬拉扯著大車,和各色靈獸牽引的車駕并肩而行,初出茅廬的江湖武者,不知道死活的瞪大了眼睛,朝著某個起碼十重天以上的真仙拔出了長劍…… 熱鬧,一種讓盧仚大開眼界的熱鬧。 這座白龍城,很不錯。 他居然讓高高在上的真仙,和那些最尋常、最普通的凡人,完美的契合在了一塊兒。 哪怕是在下界的時候,那些世俗國朝的黎民百姓,面對掌握了恢弘偉力的修士的時候,都卑微如螻蟻,渺小如蛆蟲。 但是這白龍城……很好! 盧仚飛升上界后,還是第一次真正進入佛門掌控的大型城市。 這種莫名的和諧與交融,讓盧仚對坐鎮大龍嶺的九龍尊者,不由得高看了一眼。不知道佛門地盤上的其他城池是何等模樣,但是這白龍城如此盛景,這九龍尊者,相當的不凡! 雖然在立場上,毫無疑問,出身大密金輪寺的九龍尊者,應該是盧仚的對頭! 但是這并不妨礙盧仚給出公正、公平的判斷,這九龍尊者,顯然不是一個壞人或者惡人,而是一名真正的大德高僧……如果不是雪崖僧折騰出的這一樁糟心事情,盧仚以為,他可以和九龍尊者成為朋友! 但是現在么…… 且行且看罷! 白龍城上空,除了大龍嶺九龍洞派出的守城武僧往來巡弋,并無其他修士飛行,所有人都在地面行進。 盧仚混在人群中,先是自己走了一陣子,然后找到了門路,租了一架靈獸拖拽的大車做腳力,用了三個多時辰,一路行到城內一條寬有十幾里的大河旁。 這條大河,名曰‘白龍溪’,河邊種滿了異種梅花,在佛法加持下,一年四季,白梅綻放,宛如一片白色云海,順著河岸蜿蜒延伸上萬里。 風吹過,無數白凈凈的梅花瓣騰空飛起,一陣翻舞之后,落入白龍溪中,白色的花瓣蓋過了澄凈的碧水,將白龍溪也染成了一片讓人心曠神怡的白色。 一條條同樣使用白色原木為材料,通體只刷了幾層清漆,絕無其他雜色的畫舫,優哉游哉的劃過江面,好似一群白色的大鳥,正在白云之上往來遨游。 此情此景,給人一種飄渺空靈、仙靈空幽的感覺…… 如果這條白龍溪的場景,是九龍尊者設計的,那么,他很有可能是一個文青——盧仚在心里,又給九龍尊者加了一條注釋。 盧仚站在白龍溪旁,瞇著雙眼,朝著江面上那數以萬計的大小畫舫逐個掃了過去。 眸子里清光四溢,很快,盧仚就在百里之外的一處河灣中,在一株足足有數十人合抱粗細,高有百丈的巨型古梅樹的樹蔭下,找到了一條靠在岸邊,長有三十幾丈的大畫舫。 陰岫一行人落在盧仚手中,自然有無數手段拷問出想要的咨詢。 比如說,雪崖僧就在白龍城等待陰岫去‘分贓’。 比如說,雪崖僧被盧仚當眾重傷后,傷了顏面,自覺無臉見人,是以孤身一人,藏在了這白龍溪的畫舫上——陰岫給他找了幾個大歡喜一脈剛剛出道的師妹,陪著他在畫舫上喝酒解悶! 盧仚甚至知道,那幾個修煉大歡喜一脈歡喜天魔法的小師妹,對雪崖僧是一見鐘情,正私下里賭斗,看誰能夠奪走雪崖僧的第一縷真陽之氣! 反正,大密金輪寺和大歡喜一脈源出同門,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多的清規戒律。 正相反,大密金輪寺有幾套秘傳的‘咒’、‘印’神通,擁有絕強的殺伐、鎮魔、洗蕩邪祟的威能,還正需要這些大歡喜天魔女小師妹,用她們的秘術配合修煉呢。 “這是好地方,真是好地方!” 盧仚看了一眼那條畫舫,笑呵呵的收斂氣息,拐進了后面一條小巷。 大概半個時辰后,將氣息壓制到了烈火境的盧仚,順利的讓某位從他身邊擦身而過的小朋友,摸走了他放在袖子里的一支金釵。 那金釵材質普通,毫無靈氣,造型也是普通尋常,顯然不值幾個錢。 但是金釵上,有七顆色澤不同的寶石。 那小朋友摸走盧仚袖子里的金釵時,他肯定沒注意到,那七顆寶石同時閃過了一抹讓人心悸的血色幽光! 第673章 道法掩殺(6) 大龍嶺,九龍洞。 和奢靡至極的元孚山明光洞相比,九龍洞就好像一個破瓦窯。 偌大的洞府內,并無什么精巧華麗的建筑,只有一座一座簡單、樸素的茅屋木樓。洞府中,并無多少僧眾往來行走,只有一個個身著灰色僧衣的佛修,沉默寡言,盤坐在茅屋木樓,又或者各處山石下,默默潛修。 除了那些剛剛入門,還沒什么修為的小沙彌,九龍洞的僧眾,也不怎么飲食。 他們餐風飲露,以修煉代替飲食,以仙靈之氣補充身軀所需。 就算是那些小沙彌,他們每日,也只是飲三碗薄粥,甚至連小咸菜都不搭配。 整個九龍洞,沉默得很,從早到晚,極少能聽到言語聲。包括那些還不滿十歲,最是喜歡亂蹦亂跑的小沙彌,也都只是在自家師父的帶領下,打拳,煉氣,浸泡藥湯,淬煉rou體,誦讀佛經,明悟佛理。 時常能看到,一個個渾身都是肌rou腱子的小和尚,排著整齊的隊伍,默不作聲的扛著大石頭,順著蜿蜒的山道上下奔走。不時有小和尚摔倒,但是不用一旁壓陣的大和尚催促,他們就麻利的爬起來,繼續奔跑向前。 這就是一個標準的苦修據點。 是以,喜樂菩薩帶著一群隨從弟子登門時,隨意掃了一眼九龍洞,喜樂菩薩就很不屑的撇了撇嘴。 大家路數不對,喜樂菩薩對九龍洞……很是看不上眼。 九龍洞門口,是一片數百畝大小的石坪,下面就是高達千丈的懸崖。在懸崖的邊緣,杵著幾顆枝葉蔥蘢的崖柏,九龍尊者正盤坐在一塊大石頭旁,對著棋盤,緊蹙眉頭,慢吞吞的打譜復盤。 九龍尊者出自大密金輪寺,但是性格……和神鷲和尚不怎么對付,是以他天賦絕強,更是在神鷲和尚座下苦修多年,卻只是一個普通的內門真傳,沒能成為神鷲和尚的佛脈真傳弟子。 到了后來,九龍尊者更是和自家師尊相看兩相厭,神鷲和尚甚至都懶得出手為九龍尊者弄一塊上好的道場,只準備將一處普通的洞府隨意打發了他。 這大龍嶺,還是九龍尊者五千年前,參加佛主主持的法會,在法會上力壓一眾佛門大羅漢,一舉奪魁,自己贏下來的佛主賞賜。 離開大密金輪寺,搬來大龍嶺后,九龍尊者就再沒有回去晉謁過神鷲和尚。面子上,雙方還是師徒關系,實際上,早就相敬如賓了。 九龍尊者不飲酒,不食rou,不妄言,不喜廝殺暴力,更對所謂的大歡喜一脈敬而遠之,也不怎么摻和佛門內部各大支脈之間的爭斗。 他喜歡看山,看水,賞花,賞月,大龍嶺九龍洞下轄的九大主城,數百大城,所有的城市規劃、綠化種植等,全都是他親力親為畫出了圖紙,讓那些力士金剛按圖施為而成。 他也有一點小癖好,就是品茶,下棋。 他的茶道,普通尋常,屬于那種自己不怎么會泡,但是舌頭極其靈敏,很擅長‘品’的那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