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嬉事 第152節
書迷正在閱讀:掌燈判官、神武帝尊、校園修仙日常、頂流的meimei是倉鼠、英年早婚、別彎、夏日上上簽[校園]、離婚前夜、一不小心彎在死對頭身上、養大的竹馬不對勁
一時間,各種冷嘲熱諷層出不窮,更有人對朱崇喊打喊殺。 樂武則是扯著嗓子‘嗷嗷’大吼:“太后,陛下,大丞相所言也有道理,安平州的叛亂,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所以,臣請戰,臣請出動禁軍,強勢殲滅安平州叛軍!” 樂武大聲叫嚷著,看上去頗為激動、癲狂。 但是他的目光,卻冷靜無比,就好像當年他還在街頭賣rou的時候,手持屠刀,瞅準了一條大肥狗,準備一刀斃命時一樣冷靜。 王璞戰歿的時候,樂武就察覺到了安平州的不對勁,大將軍府下,由賈昱控制的一支秘諜,就派出了精干人手,迅速趕赴安平州查探消息。 這些天,已經有一些靠譜的情報傳了回來。 安平州,有古怪,而且是聳人聽聞的古怪。 樂武不介意,借用這次王(王卜)大敗的事情,從安平州,從文教諸家身上,扯下一大塊肥rou來! 果不其然,聽到樂武主動請纓,朱崇和一群文教重臣同時反駁。 “陛下,臣以為,禁軍乃國之根本,不可輕動?!敝斐绱舐暤溃骸俺颊?,繼續由城防軍中抽調精兵強將,組建平亂軍,開赴安平州?!?/br> 朱崇運起了元罡,他的聲音震蕩如雷,蓋過了其他人的聲音。 “大將軍既然有意平亂,不如請大將軍,支援一批禁軍的優良軍械、甲胄、戰馬,如何?” 朱崇斜眼看著樂武。 樂武‘呵呵’冷笑。 武將班列中,樂山突然開口:“就算給了你們禁軍的軍械,你們就打得贏了?還有,你們還準備從哪里抽調兵力?鎬京的城尉府,已經被抽空了吧?” 朱崇等人臉色微變。 沒錯,前后兩支平亂大軍出動,鎬京城的城尉府下轄的城防軍,已經被抽調一空。 雖然在賬面上,鎬京城城尉府所轄的城防軍,應該還有近千萬兵力——大抵就是兩千多個坊市,每個坊市都還有五千上下的駐軍。 但是實際上,那近千萬兵力,全只存在于賬面上。 近千萬人的空餉,吃起來不舒服么? 但是吃空餉這種事情,自己偷偷摸摸吃就是,如果被外人知道了,這就是要命的了! 朱崇等人目光深沉的看著樂山,他們心情更加沉重了,樂山是樂武的親侄兒,他居然說出這樣的話,難不成,是樂武一直在窺伺他們城尉府的虛實? 樂武微笑,正要趁勢追擊,痛打一波,一名紫衣太監面無人色的狂奔進了扶搖殿,一進大門就‘咚’的一下跪在地上,身體順著光滑的地面向前‘哧溜’滑出了十幾丈遠。 “什么事情,慌里慌張的?”魚長樂見得這般模樣,當即開口訓斥。 “太后,陛下,東琦伯……東琦伯反了!” 紫衣太監嘶聲道:“東琦伯以世子齊胂不明暴斃為由,發檄文,反了?!?/br> 第170章 雪上加霜(2) 齊胂? 不明暴斃? 東琦伯發檄文,起兵造反? 大殿上,盧仚呆了許久,齊胂這個名字,幾乎都被他徹底忘記了。本來就是一個多月兩個月前的事情,但似乎都過去了好些年了。 一個不受寵,被自己親爹送來鎬京當人質,每年打發點銀錢,隨他在鎬京城內花天酒地、胡作非為的紈绔子而已。 因為和柳梧臭味相投,結為好友,結果就被柳梧牽扯到了‘綠雀鬼祟’一事中。 因為綠雀和齊妃有牽連,皇城冷宮鬧鬼,太后一不做二不休,將齊胂、柳梧弄去了皇城當誘餌,最終盧仚依仗清凈禪光,消滅了皇城鬼祟,但是齊胂、柳梧等魚餌也全軍覆沒。 齊胂身邊,有一支來自東神州昊劍宮的劍衛。 這些劍衛,甚至在朱鈺的挑撥下,以齊胂之死的緣由,襲殺過盧仚。 只是他們倒霉,正好碰到盧仚誅殺鬼祟后修為飆升,出手襲殺盧仚的巫水,被他一拳打得重傷。那些劍衛發下血誓后,就帶著重傷的巫水離開了。 原本以為,齊胂死了也就死了,畢竟只是一個不受寵的質子而已。 沒想到,東琦伯居然用齊胂的名義,起兵造反! ‘嘭’! 太后又拍了一下長案,她又驚又怒的呵斥道:“鴻臚卿李梓何在?齊胂之死,你是如何向東琦伯解釋的?” 班列中,一直在笑盈盈看熱鬧的李梓緩步而出,不緊不慢,不見絲毫緊張的向胤垣,向珍珠簾后面的太后行了一禮。 “太后,陛下,臣向東琦伯行文,解釋說齊胂不幸暴病亡故,并代表朝廷賜下恩典,允許東琦伯以侯爵之禮,將齊胂下葬。他的骨灰,也是由臣安排,送回去的?!?/br> 李梓皺了皺眉,輕聲道:“只是,按照臣的估計,齊胂的骨灰,如今應該還在半道上?!?/br> 胤垣則是笑了起來:“反就反了罷?區區一個東琦伯而已?!?/br> 李梓抬頭,很是古怪的看著胤垣:“陛下,東琦伯先祖封爵雖然只是‘伯’,但是如今,東琦伯已經是東神州有數的大諸侯,他家領地方圓十萬里,子民以百億計,兵強馬壯,不容小覷?!?/br> 胤垣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那又如何?不過是百億子民,十萬領地而已。都不用出動禁軍,一份圣旨下去,著東神州其他諸侯聯手平亂,就足夠將東琦伯鎮壓下去罷?” 滿朝文武紛紛點頭微笑。 的確,東琦伯區區一家諸侯造反,算什么? 東神州大小諸侯數百家,和東琦伯比鄰的好幾家大諸侯,都和東琦伯有著疆土上的爭端,幾家諸侯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十年、二十年,總會爆發一次規模數百萬的大戰。 按照常理,天子一份圣旨下去,周邊幾個大諸侯聯手,再糾集數十家小諸侯聯手圍攻,區區一個東琦伯,只是一塊待瓜分的大肥rou罷了。 相比起來,距離鎬京八千里,位于大胤腹心要害的安平州叛亂,反而更加棘手一些。 跪在地上的紫衣太監聽了胤垣的話,就小心翼翼的抬頭,偷偷看了胤垣一眼。 魚長樂看到那紫衣太監的小動作,心里頓時一個咯噔,他指著那太監厲聲喝道:“鬼鬼祟祟的,做什么呢?規矩都學到哪里去了?” 那紫衣太監哆嗦著取出了一份文書,畢恭畢敬的舉過了頭頂。 “這里,是東神州那邊傳回來的東琦伯檄文……上面,有近百諸侯的聯名,他們說……” 滿殿死寂,無論文武勛貴,所有人的臉色都變得極其的難看。 如果單單是東琦伯一家造反,對龐大的大胤來說,無非是纖芥之疾。 可是檄文上有上百諸侯的聯名,上百諸侯啊…… 紫衣太監跪在地上,身體戰栗,渾身冷汗不斷。 他舉著檄文,彎腰低頭,不敢動彈,滿朝文武的目光都凝聚在他身上,漸漸地,這太監的手臂開始劇烈的搖晃,所有人都聽到了他牙齒撞擊發出的‘咯咯’聲。 但是沒人吭聲,沒人動彈,就連剛才大呼小叫不斷給朱崇施壓的大將軍樂武,此刻也緊緊閉上了嘴,目光閃爍,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班列中,盧旲看了盧仚一眼,下巴朝著那太監挑了挑。 盧仚沉思片刻,大踏步走出班列,一把搶下了紫衣太監手上的檄文,就在手上將其展開,快速的閱讀了一遍。 東琦伯在檄文上的措辭極其激烈。 他明白的指出,‘天子不仁,太后失德,虐殺諸侯世子’。 他給自己辯解,‘東琦伯一脈世代忠良,奈何國有妖孽,牝雞司晨,太后擅權,外戚橫行,天子無道、不仁且荒yin無能,諸侯如身處烈火油鍋,朝不保夕’! 所以東琦伯總結,‘非有妄念他想,東琦伯一脈,但求公道,但求茍活’。 總之,在檄文里,東琦伯將太后、天子、大將軍罵得狗血淋頭,駢四儷六的辭藻極其華麗,大有一種大胤江山就因為他們三人要徹底玩完的意思。 因為太后、天子、大將軍武道,虐殺了他最最心疼、最最寶貝、視如心肝寶貝的世子齊胂,所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在檄文的后方,則是一行注釋:東琦伯一家的遭遇,齊胂的不幸遇害,讓東神州若干諸侯感同身受,深表同情,大家都是左鄰右舍的好朋友,遇到這種事情,大家都是大胤的忠臣,也不好意思跟著東琦伯一起起兵造反,但是也免不得搖旗吶喊,為東琦伯加油助威。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所以,有東神州上百諸侯聯名,聲援東琦伯。 東琦伯的封地,距離大胤的核心領地地勢遙遠,而且中間隔著十幾個諸侯的封地,如果這些諸侯盡職盡守的話,東琦伯的軍隊,不耗費數十年時間,不可能威脅到大胤朝廷。 但是在檄文上聯名的諸侯,就包括了這十幾家諸侯。 也就是,東琦伯的大軍,可以順著馳道,一路暢通無阻,直達大胤核心領地的東大門——東界城。 盧仚將這檄文看了一遍,然后走上前,將檄文交給了魚長樂。 魚長樂陰沉著臉,迅速看了一遍檄文,他的臉色變得越發難看,不做聲,將檄文遞給了胤垣。 胤垣看也不看的,站起身來,伸手分開身后的珍珠簾,將檄文拍在了太后的長案上:“太后,您看看,這事情,該怎么辦???” 太后一把接過檄文,咬著牙匆匆掃了一遍,然后又認真的閱讀了一遍,最后,她幾乎是逐字逐句的,仔仔細細的將檄文審核了一遍。 “亂臣賊子,狼子野心,簡直,簡直……”太后的臉色變得無比的難看。 齊胂的死,當然是和她有關的。 是她下令,將齊胂當做魚餌,引出了在皇城作亂的鬼祟。 東琦伯的檄文,將他造反的因果,全都扣死在了齊胂暴斃這件事情上。 所以,太后很可能會背上一個‘逼反諸侯’的天大黑鍋。 檄文中的‘牝雞司晨’啊,‘外戚’啊之類的詞,更是觸目驚心,簡直是誅心之詞。 太后目光掃過朝堂上那些突然變得精神起來的文臣,心里又是一沉。 如果這些徒子徒孫滿天下,而且最擅長煽風點火的文教官員,用這件事情攻訐自己的話,太后有點擔心,可能自己的位置都難以保全。 東神州,本來就是文教的大本營,是他們發家崛起之地??! 東琦伯的叛亂,很難說里面是不是藏了其他的東西。 本來這次,平亂大軍全軍覆沒,太后是盤算著,好生敲打一下文教的這群大臣,從他們手上拿掉幾個重要職位的。 但是這東琦伯的檄文一出……太后只能妥協了。 深吸一口氣,鎮定了一下精神,太后緩緩放下檄文,悠悠道:“這下可熱鬧了,呵,安平州叛亂還沒平定,這東琦伯,怎么又蹦出來了呢?” 朱崇輕咳了一聲:“太后,檄文上,寫了什么?” 太后微笑看著朱崇,反問他:“大丞相覺得,安平州的叛亂,該如何處置才好?” 朱崇眉頭猛地舒展開來,他看著微微搖晃的珍珠簾,腦子里瞬間閃過無數的念頭。 他微笑道:“臣以為,還是以城尉府為主力平亂。鎬京城內,城防軍不可抽空,那么,就從外州調動城防軍平亂罷。只是,還請大將軍,支援一些糧草、輜重才好?!?/br> 微微一頓,朱崇又笑道:“這一次,老夫推薦兵部尚書摩羅朽親自統軍出征,大家,誰贊成,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