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來自未來 第128節
書迷正在閱讀:和植物人大佬聯姻后、我靠直播登上武道巔峰、折青枝、穿成病美人后靠貼貼躺贏、我用巨星系統練花滑、爽文女主她靠吃瓜爆料紅了、退休后被竹馬套路了、同步平行世界的我制霸無限流、(綜漫同人)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我想退休呀(娛樂圈)
“小樹,今天我要去縣城,你把我送去縣衙?!崩枨鄨虒鹦涞?。 這幾天,金小樹又像之前那樣,搖著小船開始做生意了。 “姐夫你要去找茍縣令???”金小樹問。 “對?!崩枨鄨绦π?,之前茍縣令跟他提過,讓他謄抄好朱前的自傳之后,先拿去給他。 “姐夫你真厲害!”金小樹道,他姐夫想見茍縣令就能見著,一般人可沒有這個本事。 黎青執跟著金小樹去縣城的時候,看到有船往新碼頭那邊運人。 有兩個離得比較遠的村子,茍縣令出了一點點錢,讓那些民夫坐船過來。 左右花不了幾文。 崇城縣是一個很富裕的縣城,縣城人數也多,遠勝黎青執這身體的原主曾經生活的盂縣,但崇城縣占地面積很小。 江南人口 密集,這里的縣城和府城,占地面積也就很小。 比如說他們如今所在的禾興府……在某些地廣人稀的地方,一個縣的占地面積,都比禾興府大! 禾興府總共就一丁點大,這也就算了,下面還有七個縣!崇城縣在里頭面積還算小的…… 因為縣城比較小,來干活的民夫全都能回家睡覺,這樣百姓就可以休息的更好。 說起來……哪怕從崇城縣走路去府城,其實也只要走三四個時辰,坐船更快,一上午就能到。 不過這時候的普通百姓很少出遠門,他們廟前村,除了姚艄公、姚振富還有金大海,其他人都沒有去過府城。 黎青執這身體的原主當初是繞著府城走的,他也就對府城完全沒有印象。 金小樹先在王姐家附近停船,讓金小葉和方錦娘下船,然后就載著黎青執去了縣衙附近。 黎青執到縣衙的時候,其實還很早,但這年頭沒人睡懶覺,茍縣令早就已經吃好早餐了。 得知黎青執來了,茍縣令立刻將人叫進來。 “大人,半個月不見,您清減了一些,是不是年底太忙了?”黎青執一進去,就關心了一番茍縣令。 茍縣令非常高興,讓人給黎青執上茶上點心。 黎青執這時候,則是將朱前的自傳給了茍縣令。 茍縣令翻開朱前的自傳之后,先看的是黎青執的字。 他挺喜歡黎青執的字的,那整整齊齊的字,光是看著,就是一種享受。 也是這一翻,把茍縣令給驚住了。 這書從前往后,黎青執的字竟然又好了一些! 這次的變化不大,但字好到這種程度,即便是想要再進步一點點,也極為艱難! “你這字,我已經比不上了?!逼埧h令感慨不已,然后又開始夸獎黎青執。 黎青執被夸得很高興,另一邊,孫舉人卻有點焦躁。 他聯系了自己的好友,想讓好友在禾興府的張知府面前告一狀,結果正趕上張知府很忙,他的好友連著幾天都沒有見到張知府。 這也就算了,茍縣令對那些民夫,還特別好! 他不僅給那些民夫吃rou,還請大夫去給他們看病。 以前官府征民夫干活,死人是常有的事情,可這次……都過去好些天了,連個病倒的都沒有! 因為茍縣令讓人給那些民夫講他的故事,那些民夫還對茍縣令越來越愛戴…… 孫舉人一開始是不打算動手腳的,但現在……這手腳已經不能不動了。 但就算要動手腳,也肯定要等張知府來了才動,張知府人呢? 孫舉人正望眼欲穿,有人從外面跑進來:“老爺,有從府城發來的信!” 孫舉人被氣病之后,身體一直不太好,整天歪在床上不動彈,可當他打開這封信…… 孫舉人從床上坐起身,大叫了一聲好,又讓人把他的管家叫來。 張知府,要來崇城縣了! 他要盡快去做安排! 張知府確實要來府城了。 臨近過年,張知府前些日子挺忙的,一直到昨天,棋癮上來的他,才有空找孫舉人的好友下棋。 也就是在下棋的時候,張知府從孫舉人的好友那里,得知了崇城縣縣令征了很多民夫,要新建一個碼頭的事情。 禾興府水網密布,人們出行大多靠船,碼頭對老百姓來說很重要。 張知府就曾提出,要在全府各地多建一些河埠頭,方便百姓。 但修建河埠頭,跟修建大碼頭不是一回事! 崇城縣原本是有碼頭的,為什么又要建一個? 建碼頭必然要將河道挖寬,還要搬運很多石頭,大冬天的讓百姓去干這樣的辛苦活,百姓受得了嗎? 茍縣令在崇城縣已經有碼頭的情況下,又要再建一個碼頭,這絕對是為了政績……為了自己的政績不顧百姓死活,張知府立刻就不高興了,打算去崇城縣看看。 他本就打算在年前去各地看看,崇城縣可以成為第一站。 張知府打算今天一早出發,而孫舉人的好友,昨天晚上就寫了信,讓人送給孫舉人。 報信的人是半夜到的崇城縣,在船上睡了一覺,今天一大早就來孫家送信了。 而此時,張知府也已經從府城出發。 張知府年近五十,滿頭白發,他年紀輕輕就考上進士,又因為家中有些背景,一度官運亨通。 可惜十幾年前,他不慎得罪了把持朝政的晉王,被流放到北地。 即便有親朋好友幫著打點,他還是在流放途中吃了許多苦,同時也見到了老百姓的不容易。 后來晉王暴斃,今上總算能掌權,就將那些被晉王迫害的忠良找了回來,張知府就是其中之一。 張知府在回到朝中之后,平步青云,甚至做到了二品大員,然而好景不長,他又得罪了深受今上信任,權力極大的太監呂慶喜。 兩年前,他被踢出京城,成為了禾興府的知府。 這兩年,他一直很關心百姓,也為老百姓做了不少事情,一心撲在民生上。 張知府當年被流放,并沒有牽連到家人,但他在北地一待就是好幾年,那幾年里,他的獨子病死,他的妻子受不了打擊,也郁郁而終。 如今張知府孑然一身,無子無女,整個人看著也就比實際年齡要大很多,額上眉間還滿是皺紋。 他對自己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生活過得極為簡樸,這次前往崇城縣,他乘坐的就是一艘再普通不過的烏篷船,身邊除了孫舉人的朋友以外,只有兩個隨從。 孫舉人的朋友對此很不適應?! ∷潜镜厝?,家中極為富裕,日子也就過得奢華,平日里出行不僅會乘坐大船,后面還至少跟著兩條小船,隨時聽命。 但張知府的脾氣人盡皆知,張知府還是敢彈劾晉王罵呂慶喜的人……府城的人都不敢得罪他,孫舉人的好友也就不敢有任何意見。 這樣的小船坐著很不舒服,孫舉人的好友坐久了船只覺得渾身不適,至于張知府,他端端正正地坐著,面容嚴肅什么都看不出來。 府城在崇城縣的東面,新碼頭則在崇城縣的西面,張知府想去新碼頭那邊看看,但他先到達的是崇城縣縣城。 兩人乘坐的烏篷船是張知府花錢租的,船上什么都沒有,孫舉人的好友又餓又渴:“大人,我們已經趕了一上午的路,不如在縣城稍作休息,吃點東西?” 張知府是北方人,他其實每次坐船都不太舒服,也就沒有什么食欲。 但船夫和下人應該都餓了……張知府點頭應允。 他們找了個河埠頭停下,剛上岸,張知府就看到一群女人拿了一些布料,說說笑笑結伴從他們面前路過。 孫舉人的好友看到這一幕,暗道傷風敗俗,張知府的額間的皺紋卻舒展了一些。 崇城縣的縣城河水清澈,來往的人面帶笑容……看來大家過得不錯。 然而張知府剛這么想,很快又皺起眉頭。 茍縣令上任也就一年,崇城縣這樣富饒并不是因為他。 事實上,他去年來過崇城縣,當時的崇城縣,也是這樣繁華的。 倒是那些民夫,因為茍縣令的緣故,正在受苦。 張知府這么一想,就沒了心情,他找了一家面館,坐下吃面條。 吃了一會兒,張知府突然問給他端面條的老婦人:“老人家,你過得怎么樣?” 那老婦人笑道:“過得很好啊,兒子孝順,生活平順?!?/br> 張知府又問:“老人家,你覺得縣令大人是個怎么樣的人?” 聽張知府問起這個,這個老婦人兩眼放光:“縣令大人是個好人!當初張臭錢的人天天來找我們要錢,我們家面館掙到的錢,一半都要被他們要走!現在就不一樣了,張臭錢被縣令大人關進了大牢!” 這老婦人說完,又有人道:“對對,縣令大人是青天大老爺!” 還有人道:“縣令大人斷案特別厲害!”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來。 張知府愣住,這和他想的不一樣。 另一邊,孫舉人安排了人在河道口守著,想等到張知府,但他的人,盯的都是那些富麗堂皇的船! 第86章 張大夫 住在城外的老百姓, 大多沒聽過茍縣令的故事,張臭錢被抓這事,他們也感觸不深, 最多就是高興肥料的價格降了。 但住在城里的老百姓不一樣。 縣城識字的人多,他們中有很多人愿意給人念故事, 所以茍縣令的故事,大家基本上都聽過。 此外, 他們以前就算沒有被張臭錢的人欺壓過, 也害怕張臭錢那些三教九流的手下。 茍縣令鏟除了張臭錢,他們都特別高興! 現在要是有人在他們面前說茍縣令的壞話, 絕對會被他們打。 張知府聽口音就是外地人, 他 們在他面前,更是只會說茍縣令的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