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225節
秦魚仍舊是笑瞇瞇,他道:“或許吧,這并不取決于我,不是嗎?” “哦對了,聽說貴國的景公薨逝了,孤政務纏身,不能親至悼哀,只能勞煩春申君代為祭奠一二了?!?/br> 黃歇:“好說?!?/br> 楚國大將景陽死了,聽說是死于熱病,秦魚猜測,他應該是在前年河內之戰的時候受了刀傷,或許是身體里有炎癥,或者有膿血沒清理干凈,一直沒好利索,挨了兩年,終于死于一場 高燒。 其實在治療傷口感染和人體炎癥發燒這類疾病,秦國的醫學院研究成果斐然,沒見連楚國的這一支扁鵲后人都慕名去到秦國的渭水學宮求學了嗎? 但秦魚不明白的是,秦國有神藥的事并不是秘密,庶人百姓或者不知道,景陽不會不知道,這兩三年的時間,他怎么沒派人到秦國求藥呢? 就是不打著自己的旗號求藥,帶著重金到秦國購買消炎藥和抗生素也是可以的,秦魚可不認為景陽會缺錢。 這里面肯定有問題,需要再打聽一下具體消息。 秦魚將之記下來,開始乘船南下回洞庭。 在秦魚離開的這幾年,向圭擔任洞庭郡守,一直替他守著江南。 沒錯,是江水以南東至東海的所有地域,而不只是一個洞庭。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江水以南的土地,早就不是林木茂盛的煙瘴之地了。 秦魚以養蠶、種稻、養魚、熬糖、制紙、冶煉礦石、造船等產業源源不斷的吸引著附近的百姓和山民們聚集而來。 他們或許一開始連說話的口音都不相同,生活習慣和風俗更是大相徑庭,但這些都是可以改變融合的,只要有一個寬松開放安穩的環境提供給他們,他們就能自己和光同塵尋找出路。 秦魚回到已經頗具規模的長沙城后,安排下興建祖廟的任務,就開始馬不停蹄的巡視南地。 他要將現有的所有南地都整合起來,劃分不同的郡縣,查驗戶籍,便于進一步的管理。 就在秦魚兢兢業業的巡視自己的領土的時候,秦國應燕國的請求,出兵去攻打趙國去了。 如今秦國的土地,在擁有了北面的河套之后,西與陰山西域相連接,北與瀚海匈奴等游牧部族相接,南面是秦國的上郡,東南則是已經占領的趙國的半個雁門郡,再往南,是秦國在長平之戰后占領設立的太原郡,往東,就是趙國了。 此次秦國出兵,也是兵分兩路。 北路是由圖和秦巒領兵,從河套率兵出發,向北繞過青山,穿過戈壁灘和草原,向南去攻打雁門郡,目的就是要徹底占領趙國的雁門郡。 這里對上的趙國大將是李牧,并不好打。 南路則是由蒙驁領兵,從上黨滏 口陘向趙國腹地進發,一路攻打過去,三百里左右就是趙國的國都邯鄲了。 蒙驁直接奔著邯鄲而去,就是要在燕國境內圍困燕都薊的廉頗撤兵回防邯鄲,以解燕都之圍。 總體戰略上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讓秦魚詫異的是,秦國居然沒有在魏國和楚國用間,以此來牽制其他國家,在秦國與別國開戰的時候,別去瞎湊熱鬧,以免對秦國合成圍攻之勢。 這是多少年秦國作戰的常規風格了,這次秦國興兵四十萬同時南北作戰,居然沒有間諜活動,這實在是太反常了。 或許是秦王子楚和呂不韋已經開始用間,只是自己這里不知道,沒有收到消息? 謀國多年,秦魚習慣于站在高處掌控大局,不管子楚和呂不韋在搞什么,前線作戰,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大意不得,他不能寄希望于也許,所以,秦魚讓人密切關注著魏國君臣動向,尤其是魏無忌,如果讓魏無忌看到了繼續攻打河內,奪回魏國失去的土地的可能性,或許他會想法子說服魏王,暫時放棄兄弟之間的齟齬,趁亂興兵進犯。 除了關注魏國的間諜活動之外,秦魚還給河內守將王陵下了軍令,集結軍隊,嚴陣以待,向北可以和蒙驁率領的二十萬大軍打配合戰,圍攻邯鄲,向南,可以威懾魏國,讓魏國不敢輕舉妄動。 楚國這邊,他則是親自去了楚國現在的國都巨陽,參加楚國舉行的封后和立太子大典,蒙嫣和則是陳兵淮水,名為為楚國立王后和太子運送賀禮,實則是威懾楚國,不想開戰的話就老實一些,不要趁機搞小動作。 秦魚暫時在楚國游歷。 因為春申君黃歇棄楚王一去秦國近兩年,回來的時候還給他帶回來一個王后一個太子添堵,為了挽回楚王的心,也是為了繼續參與楚國的政事,黃歇主動提出更換封地,獻出自己原本的淮北十二縣的封地,與齊國相鄰的土地整合在一起,共同合成一個新的郡,便于管理。 他自己則是自請封地于吳,也就是現在蒙嫣和重點掌握的夷越之地。 誰都知道,現在的夷越是秦國說了算,若是想虎口奪食,必須打敗秦軍,將蒙嫣和趕出夷越才行。 黃歇自請吳地為封地,真不知道該說他是傻還是聰明,但他為楚王謀劃的誠意楚王是收到 了,為此,君臣兩人很是推心置腹的交談了一番。 為秦國的狼子野心。 對黃歇的自請封地之事,秦魚只是一笑置之,他四處游歷楚地,在祭奠景陽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 項燕。 如今的相燕,也只是三十許的年紀,現在還不是領兵作戰的將領。 項氏,姬姓,原本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個小諸侯國項國的貴族,項國被魯國滅亡之后,一些項國的貴族們便以項為氏。后來魯國的土地漸漸被楚國兼并,前兩年楚國徹底滅了魯國,魯國國君絕嗣,項氏也早就是楚臣了。 項燕這一個分支,勢力并不大,他們依附景氏而活。 如今景氏的家長景陽死了,項燕代表項氏來祭奠,同時看看,能不能從新家主這里,獲得一官半職的,也好為家族和子孫做長遠打算。 還真別說,項燕人長的高大威猛,排兵布陣也有自己的邏輯和思路,也能跟楚國的這些貴族玩到一起去,如今家主死了,新任家主亟需心腹將才來掌握老家主留下的軍隊,項燕便入了新家主的眼,竟能獨掌一軍了。 從頭看到尾的秦魚不由咂舌,只要會鉆營,都不用實際的考核,只憑借一個姓氏,項燕就能這樣輕易的就能掌握兩萬五千人的軍隊,怪不得大家都想要分封制,不想要郡縣制呢。 如果相燕不是楚國貴族,景氏新任家主恐怕正眼都不會看他一眼。 但其實,項燕也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也就是了,若景氏真的能重用與他,還是景氏賺了的。 正當秦魚帶著云姬在海上垂釣大魚的時候,他收到了分別從櫟陽、咸陽、洞庭、河內四地送來的八百里加急信件,其中櫟陽和洞庭的信件,用的是飛鴿傳書,飛行速度要比馬跑的快一些,以至于秦魚幾乎是一前一后收到的消息。 四地信件,共同傳達了一個消息:秦巒和圖帶領的二十萬秦軍斷絕糧草,被困青山! 秦魚驚的呼吸都要停止了,這可是二十萬秦國精銳軍隊啊。 秦魚考慮過蒙驁這路帶領的秦軍攻打趙國或許會有其他因素干擾,導致戰事不順,但他從未想過,背靠整個河套和上郡的秦軍居然會缺糧草供應! 秦國打仗,多少年沒出過糧草短缺的情 況了? 秦國征戰,向來是軍隊未拔,糧草先行,最不濟的,也會就近從他國花重金購買糧草,務必要保證軍卒們征戰有飯吃,不讓他們空著肚子打仗。 這是一個絕對不同尋常的信號。 到底是哪里出錯了?糧草為什么會斷絕,以至于將二十萬軍隊給逼入青山躲藏? 秦魚努力穩住心神,開始從頭復盤整件事情的經過。 子楚和呂不韋想通過戰爭立威掌權,秦魚是明白的,此次攻打趙國就是呂不韋居中調度,點將任命和糧草供應,都是他負責的。 秦國糧草是充足的,別說供應四十萬大軍征戰一年了,就是供應百萬大軍征戰一年,現在的秦國也能拿的出糧草來,絕對不會出現糧草短缺的情況。 呂不韋......呂不韋......呂不韋??! 他在搞什么? 他是想讓大軍餓死在北方草原上嗎?! 還有此次出戰的將領,秦巒、圖、王翦、嵐...... 這些人不是他的兄長,就是他的好友,就連這二十萬大軍,都是就近從櫟陽和上郡、北地郡、西域郡征發的軍卒,而這些地方,都跟秦魚息息相關。 這里是秦魚的老家,是秦魚最開始的基本盤。 這里的人,上到治理郡縣的管理,下到種田的黔首、擺路邊攤的商販,無不是安平侯的擁躉。 在這些地方,說一句百姓只知安平侯而不知秦王,并不為過。 而呂不韋,則是想通過這一次戰爭,將親近秦魚的將領和兵卒一網打盡,餓死在青山! 北面這支軍隊,能否攻打下趙國的土地是次要的,借此消滅秦魚的勢力才是主要的。 如今已是秋收以后,草原上草木開始枯黃,放牧的牛羊也開始遷徙,如果呂不韋控制了河套和上郡的郡守,不再向二十萬大軍供應糧草,這支馬匹和軍備皆精良的大軍,就會失去補給,要么撤兵,要么攻打下雁門郡,就地從雁門郡獲取補給。 但是,李牧不是那么好打的。 如果戰事失利,久攻不下,大軍只能回撤。 若是回撤的過程中,有埋伏不讓大軍回撤,那么,這支軍隊,除了就近進入青山躲避追兵,別無他法 。 而這支埋伏襲擊大軍的伏兵,成分肯定不簡單,要不然也不會逼的二十萬大軍束手無策。 好歹毒的計謀??! 其實,秦魚將秦巒帶領的軍隊遭遇猜的大差不差,甚至連那支由匈奴和趙軍組成的伏兵都被他給猜了個正著,只是,是怎么將世仇匈奴和趙軍聯合在一起,共同攻打秦國的軍隊,就是呂不韋的本事了。 只可惜,這個本事,他用錯的地方。 秦魚大腦急速運轉。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 第一條路就是立馬回咸陽,拿下呂不韋,迅速向青山派遣援兵。 但有一點,他現在并不能肯定,咸陽對他來說還是安全的嗎?會不會已經被呂不韋布置好圈套,就只等著他往里面跳了? 第二條,他不回咸陽,而是直接帶著援軍去青山救援大軍,然后整合救援后的軍隊,一路殺回咸陽,清君側。 對直接去青山救援,秦魚瞬間就想到了兩個救援方案,一個就是直接去太原郡,從太原、上黨、河東三地調兵,從南面攻克趙國的雁門郡,然后一路疾馳青山。另一個,就是率兵從齊國和燕國借道,行軍路線雖然遠了些,但不用遭遇征戰,可以直接繞路去青山救援。 相比于第一條冒險回咸陽,秦魚內心里,其實更傾向于自己率兵直接去救援大軍,因為,據他目前得到的消息來判斷,咸陽現在,恐怕正亂著。 秦魚為什么這么干脆的二話不說的就離開咸陽? 就是他早就已經發現,秦國宗室這邊,正有一股勢力在暗中崛起。 這股勢力,就是以秦國商會會長公子繒為首的宗室們,他們并不滿足于現下所有,更看不上商會分潤的那“微薄”的分紅,他們想要富貴險中求,搏一個擁立之功,一飛沖天。 其實在商會越發難以掌控的時候,秦魚就已經發現這個苗頭了,只不過,那時候還是秦王稷在位,無憑無據的,說這個只會惹人白眼。 后來秦王柱即位,這沒法子,這是公子繒的嫡親叔叔,還是秦王稷親手立的太子,公子繒縱使心中一萬個不服氣,那也是沒法子的。 但是,子楚算個什么東西,就因為某人擁立,他就能輕松的登上王位? 公子繒心中郁憤難平,大家都是秦王稷的孫子,他還是嫡出,為什么子楚可以即王位,他公子繒就不能呢? 趙魚你可以支持子楚為王,自然也可以支持他公子繒為王嘛,畢竟,這王位你不要,還不能讓別人來坐了? 以公子繒為首的一些宗室動作頻頻,不安于室,秦王柱其實隱隱有些察覺了,可惜他那個時候已經并入膏肓,已經無力再處理宗室之事了,他能做的,就是給秦魚舉行一個盛大的加冠禮,然后以此“恩情”拴住秦魚,讓他鎮守咸陽,幫助子楚掌握朝政。 宗室那邊,宗正勝肯定是知道的,所以在秦魚要離開咸陽之前,特地去找他,問他什么時候回咸陽。只要秦魚還會回來,公子繒就會有所忌憚。 但秦魚給的答復是:不知道。 這是一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信號。 秦魚不想在管咸陽這攤子事,在公子繒看來,就是默然公子繒可以起事了,在宗正勝的看來,就是秦魚壓根不在乎坐在王位上的人是誰,不管是誰,他都是秦國的安平侯,他的封地在洞庭,咸陽與他來說,可有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