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184節
“只是,這兵,要從哪里來呢?” 秦魚:“從越人那里來現招就行了?!?/br> 蒙嫣和卻是不看好:“越人才多少人,能招來多少兵?一兩萬頂天了?!?/br> 秦魚:“那可不一定?!?/br> 蒙嫣和:“你有辦法?” 秦魚抬抬下巴:“你看?” 因為 一直在跟秦魚說話,她沒注意湘水兩岸的變化,此時抬眼看去,一座座房屋拔地而起,有的地方豎立著高高的煙囪,正白煙滾滾的飄向更遠的山林。 蒙嫣和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哦,櫟陽的工廠,你在這里也建起來了?” 秦魚:“工廠哪里都有的,怎么還要說是櫟陽的工廠?” 蒙嫣和:“我不管,總歸是櫟陽第一個出現的?!?/br> 秦魚失笑,也不在這一點上糾結,只道:“前面就是長沙城了,咱們一會就要下船了?!?/br> 蒙嫣和看看身旁的少年,也沒多問,知道不管她想知道什么,總歸是一會都能看到的。 秦魚現在臨時居住的地方,是以前在洞庭湖邊建造的一個狩獵別宮,并不是洞庭郡的郡治城池。 秦魚選定的洞庭郡治自然是長沙,不過,為了能長遠發展,現在的長沙必須得在原來的地址上擴建,其實跟重建也沒有什么區別了。 重建長沙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滅釘螺,凈水源。 其實,滅釘螺的政令已經下了好幾年了,但因為語言不通和各自為政的原因,洞庭以南的這片百越地,對滅釘螺壓根就沒什么概念。 秦魚召集了他所能召集的所有越人部落的首領,都用不著將顯微鏡擺出來,他只是一人給發了一個高分辨率的放大鏡,剖開一個釘螺讓他們自己去看,等他們帶著將信將疑的神情看到釘螺里面密密麻麻蠕動的血吸蟲的時候,無不面無血色,甚至有的抱著鼓大的肚腹嘔吐不止,好似這樣就能將他們肚子里養的血吸蟲等寄生蟲給吐出來一樣。 自此,滅釘螺行動在所有的越人部落里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當秦魚拿出渭水學宮醫學院實驗做出來的廣譜抗生素,救活了一個部落首領之后,越人們對他們的新封君,才真正的臣服下來。 所謂的廣譜抗生素,就是用蒸精油的密封銅器,去蒸餾搗碎的大蒜,從大蒜汁里蒸餾出高濃度的大蒜素。 用這種方法蒸餾出來的大蒜素,跟后世的精密制劑自然不能做比,不過,在這個時代,已經夠用了。 這種高濃度的大蒜素,不僅可以用來涂抹在傷口上殺菌,它最大也是最廣泛的作用,是作為口服藥劑治瘧疾的。 但經過醫學院學生 多次試驗過后,他們發現,生吃大蒜可以治療瘧疾,按照這樣的推論來預測,喝下大蒜濃縮藥劑的治療效果,理應比生吃好幾斤大蒜的效果更好才是,但事實并不是如此。 秦魚在聽說了之后,建議他們去找當代扁鵲學一下人體五臟六腑的構造圖。 人吃下的食物,是要經過食道、胃、小腸、大腸四道吸收消化功能的,大蒜素被人直接飲下之后,沒有到達瘧疾病發地腸道內,在胃里就被吸收了,自然起不到治療效果的。 在弄清楚這些之后,如何讓大蒜素去到腸道治療病灶,而不是在胃里就被消化吸收掉,就成了一個高難度課題。 當然,這個高難度課題,在秦魚提出的“膠囊”建議下,經過一次次的實驗論證,最終定下以動物筋骨熬制的膠體包裹住一定量的高濃度大蒜素制劑,能頂住胃液的吸收,然后順利到達腸道病灶之后在破開膠體,被腸道吸收,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過程很曲折,也耗費了不知道多少噸大蒜,但成果是喜人的,除了大蒜素之外,另一種治療瘧疾的良藥,青蒿素也被蒸餾出來,與大蒜素一起,成為了秦國軍隊和地方官署,必備的良藥之一。 除了大蒜素和青蒿素這種廣譜抗生素,秦魚敢來南越的最大倚仗,其實是葡萄酒石。 葡萄酒石,可是治療血吸蟲病,而櫟陽,從秦魚發現了葡萄,就開始釀造葡萄酒了,等白起從西域帶回來新的葡萄品種,和隨著西域郡的開發運作,如今的秦國,上到貴族下到平民飲葡萄酒,已經成為一種風尚了。 葡萄酒多了,葡萄酒石也就多了,在醫學院驗證過葡萄酒石對治療南方的水蠱病有奇效,秦國的葡萄酒石就成為了一種稀缺藥品,百姓每年拿著上好的葡萄酒石送去當地官署,能為家中換來不少錢糧呢。 有了治療瘧疾和水蠱病的特效藥,秦魚在百越之地,暢行無阻,都不用他特地去召集,只要將他手中有神藥的消息放出去,那些聽說洞庭來了新封君的越人們就紛紛從山林中走出來,前來拜見新的主人。 想從秦魚這里獲得神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洞庭郡的屬民,他這個洞庭封君,才有責任和義務保住他們的性命。 在此條件下,大部分部落都表示了效忠,但也有一些頑 固的部落,則是遠走洞庭平原以外,進入了山林的更深處。 山林的更深處并不是只有大山的,在各大小山體之間,還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盆地,這些盆地,足夠一個小部落生存了。 秦魚對這些遠走的部落并不在意,強扭的瓜不甜,如果不能馴服,他們想留下來,秦魚還不要呢。 就這樣,洞庭的第一批屬民算是齊全了,不多,也就一萬多人,但就目前來說,也算夠用了。 既然人有了,生產建造自然要搞起來。 秦魚和蒙嫣和站在船頭甲板上,老遠就看到了湘水岸邊忙碌非常的工地。 此時已經是下午申時末,在秦國腹地,這個時候,該是在田間勞作的人們收拾好農具歸家用夕食了,不過,在這里,才是做工的工人們出來工作的時候。 湘水岸邊,到處可見高大的引水水車,和一般只出現在攻城器械中的大型滑輪吊桿、機械盤索。這些器械,全部都是由鋼鐵和大木合造而成的,將齒輪和軸承應用其中,可以靈活的轉頭吊鉤,勾著用手腕粗的吊索吊著的裝滿大石和沙土的藤筐、木箱,來來回回的將它們填充到水岸邊的工地去。 工地上,四散著有一人推的獨輪車,也有牛、驢子和騾子拉著的兩輪、四輪車。有了驢子,有了馬,騾子這種既有耐力又溫順(沒有生育能力)的牲畜勞力自然而然的應運而生,已經成為百姓家中心向往之的畜力幫手了。 光著膀子的漢子們,推著車、趕著牲畜,揮著鐵锨,甩動汗水將這些吊輪吊來的砂石按照要求平整填好,然后等著監工來驗收,驗收合格之后,他們才會進行下一個步驟。 這些被秦魚征來的越人青壯們在按照他的要求建造碼頭。 而那些拿著比例尺和書冊的監工們,則是秦魚從咸陽和櫟陽帶來的墨家子弟,他們目前要負責好長沙城的基建工作。 除了建造碼頭,還需要建造與碼頭配套的倉庫和店鋪,不過,這些都將是三期四期五期工程的,當下最重要的,則是先將??看坏拇a頭建好,否則,如果來了太多大船大賈,沒有卻沒有碼頭???,豈不是顯的他洞庭郡太小氣了? 湘水碼頭將是洞庭郡郡治長沙城的門面,必須要建造的高大上,當世第一才行。 秦魚對一直看著那些滑輪吊桿出神的蒙嫣和道:“在夏季最熱的時候,為了避免熱死人,中午放工,都是要他們回到陰涼處休息的?!?/br> 相反,等到天色暗下來,這些人將會在照明下繼續工作一段時間,將中午的工時給補上。要秦魚說,這些在工地上做工的工人們,或許更喜歡在早上和夜間工作,因為,涼快啊。 蒙嫣和:“理應如此?!?! 第168章 通行 在大船上看過建造碼頭的工地之后,大船??吭诹艘粋€已經建好的碼頭,這個碼頭高出水面許多,與他們乘坐的大船船板齊平,接駁的木板搭上來,抬腳就可以走上去,平整又安全。 碼頭上,一個須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者已經帶著一眾中青年們等著了。 他們都是秦魚目前手底下做事的官吏。 秦魚一上岸,老者就上前幾步,大禮參拜:“參見主君?!?/br> 眾人:“參見主君?!?/br> 秦魚:“起?!?/br> 他先跟蒙嫣和介紹道:“這位長沙郡都鄉嗇夫丹丘?!庇指で鹚麄兘榻B:“這位,就是大王派遣掌管洞庭郡的郡守蒙嫣和將軍?!?/br> 丹丘眼睛一亮,激動道:“原來這位就是嫣和將軍,久仰大名,如今得見,果真名不虛傳,名不虛傳!” 蒙嫣和好奇道:“你們聽說過我?” 丹丘笑道:“老朽也曾統領一部落,部落中的健兒l們也有隨嫣和將軍征戰楚國的,是以大家伙兒l都聽說過您的威名?!?/br> 原來這個丹丘,也是個越人,除了說話口音上別扭一些外,從他的穿著和行止上,可真看不出來他曾是彩繪滿身的越人。 蒙嫣和笑道:“原來如此,我此次來洞庭,曾隨我出戰的兒l郎們能回來的都回來了,想來再等不久,你們有親人在此,就能相見了?!?/br> 丹丘高興道:“那感情好......” 丹丘他們早就預備好了車架供秦魚和蒙嫣和乘坐。 是一輛裝著輕紗只有頂蓋沒有側板的軺車,熱風從輕紗的縫隙中吹拂進來,帶著微微的灰塵。 蒙嫣和看著平坦的路面,問道:“這種白地,看著不像是用熟土夯成的?” 用炒熟的土夯地鋪路是秦國修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秦國河內的那條直道和將來秦始皇修建的四通八達的直道都是用這種方法建造而成的,這種修路方法雖然耗時耗力,但質量那是杠杠的,能用上兩千多年呢。 不過,長沙城里的這條路不是這樣修成的。 秦魚道:“這是水泥地,用沙子和泥粉和在一起鋪成的?!?/br> 蒙嫣和:“這也是你新造的?比之熟土如何?” 秦魚:“不能相比。這種鋪路方法,用料簡單用時更短,只要鋪在路上干了就行了。不過,這種水泥路不經用,以這樣頻繁過車拉石料泥料的用法,也就能用上個一兩年吧?!?/br> 蒙嫣和皺眉:“這么不經用嗎?這豈不是白鋪一回了?” 秦魚:“這一片區域大約有百頃地,一千人只用了一天半就鋪完了......” 蒙嫣和驚的眼睛都睜圓了一圈:“百頃地,只用了一天半就鋪完了?!” 秦魚笑道:“是,所以,雖然不經用,但應付眼下的碼頭建造是夠用了,等碼頭建好了,這種水泥路也就破的差不多了,正好再換熟土路,能用的更久一些?!被ò?,水泥可是大殺器,雖然動不動的就會開裂讓路面變的坑坑洼洼的,但短時間救急用的話,就很香了。 出了正在修建的碼頭,走過一處看著荒涼但已經用白石灰和草繩圈起來的一塊塊方塊地,蒙嫣和不由問道:“這是做什么的?” 秦魚:“這里啊,是留出來建倉庫和商鋪的?!?/br> 地皮都在他手中,等碼頭建起來了,來往運貨的船只多了,倉庫的需求將急速上升,他將此地劃出來給這些有貨的大商賈,只將地皮租出去,都不用他出材料出人,等收回來的時候,就是一個個有墻有頂的成熟的倉庫了,這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呢。 等過了這片荒地,就是成片的工廠區,同樣是用水泥地暫時鋪成的平整地面,有一條河流從東而來,注入湘水,這條原本沒有名字的河流現在有了一個新名字,叫做瀏陽河。 瀏陽河邊上同樣整齊排列著十幾個高大的水車,十幾丈的水車掀起瀑布般的水流,水流巨力沖擊下帶動磨坊不停地快速轉動,有包著頭巾扎著袖口和褲腳的制糖工將從上游水車沖洗干凈的甘蔗投進轉動的滾磨中,將汁液炸出,流入下面砌好的池子里,炸完甘蔗汁水的甘蔗纖維則是被掉落在一條滾帶上,隨著滾帶慢慢移動,最終滾落到盡頭的筐子里。 等筐子裝滿了干癟的甘蔗纖維,就會被人背走,去另一個房間做處理。 裝甘蔗汁的池子是有管道連通到熬煮甘蔗的鍋爐那邊的。 如今是夏日,熱浪滾滾,熬煮甘蔗汁的鍋爐就架在室外,燃料用的是沼氣,產生沼氣的原 料,自然就是生活在這個區域里的所有人和牲畜的糞便了。 即便如此,能供應一次幾十大鍋的甘蔗汁水的熬煮也是不夠用的,所以,有些鍋爐的下面,燒的是焦炭和柴火。但不管燒的是什么燃料,在這樣三十七八度的天氣里熬煮甘蔗汁,也夠人受的。 等沒有人抱怨苦累或者不來干,因為,做這樣的活,不僅能有飯吃,有屋住,還有兩倍的工錢拿,這樣一個熬糖工,若是手藝不好或者不講衛生、身上有水蠱病的都沒資格來干呢。 要想甘蔗熬糖熬的好,絕對是一門手藝活,否則,一個弄不好,糖就焦了糊了黑了,就不是上等質量的好糖了,所以,在這里熬糖的工人,每一個都很寶貝。 因為實在是太熱了,秦魚和蒙嫣和遠遠的看了一眼熬糖的地方,然后一人嘗了一塊切好要裝盒的紅糖之后,就去了另一個廠房。 這是一個小型造紙廠。 這個小型造紙廠,是倚靠甘蔗制糖廠建起來的,造紙的主原料,就是榨干的甘蔗纖維。 只要摸索出了步驟,造紙的原材料遍地都是,而且,用不同的草木造出來的紙,質量也不同。 甘蔗纖維長度適中,纖維寬度大,用甘蔗漿抄造出來的紙柔軟而溫和,吸水強度高,但韌性卻很不理想,因此,為了能增強抄造出來紙的韌性,捶打而成的甘蔗漿里會混入不同比例的木漿,這樣抄造出來的紙,就能兼具柔軟和韌性了。 用甘蔗造衛生紙,可以代替和補充短絨棉造紙,畢竟,女性生理期,可以用質量更好的棉花制成的衛生棉,其他包裹食物、擦手擦腳擦屁屁的時候,就用甘蔗紙好了。 一開始蒙嫣和聽說甘蔗可以造紙的時候,她還以為是她來洞庭前,蔡相獻上來的可以書寫的那種紙呢,卻原來,秦魚這里弄出來的,還是跟五谷輪回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