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64節
只是近日,稼夫平靜的生活,有些被打破了。 天還未亮,公雞就開始打鳴了。 稼夫的妻子婭第一時間醒來,推推還在熟睡的丈夫,小聲道:“良人,良人,雞叫了,該起床了?!?/br> 稼夫嘟囔了一句:“再睡會?!本娃D了個身,擁著被子繼續睡。 婭眼睛一瞪,伸腿給了自家良人一腳,將男人踹的滾下床榻。 稼夫瞬間清醒了。 咋啦,咋啦,大軍開拔了?還是有敵人來襲? 等透過灰暗的光線看清是在自家之后,他才微微松了一口氣,摸上床榻,跟自家愛妻軟語:“我這就起床,你下次可別踹我了,踹壞了,還不是你自己心疼?” 婭的起床氣通過這一腳徹底消散了,她有些心疼的摸著自家良人,略微愧疚道:“疼不疼?我給你揉揉?” 稼夫忙道:“就有一點點疼,我再睡會就不疼了?!?/br> 婭好笑,捏著他一塊軟rou:“你方才說什么?我沒聽見?” 稼夫呵呵訕笑:“我說,一點都不疼。今日公子要在西鄉選拔親衛,我也在選拔之列,咱們這就起吧,可不能遲到了?!?/br> 婭:“原來你還記得大事,我還以為你忘了呢?!?/br> 稼夫:“怎么會忘?”有你時刻提醒著,我就是想忘也忘不了啊。 婭穿好衣服,對稼夫說:“你快點。我聽說咱們這位公子,尤其注重潔凈,你起來之后,什么都不要做,先修好胡須,清潔牙齒才是正經?!?/br> 說罷,婭就出了屋子,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等婭出去了,稼夫才重重的松了一口氣。嘖,一家之主不好當啊,他不喜歡下田耕種,多虧了婭在外頭為他說好話,他才能不遭鄉里人白眼。為了過自在日子, 愛妻的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他能忍則忍吧。 婭在見到自家良人開始打水洗漱之后,她才背上背簍,讓家中奴仆帶上鋤頭,放心的出了家門。 前些日子,她帶著家中奴仆去山間亂林里摘了許多的黃花,讓良人送去都邑,換回了五只雞苗八只鴨苗在家里養,里典已經跟家里養家禽的人家科普過了,要想家禽養的好,野草最好喂新鮮的,然后摻雜一些麥麩粟殼,若是能抓到地龍(蚯蚓)喂食,不僅家禽長得快,等到下蛋的時候,每天都會多下一個呢。 麥麩粟殼,自從沮水邊上建起水房之后,將未脫殼的粟米,送去舂米房,一個上午就能舂出全家吃半年的粟米來,將晾曬干燥的麥粒送去水磨房,一個時辰的功夫,就能磨出吃兩個月的麥粉來。 而這,只需要交上些許米糧當做酬資就行了。 舂下來的米殼和麥麩,若是不想要,可以抵酬資,若是想要,可以運回自家自用。 婭當然選擇運回自己家,攙著草葉喂養家禽啦。 說到喂養家禽,婭最近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就跟人都喜歡吃rou一樣,家禽們,也喜歡吃地龍。地龍這東西,最喜歡鉆腐臭之地,自從家中養了雞鴨之后,她每日打掃禽舍,都能掃出許多糞便,她打算用這些糞便拌上泥土,做一個土槽,里面放上一些地龍苗,看看能不能養一些地龍出來。要是真能養出來,那么她家雞鴨可就不缺口糧吃了。 婭一邊想著如何養殖地龍的事,一邊帶著奴仆去了自家農田。她讓奴仆們先去鋤草,鋤出來的草要翻晾在田埂上,等到中午太陽最烈的時候,將這些草曬死曬干,就可以拿回家燒火了。 她自己則去了自家田邊割了一些野草做禽糧,摘了一些藿(大豆的葉子)做菜蔬,又巡視了一遍自家的菽地,見豆莢長的還算可以,囑咐完奴仆們鋤草完就回家吃朝食,才轉身背著背簍里的草蔬歸家。 唉,要是早知道鄉里能建起這樣好用的水磨房,她夏收之后,就在田里多種些菽了。如今縣里的菽可是緊俏的很,不僅打下來的豆子,就連豆桿和豆莢都能稱了按斤賣到官署里換些布帛鹽醬和半兩錢。自家留下的豆子不僅能自家磨了吃豆腐,剩下的豆渣還能喂家禽,最不濟擱油脂里炒了做豆渣飯,也比之前難以下咽吃了 還漲腹的豆飯好吃。 失策啊失策。 今年收了豆子之后,她要多留一些豆種,明年爭取多種一些,反正現在不用自己費力舂米了,有多余的力氣正好多種些糧食。 婭回家的路上遇見了一隊牛車,趕牛車的是一個老黔首,牛車上都是扎的緊實的糧袋,堆的高高的,后面有三五個青壯漢子推車,為牛減省一些力氣。 這些漢子不是西鄉的人。 婭進了旁邊田壟里,戒備的看著這一隊人。 趕牛的老黔首露出一個和善的笑容:“婦良(好人家的婦人),敢問前面不遠可是西鄉的水房?吾等乃是南鄉的黔首,特來西鄉舂粟米的?!?/br> 婭一聽這口音,就知道這些人確實是南鄉的黔首。自從他們西鄉最先建起水房,其他鄉里諸如南鄉、東鄉和北鄉的百姓黔首們就都來他們西鄉舂米磨麥。這些日子以來,婭也見了不少,更是沒少聽各鄉里的口音,因此,這老漢一開口,她就聽出來,這些人確實是南鄉人無疑。 婭的臉上卸下戒備,也露出和善的笑容,道:“前面就是西鄉水房了,老翁沒走錯路。不過,婦人聽說,東鄉水房也建起來了?你們怎么沒去東鄉,而是又來了西鄉?”南鄉離沮水遠,沒有溪流可以建水房,她可以理解,但她聽說,東鄉因為水源充足,可是一下子建了三座水房呢。西鄉這邊只有一座,難道南鄉的百姓黔首們不知道去東鄉嗎?那里可是有更多的水房用呢。 老黔首哈哈笑道:“西鄉離我們南鄉更近,且是公子魚的封地,吾等更愿意來西鄉借用水房?!?/br> 后面的一個漢子也接口笑道:“東鄉的水房固然多,但卻分擔了除西鄉以外的三個鄉的鄉民們去舂米,我們去了,未必能排上隊,就想著來西鄉碰碰運氣?!?/br> 婭了然,笑道:“你們來的巧,最近西鄉的粟米麥子磨的差不多了,水房空了下來,你們現在過去,正好用上?!?/br> 老黔首瞬間笑的見牙不見眼,跟婭告罪一聲,重新趕起牛車,向沮水邊而去。 婭看著遠去的牛車,臉上不由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心情很好的回家了。 回到家之后,婭見自家良人已經收拾好自己,正在院子里將戈矛舞的虎虎生風,她笑笑,對良人道:“我這就 去做飯,等會你記得把孩子們叫起來?!?/br> 稼夫答應一聲,繼續cao練。 婭先是去了禽舍,剁了一些草葉,混合著粟殼麩皮喂了家鴨,才進了灶間,開始熬煮今天的飯食。 婭家里用的還是陶器煮飯,自從都邑里開始賣鐵鍋之后,她就想著花大價錢去都邑西市里買一口鐵鍋自家用。 錢她都準備好了,但買鍋出西鄉的時候,正好遇見西鄉小吏在為過往鄉人們解釋,說是如今西鄉已被大王封給了公子魚,公子魚想要在西鄉鄉民中征選衛隊,成為衛隊士卒之后,有以下福利待遇...... 其中就有大小鐵鍋各一口。 這不是巧了嗎,她家良人乃是二級上造爵位,上過戰場,正當壯年,這些年來更是沒有荒廢了cao練,正好讓他去充當公子魚的衛隊,省的他一個大男人在家閑著不做事,讓她看了眼睛疼。 不說其他福利待遇,最起碼,能給她換兩個鐵鍋回來呢,省了家中開銷了。 婭打道回家,將這個消息說給自家良人聽,并立逼著他一定要去參與選拔。 上造聽著好聽,是個軍功爵位,但只有二級。秦律規定,三級(包括三級)簪裊爵位以下者,遇到征發勞役和軍役的時候,仍舊要服役的?,F在自家良人還好好的待在家里讓她伺候,但誰知道哪一天早上醒來,等待著她的不是將良人踹下床,而是一個征兵令呢? 公子魚如今只有六歲,等到他上戰場博軍功的時候,還要十幾年呢,在這十幾年里,秦國即便有戰事,也征不到櫟陽來,更征不到公子魚的頭上,要是自家良人做了公子魚的衛隊,可就有十幾年的安生日子過了。 因此,婭是一定要讓自家良人進入公子魚的護衛隊的。 就是不發軍餉也要去。 稼夫也想到了其中的好處,但這樣的好處,稼夫一介尋常百姓,自覺可能輪不到他,但他仍舊聽妻子的話,加緊訓練自己,然后養成清潔的好習慣,力求能讓公子魚看上。 就為了給妻子一個安慰吧。 就是最后沒選上,他也盡力了,妻子應該也不會怪他的吧? 準備了一個多月,終于等到了征選的日子,婭才會一大早的就喊稼夫起床,務必不要錯過時辰。 婭今日的早餐是麥飯和雞蛋炒藿菜,飽腹又有營養,還能避免如廁影響征選。這是她特地為自家良人做的。 用過朝食,稼夫就在婭的殷切目光中,出發了。! 第75章 規劃和選拔(10000營養液加更) 有了一千金的現錢和一大倉庫的海鹽之后,秦魚設想的招募有余力百姓做工的藍圖就可以施展了。 他給現在和明年做了一個大體的規劃。 第一就是將水車和水碓、水磨鋪廣到全縣。建造水車除了需要技術支持之外,還需要大量的成熟木材和桐油,建造水磨還需要大石,水車和磨盤建的越大,需要的木材和石材的質量就越高。 他如今已經在王宮和都鄉各建造了一座水房、在東鄉更是一下子建了三座,用的都是官署的開銷,若是繼續下去,管財務的小吏就該引咎辭職不干了,因為為鄉里建造這些,完全是政府福利性質,不需要下面鄉里出半個半兩錢的。 因此,秦魚打算趁著農忙還沒開始,用錢、鹽和布帛發動一次有償勞役,請有經驗的砍伐小吏帶著縣里的青壯們進一次北山,多采伐一些成材的大木和大石回來備用。北山靠近沮水,砍伐的木材可以直接扔進河里順流漂到都鄉截留打撈,大石的話,就需要靠人力和畜力給拉回來了。為了可持續發展,秦魚是讓人帶著適合北山生長的樹苗過去的,砍一棵大樹種兩棵小樹,且務必要保證它們能成活。 因為是有償勞役,秦魚特地跟征發勞役的小吏說明了,若是有不想參加勞役的青壯,也無需強迫,要以自發報名為主。 秦魚已經做好了沒有多少人報名的打算,若是征發不到多少勞役,秦魚就讓秦王派給秦魚的三千刑徒給頂上,里面絕大多數都是青壯,將采伐的時間線拉長,等到河水結冰的時候,縣里同樣能積累足夠的木材和石材。 但是,自從征告發到各鄉里之后,第一日各鄉的里典報上來的人數,就超過了秦魚需要的總人數的預期。 秦魚納悶:“我這征發的可是苦役,怎么有這么多自發勞力報名?” 向圭笑道:“這算是什么苦役?不過是在離自家不遠的地方做工,連縣都沒出呢,還有鹽和布帛拿,這樣的好事,我可是頭一回聽說?!?/br> 秦魚:“那他們還真相信我能如實支付答應他們的報酬?!?/br> 向圭簡直要翻白眼了:“就連山間采的野花都能換牲畜苗,更別說大木和大石了。如今縣里的百姓們恐怕都覺著咱們櫟陽的官署是個取之不盡的財寶庫了?!?/br> 你當每天散落到各家各戶的家禽都是假的嗎?百姓黔首們不傻,自然知道拿到手里的才是最真實的,如今縣里的牲畜苗都還沒換完,征完勞役就是拿不到鹽和布帛,用勞役換牲畜苗也是可以的。 再者,秦為了建造宮室和陵墓,幾乎每年都要征發勞役去山里采伐大木和大石,還是無償的那種。住在水邊沿岸的百姓和官署,若是見到河里漂著的木材沒有及時打撈起來,縣官和百姓是要受到處罰的。因此,秦魚別說是有償勞役了,就是無償的,黔首們也必須聽從。 對向圭說的野花,秦魚糾正道:“那可不是尋常野花,那是油菜花,可以榨油的,等到明年這個時候,說不定咱們就能吃上菜籽油了呢?!?/br> 向圭看著秦魚,覺著這孩子真是異想天開,但他也不說喪氣話,只道:“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管是種什么,從種下到收獲,都是需要人力打理的,只要這些你都規劃好了,我沒意見?!?/br> 秦魚撓頭:“先種一些試試吧,反正現在我手里的種子不多?!?/br> 不管怎么說,百姓們能自發來他這里做活,除了緩解了秦魚的用人壓力,還讓他第二個計劃能夠提前實施了。 秦魚給櫟陽的第二規劃,就是大量種植果樹,以柿子和葡萄為主,桃李杏山楂棗子板栗等果樹為輔。 秦魚已經看過櫟陽的輿圖了,他在上面看到了各個鄉里的分布位置,卻沒有看到邊界線,他去問向圭,向圭也很詫異的告訴他,櫟陽是沒有分界線的。 櫟陽的北邊是頻陽,西邊是涇陽,東邊是重泉,東南是鄭縣,南邊是戲,縣和縣之間是大片的空地,誰家有能力去開荒,地盤就是誰家的。 就是這么任性。 所以說,在秦國,或許是在整個戰國時代,都是土地多到沒有人去開墾,而且這個開墾,還不是去開墾完全無人問津的荒地,而是在原先有阡陌做界,因為各種原因荒蕪了的田地里耕種。 這樣的荒地,櫟陽周邊也有,都是百姓們無力耕種之后才荒蕪的。秦魚要做的,就是盡量的將這些荒地給利用起來,比如,在靠近鄉里的空地和道路兩旁種上果樹。 果樹種植雖然也需要人去打理,但工作量上,要比種田少許多,這樣,日常的時候,就可以以亭為 單位,讓亭長來負責果樹的日??搭?,等到施肥除草或者采摘的時候,秦魚會再發動縣里的人手去干活。同樣是有償的。 這些果樹名義上都是屬于縣里的財產,但他并不打算讓人嚴加看管,更不打算設立刑罰懲罰偷摘果子的人。水果可以飽腹救人命,也可以為人體提供微量元素,提高人體機能,秦魚要想提高人口出生率,就要為百姓們創造一些可施行的條件。 等到秋季收獲的時候,秦魚就可以利用大量的果實釀造柿子醋和葡萄酒、葡萄醋,這些既可以當做勞役報酬發放給百姓們,還能賣給食鋪和商人們,進項或許沒有花露那么暴力,但它細水長流啊,完全可以作為官署日常的一項工作來做。 現在百姓們干活這么積極,他就可以給鄉里百姓們和來往的商人們發布公告,說明櫟陽縣需要購買大量的柿子樹苗和葡萄藤苗,其他果樹苗也少量需要,請他們運來櫟陽官署,官署會按照市價購買。 柿子是民間常見果樹,百姓們都認識,有不知道葡萄是什么的,秦魚就特地在櫟陽四個城門口各放了一個大陶缸,里面種上從西鄉自己家里移植過來的葡萄藤給來往的人們做比照。七八月份,葡萄藤上已經掛上了圓溜溜的青葡萄,非常好辨認,只要是見過的,都能一眼認出來。 他現在先將消息放出去,等到果苗收購上來,也就到了八月份秋收的時候,去山里采集大木和大石的百姓黔首們也該回來了,秋收過后,他就再發動一次有償勞役,請這些百姓們幫他把果苗遍植各鄉里道路兩旁,等到明年春天,這些果苗,至少能活一半吧?他要是放出果樹不限制百姓采摘的消息,百姓們自發去維護果苗,會不會成活更多? 現在當然也只能是想一想,需要到時候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秦魚的第三個規劃,是發放種植補貼,讓百姓們在需要納稅的良田之外的屋前屋后,種植玫瑰和大豆。 道目前為止,輪那邊已經篩選出來出油率最高的月月紅品種出來,秦魚給這個品種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就叫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