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我死也會看好他們的,你放心吧?!?/br> 洹載看我一眼,低下頭翻閱平板,預備上課。 我也把平板從書包里掏出來:很重要的,我人生第一次靠勞力買回來的平板。抱著包裝開心好幾天,沒出息的樣子毫不意外地被我的合伙人們嘲笑了好幾天。 接近上課時間,樂隊小朋友們一個都沒來,洹載擺弄電子屏幕和攝像機的當兒,我悄悄問沈星旭:“怎么還不來?” 沈星旭立刻回復:“學校在補課!我們會看錄像的,你們先上吧!” 好吧,只有我和洹載…… 跟前男友時隔幾個月再次見面,其實…… 怪尷尬的。 “你會弄攝像機嗎?怎么開始拍攝?” 洹載轉著某個按鈕問。 “我?”我湊過去看,“我也不會,要不試試?” 左轉,右擰,始終無法開始工作的攝像機,我一籌莫展。 如果忽略掉幾次不經意間的肢體接觸,或許這個問題還是能夠解決的。 而被洹載稍微碰一下,我腦袋里為數不多的清醒就徹底沒了,剩下奇怪的不知道哪來的雀躍。 我高興什么? 沒等我找到答案,洹載就找到了沒開機的原因——沒裝電池。 我終于回到辦公桌邊,如釋重負。 再搞下去我怕不是得尿遁。 洹載應該也沒有察覺我的異樣,他的表情依舊很冷淡,倒像回到我們初見時的樣子。 “——吳樾,我是來這上課的,你可以稍微看一下電子屏而不是我的臉嗎?” “……”被抓包了,我連忙低頭道歉,“不好意思,我走神了?!?/br> “我希望你清楚,我并沒那么愿意來這浪費時間給你上課?!?/br> 洹載聲音依舊很冷淡。 “對不起,我真的錯了,開始上課吧老師?!?/br> 洹載閉眼呼了口氣,把ppt重新按回第一頁,我咬住下唇保持清醒,課程就開始了。 “現代流行音樂只有一個起源,西方。 “西方音樂的歷史就是現代主流音樂演變史,充其量在樂器上賦予變化、融合各地民族音樂特色為多樣性。學音樂盡可以只從簡單的樂器入手,到經典曲目,再到考級考證,但這條路指向的是樂器演奏者,或者業余的愛好者,做到這點很簡單,重復大量的練習,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而如果想成為創作者,必然要通過兩條路:第一,扎實的古典音樂基礎,這是創作的基礎,沒有音符,編不出旋律,缺少對樂器和旋律的整體把握,就會缺失競爭力,這是內在功夫;第二,了解同行,解構編曲節奏,來了解歌曲競爭力和當下潮流趨勢。很多時候我們說一首歌好不好,流行與否,并不取決于歌曲質量,而取決于外部因素:同期出現了什么歌曲,反襯你的音樂類型鶴立雞群;歌詞的力量同樣重要,在影視、游戲ost中多有體現……這是外在的部分。 “總而言之,想要站在音樂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先搞清楚自己的能力,和發展方向?!?/br> 我舉手:“為什么把這件事放在第一個說?我以為會在很后面,比如說決定創作方向的時候才會考慮?” “有預期,就不會因為一時的得失迷失方向?!变≥d頓了頓,反問我,“僅僅拿peak9的歌曲來說,你覺得它們比其他同期團體優勢在何處?” “呃……我現在還不是專業的,所以我先猜猜看?!蔽宜伎贾?,“曲風多樣,前奏很抓人,讓人耳目一新,有層次感,很耐聽,也符合現在舞曲的主流趨勢,方便在傳唱和舞蹈使用?之類的?” “蒙對一些?!变≥d回答,“歌曲包括兩個東西,曲和人聲,曲包括旋律和編曲,你說的‘抓人’、‘層次感’是指編曲,‘層次感’也包括人聲?,F在市面上常見的同一首歌的remix版本,玩的是編曲,通過不同樂器和節奏感重新編輯一首歌,但不變的依舊是,作曲。你說舞曲,說的是歌曲的表達方式:唱加舞蹈。這是錦上添花。但潮水退去,叫一首歌反復傳唱的歌曲的本質,還是旋律,也就是作曲?!白鳛閷Ρ?,提一下當年跟peak9同期出道的另兩個選秀組合,myth,強項在舞臺表現力,短板在人聲,沒有幾個能開口唱歌的,另外我從別的渠道得知,這個公司舍不得掏錢買好歌。他們的打歌舞臺開麥率基本是20%以下,音調高了邊跳邊唱唱不上去,rap也拉得很艱難,有人稱呼他們是‘勁舞團’,我覺得還挺貼切。國民之子,強項在人聲,短板在舞臺表現力,選曲跟公司決定的養成路線有關,注定他們受眾有限。peak9成功的理由是,作曲、編曲、人聲、舞臺表現力,沒有短板。我可以直接告訴你,peak9的九個人,每個人的音色和音域各有不同,這使得歌曲創作有很大空間:低至rap高至高音,百無禁忌。此外合聲時候很有優勢,這就是抒情芭樂你聽出層次感,也覺得‘耐聽’的理由?!?/br> 洹載的隨著分析表情逐漸放松,我忍不住調侃:“很驕傲嘛,李制作人?!?/br> 洹載沒有搭話。 “當時peak9第一張專輯,走的還是十幾年前聚星永華打造當時的音樂偶像的路子。十幾年前的樂壇流行什么:給一個音域音色都很好的歌手樹立人設,然后圍繞這個主題給歌。走歌姬路線的每一首都是史詩主題,譬如安室奈美惠;走清新路線的每一首都是歌頌生活,譬如范瑋琪。但當時歌手展示自我的舞臺不比現在多,參與到競爭的也不再是本國語言的歌手,而是全球化市場,異常豐富的傳播渠道和社交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