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九福晉的土豪系統 第115節
書迷正在閱讀:教練我要學機甲、謀娶、向冷面將軍求婚后(重生)、我靠寫文爆瓜翻紅、七零之冷情知青的佛系妻、圣母病的日常生活[無限]、鳳鳴商(雙重生)、男主發瘋后、玄門大佬在驚悚世界贏麻了、反派的人魚老婆
他趕緊哄著大閨女,“不對!都怪你十叔,你十叔是個大壞蛋,等會阿瑪就打哭他,讓他管你叫叔叔?!?/br> 小寶珠其實還沒適應好寶珠這個名字,還以為自己是小寶,但是這一會也挺明白了怎么回事,總算是不鬧騰了。 乖巧了之后的兩個孩子確實格外的引人喜歡,宜妃抱著這個舍不得那個,抱著那個舍不得這個,那個也放不下。 但是可惜,出宮建府的皇子就與從前在阿哥所的時候不同了,過來給親額娘請安也得掐著時辰。 若是李星晚自己一人帶著孩子進宮還能多待一會,在宮門落鎖之前回去也不是不行,反正佟貴妃和太子妃對這些事情都十分寬宥。 但是胤禟也在此就不合適了,他到底是成年的皇子了,還是個王爺。 要知道翊坤宮里還是有其他妃嬪與宜妃同住的,不過是每次胤禟得以進來請安的時候,宜妃都會提前告知好。 那些妃嬪縮在屋子里,連窗戶都不能開,避免跟這位定郡王碰面。 這其實也是胤俄回了阿哥所的原因,他額娘溫僖貴妃去了之后,宜妃因著從前的交情,以及老九老十的兄弟感情,對著老十很是關照。 可是即使胤俄感謝宜額娘的照顧,也不能隨意去請安,畢竟翊坤宮里還有其他妃嬪。 紫禁城里規矩最大,宜妃只能戀戀不舍的松開拉著小寶珠的手,看著兒子兒媳婦帶著兩個孩子在宮道里的身影越來越小,直到一個轉彎,再也瞧不見為止。 胤禟抱著小女兒哄來哄去,騰不出心思,李星晚卻是似有所覺的回頭,紅色的宮墻佇立在哪,透過上方的那些檐角能瞧見大致的方向,離翊坤宮越來越遠了。 紫禁城規矩最大,還有另一句話,紫禁城皇上最大。 在乾清宮的康熙收到了一份禮物,來自江南商會、山西商會、安徽商會、廣東十行的獻金,用于河道、賑災、建造學堂等。 這是李星晚牽線達成的一樁生意,沒錯,就是生意。 第87章 接風洗塵 李星晚牽線的獻金自然不是真有那么多一心為朝廷的商人心甘情愿為皇上效忠。 說白了便是康熙需要銀子,而商人們也需要一個牽線搭橋的人才成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商人們即使再有錢,也會想要階級的攀升,同政治搭上邊才是商人們的最終追求。 事實上在這件事之前,廣東十三行的幾家領頭的便有了賜官,實現了整個家族躍遷。 康熙自然也是十分滿意,更何況李星晚還是皇室的媳婦,他甚至比看到兒子出息還高興,畢竟兒媳出息太過就不好控制。 而李星晚這樣的,日后若是有什么事情還能派上用場,很不錯。 非常滿意的康熙頻頻夸贊李星晚,甚至多次在私下里對著臣子夸贊這個兒媳婦,尤其是在李煦面前,那更是一副十分親近的親家做派。 一來二去,眾人也便知道了,定郡王福晉是皇上滿意的一個兒媳婦,不亞于對太子妃的滿意。 李星晚確實莫名其妙的得了一個賢良淑德的好名聲,她明明什么也沒做,但是只要皇上這么一夸,她瞬間門就成了媳婦中的典范。 …… 老九老十回京,少不得要吃幾場酒,接風洗塵,恰好又是秋高氣爽的好時候,此時吃羊rou鍋子最好。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兄弟們間門幾次齷齪也難以視而不見,最后還是向來安靜的四阿哥胤禛拍板,選擇一處園子里置辦妥當就是。 胤禛一向不愛跟著拉幫結派,雖然序齒在前,但是反倒從那一圈亂糟糟中脫身而出,自成一派。 既是他定下的,便囑托四福晉精心cao辦,又因著去的兄弟眾多,連太子都提前說了會抽空過去,他憂心幾個關系不睦的兄弟易有口角。 反正園子夠大,就在城內,吃完酒回家也便宜,他便特意說了可以帶上府里的孩子們。 有著女人和孩子在,這么烏泱泱一堆人,兄弟們總會克制住情緒。 且這人一多,即使心里不情愿,也能裝出個樣子來,雖然人多顯的不夠親厚,但是本身便不是孩童了,又能親厚到哪里去,倒不如這般和和氣氣的過去。 胤禟聽了四哥的話,也沒作聲,便默認此事成行。 他也不再是少年人了,曾經還會為諸多事情心緒難平,在乎皇阿瑪的愛重,但是如今他有兒女雙全,早就將心思放在自己的小家里了,已經不再需要去追求年少時的那份缺憾。 浩浩蕩蕩的馬車一溜煙的往春和園而去,從各個不同的府邸出發的車馬在春和園匯聚一堂。 李星晚吩咐奴才們看緊兩個孩子,便往園林中去。 宴席設在園林中間門,賞花賞景皆可,水榭對面是搭好的戲臺子,愛看戲的也可去上一折戲,免去了無話可說的尷尬。 年紀剛好需要讀書的幾個孩子卻是沒法過來,剩下的還沒開始讀書的小蘿卜頭倒是來了一堆,另外還有不少人帶了側福晉和格格過來,總要有人照看孩子。 太小的不曾來,太大的也不曾來,倒是剛好聚集了一堆鬧騰的小娃娃,有著孩子們打岔,即使是不太熟悉的妯娌指尖也不嫌的疏遠。 太子同太子妃想相攜而來,太子膝下單薄,只有兩個兒子,弘皙和弘晉,現在還在上書房讀書,商上書房一年只放十幾天假,這個宴會可是帶不出來兩個小子,只能是帶了唯一的女兒來。 老大胤禔家倒是人多帶了三個女兒兩個兒子來,女眷倒是只有大福晉一個。 老三胤祉,他的現在有四個兒子,除去嫡福晉董鄂氏所生的弘晴和弘晟,還有側福晉王氏所生的弘曦和弘景,弘曦和弘景年紀不大還未去上書房念書,但是也不是不懂事小娃娃,能夠帶著出來,是以王氏也跟著來了,另有三個女兒也跟著來了,三個女孩雖然有兩個不是董鄂氏所生,但是瞧著乖巧緊跟在她身后。 老四胤禛子嗣也不算多,弘暉現在在上書房讀書,就帶了小兒子弘均出來,這是格格李氏的兒子,如今剛滿五歲,正是可愛的時候。 還有李氏的所生的唯一的女兒,小姑娘也才九歲,不過這樣倒是顯得四福晉有些尷尬,畢竟府里一共就三個孩子兩個都是李氏所生,這次出來赴宴,能跟著來的兩個孩子都跟她沒關系,多少有些不自在。 老五胤祺帶著福晉他塔喇氏和側福晉瓜爾佳氏,他府上一共三子三女,其中兩子都是瓜爾佳氏所生,現在肚子里還揣著一個。 比起其他福晉,五福晉才是最尷尬的一個,府里的孩子均是別人所生,這次跟著來的瓜爾佳氏眼瞧著比起她跟胤祺更加像是夫妻。 老七胤祐的子女算的上多,共有四女三子,他可是足足比老大胤禔小了八歲,子嗣卻更多,在兄弟們中卻是算得上子嗣繁盛。 雖然像是五福晉那樣沒有自己的孩子,夫妻感情也不好的獨身一人有些尷尬,但是比起她來說,在這個場合的老八夫妻才尷尬。 兩口子成婚多年,現在府里面一個孩子都沒有,好在侍妾也是有的,能瞧出來不是八福晉不能生,只是現在缺了子嗣緣分。 另有老十夫妻沒有孩子,自由自在的前來,十二阿哥胤祹只有一個女兒,剛兩歲,胤祹寶貝似的抱著過來,珍惜的很。 十三胤祥同樣只有一個女兒,也才三歲多,是格格瓜爾佳氏所生,但是卻是由嬤嬤帶著來的,胤祥可是不愿意帶著一個格格出來。 比起十三,十四胤禎就不是那么講究了,寵愛側福晉舒舒覺羅氏,帶著的長子也是她所出,鬧的嫡福晉完顏氏臉色不好看。 剩下的往后排序的阿哥們卻是還在讀書的年紀,上書房可不會放著,現在正跟著苦哈哈的侄子們一起念書呢。 公主中也有兩位前來,一是本來就在京城的溫憲和額駙舜安顏,二則是榮憲公主。 榮憲公主的額駙烏爾袞是蒙古巴林部人,札薩克多羅郡王鄂爾齊的次子,是固倫淑慧長公主的孫子,皇太極的曾外孫,今年初承襲了巴林部札薩克郡王的爵位,這才來了京城領旨謝恩。 榮憲可以說是康熙最疼愛的女兒,她是實質上的皇上長女。 榮憲從小就備受皇上寵愛,同時也是榮妃的心頭rou,她連婚事都十分的順遂,同烏爾袞的婚事是親上加親,小夫妻兩個經常跟著康熙出去游玩,關系十分親密。 康熙這個阿瑪的舍不得疼愛的女兒這就去蒙古,留他們夫妻在京城住著。 榮憲在京城是有公主府的,幾乎每隔兩年便會回京城住上幾個月。但是皇上嫌棄從前的公主府不太好,便吩咐老三和老四給榮憲找處新宅子。 現在榮憲和烏爾袞住的便是皇上親自挑選的皇城東南側一處一百九十間門的宅子,可見榮憲恩寵之深。 她又是年長的jiejie,在場除了老大胤禔比她大一歲,剩下的都是弟弟,她一來,太子都過去笑著說了兩句話。 沒有明確的座次,但是皇子們自覺湊到一處去吃酒,女眷們在戲臺附近敘話,小孩子們在奴才的看顧下玩耍,一時間門還真有幾分其樂融融的滋味。 若是平時這么多的皇子湊在一起,可能還少不了幾句拌嘴,但是誰叫烏爾袞在此呢,他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蒙古王爺,皇子們自然不會在他面前暴露太多情緒。 至于另一個妹夫舜安顏就苦逼了,在場唯有他最好欺負了。 李星晚身邊是關系好的吉雅,大嫂和三嫂也在不遠處,倒是從前關系還不錯的八嫂如今有些生疏了。 太子妃居正中,溫婉大氣,一一關切,還詢問了李星晚一路的見聞,又笑著道:“這是為了給你們接風洗塵,等會你和十弟妹可得多喝幾杯?!?/br> 李星晚上一攤手,很是無奈,“我那個酒量可不敢拿出來貽笑大方,只盼著嫂子們都饒我一饒?!?/br> 她眼睛一轉指著吉雅道:“十弟妹的酒量最好,等會兒她替我喝!” 吉雅大驚失色,連連擺手,“九嫂也太不講義氣了,這可是把我賣了?!?/br> 太子妃沖著身旁的榮憲公主道抱怨道:“二jiejie您瞧,弟妹們都是能躲的人,等會可得幫我勸酒?!?/br> 太子妃這一下子倒是緩解了榮憲的尷尬,她同這些弟妹們都不太熟悉唯有太子妃和三附近還算熟識,但是三福晉同胤祉夫妻關系冷淡,井水不犯河水,她這個親jiejie也是有些不好親近。 還好太子妃處事得當,一下子拉近了距離。 李星晚卻是覺得人一多便沒什么意思了,好似每個人都是在裝模做樣,你表演結束,我接著你的戲往下演,一場宴席下來也是累壞了人。 待到宴席一過,李星晚只是覺得疲憊。 “咱們一走幾年看,回來倒是每個人都有了變化,也是叫人心累?!?/br> 胤禟卻道:“那是肯定的啊,你那邊都是女眷,還算是和氣,我這頭才是難熬呢?!?/br> 聽他一講,李星晚瞬間門來了興趣,立刻便問,“你那邊怎么了?” 胤禟大爺似的往后一躺著,然后嘴角一勾,神秘兮兮的,“你就等著看好戲吧?!?/br> 李星晚翻了一個白眼,不愿意理他。 胤禟笑嘻嘻的,可不是有好戲,八哥撬大哥的墻角,十四弟又在撬八哥的墻角,大哥又不是傻子,太子可沒死呢,這后面可是有好戲看了。 但是胤禟萬萬想不到,竟然還能牽扯到他身上。 第88章 大混戰 康熙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帝王,他年幼登基,雖然幫扶者甚多,但是這些人也不過是紙上談兵,他們根本也沒有當過皇帝,所以康熙在做皇帝這件上。全靠自學加上經驗積累。 做了四十幾年皇帝的康熙已經是個很成熟的帝王了,他對于朝堂構建有著自己的想法。 宋代以后,官僚體系的逐漸成熟讓君主和儲君之間的矛盾逐漸消弭,皇帝非極端時刻是不會廢太子的。 在康熙看來,他一方面要保證日后太子登基之后能夠順利親政,避免出現宗室親王越位(多爾袞)、亂臣賊子擅權(鰲拜),所以為太子配置了以赫舍里氏為核心的東宮班底。 另一方面又要防備著太子的勢力不至于失控到威脅自己的安全,所以不得不設置其他勢力來制衡太子的勢力,以維護中央朝堂的穩定。 而夾雜在其中的就是父子親情,太子畢竟是年之時由康熙親自養育長大的,感情自然不同于普通皇子。 康熙心里有一把尺子,矛盾分為兩種,一種是內部矛盾,另一種則是必須分出個你死我活的爭斗。 只有太子不考慮造反或者弒君,那么他就會永遠維護太子地位,但是一旦太子壓到了這條分界線上,瞬間就會變成你死我活的局面。 而其余皇子呢,只要他們在不推翻太子的前提下,做什么都是可以的,不論是為自己謀取利益,亦或者是站在太子那邊謀取今后的爵位,都無關緊要。 但是一旦有皇子推翻太子,在大清如今的政治體制軍事體制的情況下,這個推翻太子的皇子絕對沒有力量在推翻太子的同時殺掉康熙,而只要這個妄圖掀桌子的皇子膽敢出現,那么康熙直接可以把他踢出局。 具體可以參考唐太宗時期的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 雖然康熙是個接近成熟的帝王,可是太子不是帝王,他看不到皇阿瑪竟然是如此想的。 太子的心里也有一道警戒線,只要兄弟們不試圖把他變成廢太子,那么一切的爭斗,在他上位之后都是可以原諒的,朝堂本就是瞬息萬變,不能用一時的做派評判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