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567節
第五百零七章 天留我不留 而此時,丘志清在干嘛呢? 他正在和一只熊貓搏斗,沒錯!就是搏斗! 要是他的本尊在此,哪怕是沒了法力,就憑借那變態的道體,也能單手鎮壓熊貓。 可自己這具化身,雖說進了兩次八卦爐,可頂多也就強化道體。 要說力氣,比之普通人,那肯定是大大超出。 可要說面對一只成年熊貓,還是地仙界加強版熊貓,確實是…… 不是說完全打不過,只能說雙方戰斗激烈,互有勝負。 事情還要從昨日下午說起,自己放棄抵抗之后,理所當然被封印法力。 奈何卻是激活了小寶蓮燈的自動護主功能,將兩人帶離華山。 這也怪楊戩,你說好好的說清楚,不就不用動手了? 還非得讓他反抗一下,這才好了,自己在里邊加入了弱化版的“縱地金光”,優化乘坐體驗,卻也降低了傳送距離。 可哪怕再降低,那也是瞬息千里起步,這已經是入門級別,沒法再低了。 現在他都不知道,自己所在。 不過看這連綿竹海的樣子,丘志清猜測,他們不是在終南地界,就是在巴蜀一帶。 這可是地仙界,別的不說,幅員遼闊,那是沒話說,這點丘志清深有體驗。 要不是馬匹和人力也很給力,想要統治這么大的領土,那基本不可能。 當初還有“蒼天”作為統治工具,現在的大唐,就只能依靠由當初“安民署”改編來的“靖夜司”這個機構。 近年來,步云觀順利畢業的外門弟子,便有不少,加入這個機構。 這也算是道正他們,給朝廷的回報,或者說是交易。 就像當初大宋一般,對于這種培訓機構,朝廷自然要派人參與,這是應有之宜。 有朝廷之人駐扎,也有朝廷的派遣人員在里邊學習。 有公開的,也有秘密的,大家心照不宣。 至于現在丘志清的處境,主要不是他,他餓個三年五載,頂多也就是餓,不會餓死。 之前說過,神仙也是需要吃東西的,不吃也可以,用法力抵消這種生理需求即可。 也就是吸收天地靈氣,可一旦失去了法力,一般不會餓死,可會餓的特別難受。 他自己倒是無所謂,難受就難受吧,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 可小東西就不行了,需要吃東西。 所以,丘志清尋找多日后,在這一片竹海之中,有幸遇到一只大熊貓。 于是便有了眼前這一幕。 別誤會,他不是要遇大熊貓吃大熊貓,遇東北虎吃東北虎。 他只是想從大熊貓這里,弄點奶水,給小家伙享用一番。 雖然這里沒有什么動物保護法,大熊貓也不是什么珍惜保護動物。 可作為九年義務教育下的次等品,他還是秉持一顆中國心。 國寶這種東西,不是必要,還是不要傷害得好。 可丘志清想要它的奶,它卻以為,這是個來奪筍的。 于是,一言不合之下,一人一熊,便在這竹海之中過起了招。 只不過現在丘志清略顯下風,雖然給了熊貓兩個熊貓眼,可自己也沒好到哪里去。 因為力氣不濟,此刻正被熊貓壓著打。 戰況陷入焦灼,丘志清打不過熊貓,熊貓也傷不了丘志清,他的這具化身,可是進過兩次八卦爐的存在。 這種小卡拉米,怎么可能對他構成威脅。 說一下,熊貓是熊,不是貓,就算是貓,咬不傷他,可咬起來還是有些疼的。 至于后來,丘志清憑借驚人的抗揍能力,終于將其累趴下。 當然了,這其中,免不了小家伙的加油鼓勵。 “早這樣不就好了,吃你點奶怎么了,又不是不給錢,至于這么拼命嗎?” 這時候,終于能好好講道理了。 還好當初他就和各種動物有過溝通交流,不然還真的難以理解它們的腦回路。 這時候,丘志清這才明白,原來人家以為他是來奪筍的。 難怪爭斗這么激烈,差點把他道袍給干破了。 要知道,他這道袍,可是道祖老君為他特制的洞洞裝。 這還是經過他后期改造的。 “不就是竹筍嗎?給我家小家伙喂飽了,給你挖一籮筐!” 在竹筍的誘惑下,熊貓終于妥協,一副認命的樣子,仰躺在竹葉上。 臉上明擺著寫著四個字:“來吧畜生!” “你這什么姿勢?什么表情?給我嚴肅一點!” 算了,丘志清不想與它多作糾纏,抱著小家伙,就讓他過來喝奶。 起初小家伙還有些不太樂意,可實在餓的不行了,這才勉強入口,不過從小家伙的眼神中,不難看出,真香定律是真實存在的。 作為報酬,丘志清親自示范了一番,怎么挖竹筍。 當然了,也免不了給它挖了一小堆。 今天這莫名其妙的干一架,算不算是圓滿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丘志清心中苦笑,以前總覺得,熊貓沒有什么殺傷力,現在看來,真是大錯特錯。 它竟然能咬疼自己,這咬合力,也是沒誰了。 讓小家伙飽餐幾天后,便帶著小家伙,順著一條小溪,往山下而去。 有水的地方,就有河流,有河流之地,便有人類聚居點,這是千年不變的道理。 當然,這個理論僅限于僅有人類存在的地方,否則,也有可能遇到大型獵食動物。 例如現在,丘志清便抱著小家伙,一路狂奔。 他們身后,則是一只土龍,也就是傳說中的鱷魚,鬼知道,這個地方,怎么會有鱷魚。 還好這玩意上岸之后,速度銳減這才沒有受一頓皮rou之苦。 反正怎么咬,也不可能弄死他,至于要不要試試能不能激活小寶蓮燈的應激功能,他是不敢實驗的。 萬一小東西一不小心被一口悶了,他到時候怎么解釋? 經過數日野外生存,他們終于來到有人煙之地。 一番打探下來,丘志清憑借自己優異的醫術,成功在他們所在的山南道,巴州城立住了腳。 山南道,巴州,也就是后來的巴中一帶,妥妥的風水寶地。 山美水美,主打的就是一個自然風光,可惜,要想出去就不容易了。 倒不是他不想回步云觀,而是這邊離步云觀萬里之遙。 這還是直線距離,要是按官道走,那簡直…… 巴州位于米倉山南麓,緊鄰巴河,城墻以條石壘砌,還是季漢時代的產物。 這里說的季漢,其實就是丘志清他們平定漢末之亂后,被現今朝廷冠以的稱呼。 據說這是當年劉焉為了阻擋他兒子的進攻,在此將近修筑的城墻。 這么多年,依舊好好的,不得不說,為了保命,當年劉焉可真是…… 他們父子倆,在此一住就是六年。 今日瓢潑大雨,毫無血緣關系的父子倆,正在東城城樓之上,欣賞雨景。 巴河在這里轉了個彎,北門外,便是農田,再往北,便是巴河,西邊是南龕山,東邊還是巴河。 北門與巴河之間的農田,距離可謂把控相當巧妙,正是當年霹靂車可以全面覆蓋的距離。 而東面,則是剛好可以從城頭打到對岸幾乎所有渡口。 可以看的出來,當初劉焉修建城墻之時,還是用心了的。 可惜,終究還是丘志清技高一籌,讓他兒子領兵攻打,同時掉給他的軍士,都是并州人士。 一旦他有什么想法,那些人第一個不干。 人家在朝廷手下,吃著官糧,拿著朝廷補貼,鬼才跟你一起去投靠劉焉。 不過今日卻不是因為他們突然懷古,來東門城樓上看風景。 而是這邊的府軍校尉害了病,請丘志清這位巴州名醫,過來看病。 很不巧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 不管天留不留,反正校尉是留了,畢竟人家大老遠的跑過來給他看病。 其實出門前,丘志清便估計今日會有雨,倒不是什么掐指一算之類的,而是看出來的,畢竟這都住了這么些年,看出這點,并不難。 只不過他認為,只是一點小病,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結果出了點小意外,這是一個熊孩子。 就是不怎么愛惜自己身體,仗著自己年輕,瞎練功的小子。 結果多花了點時間,便如此了…… 看著巴河之上,漸漸涌動的江霧,真是,好一幅縹緲的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