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380節
    人家不可能按照你預想的每一步走。    所以,雖然你是來混的,可你也是要做事的……    “菩薩言之有理,隨機應變的能力,貧道還是有那么一點的,還請菩薩放心……”    “如此便好……”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慧岸行者和善財龍女又拿出了幾份方案。    最終,丘志清終于選中其中一份,觀音菩薩也相對滿意,不過為了安全起見,丘志清又讓他們根據選中的計劃,做了一個備用計劃。    在慧岸行者和善財龍女多次修改,和幽怨的眼神,丘志清和觀音菩薩,終于敲定了最終的方案。    還是那個他們第一次看中的計劃……    第三百八十三章 差點翻車    計劃已定,丘志清拿著做好的計劃,便先去那邊踩點去了……    雖然大家的計劃,在慧岸行者和善財龍女的大力策劃下,比較完善。    可是計劃的第一步,就出了問題。    看著眼前,哭著喊著,不愿意出家的未來法海,丘志清都不知該作何表情。    而慧岸行者更是臉色發黑,丘志清自然不會出手,他是來拜訪黎山老母的,只不過想著順道看看還是少年時期的法海。    此時的法海,家中突遭變故,被路過的金山寺主持所救。    可自家所在村莊,整個小村莊被小妖怪屠戮一空。    而這位主持,卻只是將其鎮壓,還想要將其度化,讓它修成正果。    這在幼年法海的心里,無疑的埋下一根刺。    這便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的最好體現了。    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卻是佛家正理。    放下的,不是手中的“屠刀”,而是心中的“屠刀”。    “佛”乃是覺悟者,一旦心中開悟,便沒有了分別心,是一種天道視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大家都是同一個意思,所以佛常說,眾生平等。    殺幾個人算什么,心中的開悟才是最重要的。    放下了心中的“屠刀”,也就相當于放下了執念,沒有了分別心。    那么他就初步達到了“空”的境界。    這種人,在心境上,已經算是成佛了。    當然了,別說一般人,就算丘志清看的清,也明白,可按照他的本心來說,還是需要給他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的。    你都覺悟了,此身一死,還清罪孽。    送你安心去輪回,想來你也會坦然接受。    這就是這位小法海,或者說是,舉缽羅漢的轉世身不肯受戒的原因。    舉缽羅漢是十八羅漢之一,和降龍同一批倒霉的羅漢。    據說也是因為和佛門內部切磋,當然了,真實情況,大家也不好討論。    畢竟公然嘲笑,還是很沒有道德的。    現在的情況,還要從丘志清剛剛來到這邊說起,這個世界比較簡單,聽名字就知道是誰說了算,叫“黎山仙界”。    算是比較頂尖的人間界之一了。    不過黎山老母比較低調,人家比較喜歡安靜。    所以一般躲過三災,便會被接引走。    至于躲避三災之法,丘志清也算是到手了,還是道祖老君親自傳授。    不過只能說沒什么用就是了,他最后的火災,都在幫老君煉丹之時,順帶過了,再拿到躲避三災的法子,卻是……    所以說,丘志清覺得,道祖老君這是暗示他傳道呢。    這不,剛剛過來,法海便想要拜他為師,跟著他斬妖除魔呢。    順帶說一句,并非有了躲避三災之法,就代表你可以真的躲過去。    這就好比,不一定有了公式你就會解題,是一個道理。    原本聽丘志清說,讓他跟著金山寺主持,以后一樣可以斬妖除魔。    小法海這才耿直回金山寺,準備剃度。    哪知道,到了持戒這一步時,來個不可殺生,小法海這下子可就不樂意了,直言還不如當道士來的爽快。    金山寺主持也是……    要不是看他是羅漢轉世的份上,他都想當場清理門戶。    滾蛋,當你的道士去!    還好,慧岸行者一直不太放心丘志清,便跟著一起進來了,這才看到眼前之一幕。    估計現在小法海心中還在想,之前是沒得選,現在我想當一個道士。    見慧岸行者瞪著自己,丘志清傳音道:    “你別瞪著我啊,又不是我勾引他的,是這小子,自己有眼光,非要當我徒弟,要不怎么說是羅漢轉世呢,就是聰明……”    見小法海還在眼巴巴的等著自己的回答。    金山寺的主持,和慧岸行者都瞪著自己。    現在想來,不做出回答是不行了。    “小法海啊,你都已經有法名了,拜在貧道名下,也有些不妥,其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沒有什么不對的,那些作惡的家伙,也不一定非要打殺嘛……”    慧岸行者和金山寺主持,見丘志清如此明事理,盡皆松了口氣。    不過丘志清下一句話,卻是差點讓他們破防。    “不是有一個成語怎么說來算,‘生不如死’啊,好像是這么說的……”    小法海眼睛里,頓時便有了光……    丘志清見此,暗道要遭,他有種不太妙的感覺……    黎山老母所在的黎山圣母宮中,整個洞天之中,就她一人,還有一些沒有什么修為的靈芝仙草點化的童子。    看著面前的丘志清,黎山老母略微搖頭。    “老身想見的,并非道長,乃是娘娘的傳人?!?/br>    這話,雖然聽起來傷人,不過拋開那點不必要的自尊心,人家并沒有貶低的意思。    而是在很平靜的講述一個事實。    以丘志清的境界,自然也可以感受到人家的真誠。    此時她沒有動手,顯然是想要看看丘志清他們的手段了。    對此,沒有什么好說的,畢竟人家身份擺在那。    丘志清雙手快速掐訣,腳下卦象不斷閃現,這倒是讓上方的黎山老母多了幾分興趣。    八卦光芒愈發熾烈起來,僅是片刻,便變得忽明忽暗。    最后兩兩相合,匯聚五行,損之又損,四象化太極,兩大兩小陰陽魚,快速穿插旋轉,兩道人影由虛化實,很快便出現在,黎山圣母宮中。    丘志清收回化身,剛要和白芷一起行禮。    卻是沒想到,黎山老母卻是不知何時,從上方云床上下來,出現在兩人面前。    “彩鳳見過少宮主,未能第一時間參拜,還望少宮主恕罪?!?/br>    這話其實有些水分,其實真要說起來,豐都大帝,還是白芷的師姐呢,還不是一樣沒有出現過。    之前丘志清還以為,豐都大帝是紫微大帝的化身呢。    誰知道,白芷的傳承中明確表示,豐都大帝是白芷的師姐,九幽素女。    只能說,三界水太深,他們也不好確定,畢竟就算是神仙,也是會調動的。    不就有的神位換了好幾次人了嗎。    聽說三界都存在不知道多久了,也就近幾萬年來,才變得有些繁華昌盛。    可丘志清和白芷都知道一個道理,盛極而衰,盛世之下,往往就醞釀著傾覆的危機,這是小到個人和家族,大到王朝和天地,都不變的真理……    這便是道,人道!    “花姨不必多禮,之前在鳳棲山上,見過花姨的風采,一直忙于鞏固境界,沒時間拜會,沒想到花姨本人卻是如此風采宜人……”    顯然白芷對鳳棲山的人,是有所了解的。    只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大家可能都有了新的名號。    這才無法一一對應,且她入主鳳棲山,可不是人人都想看到的事情。    繼承后土之位,這不算什么,頂多和她們一個級別。    可是白芷,入主了鳳棲山,這就是兩碼事了,說明比她們的地位,都要高上半級。    這就好比丘志清當初的掌門弟子,和后來的三代首席的區別。    只要他師父不在,整個重陽宮就是他說了算,包括幾位師叔回來,理論上也都要聽他的號令,當然了,這是理論上。    實際上丘志清還是會找他們商議,征求他們的意見的。    畢竟沒有他們的配合,他們的弟子,丘志清的那些師兄弟。    就算和丘志清關系較好,礙于自家師父的面子,也得拿出一點不配的態度來。    就如同白芷,現在的所做所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