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282節
    丘志清斷定,他們壓根守不住長安,只能出城,與自己野戰,方可有一線勝機,不過其內雙方爭斗,誰也不敢輕易出城。    宮城之中的王允等人,就不用說了。    城中的樊稠,李傕,郭汜等人亦然。    否則,他們出城了,萬一被宮城中的王允等人,背刺了,該如何?    徐榮正是看穿了此點,這才打算,等丘志清過來,便一舉攻克長安城,正式進軍長安。    軍事這方面,丘志清還是比較相信徐榮的,畢竟術業有專攻。    第二日,還沒等徐榮下令開始攻城,城上,便出現了王允的身影,這讓丘志清有些疑惑,不是說王允被困在宮城之中。    正在與西涼軍對峙嗎?    為何會出在長安城頭?    難道西涼軍投降了?    同時出現的,還有被丘志清派進去勸降的段煨,只不過這廝比較倒霉,他是隨著王允的出現,被倒吊在城門之上。    丘志清都無語了,不是說你和他們關系很好嗎?    怎么一轉眼,便被人家倒吊在城門上?    看著王允旁邊,現出身影的,應當是樊稠等三人。    丘志清和徐榮,頓時有了種不太好的預感……    “并州牧何來?”    這時城上的王允發話了,雖然語氣中帶著疑問,可滿滿的都是防備之意,似乎丘志清便是來搶奪他們的勝利果實一般。    “聽聞朝中有人對天子不敬,余深受先帝隆恩,特來拜謁新天子……”    “一別數十載,曾經的議郎,也是權傾天下的并州牧了,確實應該拜謝皇恩,然天子不適,使君還是改日來訪,先退吧!”    “也好,余便退回渭河北岸,我等也算故友,帶上城門上那位,吾在帳中設宴,恭候大駕!”    說罷,輕輕一拉韁繩,驅馬回趕。    被倒吊在城門上的段煨,感覺自己要白給了。    就這樣,被雙方忘在了城門之上。    然而并沒有,丘志清請王允,順帶把他也給帶上了,原本有些自怨自艾的段煨,瞬間來了些精神。    他可沒有他族兄段颎那么有骨氣。    他們家這一代,就剩下他這么一支獨苗了。    還得繼續撐住才是。    本來當初族兄段颎,官至太尉,大家都以為他們老段家要發達了,可誰知道,一夜之間,段颎被下獄。    在獄中徘徊之后,依然逃脫不了被殺的命運。    從那開始,段煨就覺得,為這些老大賣命。    實在不值得,還是保命最要緊。    可沒想到,自己新跟的這位老大,這么絕情。    一上來就擼了自己兵權不說,還自己把自己丟進群狼環伺的長安城之中。    先是樊稠李傕,郭汜三人,不滿他背叛西涼軍,把他揍了一頓,而后便是王允這廝,不滿他投靠并州軍。    又讓人把他揍了一頓。    要不是看在他族兄,在涼州還有不少威望的面子上。    說不得,他就不是鼻青臉腫那么簡單了。    本以為這次啊,他算是白給了,沒想到,自家新老大,也沒有想象中那么絕情,還是從王允手中,將自己要回。    丘志清和徐榮,率領大軍,撤退至渭河北岸,重新扎營。    不多時,王允以及一名中年書生模樣之人,便帶著鼻青臉腫的段煨,來到帳中。    隨行的,還有一名絡腮胡大漢。    此人一身鎧甲,身上散發著生人勿近的氣息。    見段煨這副鼻青臉腫的樣子,丘志清也就放心了,說明西涼軍,對他還是比較關照的,畢竟都沒有拿他祭旗。    按丘志清所知的歷史來說。    段煨這廝,在投靠王允之后,便一直駐軍華陰。    他也不愁吃喝,王允死后,竟然沒人想起他來。    直到李傕郭汜兩人,爭斗數年后,劉協想要跑回洛陽,大家這才想起,華陰還有一支兵馬,這廝,可謂是把低調演繹到了極致。    丘志清本來不太想用他的,因為他的積極性太低了。    不過能從長安或者回來,也算是完成了丘志清的任務。    可以的話,還是可以用一用的,別的不成,可段煨作為軍人世家,本事還是有的。    到時候,讓他去守衛北疆就好了……    按下心中思緒,丘志清看向來人,之前聽聞王允被困在宮城之上,本該從宮城城門之上跳下來的王允。    此刻卻是并無一絲的郁結之色。    反倒是有些意氣風發起來。    丘志清不知道這是何故?    該不會是樊稠等三人,歸順王允了吧?    丘志清還真沒猜錯,原本的話,王允與合作對象呂布有些嫌隙,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這才讓呂布駐軍城外。    被西涼軍第一個打跑。    原本西涼軍攻城,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可耐不住,被董卓重新任命為司隸校尉的黃琬。    他有個好宗親啊,黃忠愣是在樊稠等人,殺到宮門之前。    將宮門關上,便一守就是兩天,讓這群西涼軍根本看不到破城的希望。    恰逢此時,徐榮率兵趕到,雙方更是不敢動了。    便一直保持這份相對的平衡,直到丘志清到來,給了他們不一樣的壓力,因為丘志清的目的非常明顯。    就是奔著侵吞關中來的。    一上來,便直接收服了段颎,拿下關中與洛陽的交通咽喉。    而后直接進兵長安,這是來者不善??!    在外部的壓力下,雙方快速接觸,便達成和解。    同時各自出力,爭取先讓丘志清退出關中再說。    畢竟有丘志清在,大家火并都不方便,于是才有了眼前這一幕。    “子師兄請!”    子師,是王允的表字,丘志清曾經在洛陽待過幾年,當時便借住在蔡伯喈府上,由于蔡伯喈經常飲宴的緣故。    他哪怕不想認識王允這些人,都難。    “沖和兄,一別多年,不知伯喈兄,可還安好?”    “甚好,還添了個大胖小子,有空吾可帶子師兄去晉陽看望?!?/br>    “晉陽雖好,然,吾一別數十載,偶有回返,卻也只識寒冬,不知春秋,不若沖和兄帶伯喈兄一起,來長安可好?    春賞垂柳沙堤,夏觀荷塘月夜,秋望鴻雁南歸,豈不比只有一片蒼茫之冬的晉陽,要美上許多?”    沒意思,丘志清只是想表達一下。    自己請他去晉陽的好意,其實是想救他一命來著。    不然就算自己退了,他們遲早也會火并。    內部的矛盾,并不會因為外部的壓力而消失。    裂縫本就存在,只不過在壓力下,變小了,變得雙方可以接觸了,可只要外部壓力一旦消失,反彈之下。    裂縫非但不會消失,還會越發的大起來。    因此,丘志清這才想拉王允一把。    畢竟這家伙,雖然之前都看不起丘志清,不過多次轉任地方。    治理地方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反正他們老王家,已經被自己安排的妥妥當當。    可也就是如此,王允才會認為,丘志清這是在嘲諷他。    丘志清的那番話,很自然的被王允理解為,你們太原王氏,都已經被我拆分的七七八八了,你這個時候,    不把長安讓出來,乖乖回晉陽帶著。    竟然還敢負隅頑抗,簡直不識好歹!    這才有了王允的反嗆……    “不給我介紹一下兩位?”    既然王允放不下手中權力,那就只好公事公辦了。    見丘志清岔開話題,王允也不再糾纏,畢竟大家都是來談判的,掙一些口舌之利,除了占一些心理上的主動之外,    并無多大用處,談判,最終還是要看雙方的底牌。    言語的交鋒,多數還是在雙方底牌不明的情況下。    而今,雙方基本處于明牌狀態,就看對方的選擇了。    他王允,他們,已然出牌,而今只需穩住丘志清即可,時間一到,丘志清必然退兵,他沒得選擇。    在王允的介紹下,那位絡腮胡的彪形大漢,便是樊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