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219節
丘志清知道,該自己發話了。 “云長,不知適才鑄刀之時,可有何異象?” 關羽原本還有些不明所以。 不知道郡守找自己來,究竟所謂何事,聽聞此話,關羽心中松了口氣的同時,便將適才所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道出。 關羽說著情況之時,隱約間,便會感覺一道目光掃過自己。 讓自己好不舒服,可又不知道是什么情況。 不過自己本能覺得討厭而已,那種發自心底的不爽。 只是這種感覺,很快便散去。 聽完關羽的講述,知道事情是個誤會的四公主,也不好再和人追究什么,不過看著他手中的刀,還是讓她很不舒服。 丘志清感覺到身后的那一絲怨氣,為了避免麻煩。 便想著說幾句好聽的,讓四公主看到這把刀不再膈應,便問道: “云長,不知你這刀叫何名???” 要是一般人,聽聞丘志清這么一問,大概率知道該怎么回答,別說沒有正式名字,就算是有了正式名字。 那也必須還沒名字。 不過關羽是何人? 他自然知道丘志清的意思,坦率回道:“回稟太守,此刀末將給他取名為‘大關刀’,簡單明了!” 關羽本以為,他說出名字,丘志清就算是有想法,也應該會打消。 沒想到,丘志清竟然撫掌稱好。 而后話語一轉,道:“名字雖然不錯,不過不夠霸氣,這樣我幫你,給它取個別名,如何?” 關羽能說不好嗎? 且人家都說了是別名,你自己取的依然是大名。 “那便有勞太守了,請太守賜名!” 見四公主的注意力,完全被刀的命名所吸引,也把目光投在他身上,丘志清不打算賣關子,直接把自己知道的另一個名字丟了出去。 “吾觀此刀,青龍纏繞,刀如偃月,不如,別名就叫‘青龍偃月刀’如何?” 此言一出,別說關羽,就連四公主都來了那么一絲絲興趣。 不由自主地,仔細端詳起,這柄刀來。 聽適才所言,這是沾了自己血,才會有如此形狀,而非有了如此形狀,才會爆發出刀芒,傷了自己。 雖然是同一個結果,不過這因果關系一轉換。 聽著便舒服了不少。 其手中那柄刀,看起來也沒有那么可惡了,倒是有幾分順眼起來。 不僅四公主,就是關羽,亦是感覺甚是滿意。 念叨了幾遍之后,丹鳳眼一瞇,看著手中的刀,更加喜愛幾分。 “好好好……多謝太守賜名,以后它便叫‘青龍偃月刀’了,別名就叫‘大關刀’?!?/br> 此刻,他也不說什么了,直接把自己取的名,定位成了別名,把丘志清給它取的別名扶正,這就是這柄刀的大名了…… 竟然誤會已解,丘志清恭喜了一番關羽,喜得神器之后。 便讓他回去了。 拜別丘志清,關羽轉身便走,看著關羽離開的背影,丘志清眼中露出一絲沉思之色,剛剛的觀察,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發現…… 等人走了之后,小蔡琰跳出來問道: “楊jiejie,他為什么那么高興?他的刀還沒秋白好呢……” 小蔡琰判斷好壞的依據就是,她喜不喜歡! 等關羽走后,丘志清這才向四公主道歉,畢竟事情是自己的人搞出來的。 沒想到,四公主倒是大方,說不追究,就不追究了,她是來此看望楊嬋的,沒想到,中途還被迫獻了三滴血出來…… 第二百八十章 平和雁門 四公主在這住了幾天,順帶過了個年,便回去了。 本來蔡伯喈夫婦,對楊嬋的這個親人,還是很熱情的。 畢竟這么久了,他們也就看到楊嬋這么一個親人。 小蔡琰在這半年中,在楊嬋的教導下,已經可以彈奏曲子了,不過卻沒有教她具體的曲目,而是讓小蔡琰看著彈。 她喜歡怎么彈,便怎么彈。 這是丘志清建議的,讓楊嬋僅教會小蔡琰一些基礎,和常識。 而后曲子便讓她自己彈。 這一來,效果倒是不錯,除夕當晚,郡守府舉行除夕宴,小蔡琰和楊嬋列席,人多熱鬧,還有幾個同年紀的伙伴。 小蔡琰興致來了,便拿出鳳鳴,即興給大家彈奏一曲。 琴聲悠揚,清心凝神,同時仿佛有掃蕩陰霾,凈化天地之效一般。 一曲終了,就連蔡伯喈這廝,都忍不住從楊嬋那里,借來瑤琴,彈奏一曲。 父女倆的琴藝,可謂是一時瑜亮……不好意思,現在還沒有這個說法,大致就是這個意思,各有千秋難分伯仲。 引得一眾賓客“彩”聲不斷。 就連湊熱鬧的四公主,都覺得,這個人類幼崽,似乎是高質量幼崽。 不由對小蔡琰好奇幾分。 當楊嬋聽到四公主給她傳音之時,亦是有些好奇,怎么會突然對小蔡琰感興趣了。 好奇歸好奇,問題還是要回答的,便把小蔡琰的情況,說給四公主聽。 聽聞這個小家伙,竟然是先天道體? 四公主倒是好奇地多看了幾眼,畢竟也就是在凡人中比較特別而已,對他們來說,哪怕再特別,也就那樣。 如不修煉,多年之后,先天之氣退化。 經脈閉塞,也就泯然眾人矣,除了聰明一些之外,并無不同。 對于楊嬋來說,正在教導小蔡琰一事。 四公主的反應很是淡定,就如同聽到朋友養了只貓的你,或許有些好奇,不過也僅僅是因為她太過寂寞而已。 此時四公主,便是如此作想。 楊嬋估計是太寂寞了,看著這么可愛的人類幼崽,才會如此開心。 她的結論不說全對,也沒多大謬誤…… 其實四公主這次來,主要還是為了楊嬋他們家的家事,丘志清無意間也聽到了,聽了一耳朵的家長里短。 只能說,恐怖如斯。 還好,他全真道是要出家的,他是受了戒律的,也不想還俗…… 其間,丘志清也和四公主有過交流,不過感覺大家不在同一頻道。 因為丘志清對它所說的吐口水,并不是很認可。 下雨吐口水,攻擊吐口水,罵人吐口水,要么就是拿尾巴掃,拿爪子撓,還有拿龍角頂,雖然真實情況可能有所出入。 不過在丘志清看來,本質就是這樣……。 同樣,四公主對于丘志清的那一套,也很是無感。 什么天啊,地啊,自然啦……聽著都頭暈,這些東西哪里要這么麻煩? 就像下雨,在它看來,可不就是本能嗎? 吐吐口水就可以做到,不想吐口水也行,只要想下雨,那就可以下雨了,只不過大面積的下雨,還是要吐幾口,或者在云層中游動幾圈,輔助一下。 要不你就像它父王一般,法力通玄,念動即來! 丘志清再也不想和四公主論道了。 因為四公主說的那些,天生自帶的東西,卻是他修煉一二百載,才能企及的。 比如他說的下雨,丘志清現在還只能下一場覆蓋平城縣的中雨。 大雨他都下不來,可四公主卻可以輕輕松松做到。 他算是有些明白,為何楊嬋她二哥,總是跟他老婆吵架了,這……娶了一條龍,而且還是有公主病,小心眼的龍…… 丘志清有種,念上幾篇道經,給當前的這位,清源妙道真君,去去晦氣的想法。 一個吃過苦的小康家庭子弟,和一條龍,還是西海公主,三觀嚴重不協調啊。 …… 送走了四公主,小日子又回到了從前,那種少憂少慮的日子。 光和三年(第十年),四月初。 春耕剛剛結束,丘志清便收到了一個文書,或者說是通告。 大致內容是,天下災害頻頻,現有善道太平,導人向善,平息瘟疫,推廣高產糧種,祈福保漢,任何官員, 不得以任何名義,阻擋太平道傳道…… 收到這個文書之時,丘志清還翻出他那一版的《太平青領書》從頭到尾地看了一遍。 貌似,像文書中這么解釋,也并無不妥啊。 導人向善是有的,強調天地人和諧統一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