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216節
同時,丘志清叫來鄒宜,讓他帶領他的那一營弟兄,先去休息。 只說晚上有任務給他,并未言明是什么任務。 光和二年(第九年)臘月初六,夜,微有小雪,極寒。 鄒宜帶著他的不滿編的一營弟兄,來到天黑不久,便裹著馬蹄,來到鮮卑大營的不遠處,開始朝著鮮卑大營拋射火矢。 這里的火矢,可不需要提前準備明火。 只需要準備特制的箭矢即可。 他們有的是辦法,讓射出去的箭矢,自動點燃。 當夜,準備夜襲的鮮卑大軍,郁悶不已,時不時便從三里開外,射過來的火矢,讓他們忙活了一夜,還怎么夜襲? 臘月初七,陰沉沉的天空似乎要預示著,今天將要發生一點什么。 果不其然,一大早,漢軍便上門挑戰。 雙方大營相隔二十多里,漢軍便在大營十里不到的地方列陣。 鮮卑見此,完全不懼,看著對面一萬六千余人。 幾乎是對面的全部兵力。 鮮卑大營,完全不懼,十萬人,近乎傾巢出動。 看到對面的架勢,丘志清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雙方很快便開始了正面碰撞,此番穩扎穩打的丘志清,可謂是把軍政軍氣,運用到他此刻的極致。 雙方激戰一上午,鮮卑看似占了絕對上風的十萬大軍。 卻被丘志清一萬余人,打得捉襟見肘,難以為繼。 鮮卑首領,只覺得,這十萬大軍,在自己手中,簡直便如同小兒舞大錘。 不論如何都打不到人。 正當他被吃癟之時,忽而身后喊殺聲響起,不多時,便是火光沖天…… 丘志清見此,微微一笑,徐榮那廝得手了,剛想一鼓作氣,擊潰眼前這僅剩的八萬余人,忽然東邊號角連綿。 丘志清眉頭一跳,這是發現敵情的號角。 趕緊讓傳令兵吹號,命徐榮收兵,同時自己開始和鮮卑人脫離接觸…… 然而一切都晚了,后勤輜重,全被毀的鮮卑人,像是發了瘋一般,死死地拖住丘志清的大軍。 使其遲遲無法脫離接觸,直至陷入圍攻…… 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傷訪客 最后這場戰斗,可謂是出乎雙方的預料。 丘志清他們不知道,原來,在那鮮卑假后勤營地的后方百里,便是真的后勤營地。 不過吸取了之前的教訓,預留的三萬大軍看守。 而最后,截斷丘志清回營退路的,便是這兩萬人,幸虧他們攻擊漢軍大營之時,被留守大營的宗海擊退。 不然說不得就是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沒了退路,腹背受敵的丘志清,只能快速調動軍陣。 以軍氣之力,勉力維持戰場。 然則軍氣是要消耗士兵精氣神的,如此長時間,大規模的對抗,對他們來說,亦是一種極大的負擔。 幸得徐榮在最關鍵時刻,突入敵人后陣。 給對面主陣出現混亂,給了丘志清抽出手來,擊潰后陣兩萬鮮卑大軍的機會…… 擊潰這股繞后之敵,無暇休息,便重新調整軍陣,開始猛烈攻擊敵方主陣。 在丘志清的猛攻之下,終于擊潰敵方前軍,將被困在內的徐榮,給拉了出來…… 此役,雙方從上午一直打到日落西山。 方才緩緩脫離接觸。 看著手頭早上還是十萬大軍,而今加上來援的兩萬,依舊不滿十萬的兒郎們,鮮卑首領的心都在滴血。 且剛剛來援的部隊,給他帶來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 前往代郡劫掠的那一路,各個部族的聯合軍。 在代郡以北,黑角山,山麓,被漢軍偷襲,近乎全軍潰散…… 至于為何沒人來通知他,當然是帶著各自的殘兵敗將回部落去了,難道還等他單于分一些戰利品給自己嗎? 倒也不是沒有派人過來通知他。 而是那些人,基本都被徐榮派出去的游騎給截殺了。 眼見損兵折將,這邊又是占不到絲毫上風,鮮卑首領起了退兵的念頭。 不僅是他,在場的許多部落首領,也有此念。 畢竟那些家伙先回去了,不知道自己的部落會不會遭了他們的毒手,這可不是什么新鮮事,草原上可太常見了。 作為一個劫匪團伙的老大。 他很能分析利弊,而今在此,已然沒有了任何收獲。 從西邊幾郡搶來的東西,也被徐榮一把火給揚了。 牛羊更是四散,而今只需要找回那些從烏桓人那里搶來的牛羊,便可以撤退,否則再這么繼續打下去。 毫無意義可言…… 漢軍這邊,回到大營中的兩人,亦是有些懊惱。 原本已經鎖定勝局,沒想到。 被人捅了后陣不說,大營都差點被人偷襲得手。 不多時,統計報告便遞到了兩人面前。 丘志清看得直抽抽,徐榮看的心都在滴血,這一仗,出兵一萬七千余人,最終能自己走回來的,不足一萬二。 傷亡不可謂不慘重。 當夜,漢軍便退入山中,派人出去收斂了尸身。 鮮卑見此,并未偷襲,亦是沒了打下去的動力。 第二天,見漢軍營地連帳篷都沒了,也不追擊。 收拾一下東西,趕著找回來的部分牛羊,往北去…… 光和二年,臘月初七,大雪紛飛。 仿佛知道了這場戰爭的結束,上天趕過來掃地一般,有道是誰把鵝毛滿處將,玉皇大帝販私鹽…… 一場大雪下來,原本便厚實的積雪,又厚了幾分。 這一仗,算是自前年漢軍出塞大敗而歸兩年來,最大的一場勝仗了。 幽州,并州,前后征戰數十次。 僅雁門一郡,便前后大戰四場,長城沿線更是小戰數十次,雖不甚激烈,卻也相當慘烈,至今而后。 數年乃至數十年內,鮮卑將面臨著嚴峻的內部矛盾,不能,也不敢再南下牧馬。 捷報送至洛陽。 一同附上的,還有今年的上計。 兩億錢是沒有的,還差了一兩千萬錢。 因此,丘志清和徐榮表示,用鮮卑可汗的那柄,搞得跟藝術品一般的寶刀,拿來抵債,節約下來的錢。 便用來撫恤士卒,以及家屬。 畢竟這一戰,損失有些大,還需要補全建制。 從各個縣衙,抽調縣兵,補充各營編制。 回到平城的丘志清,可沒有之前的悠閑,臨近年關,又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各種事情紛雜繁復,毫無頭緒。 郡守府屬官,近乎是忙得團團轉。 其中張汛也回來了,帶回來的戰利品。 可謂是讓雁門郡回了口血。 劉宏受到丘志清的奏表后,表示:愛卿辛苦了,諸位將士辛苦了,原本你立了這么大功勞,應該給你封個侯的。 不過,既然你現在這么窮,想必封侯的錢,你也拿不出來。 因此,還是算了吧,這次少了錢,我就不怪你了。 明年有機會記得補上,你尊敬的大皇帝劉宏陛下批復…… 對了,你們送上的寶刀,我不是很認可,下次再有這種好東西,記得折現。 原文自然不是如此,不過大致意思同上。 因為奏表是郡守,郡尉,和郡丞三人署名,因此,批復自然要給他們兩個看看,徐榮和魏和看了之后。 均是一臉古怪之色,表示活久見了。 這大漢皇帝,怎么一個比一個扣? 前朝桓帝時期還好說,西北軍費年年過三百億錢。 朝廷窮也說得過去,怎的現在羌亂雖然沒有平息,可也沒那么嚴重了不是。 怎的還是如此摳門? 連個關內侯都不給,不給關內侯,給個關外侯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