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210節
    彼時,他率親衛營直奔中軍大帳,其他人,兵分四路。    各自攻擊其他部落聚集地。    首要目標為各個部落的糧秣,戰馬。    先點火,放生戰馬,擊潰鮮卑人,而后再收集糧秣。    沒了戰馬的鮮卑人,在這個天寒地凍的時節,根本無需他們多考慮,這草原的冬天,便會要了他們的命。    “派往代郡的人,出發了嗎?”    徐榮這話,問的是宗浪。    他們還有戰斗任務,自然不可能帶著繳獲,去作戰。    什么?你問要是偷襲失敗了,怎么辦?    把人叫過來,豈不是很丟臉?    失敗了更要叫人過來,打不過便叫人,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至于誰指揮誰的問題,到時候再協商解決即可。    “都尉放心,人在昨天傍晚就派出去了,一人雙馬,快馬加急,估計這個時候,都已經到了代郡了?!?/br>    部署妥當,徐榮吩咐下去,休息片刻,吃點干糧。    半個時辰后,全軍突襲。    半個時辰后,丑時,雪夜中,一隊人馬直奔鮮卑大營而去。    人銜枚,馬裹蹄。    隊伍在行進中,慢慢變成三個鋒矢,中間突出,兩邊緊隨其后,猶如三支利箭,直奔鮮卑大營而去。    剛起步時,小步快跑,等距離僅剩兩里地時。    漢軍開始慢跑起來,等距離鮮卑營地不足一里之時。    高速奔騰的馬匹聲,哪怕裹著,也能傳出很遠。    巨大的轟隆聲,裹挾著風雪,猶如雪崩一般,直沖而來。    此刻值夜的鮮卑士兵,人都是蒙的。    一時間竟然忘記了敲響警報。    當他反應過來時,一支箭矢,隔著一百多步,便將其釘在身后的柱子之上。    “哐當……”    銅鑼落在哨塔之上,到死他都沒能敲響一聲,不過他的這個遺愿,最終還是被他的同伴做到了,敵襲的大喊,以及刺耳的銅鑼,響遍整個營地。    鮮卑人完全沒想到,原本他們狩獵的對象。    埋伏的目標,竟然會在夜間,以這般方式,出現在自己面前。    從背后捅了他一刀,這一刀,直插心臟……    不僅痛入骨髓,而且還很是致命。    原本只打算粗略過個夜,隨時準備北上截擊漢軍的鮮卑大軍,并未認真扎營,周邊僅僅是圍了一圈柵欄。    而原本應該用來扎營的大車小車。    卻是因為裝滿了中原劫掠而來的財貨。    被分成了六份,保護在了六個部落的中央。    這就是為何,徐榮一眼便看出他們是由五六個部落組成的原因,太明顯了。    一馬當先的中軍營校尉俞崗,借助軍陣之力,長槍一掃,直接破開不算穩固的軍氣防護,大段大段的柵欄被掃飛。    大軍近乎是頃刻間,便如直奔而下的風雪洪流一般。    迅速壓倒了成片的軍帳,一路直奔中軍大帳的同時。    其他各營紛紛脫離隊伍,直奔各自目標而去。    大營之中一片混亂,他們完全想不到。    此刻應該準備攻擊己方假牧場,等待自己圍剿的這批漢軍,怎會出現在自己營中。    突遇襲擊的大營,最容易炸營,或許是因為天寒地凍,大家都比較冷靜的原因,徐榮他們并未有幸遇到敵人炸營。    反倒是一路踩踏,點燃篝火。    將整個營地,搞得如同篝火晚會一般。    此時,徐榮目光一凝,只見他們前方,中軍大帳前,一桿“柯”字大纛之下,正在迅速集結著一批身材高大的武士。    這些人手持長柄狼牙棒,頭戴奇怪盔甲。    渾身包滿牛皮甲,一看之下,便與尋常鮮卑士卒,有很大的不同。    徐榮來不及多想,帶著自己的親衛營,呼哨一聲,便策馬而去。    突襲,自然是誰想恢復建制,那便打誰!    更遑論,中軍大帳原本就是他的目標。    馬蹄踏地,踏破積雪,沉悶的聲響,透過大地,傳入那些正在集結的鮮卑勇士耳中,原來聽到這個聲音,便會興奮的鮮卑勇士。    此刻,平時聽聞便興奮的聲音。    卻是他們最不想聽到的聲音。    剛剛有些模樣的隊形,頃刻間便有些sao亂。    徐榮可不管這些,長槍一震,明明是一點寒芒,卻如同排山倒海般直接壓向眾人,這沉重的壓力。    如同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讓一眾剛剛提起勇氣,沒有逃跑的鮮卑勇士,懼意頓生。    “休得放肆!”    一聲暴喝響起,一道月牙與徐榮之槍芒毫不退避地發生碰撞。    徐榮腳下戰馬微微一頓,手臂有些酸麻,卻并未停頓半分。    那些看似強大的鮮卑勇士,在軍陣的沖擊下,依然不堪一擊。    加之方才的碰撞,已是讓剛剛凝聚的軍氣徹底被擊散,一些機智的鮮卑勇士,抬著剛剛那名帶頭反抗的年輕人便匆匆退走。    徐榮沒空理會,他的目的不是殺人。    長槍一揮,槍尖光芒吞吐,碗口粗的大纛,緩緩倒地,落入火堆之中。    “敵酋伏誅,與我殺敵!”    “敵酋伏誅,與我殺敵!”    ……    這是常見套路,斬將奪旗,有時候,你死不死的,并不能決定戰局走向。    關鍵是要讓士兵們知道,你還能繼續下令,而大纛,就是這個東西。    它在士兵們的眼中,就相當于指揮部,指揮部都被端了,對他們來說,那便是徹底失去了指揮,沒有指揮的部隊,那還叫部隊嗎?    鮮卑中軍大帳,燃起熊熊大火。    然則沒有見到他們的首領,徐榮此時才預感到。    方才自己放走的,可能不是一名普通戰將。    而是鮮卑此方大營的首領,該死,真真狡猾。    竟然和他玩魚目混珠這一套,批著個小兵馬甲……    大纛倒下,鮮卑大軍再也集合不起來有效抵抗。    徐榮果斷下令,以部為單位,每部四百人,各自為戰,遇到想要收攏殘兵的,全部擊散。    以防敵人收攏殘兵之后,再殺個回馬槍。    這一戰,一直持續到天光微亮,十萬余人的大營,綿延數十里,被徐榮等人仿佛穿插蹂躪,同時加入他們的。    還有這幾十萬匹戰馬。    這幾十萬匹戰馬,可是此戰的功臣,如若不是它們瘋狂地踩踏。    鮮卑大營也不會混亂到這個地步。    其中大部分傷亡,都是這些戰馬造成的。    這也是徐榮為何要求,第一時間,便突襲它們輜重營戰馬的原因。    沒了戰馬,就算被他們逃出去了,那也休想對他們造成什么威脅。    光和二年(第九年),臘月初二,晴。    雪積一尺,北風無情,甚寒!    旭日東升,暖陽斜照,廝殺了一夜的鮮卑大營,終于慢慢陷入了安靜之中,不過這昏暗的日光,卻是讓大家感覺到越發的寒冷……    半個時辰后,代郡郡尉,親率兩個營,前來支援。    此番繳獲甚大,徐榮留下自己的郡尉祭酒張汛。    與代郡的都尉,做好分贓,順帶留給張汛五百人。    給他一個放手一搏的手段,以免受了欺負,這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    此戰,徐榮一萬大軍,損失不足七百,大多還是被發瘋的戰馬群給擠下馬,踩踏致死,這讓徐榮未免有些心疼。    多好的兵啊,沒死在敵人手里。    死在發了狂的戰馬馬蹄之下。    來不及悲傷,甚至連收殮遺體的工作,都交了代郡的都尉。    徐榮便帶著人馬,急匆匆地往回趕,搞得代郡的都尉,還以為草原上還有什么戰打,要求徐榮帶上他,一起去。    徐榮多次解釋,是為了防止雁門有失,他這才作罷。    光和二年(第九年),臘月初二,晴,平城,外長城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