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102節
卻是借道衙役來報,說是劉知縣和一位林家員外求見…… 第一百五十九章 善惡有報 這位王詔王知州,也算是官宦家庭出身,從小跟隨老爹走南闖北,自己也算是當了這么多年官,自蔭補得官開始,以通判廣信軍事為起點,一路做到滁州知州的高位。 也算是見多識廣,什么奇奇怪的事情,自認自己都可以面不改色的接受,可今日這等事情,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之前還百般推諉的劉知縣,今日主動放糧,已經是讓王詔對其另眼相看了,沒想到此人竟然如此決絕,直接把奏本放在自己面前。 還有眼前的這位林員外,自己哪怕身在滁州,都對這位的名聲略有耳聞,這位號稱鐵樹林,鐵石心腸一毛不拔是他的座右銘。 怎地今天什么怪事都讓自己遇到了? “兩位,真要如此?” “真要如此!” “不再考慮考慮?” “無需考慮,知州大人秉公處理即可!” “如此,兩位簽字,畫押,用印吧……” 看著這兩人異口同聲的回答,不約而同的簽字畫押動作,王詔嘴角翹起,露出了發自內心的微笑,只要你們同意便可! 只要爾等畫押便行,保管讓爾等不虛此行! 看著簽字畫押之后,被帶下去軟禁的兩人,楊列露出不解之色,而王詔則是臉露莫名笑意。 “大人,卑職不解,他們為何如此?” 王詔笑道:“他們為何如此,現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此行的目的……此行,不僅圓滿達成了本官的目的, 竟然還有意外之喜,至于他們為何如此……這重要么?難得糊涂,不是么?” 夜風習習,燭光搖曳,跳動的燭火下,照亮了之前林員外以及劉知縣的簽押文件,只見字跡隱隱,其上不僅寫明了兩人的謀劃。 林員外的信箋上還寫到:唯空讀圣賢書半甲子,而今方知,米糧數倉,日食三餐,綾羅萬匹,裹身不過布六尺,田地連綿州府,葬身之地不過一室…… 執迷不悟,而今方解,喂愿捐贈九成九家資,修路建學,造福鄉里,土地佃租,日后只收兩成,以此為證,望府臺明鑒! 林員外和劉知縣現在很是迷茫,不知道之前自己為何會正義心爆棚,他們確信,那不是他們的真實想法,可卻是他們的真是做法。 現在自己是被軟禁了……反應過來的林員外與劉知縣,對視一眼,轉身就要往外走,卻被門口的衙役攔住。 劉知縣一看,這都不是縣衙的捕快,府衙的捕快已經接管了縣衙,劉知縣臉色一白,不甘心的對捕快說道: “麻煩幫忙求見一下府臺大人,就說下官有急事稟報!” 可惜,來之前,捕快就被王知州吩咐過,不論如何,不許兩人踏出此地一步! “府臺大人有令,勞煩劉知縣與林員外,在房中好好休息,稍后會有專人送被褥過來,外邊的事情,兩位就不用cao心了!” 這已經基本算是直接拒絕了,可劉知縣還想要搶救一下,然而還沒等他們開口,院子外傳進來一個聲音: “兩位省省吧,林員外,看在你那九成九的家產的份上,王知州就不追究閣下包庇江洋大盜——白眼青狼,金雕的事情了,你們也真是敢??! 這個色目人,為何被稱之為白眼青狼金雕,難道你正不知道么?狼顧鷹視之相,根本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你應該感謝本捕頭,不然別說九成九的家傳了,你全家被屠,都是常事!” 說罷,伸手拍了拍林員外被嚇得慘白的臉,劉知縣此時亦是臉色慘白,一臉后怕之色。 楊列不屑的嗤笑一聲:“兩位就在這好好待著吧,這人吶,總以為家里有幾個錢,手里有點權,便這也想插手,那也敢伸手, 什么人都敢收留,什么好處都想攬下,自以為一切皆在掌控,卻不知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本捕頭真是佩服爾等——無知者無畏!” “好生看管,朝廷旨意下達之前,本總捕,要讓他們活的好好的!” “得令!” 將看守的衙役吩咐一番之后,楊列便回去給滁州知府王詔復命去了,別看他這個淮南東路六扇門總捕,看起來很是厲害的樣子。 可是相對于一州知府來說,那就沒得比,人家知府是五品文官,而他們呢?他們六扇門總捕頭也就是個五品官,還是不太值錢的武官…… 端坐在樹杈上的丘志清,把這些情況都“看”在眼里,不由的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此間事畢,他也該離開了! 了結了一樁心事的丘志清,心情很是舒暢,獨自迎著夜風,一路向東! 行進在月夜下的淮南大地,慢慢的,北邊的山已經沒有蹤跡,抬眼望去,便只有無盡的蒼穹,以及漫天的星辰,以及橫貫夜空的銀河…… 在這一瞬間,丘志清的心神無限拔高,瞬間進入了“天人合一”的狀態,他不想走了,想歇一會,一仰頭,仰天倒在了天穹之下。 仿佛自己不是倒在大地之上,而是倒在星河之中,徜徉在星辰海中,整個天地不停的旋轉,他感覺,這種自由自在,我心飛揚的感覺,很好…… 不知道自己遨游的多久,一聲嬰兒的啼哭聲隱隱的傳入丘志清耳中,一瞬間,丘志清放飛的心神迅速回歸。 側耳傾聽片刻,貌似在前方一里開外的樣子! 大字型仰躺在地上的丘志清,如同被風吹起的風箏一般,飄然而起,而后站定地上,再次側耳傾聽片刻,確定方位。 丘志清一步數丈,不久之后,便來到兩條河流的交匯處,貌似有些像村民們提到過的滁河,和皂河的交匯處。 而哭聲,便是從河中央的木盆中傳來的,應該是木盆順流而下,最終在拐彎處進了水,這才把里邊的小孩弄哭。 眼看木盆便要徹底落盡河中,丘志清趕緊騰空而起,在小孩被河中漩渦吞沒之前凌空虛抓,一把吸攝進自己手中, 丘志清無需借力,凌空虛踏三步,來到岸邊,看著懷中哭鬧不已,時不時伴隨著幾聲咳嗽的小孩,丘志清一下子陷入了兩難。 這是個男孩,大概一個月左右,看樣子,這個嬰兒應該是上個月初五出生,也就是五月初五,當下普遍認為五月初五出生的嬰兒是不祥的象征。 五月初五是“惡月”中的“五毒日”,這天出身的人可能是“五毒”的投胎轉世。 當然,這在丘志清以及一部分人眼里都是扯淡,眼前這個孩子被放棄應該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個孩子竟然患有先天肺癆…… 這才是丘志清感覺棘手的原因,估計也是被丟棄的主要原因吧。 不過難得的是,這個一個月大的嬰兒體內,先天之氣并未全部逸散,還有小部分存留,估計這也是死中求活的自救之法吧。 丘志清小心翼翼的輸入一絲先天真氣,在小嬰兒體內運行,還好丘志清對時常精氣神交匯,對自身真氣的掌控,可謂是細致入微。 不然這種cao作斷無可能! 穩住小嬰兒之后,丘志清開始用心的給他診治,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眉頭就皺的越緊。 有救,難! 主要是嬰兒對于藥效的吸收利用率太低太低,而且還不能用正常劑量,不然容易沒了,看樣子,每個十幾二十年的調養是別想好了。 這種先天性疾病,可比他當初的要嚴重多了,思來想去,丘志清還是打算把嬰兒送到上清茅山宗撫養。 一來茅山離自己不算遠,大概也就在兩百里左右,二來,這雖然是個好苗子,可自己的條件有限,要是還在重陽宮那會…… 可惜了,丘志清心中不無感慨,將來說不得是個修道的好苗子,可惜了! 丘志清身上沒錢,便弄了兩尾大魚,一尾小魚,找了一家店,和老板談妥,兩條大魚,作價一百二十文賣給店家,不過店家要給他熬一鍋魚湯! 店家欣然應允,反正早上沒什么人,便和丘志清聊了起來,不覺間,問道丘志清懷中的孩子,在得知丘志清在河邊撿到的棄嬰之后, 掌柜的也是長嘆了一口氣,世道如此,他也不好多說什么,便悄悄吩咐后廚多弄了兩個菜,在魚湯中加了幾塊豆腐。 見丘志清要拒絕,知道自己的話被丘志清聽到了,掌柜的也不矯情,只說自己也沒吃,正好一起吃點,丘志清出魚,他出其他菜,剛好借丘志清的光,嘗嘗自家廚子的手藝。 丘志清笑了笑,這種好意,是對丘志清的,也是對他懷里的小孩的,他沒必要拒絕! 沒辦法,丘志清沒地方給嬰兒弄到奶水,只能喂魚湯了,現在有錢了,稍后再去看看誰家有奶娘,蹭點奶喝吧! 宋元祐七年(1092)六月廿四,傍晚,晚霞照亮了半邊天空,像是火燒了半片天空一般! 丘志清帶著這個小嬰兒來到了茅山腳下的句容縣,天色已晚,他打算明日一早,再上茅山。 小心翼翼的給小嬰兒度過一絲先天真氣,丘志清擦了擦不存在的冷汗,給剛出生的一個月的嬰兒洗經伐脈, 嬰兒的經脈太過脆弱,實在是難度太大,不過他的收獲,卻也是不小…… 第一百六十章 華陽先生 茅山潛神庵之中,當代茅山天師,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五代宗師,劉志通真人正在殿中,給懷中的嬰兒把脈,看著眼前眉頭皺起的華陽先生。 丘志清問道:“華陽真人以為如何?” 華陽真人一邊把脈,一邊搖頭道:“難!難!難!若非道友命功修為精深,恐怕此子已然陽火盡滅,性命不?!?/br> “如此,那便勞煩真人了!”丘志清本想直接走人,見華陽真人聽完他的話之后,搖頭不語,丘志清無奈道:“真人有話大可直言?!?/br> 華陽真人說明實情,原來能夠做到幫這個嬰兒維持生命的,在整個潛神庵之中,就只有華陽真人一人,如此一來,未免發生意外。 所以想邀請丘志清暫留在茅山,和他一起,給孩子續命,丘志清有些猶豫,他不太相信華陽真人一個人會搞不定。 他為什么會到茅山潛神庵?可不是他一廂情愿的一拍腦袋便決定的事情,而是碧虛子和他提過華陽真人的事跡。 元佑元年(1086),當今皇后孟氏誤吞尖針于喉中,太醫們都束手無策,華陽真人知道此事,主動進京入宮, 用茅山道教秘傳符籙與丹藥催吐,使孟皇后吐出尖針,官家龍顏大悅,還賜了華陽真人四字法號,號為“洞元通妙法師”。 不過這沒什么,丘志清也被賜過字,不過這也就是在官方文書上寫寫,大家平時還是該怎么叫怎么叫。 皇后吃東西能吃出尖針,也能看出這個皇帝混得大概不怎地,不過能讓針完整的被吐出來,華陽真人的本事,可見一斑。 現在他竟然說他一個人搞不定,這不是開玩笑么? “真人還是明說吧,貧道也前去拜訪過張天師,以及寶積觀的沖真道人,廬山的碧虛真人,他們都貌似不愿意貧道下山,這是為何?” 華陽真人沉默片刻,道:“張道友也給貧道來過信,對于道友的情況,也曾略有提及,之前張道友把道友誤會成邪魔,道友也別太在意……” 在華陽真人的訴說中,丘志清明白了個大概,大概在半個甲子之前,上一代天師即將羽化,不過心中不安。 于是邀請了華陽真人他師父,以及閣皂山上一代天師,讓他們幫忙護法,想推演一番道門運勢,他們得出的結論是, 道門會先盛后衰,佛道相爭,山河破碎! 丘志清很是不解,這個和他有什么關系,華陽真人語氣莫名的道:“天人入世,佛道相爭,道門興,山河碎……家師在張天師羽化后不久,匆匆交代一下后事,便也羽化了……” 他這次算是明白了,感情他們覺得這個預言是應在自己身上了,不過丘志清作為后來人,他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所有人! 這個預言,和他沒有半毛錢關系! 如果沒有他,后面的都是對的,不過所謂“天人入世”是什么情況? 他要不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都要懷疑自己了,因為按理來說,自己或者白芷,都可以稱之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