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開局 第40節
眾人落座,丘志清笑道:“趙兄和璞玉兄想必不是單純的來找貧道敘舊的吧?” “果然瞞不過沖和兄,實不相瞞,此次我等來此,是受官家所托,有些事情想要詢問一下道長?!闭f罷竟然提起酒壺就給丘志清和孟珙斟酒。 丘志清倒是無所謂,以前也不是沒有過,大家相互斟酒也是常事,孟珙可有些吃不消,慌忙站了起來,之前可沒說還有這一著啊。 趙與莒警告的瞪了一眼孟珙,給他滿上,再給自己滿上。孟珙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笑道:“這個凳子坐著不太舒服,我起來拉伸一下筋骨!” 丘志清無語,這都什么破理由?他哪怕再遲鈍也看出來了,自己認識的這位趙與莒,地位上可能比孟珙要高上不少,所以孟珙才會有如此表現。 要是被孟珙知道丘志清的想法,孟珙要哭慘,這何止是高上不少?簡直是高的沒邊了,那就是他眼中的“天”! 不再理會孟珙,丘志清笑道:“熱愛祖國,為國出力,乃是每個華夏之人應盡的義務,趙兄盡管問,貧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br> 趙與莒絲毫不覺得這句話中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反而很是欣慰。 “聽聞西行萬里,一言止殺的長春真人丘處機是沖和你的師長?”見丘志清點頭應“是”,趙與莒好奇道:“聽聞長春真人西行三萬五千里地,這才趕上鐵木真的西征大軍?” 丘志清有些尷尬,回到:“趙兄,此事我卻是不是太清楚,不過理應是大差不差的!”同時心里默默加了一句:“總之不可能是直線距離就是了?!?/br> 聽了丘志清此話,孟珙沉默的坐在那里,不發一言,趙與莒亦是沉默不語。丘志清不知自己說錯了什么,導致這兩人都這幅表情。 不由問道:“兩位兄臺,這是???” 趙與莒長長嘆了口氣,這才道:“如此幅員遼闊的國度,漢唐亦有所不如,我等真的有勝算么?” 第七十三章 三人游湖 趙與莒此話一出,就連孟珙和丘志清都有些默然,這個年頭的蒙古人是真的強??蛇@并不代表南宋就沒有一戰之力。 孟珙終究是能戰,敢戰的儒將,既有武將的血性和勇氣,亦不缺書生的意氣!很快便回過神來。 堅毅的道:“不論如何,蒙古人亦不是不可戰勝,以末……以在下淺見,只要指揮得當,后勤足夠,在下就敢領兵一戰?!?/br> 說到這,倒是激起了他的豪邁之情,斗戰之心,也不管這酒是誰幫他倒的,一口悶了,而后重重的一頓,道: “且金國哪怕茍延殘喘,丟了河東河北,亦能在衛州和大昌原大敗蒙軍,如若不是……” 說到此節,孟珙卻是悻悻的閉上嘴巴,雖然一時豪邁,不過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他心里還是有譜的,禍從口出啊。 對此,丘志清卻是不慎明了,一臉疑惑的看著孟珙,一陣春風吹過,楊柳依依,隨風擺動,一點點柳絮飄起,孟珙假裝看著二月天的西湖美景, 任丘志清怎么看,他就是不正眼看丘志清。 趙與莒見此情形,心中好氣又好笑,笑的是他孟珙堂堂萬軍統帥,竟也如此無賴。氣的是值此三人行之時,孟珙尚且不敢實話實說,可想而知滿朝文武又有幾人能對他坦誠? 想到此節,趙與莒難免有些失落,開始沉默不語!丘志清見兩人在孟珙的豪邁之語,說到一半被他自己咽回肚子里之后,便陷入了沉默之中。 心下好奇,雖知哪壺不開提哪壺是談話大忌,可丘志清還是沒按捺住他那該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若不是什么?”該來的總會來,孟珙繼續裝傻:“沒什么!” 趙與莒卻是接過話頭,道:“還是我來說吧,璞玉兄有些顧忌也是情理之中,那是紹定四年的事情了……” 原來紹定四年,也就是三年前,那時候蒙古在潼關和黃河與金國激戰,卻是并未占到什么便宜,窩闊臺乃命拖雷率軍借道漢中,順漢水而下,側擊金國南陽腹地。 南宋自然不肯,他們還想拿金國當屏障呢。哪知蒙哥兇猛,四川制置使桂如淵畏敵如虎,不思拒敵,遭受受攻擊之后反而以沒有收到抵抗命令為由,棄城而逃。 導致漢中幾十萬軍民遭殃,其本人身為四川制置使,卻因為是史彌遠的心腹,只是得了個丟官罷職的下場…… 之后便是鈞州城外三峰山一戰,徹底葬送了金國精銳,金國滅亡已成定局,眼看事不可為,南宋只得與蒙古結盟,一齊滅金! 聽趙與莒這么一說,丘志清倒是想起來了,自己那時候剛下山便在藍田遇到了洪七公,那時候的洪七公正是在大散關讓那些個宋國官員給氣走的。 把自己當初剛下山之時的遭遇說與趙與莒和孟珙聽,兩人皆是扼腕嘆息,如若當時收好西川蜀口,亦不會有今日之局面。 見氣氛有些低迷,丘志清道:“我堅信,只要武將不怕死,文官不愛財,我們大宋還是有一戰之力的,蒙古軍再厲害又如何?此次我在汴梁便看到很多漢卒,這說明什么?” 孟珙面色一震,道:“沖和牛鼻子說得對,我在蔡州之時也看出,蒙軍戰力確實是強,然而他們人數卻是不多,我等只要收復故土,壓縮他們所占領的中原地盤,如此,此消彼長,并非沒有一戰之力!” 對此,趙與莒不置可否,拿起自己的酒杯,來到船舷邊上,看著西湖游人如織,往來穿梭,湖上各類華麗大船在湖中愜意游蕩,心中略有感慨。 如此花開時節,良辰美景,品酒游湖又有何不可?為何還要去招惹那些個北方蠻子呢?諸位先帝都是如此這般,我又是何必? 正當趙與莒這般想著,面色亦是有所緩和,開始欣賞起這西湖美景之時,丘志清不合時宜的念了一句:“暖風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知何時,丘志清亦是站在趙與莒身旁,看著西湖美景和游湖美人,不爭氣的發出了羨慕的感慨之語。 然而此話聽在趙與莒耳朵之中卻并非如此,這哪里是丘志清的羨慕,明明就是丘志清對他的一種無聲的嘲諷。 為自己剛剛竟然想放棄而暗暗羞愧,趙與莒側身,認真的看著看著丘志清,道:“沖和兄,你出生北地,可否和小弟透露個實情,北地的百姓如何看待我趙家!” 趙與莒此話一出,坐在那里沒動的孟珙恨不得自己今天沒帶耳朵來。這實在是沖擊太大了,朝丘志清猛打眼色。 同時心中暗暗祈禱:“我的沖和老弟,你可別瞎咧咧啊,不然老哥也救不了你!” 孟珙的心里話并沒有如他所愿,被丘志清聆聽到。不過趙與莒這話卻讓丘志清不太好接,這當朋友的面吐槽人家祖宗真的好么? 興許是看出了丘志清的猶豫,趙與莒面色堅定,以不容置疑的語氣道:“沖和兄但說無妨,此地就我等三人(曹內侍算他的影子),皇天后土為證,哪怕時候有人以此事追究于你,我也會舍命相護!” 說實話,丘志清是有些感動的,囁嚅了一會兒,丘志清說出了一句讓趙與莒很是無語的話:“我倒不是很擔心自己,我本是江湖客,來去本自由,我擔心的是你們??!” “無妨!”斬釘截鐵的話語,讓丘志清略感震撼,猶豫片刻,便道:“我與你們講個故事吧,那還是嘉定十三的事情了,那時候我還是第一次下山……” 于是丘志清把十多年前西河堡發生的一幕幕,一聲聲對話,說與趙與莒和孟珙聽。趙與莒越聽越沉默,孟珙則是越聽越感覺窩囊。 “真是如此么?怒其不爭,哀其不幸,恨其不為么?倘若大宋北伐,你全真道將何去何從?”趙與莒目光炯炯的看著丘志清。 丘志清又把之前的話鄭重的說了一遍:“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熱愛祖國,為國出力,乃是每個華夏之人應盡的義務!” “好好好!”趙與莒連叫三聲好,這才接著道:“今日即興游湖,卻差點被美景所惑,一念之差,差點萬劫不復,來!我等同飲!” 雖然丘志清不知道他在說什么,不過他都這么給面子了,自然也要給他留點面子,這次趙與莒給孟珙倒酒,孟珙也不敢再躲了,老老實實端著杯子與兩人碰杯對飲。 接下來的時間之中才是重點,孟珙和趙與莒輪流發問,丘志清作答。 對他去過的山東,河北,河東,河南,關中等地的民生民情一一詢問,曹內侍在一邊快速記錄。同時對黃河的情況,以及各個渡口的運力等詳細詢問。 當然,太過專業的,丘志清是答不出來的,而孟珙卻能在丘志清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講述之中得出一個個可靠的數據和答案。 委實是在丘志清和趙與莒面前秀了一把。特別是趙與莒,看孟珙的眼神越來越不對,這一幕被一旁的丘志清看在眼里,不由的暗暗為這兩位好友擔心,他們之間應該不會發生什么吧? 三人便在這問答之中度過了一下午,而老內侍的記錄已經有了兩摞紙,一厚一薄,厚的是兩人的問題以及丘志清的回答,薄的,是孟珙的結論。 春日的暖陽緩緩的沿著遠處的雷峰塔滑落,金光照在波光粼粼的西湖之上,倒映在一艘游船中,船舷旁的三人臉上。 正是問答結束的趙與莒三人! 此情此景,趙與莒忍不住吟詩半首:“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可能覺得這兩句有些不應景,趙與莒又給兩人的酒杯滿上,而后語含堅毅的舉杯道:“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定鼎北伐,自今而始!愿大宋中興!”說罷,把酒杯一舉! 丘志清沉思片刻,舉杯往趙與莒杯子上一碰,亦是祝愿道:“縱使人潮洶涌,光陰似箭,愿所有馳騁皆能奔向光明!愿王師北定中原!” 說罷,舉著杯子看向孟珙,趙與莒亦是看著孟珙,此時孟珙倒是沒了之前的拘謹,放開胸懷,了然一笑,道:“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煙火向星辰,追亡逐北,所愿皆成真!” 說罷,杯子一舉,三個杯子砰在一起,在曹內侍的眼中,夕陽便如落入三只杯子中的仙丹一般,消失在天地間,融入酒水內,流入三人腹中…… 第七十四章 第三道境 趙與莒和孟珙走了,臨走之時送了他一塊團龍玉佩,丘志清接過一看,樂了!這不是當初自己翠虛師叔給自己的那一塊團龍玉佩么? 自己當初離開之時把玉佩還給了翠虛師叔,沒想到時隔十余年,兜兜轉轉,又回到自己手上。 興許是知道丘志清在想什么,趙與莒笑道:“如何?這便是當年先帝給翠虛真人的那塊團龍玉佩了,真人離開之時給了我,我又給了你,以后他就歸你了,什么時候沒錢了,拿去換錢都成!” 見丘志清尷尬,趙與莒很是開心,這位可是知道丘志清是常年沒錢的那種道士,之前沒少聽丘志清的行醫救人的經歷! “好了,不與你玩笑了,你以后不要夜闖宮城了,想進宮了,便拿著此玉佩,報出曹大伴的名號,自會有人領你進去的……” 丘志清在岸上,看著遠去的游船,輕笑一聲,便把團龍玉佩掛在脖子上,放入衣領中,轉身離去。就連那根絲線都是丘志清當初從自己的拂塵上扯下來編成的。 這一切就像一個輪回,兜兜轉轉,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游船之上,看著岸上轉身步入山林之間的背影,趙昀問道:“孟卿家以為如何?” 此時的孟珙亦已沒了之前剛升起來的那絲豪邁,恭恭敬敬的侍立于趙昀身后,恭敬答道:“官家,沖和道長只是率直了一些,其實并非對天家有什么不敬?!?/br> 趙昀回到桌子邊坐下,自己給自己倒了杯酒,孟珙見此,轉身侍立一側,這次他可不敢再坐著了。 小酌一杯,趙昀這才道:“我說的自然不是這個,既然他認為我還是趙與莒,那我便是趙與莒又何妨?我說的是收復三京的事情!” 孟珙恭敬一禮,道:“圣明無過陛下,有一句話雖然不中聽,但沖和道長說的很對,三萬里之遙的國度都難以逃脫被蒙古征伐的命運,何況臥榻之側乎?” 聽聞此話,趙昀先是沉默片刻,語氣先是喃喃,而后堅定!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一句話,趙昀念叨了三次,精氣神愈盛,直至堅定不移! 此時的趙昀,才算真正的丟掉幻想,和?拿什么和?你以為人家只是來敲詐一番的么?不!人家是來要你全家人性命的,連這點心理準備都沒有,拿什么去戰! …… 在回去的路上,天空中開始飄起了細雨,細雨飄落的沙沙聲,附和著林子中的蟲鳴鳥叫,卻是仿佛讓丘志清眼前的世界都更加活泛起來。 離開汴梁之后一路南下直到此刻,才終于放下心中顧念,念頭通達之下,看世間萬物都覺美好,更遑論本就迷人的西湖美景? 夕陽剛落,春雨又至,丘志清干脆不走了,面向西湖旁坐下來,也不運功,亦不入定,就這樣愜意的看著遠方西湖。 原本如沉睡的鏡面一般的西湖,被春雨輕輕敲醒,泛起了一層薄霧,反射出瑩瑩光澤,岸邊的柳絮,桃、李、海棠,紛紛把花瓣送給西湖當點綴! 當最后一絲落日余輝消散,夜幕籠罩西湖,這一刻,丘志清仿佛感覺自己就是這風,這雨,這月色,這西湖!神思不斷拔高,拔高!最后一躍…… 呈現在丘志清的視角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五彩斑斕,色彩繽紛,變成了單調的灰白色。自己可以隨意飄蕩了,他知道這是終于步入第三道境——陰神! 在此刻丘志清的視角之中,那些一朵朵的火,是生命之火,流動的是水,水中火是魚蝦,那拂動的清風無形而有質! 丘志清視角一陣模糊,便不斷的開始下落,在那一瞬間,他瞥見了自己,原來此時的自己,沒有生命之火。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眼皮輕輕一跳,那個色彩繽紛的世界又回來了。 《莊子·大宗師》有言: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摒除了“生”也就沒有“死”,留戀于“生”也就不存在“生”!修道二十余載,這才體會到一點莊子的話中之意。 不知莊子本人又是何等境界高遠…… 想到此處,丘志清不禁搖頭失笑,今時今刻,他才摸到所謂“真人”的門檻,卻也僅僅是一拂而過,而后迅速遠離。連手印都沒留下,耍流氓都夠不成的那種! 《說文解字》有言:“真”者,仙人變形而登天也!很明顯,他的境界是遠遠不到的,也僅僅是那么一瞬間碰了一下門檻而已。 細雨落下,卻不濕身,仿佛丘志清身外包了一層東西,雨水自然滑落,一伸手,一只似乎剛剛破繭不久的蝴蝶落在指尖,把這里當成了路途中的一站。 片刻之后,蝴蝶振翅而飛,丘志清搖搖頭,剛剛他竟然仿佛模糊的感受到了這只蝴蝶的想法!啞然失笑,還真當自己是“真人”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