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界第一因 第1594節
‘他對于那位楊教主一無所知,有此下場,也不意外……” 大司命心下搖頭,卻突然坐起,推開了懷中錯愕委屈的美人。 “太老爺,有,有人送來請帖……” 門外,有下人的聲音傳來:“是個小道童,來去無蹤,怕是有著神通在身的高人……” 呼! 大司命一擺手,已有冷風吹開房門,將那請帖遞到他的手上。 “這是……” 只瞧了一眼那請帖,大司命的眼皮就是一跳:“萬壽道人……” “萬壽道人傳帖諸界,邀諸路豪雄共赴萬壽山,五臟觀,品評人參果……” 蓬萊島后山,楊獄把玩著被貫穿的紅葫蘆,若有所思。 “那無圣道人身隕后,乾剛界確有妖魔晉位大圣……” 他的身后,楊間將那一封請帖放下,五指虛虛一握,抽出兩刃刀來:“據說是條雜血蛟龍,號什么覆海大圣的……” 第012章 御道三千,可近大道否? “覆海大圣……” 楊間按刀,心中戰意熊熊。 他晉升七元的底蘊早已足夠,之所以遲遲無法晉升,只因儀式而已。 功至八極,萬般位階中,可稱極者,不過八尊,稱大者,僅三大位階而已。 此類位階,往往有尋常位階不可及之威能,卻也因此,晉升極難。 顯圣真君,就屬其中之一。 降大圣,看似簡單,可妖魔道中,至七元位,且稱極者,方才可稱‘大圣’。 以八極身,降極道七元,這儀式的難易,不言而喻。 當然,比之逆亂心猿晉至七元的儀式,卻又要簡單良多…… “乾剛界是應劫而生,殺伐極度濃烈的天地,其中妖魔橫行,道化之人也不止那無圣道人一人,此去不可逞強,事有不成就拔刀?!?/br> 楊獄隨手收起那紅葫蘆。 對于自家小弟,他自是有幾分信心的。 不止是因為他天生神人,稟賦超凡,也不是他將人仙武道修至人仙第四步,靈相修至三劫,而是因為,他于八九玄功上的造詣,已到了個極深的地步。 “你當我和你當年一樣莽撞?” 楊間笑著擺擺手,提刀便已踏破虛空:“我去去就回!” “臭小子!” 楊獄笑罵一聲,雖知他此行有驚無險,但略一思量,還是取出九色交織的光團,聯系了諦聽。 “你要我陪你家小弟去一遭乾剛界?” 一現身,諦聽就直接開口,沒有半句廢話:“堂堂截教圣子,沒有護道人確實說不過去,但那覆海大圣可也是道化之人,甚至可能是最古創出此位階的大能道化而生,與之為敵,實非易事…… 嗯,要我陪同也不是不成,可你也得應我一事……” “那十輪大菩薩名列九大王佛之列,你欲奪其位,即便我出手,機會也并不大?!?/br> 楊獄自然知曉諦聽的心思:“他可是九劫寥寥幾人,開辟出新位階的,初代成道主!” 苦厄不渡,誓不成佛! 那位十輪大菩薩王在整個九劫都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聲名甚至要超過那無圣道人。 其所立之宏愿之大,根性之深,于須彌一脈,僅次于那尊佛老彌陀而已。 與其爭道,就好比一個境界遠遜于他的人,要與他爭通天教主位…… “……你說的不錯?!?/br> 諦聽很想反駁,卻也只得默認,事實上,若非此路太過難走,他也不會被人驅使無數年。 …… “我只求一個機會,不成便死!” 面上的九色褪去,諦聽顯現陣容,其人相平平無奇,甚至有幾分呆板:“十劫是終劫,注定要死,那為何不爭?!就好比你要御道三千,與天劫道……” “你說的不錯……” 楊獄點點頭,表示贊許:“如此,我便應下。他日你與那十輪爭道時,任何仙佛敢要插手,皆由我來應對!” “多謝楊教主!” 聞言,諦聽方才躬身道謝,可再抬頭時,已是滿面狐疑:“我怎么覺得,你是本來就想助我,此次之事,只是個由頭?” “或許是你想多了?” 楊獄一擺手,震散了那團九色光球,也警告諦聽不要再偷聽蓬萊島。 這才低下頭,取出那一封來自于萬壽山的鎏金請帖來。 “人參果會嗎?” 楊獄若有所思。 過去的三百余年間,隨著諸般道化之身紛紛崛起,大道越顯動蕩,諸界不寧,劫運從未有過的濃烈。 以至于,縱然身懷法眼者,也無法看穿那極盡繁雜的道韻,感知到那些道化之人的行蹤位置。 可這三百余年間現世的道化之人,也已多達數百。 這些道化之人皆曾是冠絕一時一世乃至于一劫之人,稟賦跟腳遠不是尋常神佛可比,更有冥冥之中的道、運加持。 以至于短短三百余年,成道者雖只那無圣道人一人,可成就八極,乃至于七元者,已不在少數。 萬壽道人,正是數年之前現世,初出世,就打傷三葬和尚,重開萬壽山,曾引起莫大的轟動。 只是…… “其言萬載后開那人參果會……” 楊獄思量著。 成道非全能,縱然是此時的他,有窺諸界之能,卻也不是無所不知。 至少,在極隱秘的事上,不如那些道化之人所知更多。 “萬壽道人,地仙之祖,八劫之時,曾執大道地書,其雖只六司,卻位比四御,與八劫三清平等論交……” 楊獄的袖袍抖動,一頭拇指石驢突兀出現在他的肩頭,呆板的說著話:“其欲以地書避劫,最終雖死于劫波之中,尸身卻橫流至九劫之初,化為萬壽仙山,其五臟生成魔道觀,后三葬和尚游經此山,點化明月清風,鎮壓魔壽……” 石驢復述著關于萬壽道人的一切訊息,其中多數是楊獄本就知曉的,但也有一些,他也并未聽聞過…… “你說,那萬壽道人的rou身已有幾分萬劫不磨之意?” 楊獄眸光微凝:“有幾分……” 凡人求長生久視,仙佛求萬劫不磨。 萬劫不磨境乃是無數仙佛追尋不可得之境界,諸劫至今,唯一可能有此境界的,只有帝因一人。 但迫近此境者,卻未必沒有。 只是…… “未超邁六司,也能修成幾分萬劫不磨?” 楊獄有些懷疑這頭石驢所說信息的準確性,當然,比之萬壽道人,他對這頭老爺子留下來的石驢更有興趣。 三百余年間,其靈慧日增,到得如今,雖仍顯木訥,但比之之前卻又好了太多。 甚至時不時會蹦出一些遠古秘辛來…… “六司,道之極。固有高下,本質卻無不同。萬壽道人之本質不比四御三清弱,三清四御之本質,也不必你如今更高貴!” 石驢回答。 “哦?” 楊獄不置可否,只是將那石驢捏在指間,饒有興趣的打量著:“你上次蹦達出來,是被劫運所吸引,這次呢?” 以他如今的修持境界,這世上絕大多數的靈寶已無法遮掩其法眼。 可這頭石驢卻是例外。 其非生非死,非虛非實,不是靈寶、仙寶、道寶,也不具備先天劫寶之特質。 卻偏偏無法完全看穿。 只能隱隱間察覺到其似具備真言的氣息。 “地書!” 石驢回答,沒有任何隱瞞。 “相傳,天、地、冥三書,皆由真言為核心,諸般道韻法理交織,與道合真,故而,諸劫不滅……” 楊獄似乎猜到些什么:“你與地書有什么干系?” “殘書一頁?!?/br> 石驢回答。 “地書殘頁嗎?” 楊獄無甚意外,有了答案也懶得問詢,隨手將其收入袖袍之中。 以他今時今日之修持,真正的地書在手或許還有些效用,一頁殘書,著實無甚用處。 就比如朱鬣的那口斬仙白葫。 嗡—微風徐徐間,楊獄闔眸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