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界第一因 第572節
“他們算什么有功之臣?” 裕鳳仙‘哼’了一聲,道:“跟我回城,明日我會發動整個王府的力量,為你尋求解決之道……” “……不必了?!?/br> 祁罡沉默了一瞬,搖頭:“旱魃久留之地,必有大災大旱,龍淵城,我已停留多日,不可再留了……” 對于道果,祁罡不是沒有了解,可他敢肯定,自己的道果,不同于已知的任何一種。 這是天生的災星,其儀式,早在認主的那一刻,就已然開始了。 “沒有任何辦法?” 裕鳳仙心有不甘。 數年同僚,她實在不忍心看著祁罡淪落到如今的模樣。 “我會尋一處人跡罕至的炎熱大漠,封閉自身……” 祁罡默然轉身,走進了夜幕之中:“不必留我,若我成功,自會回來,若失敗……” “東西拿上!” 裕鳳仙咬牙,突的拋出去一個包袱。 祁罡接過,沒有拒絕。 “祁頭……” 望著那蕭索的背影,丘斬魚心中大痛,曾經的祁罡,是青州、乃至于龍淵道最有希望走進神都的錦衣衛,也曾意氣風發。 然而現在…… 裕鳳仙神色黯然,她想要留人,可…… 夜風之中,兩人站立許久,直至祁罡遠去的身影再看不到,也沒有動作。 “青州錦衣衛,沒有幾個人了……” 許久許久之后,丘斬魚嘆了口氣,黯然神傷。 咔咔咔…… 指節與刀柄摩擦發出聲響,裕鳳仙心中煩悶至極,忍不住對月揮砍數刀,方才乘鷹鳥而去。 …… …… 夜色漸深,王府之中的賓客也多散去,只有酒氣未散。 裕鳳仙回到王府之時,諸多家丁、丫鬟正在收拾殘羹冷炙,大廳之中燈火通明,幾個老人正襟危坐,在商議著什么。 砰! 竹杖拄地,發出悶響,張文安面沉如水:“一場宴會,該來的一個沒來,不該來的,倒是一個沒落下!那孽障,幾乎毀了咱家在龍淵道多年的聲望!” 張靈峰的動亂只持續了大半年,可影響之惡劣,卻是超乎想象的。 “終歸是咱們對人不起……” 越發蒼老的老夫人喟嘆一聲,滿面疲憊:“要消泯不滿、怨憤,不是一場酒宴就可以辦到的……” “那孽障!” 張文安難掩心中怒氣,連連咳嗽。 大半年里,他可沒有老婦人的待遇,這把老骨頭幾乎就交代在了柴房里,哪怕僥幸未死,也是傷了元氣。 “罷了,罷了,都散了吧?!?/br> 老夫人意興闌珊,擺擺手,在幾個丫鬟的攙扶下離開。 一眾老者也都散去,只有張文安坐著不走,片刻之后,王府中的燈火熄了,賓客盡散,老婦人又自走出來。 “龍淵衛,四衛死傷七成,僅剩三成,王府客卿風流云散,護衛、私軍幾乎沒有剩下的了……” 張文安痛苦閉目:“三處邊關,方征豪已有反心,魏正先也滿懷怨恨,林啟天重傷損了根基,則可真是……” 這是真正的劇痛。 張靈峰暴起發難,除卻不在城中的南山霸、于方舟所帶的數百人,剩下的不是歸了賊,就是糟了難。 以至于,原本近萬規模的龍淵衛,已然不足三千了。 各種私軍,以及城中親近的勢力,也都遭了殃,以至于,這一場宴會之上,除卻南山霸之外,幾乎就沒一個是真個參與救援他們的。 這簡直就是莫大的諷刺。 但這宴會,仍是不得不開,不但要安撫人心,還要各種賠償,讓他肝火大動。 “公羊武呢?” 老夫人問。 “他……他也已經離去了?!?/br> 張文安苦笑:“我等遭難,他被王牧之所制,此時也沒有顏面再留下來了。他與徒弟徒孫,以及未死的客卿,也都離開了……” 風雨飄搖! 一場動亂平息之后,不止是城中幾大勢力,就連他們自己,也感受到動蕩難安的氣息。 “朝廷在,大義在,一時的陣痛,終歸可以撫平?!?/br> 老夫人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值此危難之時,老的昏迷不醒,少的出家為僧,小的懵懵懂懂,她哪怕心神俱疲,也不能倒下。 “難,難,難?!?/br> 張文安連連搖頭:“近些年,諸道起事不絕,旁人不知,咱們還不知?與青州接壤的西北道中,據說前些日子也有了動亂。 一神通主橫空出世,已占據三府之地,聚眾百萬,整個西北道,都已亂成一鍋粥了……” “難,就不做了嗎?” 老夫人冷冷的掃了他一眼:“只有老身還有一口氣沒絕,也絕不能丟了祖輩留下來的基業!若真丟了,你我死后都無顏面見先祖……” 張文安沉默了。 許久之后,才道:“經此一事,王府實力大不如前。道中難免蠢蠢欲動,當今來看,對我等威脅最大的。有三人?!?/br> 老夫人看著他。 “王牧之、方征豪,以及,楊獄!” “楊獄?” 老夫人皺起眉頭:“他可是昨夜才救了咱們?!?/br> “恩是恩,威脅是威脅。此子年歲比之鳳仙還要小一些,但武功已至一流,神通加持,可硬撼大宗師了! 這樣的天賦人杰,天下少有。而且……” 張文安也冷靜了下來:“他于民間,有著誅殺旱魃,挽救萬民之聲望,于龍淵城,有著匹馬馳王的聲名! 于軍中,他有逼退方征豪,援手魏正先、林啟天的戰績在,而且,他是徐文紀的弟子!徐文紀在青、云二州的聲望……” 他的聲音越來越凝重,老夫人的眉頭也漸漸皺起:“徐文紀果有識珠慧眼,可惜……” 第439章 生前身后名! “可惜我家小鳳仙沒有這個福氣……” 透過門縫吹進來的夜風越發的刺骨了,老夫人不由的緊了緊衣衫,好似忘卻了自己許多年前就已寒暑不侵了。 “嫂子……” 張文安有些擔憂。 他這位嫂子,出身武林大家,年少成名,天賦高絕,曾幾何時,武功還要壓過自家大兄。 但入王府之后,就漸沒了性子,越是年老,就越是心軟。 過去的二十年里,他不止一次的提及過對張靈峰的處置,然而,她總是一推再推,現在…… “值此風雨飄搖之時,若無鐵血手腕,想要護住家族、基業,幾無可能……” 老夫人微微一嘆。 “您明白就好?!?/br> 張文安神色緩和。 “這道理,人人皆明白??擅靼讱w明白,有些事,卻是做不得的?!?/br> 老夫人緩緩起身。 她清亮的眼神有著難以形容的色彩:“你懂你家大兄是什么人嗎?” “您這是……” 張文安重點竹杖,搖頭不已。 “你家大兄,少年時匹馬行天下,后從軍,跟隨玄霸兄征戰沙場,流積山一戰,險死還生十數次,終成大宗師。 戰后四十年,殫精竭慮于民生,雖無法改易龍淵苦寒,可他這一生血汗精神也都灑落此間?!?/br> 老夫人看向張文安,后者不禁移開目光,好似被刺痛的雙眼:“可你還記得,他的治軍、治家的八字嗎?” 寧為玉碎,不做瓦全! 張文安身軀一震,如遭雷殛,他看向眉發皆白的老婦人,恍惚間,又看到了七十年前那位仗劍天下的少女。 “龍淵道是他的基業,我要守,死也要守!” 老夫人的聲音從來鋒芒,張文安卻覺自己好似被刺痛了,忍不住低下了頭。 “但他的名聲、他的武道意志,我更要守!” 失了這基業,她無言見龍淵張家的列祖列宗,可失了后者,她就再無言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