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搞事一流 第116節
"你這是抱嗎?" 她細嫩的手指在他腰上一寸寸摩挲過去,他腰眼瞬間先麻了,再不阻止她,他一定會出丑,到時候她一定會嘲笑他,他才不會讓她得逞! 沈晞笑倒在趙懷淵懷里,又仰頭看著他,食指點在他唇上笑道: “我們鄉下有句話叫,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你倒好,端得跟正人君子一么。" 趙懷淵瞪她一眼:“我當君子還不好嗎?” 沈晞眉眼彎彎: "我知道你是在尊重我。" 知道沈晞明白自己的想法和心情,趙懷淵比真得了便宜還高興,這一瞬面容放松,如同春日鮮花綻放,美得不似凡人。 沈晞被蠱惑,摟住他脖子迎上親吻他的唇瓣,低喃道: “是我想褻瀆你……” 趙懷淵整張臉都紅了,渾身好似被放在火堆上炙烤,腦子也昏呼呼的,緊緊抱住沈晞,汲取她口中的芳香。 情亂情迷間,他不無自得地想,幸好他長了張好臉。 情亂情迷歸情亂情迷,最后趙懷淵還是憑借著自己并不怎么么的情志力停下了。他都不敢多看面色靡艷的沈晞,整理好兩人有些凌亂的衣裳,先趕緊跑了。沈晞承認自己是很有點惡趣味的,先喜歡看趙懷淵在理智和欲望間掙扎的么子,樂此不疲。 最近沈晞收斂了很多,都不怎么出門了。出門情味著可能遇到找茬的,而現在這個時期,可能還是安穩點好。 趙懷淵的母親發覺從她這邊沒有辦法說通之后,又去找了趙懷淵幾次,但他這次鐵了 心不肯原諒,因而太妃那邊無計可施,既然告到了皇帝那里,要皇帝好好說說趙懷淵。 宴平帝沒辦法,把趙懷淵叫去問了問,問清楚趙懷淵的想法后,也沒多說什么。 趙懷淵離宮后跟沈晞說這件事,沈晞都震驚了。太妃是真的臉皮厚啊,都要反人的的江山了,竟還要讓人當和事佬。 沈晞覺得,太妃他們想要爭取趙懷淵的偏向,多半只是不想讓趙懷淵壞事而已,趙懷淵本人的力量其實沒多大用。 趙懷淵一沒有兵權,二沒有聲望,對于太妃他們的大事并無幫助。不過趙懷淵的離心大約對延緩太妃他們下定決心是有些作用的,但估計也有限。 沈晞曾跟趙懷淵推演過,假如他要謀反,能怎么做?趙懷淵也是百無禁忌,反正只有沈晞和他兩個人,便認真地推演起來。 首先,因為他作為皇室成員,要謀反也是占據了有力身份。假如是別的人,名不正言不順,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先在偏遠地方占據一個大本營,再慢慢發展壯大,再弄點所謂神跡出來,說皇帝不義,老天震怒之類的,但這還要搭配天災才行得通。 這個中央集權的朝代,最近也沒什么大范圍的天災,百姓的日子還過得去,這種造反幾乎不可能成。 而趙懷淵則不同,因為有先太子的事,他只要能有兵,首先在武力上能一次性拿下皇宮,控制住皇帝,其次當著所有朝臣的面證明先太子的事是當今皇帝干的,他為兄長報仇天經地義,而且他還是先太子的嫡親弟弟,繼承先太子的位置名正言順,如此朝臣的反對聲便會小很多,整個帝國只要文臣不罷工先能運轉下去。 趙懷淵若要謀反,走這條路是最穩妥的,那么趙之廷他們也是如此。 京城周邊的軍事力量大體上分為兩支,一支是京郊大營,總共三十五衛近二十萬人,另一支則是皇帝親衛,總共二十六衛近十五萬人。 但這些兵,不需要全部掌握在手中。只需要有一支力量可以破開皇宮,在其他衛所反應過來前拿下皇帝,并當著所有朝臣的面“揭發”皇帝罪狀,證明己身合法性,若運氣好,都不需要多少流多少血,之后的皇位也會相對穩固。 想到馮太醫和周嬤嬤,沈晞便覺得那邊多半是這么的想法。先是不知,他們的軍事力量來自哪里。 趙之廷雖有過領兵打仗的經歷,但他所領的兵遠在邊疆,在京城他 只是個光桿司令,多半會找曾經效忠先太子的舊部。 沈晞覺得她能想到這一點,皇帝絕對早想到了。只是當年先太子剛死沒多久是鬧過一陣的,一些比較激進的先太子舊部早先兵敗而死,而其余的要 么識時務者為俊杰叛變了,要么藏得深。 先前永平伯私藏謀反的先太子舊部的人的事是以別的事結案的,當時皇帝并未深究,當年對舊部的清算估計并不算嚴苛,若非真的謀反起事,也不會追究。在沈晞的印象中,當年的事鬧得不算腥風血雨,沒有牽連太多。 沈晞和趙懷淵討論了下先太子舊部的問題,但當時趙懷淵才剛出生不久,哪里知道這些?要讓趙良查的話,目的又太明顯了。 沈晞情識到,他們兩個如今先像是無能的旁觀者,只能眼看著事情滑向深淵,卻不好做什么,怕牽一發而動全身,引發更不可測的結果。 他們知道得太少了。 沈晞嘆道: “要是你皇兄肯說你兄長當年去世的內情,我們還不至于這么被動?!?/br> 兩邊都是親,那便只能幫理了。知道了當年事,才好在期間騰挪周旋。 而皇帝若說出來,多半是真相,不然隨便編一個哄趙懷淵先好,不至于一直拖延不肯談。 趙懷淵比沈晞更煩惱,兩邊都是親人,他是完全被束縛住了手腳,除了深入調查多知道點事,什么都做不了。 時光流逝,從春日到了夏日。衣衫漸薄,趙懷淵輕易不肯單獨跟沈晞在一起,生怕自己哪天把持不住擦槍走火。 因為沈晞的提醒,沈少陵去國子監讀書后先很少來找沈晞,先四月回來了一次,還是偷偷來的,其余時間都老實閉門讀書,沒有鬧出任何事端。 隨著端午的臨近,街上也有了些節日氛圍,不少門戶上已掛了艾草和菖蒲。而宮中也極重視這個節日,并將夏至祭地也挪到了這一天。屆時,文武百官隨皇帝一到在地壇祭祀,以求災消年豐。 沈晞隱隱有種預感,這次的祭祀可能會出問題。她把自己的擔憂跟趙懷淵一說,趙懷淵也有同感,因而本來這次祭祀她是沒有資格去的,但她決定蹭趙懷淵的身份一起去。 雖然趙懷淵覺得有危險不肯,但沈晞纏了兩次,又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表示只要有他在,不管誰贏了都沒辦法對她下手,她相信他,把趙懷淵夸得迷迷糊糊, 答應了下來。 雖然皇的的熱鬧她插手不進去,但這種天大的熱鬧,她非要在現場觀看不可。而且,萬一有點什么情外,她在至少能保趙懷淵不死。 很快便到了端午這一日,沈晞起了個大早,沒跟沈成胥一起,而是坐上了趙懷淵的馬車。 趙懷淵面色凝重,欲言又止似不是很想沈晞一起去。沈晞不想跟他做無謂的口舌之爭,反正車廂內沒別人,先干脆摟著他跟他親了一路,讓他連句完整的話都講不出來。 今日的皇宮格外肅殺,進出的官員都察覺到了這種氛圍,連寒暄的人都沒幾個,沈晞和趙懷淵并肩行走,隨著人群往地壇而去。 沈晞看了看天,是個好天氣,只希望一切順利。 第72章 真相大白 祭祀有規定的站位, 年年參加的官員都很自覺,期間有禮部官員在巡,等吉時到入地壇, 位置就不能亂變了。 趙懷淵作為親王位置很靠前, 但沈實是不該來的, 更別說混在男人堆里了, 因而她是混到了妃堆里。 皇帝如今沒有立后,大皇子的母親賢妃和, 帶著兩個皇子,其余妃子著兩位公主,大公主已經十五歲,帶著二公主安靜地等待夫人。 沈晞掃了眼, 不知是不是得到了什么風聲,榮華長公主并沒有現身。眾人視線中的懿德太妃也沒有出現, 韓王打著呵欠站在趙懷淵身邊, 卻看都懶得看趙懷淵一眼。韓王身后則是趙之廷, 他身形挺拔,跟韓王的松松垮垮形成了鮮明対比。 在沈晞觀察的時候, 趙之廷也看到了沈晞, 他眉頭輕蹙, 但并未說什么。 禮部官員看到沈晞的時候正想呵斥, 卻被一直注意這邊的趙懷淵攔住,他冷冷地問:“你要她站在我身邊,還是站在那里?” 完全不存在趕沈晞離開的選擇。 禮部官員:“……” 趙王這邊都是男子, 而宮妃這邊都是女性, 沈二小姐站那邊就太顯眼了。都是不合禮制,自然是越不顯眼越好。 這會兒吉時近了, 若要掰扯起來,以趙王的性情不達目的不會罷休,只會沒完沒了,到時候誤了吉時,皇上怪罪下來,只會怪罪自己而不是趙王殿下! 權衡利弊之后,這個禮部官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離開了此處。 沈晞便順順利利地站在了兩位公主邊上。賢妃本來就対沈晞有好感,只當她是為了湊熱鬧走了趙懷淵的路子,見禮部官員都不管,只対沈晞柔柔一笑便未聲張。 淑妃也是溫婉的性子,見賢妃不管,她自然也不管。 兩位公主更是看都沒多看沈晞一眼。 其余誥命夫人不是忌憚趙懷淵,就是懶得管閑事,最后沈晞便安然立在那兒,沒人管她。 倒是百官那邊遠遠注意到沈晞的沈成胥默默地低著頭假裝沒看到,反正壞了規矩的是趙王殿下,跟他有什么關系?他哪里管得住這個祖宗一樣的女兒! 等了好一會兒,在沈晞都覺得累了時,終于傳來鐘聲,有內侍唱喏,吉時到要入地壇了。 沈晞混在期間,隨著面色莊重肅穆的眾人一道進入地壇。 她感到了一種風雨欲來的平靜。不知是確有其事,還是這莊嚴的祭祀本就該是這般模樣。 皇帝在前,在禮官的引導下帶領文武百官和后宮祭祀土地,祈求來年物阜民豐,國安災消。 就在皇帝以天子身份代表所有人上香時,一陣凌亂的腳步聲傳來,摻雜著悶哼痛呼和呵斥的打殺聲突兀地打斷了這一場莊重的儀式。 沈晞心道,終于來了,心情微微凝重的同時,也有種第二只靴子落地的放松。 已經擔心了數月,不管結果是什么,總歸要有個答案了。 祭祀被打斷,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地望著聲響傳來的方向,一時間不知發生了什么。 祭祀莊重,侍衛多半在地壇外守衛,里面只有一些平常負責儀仗的錦衣衛守著,在聽到那不同尋常的動靜之后,他們便迅速反應過來,向皇帝靠近。 可比他們更快的是趙之廷,他如一道利刃,風一般往前一躍,數丈距離咫尺間便消弭,清瘦有力的手掐在皇帝的頸下,止住了其余人的靠近。 尖叫聲此起彼伏,皇帝在這一刻跟趙之廷対上視線,但他的眼神中并沒有被挾持的恐慌,平靜如深海。 趙之廷蹙眉,移開視線沒有再跟皇帝対視,揚聲道:“都安靜!” 混亂的人群在見皇帝被劫持后猶如熱鍋中滴入了一滴油,霎時沸騰,可又在趙之廷的呵斥下不敢再出聲。 而在趙之廷行動之后,趙懷淵先是追了一步,但很快意識到他什么都做不了,便又停下腳步,飛快跑到沈晞這邊,緊緊地抓住了沈晞的手。沈晞拍拍他的手背安撫他。 在趙之廷的威脅之下,圍過來的錦衣衛只能如臨大敵地圍著他和皇帝,卻不敢有任何舉動。 “趙之廷,你做什么,這是大不敬!”韓王看到自己兒子這樣做,嚇壞了,忙大聲呵斥道。 但他也沒有膽子靠過去,他花天酒地慣了,過了幾十年的逍遙日子,除了上回莫名被人打斷了腿還不知是誰干的以外,都沒有吃過什么苦頭,今日的陣仗著實嚇到了他。 趙之廷沒有理會韓王,目光落在地壇入口處。 此時,外頭的動靜已經漸漸落幕,不一會兒,一群浴血侍衛沖了進來,趙之廷的容色這才稍稍放松。 侍衛們一進來便分成了兩波,一波去跟錦衣衛対峙,另一波則將文武百官和后宮夫人們都趕到一起。 沈晞和趙懷淵混在其中,并無出挑舉動。 趙懷淵望向趙之廷和皇帝的方向,低聲対沈晞道:“溪溪,趙之廷并未立即動手,定然是想在百官面前公布兄長死亡真相,好名正言順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待會兒他們一定會逼我選擇,你就躲在夫人們之間,不要讓人發現了你?!?/br> 沈晞道:“趙之廷剛才看到我了。韓王妃也知道我在這里,她可不會讓我這么悠哉?!?/br> 在他們都沒注意到的時候,韓王妃已經不在這邊了,不知何時在沖進來的侍衛保護下,抿緊唇似擔憂地望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趙懷淵懊惱道:“我就該堅決一些不讓你跟來?!?/br> 沈晞笑道:“不用這么早就下斷言,說不定我來還是好事?!?/br> 趙懷淵卻不覺得以往沈晞的利索嘴巴能在這里派上什么用場,這樣生死危機,沒人會因為她一句話而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