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子的科舉路 第141節
最好就隨姑爺,能讀書,有遠見,有韌性,還不卑不亢,簡直哪兒哪兒都好。 喬太守將自己心中所想同夫人講,夫人忍不住輕笑出聲:“你就這么看好姑爺?姑爺和阿影只留宿一日,你便要專程準備新房?!?/br> “夫人你可不知,那科舉考試有多艱難,對我這種世家出身的公子哥兒尚且都是磨礪重重——尋名師,拜師求學,趕考等,哪一項都得頂頂好,才有了我這個二甲的進士,”喬二哥道,“對于那農家子就更難了,他們一般都出身偏僻,尋不到名師,只能拜一些秀才、甚至是落榜秀才來啟蒙,之后能考中科舉,出人頭地,那都是絕頂的聰明和辛苦?!?/br> 夫人頗有些疑惑:“你說的這些我的當然知道,但我記得姑爺的老師應該是綏州余明函余老先生啊?!?/br> “嘿,那都是他啟蒙之后的事情了,”喬二哥道,“我打聽過何似飛的出身,聽說他幼時家境還算殷實,在村里也是有些頭臉的。但一朝發洪水,家里人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就剩下一個他和兩個老人。而且姑爺自個兒當年還因為在水中泡了太久的緣故,身子骨一直不好。天氣境況稍有改變,便要累一場風寒,從小不知道灌了多少湯藥?!?/br> 夫人更加驚訝了,眼睛都瞪圓了:“還有這等事?到底是我何不食rou糜了,我本以為即便是農家子,應當也有良田百畝,供他讀書、趕考的。相公你快說說,既然姑爺家里如此貧寒,到底是找誰啟蒙,又如何拜在余老先生門下的?” “你忘了?他家以前在村里是頗有頭臉的大戶,因此,幼時都是教了孩子讀書認字的。但幼年時讀書認字也都有限,具體原因是姑爺的祖父祖母擔心他身子骨不好、種田種不多,以后恐怕難以成家立業,因此,讓他跟著自家表兄去縣城念書。只是他家里銀子不足,只能去給表兄當書童,伺候表哥起居。后來,姑爺就憑著自己的學識,參加了縣學為余老舉辦的選拔蒙童考試,一舉拔得頭籌,被余老看中,這才有了‘一門二三元’的美談?!?/br> 這‘一門二三元’便說的是余明函門下師徒二人皆連中三元。 “這一路也太艱難了,咱們阿影是個好孩子,居然能同此等少年郎結為連理,”夫人道,“估計還有小半個時辰姑爺就要到了,咱們快先備飯?!?/br> 第172章 “這么快就到羅織府了?!弊隈R車里的喬影撩開擋簾, 看著頗有些熟悉的景色,眉飛色舞道,“兩年沒見南星, 不知道長高了沒?!?/br> 喬南星,喬二哥和嫂嫂唯一的孩子。 兩年前,這小子可是喬影的跟屁蟲,喬影一個指令, 小屁孩指哪兒打哪兒,乖巧的緊。 不同于喬影的開心和期待, 何似飛騎在馬上,晃到窗邊,看似悠閑,神情間倒凝著少見的嚴肅。 喬影還能不知道他在凝重什么? 伸出手來在他面前晃晃:“拋開親緣關系不談, 喬太守人還是很不錯的——加之他自個兒不會作詩,又無比崇拜會作詩的人, 你擔憂什么?” 何似飛眉梢微微挑了挑, 還沒開口, 許昀信就走了過來, 道:“那是主夫您不知道,在迎娶您之前,咱們公子給喬太守寄了好些詩集過去,都是少爺從京城三大書肆認真搜羅來的, 經過自己的編撰和整理,寄給的喬太守。因此, 成親當日, 喬太守這邊才沒專程讓人去堵門,咱們才能一路順暢的進去。當時, 光是挑選那些詩集,已經耗了咱們公子不少精力,卻還算是承了太守一個人情,如今要當面見喬太守,自然得還了?!?/br> 喬影愣了愣,顯然沒料到還有這茬。 他自個兒在京中沒有玩得好的同伴,哥哥jiejie們又成婚的早,因此,喬影雖然每每總能聽到有人成親,卻沒正兒八經的參加過婚禮。 故他知道成親會有“擋門一事”,以為只要新郎帶著伴郎們,就能一路暢通無阻的進入家門,不料這簡簡單單一件小事后,還有如此多彎彎繞繞。 喬影心說——“就算不賄賂二哥,他總也不能讓人堵著門,不讓我嫁啊?!?/br> 但喬影眉眼間又帶了明顯的神采和開心,他對何似飛招招手。 這會兒馬車已經駛入主路,寬闊又平穩,喬影在窗口探出胳膊,對何似飛揮了揮,示意他靠近。 何似飛騎馬從善如流的行至窗邊,一手拉著韁繩,一邊微微傾身。 喬影小聲問:“你……你實話實說,你是不是也給我大哥和大姐也送了禮物?” 何似飛沒有反應,沒做回答。 喬影繼續追問:“是不是???” 何似飛微微偏頭,日光照在少年人高挺的鼻梁和深邃的眉眼上,喬影的心猛地跳了一拍。 他的目光甚至直直落在何似飛顏色偏淺的唇上。 移、不、開。 恍惚間,喬影看到自家相公好像笑了一下。 他立刻回神。 隨之而來的是血液上涌,脖頸發紅。 這、這是在外面,這是在路上! 喬影對自己內心生出的妄念有些羞憤。雖然不是城內的街道,但因為路修得寬敞,經常有行人或背或扛東西,他這樣,當真太過于放浪形骸了。 喬影匆忙放下擋簾,企圖遮掩自己的想法。 他沒意識到外面的馬蹄聲似乎沒了,馬車停了一下,緊接著,那個少年抬指撩開擋簾,長腿一邁,便進了車廂。 “你上來干什么——”馬車嘎吱嘎吱重新駛動,藏起了喬小少爺語氣中的驚慌和羞赧。 何似飛因離他很近的緣故,將他的心思都看在眼里。 “我以為,”何似飛頓了頓,“你想讓我上來?!?/br> “我……”喬影向來是個誠實的人,即便羞憤到自己要挖空馬車鉆下去了,此刻當著自家相公的面也說不出“不想”二字。 喬影猶豫間,何似飛已經坐在他身邊,將他抱了個滿懷,下巴甚至都搭在了他肩膀上。 方才被自家相公相貌迷惑的喬影還沒緩過神來,又被他的氣息籠罩,整個人身體無比敏感,喬影只能微微蜷了身子,希望自家相公沒發現自己的反應。 可是,這種事要瞞過對方,幾乎又是不可能的。 馬車不斷行駛,外面似乎吵鬧了一陣子,又因為途徑密林而安靜下來。 喬影神情緊繃,努力聽著外面的動靜,自個兒在馬車內咬緊牙關,不敢泄露出一聲半響。 ……他相公真是喜歡胡鬧! 這馬上就要到羅織府了! 反觀何似飛,神情淡然坦蕩,好像此刻車內放浪的主角不是自己一樣。 一盞茶功夫后,何似飛為喬影攏好衣衫,用水囊洗了手,重新騎在馬上,打馬向前,跟許昀信一道先去過羅織府城門。 作為新科進士、新科狀元,憑著一張文書,在回鄉之路上遇到的所有關卡都可以免于盤問和過路費。 其實不止這些,如果走朝廷安排的官道,還可以免于車馬費。 但何似飛成親后拖家帶口的回綏州,自然只能自己買車馬了。 城門處的消息很快傳到,喬府正門大開,喜迎貴客。 喬府外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怎么回事,喬家大門都開了?” “不知道哇,這會兒天色不算早,怎么會講正門大開呢?” “難不成是隔壁郡的知府大人前來拜訪?” “沒聽著音兒啊,要是隔壁郡的知府前來,兩府商貿互通有無,早該有音訊才對?!?/br> “你說得有道理,可除了隔壁郡城的知府大人,還能有誰值得咱們太守開大門迎接?” “我猜……” “我猜是……” “我覺得你們都猜錯了,且不說咱們跟隔壁郡城就隔了一條運河,消息早上傳出來,午間就到咱們羅織府了,不可能到現在大家都不知道音訊;就單單說咱們知府大人敞開的是自家大門,而不是府衙大門,這就足以證明來者是同知府大人私交甚篤的好友,而非官場傷地同僚?!闭f話人一襲書生長袍,手中折扇‘啪’得一聲合上,引得周圍人不斷附和贊同。 “真不愧是咱們羅織府最大世家羅家的門生,有理有據,有理有據??!” “那書生居然是羅家之人,當真太厲害了?!?/br> “不愧是羅家啊,聽說咱們知府大人早年帶自家幺弟回來祭祖,打得注意就是把幺弟嫁給羅家嫡長子羅京墨,當時他給羅家長輩都說好了,羅家才把在外歷練采藥的長子羅京墨少爺叫回來?!?/br> 周圍人吃驚:“啊,還有這等事?” “后來怎么樣了?” “成了嗎?” “沒聽到風聲,估計沒成?” “喬太守還有個幺弟,是哥兒?” “唉,哥兒到底身份低下,就算是有個當太守的哥哥,想要嫁給羅家嫡長子,那還是有點癡人說夢了?!?/br> 說話之人見大家眼巴巴地瞅著自己,繼續說道:“大家猜對了,當然是沒成,羅家畢竟家大業大,聽說家中還有旁系在京中做官嘞,家中的嫡長少爺自然不能娶哥兒作為正妻的?!?/br> 眾人頻頻唏噓。 有人感慨:“就算是太守的嫡親弟弟也不成嗎?” “這也太難了,我家就有個哥兒,性格極好,我一直想給他找個好夫婿來著?!?/br> 八卦總是最吸引人的眼球,有些曾在大戶人家里當過差的,此刻也跟著高談闊論起來:“哥兒有什么好?外形長得像男子,在床上激動了還會把自個兒的腌臜穢物弄到主家身上,太臟了。即便再怎么門當戶對,也不可能嫁給世家子當正妻?!?/br> “就是,我聽說咱們太守當年還聯系過朱家,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了?!?/br> 原本吵嚷的人群漸漸冷清下來,畢竟生男生女還是生哥兒,都是天注定,生下來那一刻才能真正確認孩子性別。 在場大部分人家里都會有哥兒,不是每個當爹當哥當弟弟的都對哥兒態度如此冷漠和瞧不起。 一般也就只有那些自個兒能力不怎么出色,可能還要靠家中哥兒縫縫補補干活養活的男人,才會為了彰顯自己的‘男子氣概’,說出如此讓人反感的言論。 有人比較年輕,也沒太聽出那些人對哥兒的貶低,跟著追問:“那太守大人的幺弟到底嫁給誰了?如果兩年前就開始說親的話,這會兒怎么著都該出嫁了?!?/br> “欸,這個咱們好像還真不知道?!?/br> “喬太守好像不是咱們羅織府的人,我只知道他是京城的進士,老家可能在京城吧?!?/br> 有百姓更加不解:“既然太守大人家在京城,怎么可能為幺弟相看羅織府的人家?你們之前那些話我聽著就感覺太不對勁了,一個個不都是吹的吧?” “就是,喬太守老家在京城,爹娘肯定不會同意把幺兒嫁來這么遠,你們之前說的頭頭是道,我差點就信了?!?/br> “我看不會是你們羅家和朱家當年打聽了點消息,想要眼巴巴湊上前去娶太守家的幺弟,結果被拒絕了,這才惱羞成怒,胡言亂語吧?” “唉你說誰呢!” “那哥兒就是嫁不出去!” “想要嫁給人當正妻,除非招上門女婿,但凡家里有點家底,或者本身很有出息的,絕不可能娶他當正妻!” 眼看人群各執己見,已經快要吵起來,有人趕緊出來當和事佬:“我看啊,咱們都別猜了,等著吧,現在天色不早,總歸過一會兒人就要來了?!?/br> “就是就是,大家別傷了和氣,真要鬧大了,衙役過來的話,聽咱們這么議論大人的幺弟,咱們肯定吃不了兜著走?!?/br> “對對對,別吵了……” 就在一群熙攘聲中,一輛掛著“何”字牌子的馬車穩穩當當停在喬太守的宅院前。 有些百姓已經認出了前頭騎馬那人是誰,震驚的叫起來:“三元!何三元!” “綏州何似飛?!” “余明函先生的弟子?” “原來喬太守開門歡迎的人是咱們的新科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