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第172節
他倒是想跟他的原配共患難,可原配已經死了,連尸首都找不到,他總不能捧著一個牌位過日子吧? ……等等! 三兄同意立安樂為皇太女?!甚至排除萬難?! 三兄是瘋了嗎?。?! 太平手指微微一緊,扶著侍女的手站起來。 ——她那個懦弱的三兄,膽小怕事的三兄,竟愿意為了立裹兒為皇太子而不惜與朝臣相抗? 上官婉兒筆尖微微一頓。 “婉兒,怎么了?” 武皇微闔眼,波瀾不驚。 上官婉兒不動聲色收起手里的筆,溫柔笑道,“誰說太子不像圣人?” “這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勇氣,倒是像足了圣人?!?/br> “勇氣有什么用?” 武皇輕嗤一笑,“野心是個好東西,可若是能力撐不起這份野心,她的野心便能讓她萬劫不復?!?/br> “丞相是否在想,我憑什么能生出這樣的野心?” “憑我是阿耶與阿娘的女兒?” “還是憑我的女子之身?” “誠然,我若是男子,未來的太子之位便是我的囊中之物?!?/br> 安樂涼涼一笑,“我哪怕有再大的野心,天下人都不會取笑我,反而會稱贊我的野心,說這才是天家皇室該有的宏圖大志?!?/br> “可我是女子,我的野心便是極其可笑,極其不合時宜,甚至是自尋死路?!?/br> “我的野心會害死我,害死我身邊所有人?!?/br> “因為我是女人,因為我只能是男人的附庸,依附著男人過日子?!?/br> “可是憑什么!” 安樂直視著姚崇的眼,不甘而憤怒,“沒有我阿娘,我阿耶早就死在流放之地,哪有現在的被封皇太子,未來的天下之主?” “阿耶的尊榮是阿娘爭來的,這萬里江山本就該他們共!我作為他們的女兒,未來的天子之女,皇后之后,又憑什么不能當國之儲君?東宮太女?!” 作者有話說: 安樂:阿耶為天子,我當為皇太女! 歷史上的安樂是個暴脾氣,拿馬鞭抽太子是家常便飯,拿太子當奴仆使喚,就那種又嬌又烈又美艷又野心勃勃,這種人設真的好帶感~ 有一個很搞笑的是新唐書和資治通鑒把她黑到體無完膚,但對于她的美還是捏著鼻子認了,美艷動天下,非常非常高的評價了~ 1:《舊唐書·列傳第三十六》:重潤風神俊朗,早以孝友知名。 《新唐書·列傳第六》:重潤秀容儀,以孝愛稱,誅不緣罪,人皆流涕。 2:《唐永泰公主墓志銘》:郁穆韶潤,清明爽烈,瓊蕤泛彩,拂秾李之花。 3:《新唐書·列傳第八》:光艷動天下,侯王柄臣多出其門。 4:《舊唐書·列傳第一》:長壽中,與昭成皇后同被譴,為則天所殺。 《新唐書·列傳第一》:妃既囚,扃鍵牢謹,日給飼料。衛者候其突煙數日不出,披戶視之,死腐矣。 5:《舊唐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三十六》:是歲,立為皇太孫,開府置官屬。 《新唐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六》:是歲,立為皇太孫,開府置官屬。 6:《資治通鑒》:上之遷房陵也,安樂公主生于道中,上特愛之。上在房陵與后同幽閉,備嘗艱危,情愛甚篤。上每聞敕使至,輒惶恐欲自殺,后止之曰:“禍福無常,寧失一死,何遽如是!”上嘗與后私誓曰:“異時幸復見天日,當惟卿所欲,不相禁制?!?/br> 第86章 安樂公主 “收起你的三綱五常與儒家規矩!” 姚崇被問住了。 他的學識與理智告訴他, 他該回答三綱五常男尊女卑是自古便傳下來的規矩禮法,安樂的說法是駁論,是不正確的, 正確的做法是男主外女主內,男子為官做宰, 女子相夫教子, 而不是像安樂所說的那樣, 女子擁有不該有的野心, 去覬覦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但他的情感與經歷又告訴他,安樂的野心沒有錯。 ——圣人并非李家人,甚至做過太宗皇帝的才人, 可饒是如此,圣人依舊位尊九五, 圣人如此, 那么未來天子之女皇后之后的安樂,又為何不能登基為帝? 可安樂若登基為帝, 便是對世俗禮法的又一次挑戰。 ——女人都能當家做主,那么還要宗族禮法做什么?還要規矩體統做什么? 男不男,女不女,混亂不堪, 毫無秩序。 這樣的天下,是九州百姓的災難。 思慮片刻, 姚崇緩緩開口,“正是因為您是女郎,所以您做不得天下之主?!?/br> “既然女郎做不得天下之主, 那祖母為何能做?” 安樂反問, “難道祖母不是女人?” 【而李顯立安樂的原因也非常簡單粗暴, 一是因為李顯這個人確實厚道,韋后陪他患難與共,否極泰來之后,他便兌現自己的承諾,江山與韋后共坐?!?/br> 【韋后唯一的兒子死了?】 【因討論武皇的男寵被庶子告密,然后被武皇降旨杖殺?】 【沒關系,這個庶子隨你處置,我絕不袒護?!?/br> 【你只有這么一個兒子,別人做皇帝你會被別人拿捏?】 【沒關系,你的兒子死了,便由你的女兒來做皇太女!】 【終其一生,我不會再叫你受任何委屈!】 天幕之上,痛失愛子的李顯淚流滿面,顫聲安慰著失魂落魄的韋后,“香兒,你別這樣,我害怕?!?/br> “沒有這個兒子,我們還有女兒!” “我們立女兒為皇太女,立女兒為皇太女好不好?”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心情極為復雜。 他們清楚看到李顯與韋后在流放之地的艱難求生,清楚看到韋后一次又一次安慰李顯,鼓勵李顯,才讓李顯重拾生的希望,毫不夸張地講,如果沒有韋后,李顯根本熬不過來。 可等他們終于苦盡甘來,李顯為太子,韋后為太子妃,只待圣人百年,他們便是九州天下的主人,但生活總會在你毫無防備時給你最狠的一刀——韋后的兒子死了。 唯一的兒子。 死在庶子的構陷,死在圣人的狠辣。 他們幾乎可以預見,待李顯駕崩,庶子登基,等待韋后的是什么。是不敬嫡母,是肆意拿捏甚至作踐嫡母。 ——這位嫡母的親生兒子都能被他借刀殺人除去,他又能對嫡母又幾分敬重? 而李顯,直接將這種威脅掐滅在萌芽之中。 為他和韋后的情分,為他頗為愛重的幼女,所以一向懦弱的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將自己的幼女送上那個位置。 “這……他好像做得也沒錯?!?/br> “沒有韋后,就沒有現在的他,庶子又是害死嫡子的元兇的情況下,他總要替韋后考慮?!?/br> “他替韋后考慮沒有錯,心疼女兒也沒有錯,可女人怎能做皇太女?做未來的九州之主?” “嗐,圣人也是女人,不一樣做了九州之主?” “咱們既然能出一個女皇,就能出第二個女皇?!?/br> “咱們現在的圣人不也是女皇?不一樣做得好好的?百姓不一樣安居樂業,豐衣足食?” 盧氏中氣十足,“所以說皇帝的性別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br> “太子的庶子用心如此險惡,又怎會是一個圣明天子?” “讓這樣的人當了皇帝,還不如一開始便立個皇太女?!?/br> “韋后性格堅韌有權謀,這樣的母親教出來的孩子不會差?!?/br> 盧氏道,“她膝下有三個女兒,論嫡論長都排不到這個最小的女兒,但她偏偏放著前面兩個女兒不立,而是立這個最小的女兒為皇太女,說明這個最小的女兒必然有過人之處,否則她不會冒這么大的風險立幼女,要知道主少國疑可是天家大忌!” 崔玄暐抬手掐眉心。 ——阿娘胡攪蠻纏太有一套,他幾乎被阿娘說動了,覺得阿娘的話在理,太子立安樂沒問題,韋后立最幼女更是因為幼女聰慧過人,他們夫妻倆放著庶子不立,而是立一個最小的女兒為皇太女的事情是人之常情,是極為正常且正確的事情,不正常的是他,是極力阻止的朝臣。 “阿娘,話不是這樣說的?!?/br> 崔玄暐嘆了口氣,“有道是三綱五?!?/br> “收起你的三綱五常與儒家規矩!” 盧氏最煩崔玄暐一口一個規矩,一口一個子曰,他剛開口,她便不耐煩打斷他的話,“漢武帝之前有三綱五常嗎?沒有!” “這說明規矩都是人定的?!?/br> “漢武帝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咱們的太子未來也能罷黜儒家,百家爭鳴?!?/br> “到那時,還是男尊女卑夫為妻綱嗎?” “……” 在蠻橫無理這種事情上,他果然不是阿娘的對手。 崔玄暐連連告饒,“阿娘說得對,是我淺薄了?!?/br> ——哄一哄阿娘也無妨,但是到外面,具體怎么做便是他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