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第74節
——女人入朝為官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誰都想做第一批流傳青史的女官,所以她們看中的更多的是榮譽,而非豐厚的俸祿。 “娘娘能這般想,實在是萬民之福?!?/br> 蕭何稍稍松了一口氣。 “漢有眾卿,也是萬民之福?!?/br> 呂雉眼皮微抬,不動聲色開啟自己的第二步棋,“而漢有皇太女,則更是江山之福,萬民之福?!?/br> 好不容易平復下來的朝臣列侯再次陷入sao動。 ——來了來了,皇后娘娘帶著她的皇太女政策來了。 他們就知道,皇后娘娘根本不會有那么好心,平白無故給他們的女兒姐妹加官進爵。 ——之所以選他們的女兒姐妹,是為了給魯元公主的皇太女做鋪墊! 可拿人手短,吃人最短,他們剛剛推舉過自己的姐妹女兒,眼下再反對魯元公主為皇太女,便顯得有些忒不地道了,不僅會得罪皇后,還會把自家女人們的官爵名頭給丟了。 ——著實劃不來。 于是他們攏袖正坐,眼觀鼻,鼻觀心,只當自己是一根挺立在宣政殿的棒槌。 不反對,不贊成,不發言,裝死裝看不到。 而那些不曾推舉女人為官的朝臣們,則頃刻間炸開鍋,豎子無謀,見利忘義,女子為官都有了,皇太女臨朝還遠嗎! ——與這群蟲豸同朝為官,他們如何能維護得了男人的地位! “儲君之位關乎國本,既是國本,便不能讓娘娘一人獨裁?!?/br> 反對的朝臣立刻站出來,“娘娘,立皇太女一事,還是等陛下班師回朝之后再做定奪吧?” ——只要能拖到陛下回朝,這事就成不了。 朝臣們信心滿滿。 但呂雉同樣信心滿滿,“陛下豈是你這種毫無遠見之人?” “在陛下出發前便曾與我商議,言自己年歲已大,若不做好萬全之策,豈能遠征匈奴?” “只有定了國本,他才能放心出征?!?/br> “是以,他早早降下詔令,言公主人品貴重,敦厚謙和,可承大統,可托江山?!?/br> “?。?!” “陛下怎會立公主為皇太女?” “這絕不可能!” 事關國本,朝臣根本不信呂雉的一面之言,“陛下絕不可能降下這種詔令?!?/br> “若有,臣怎會一無所知?” 呂雉等的就是這一句。 ——她那日用劉邦為數不多的良心算計得來的圣旨,今日終于能派上用場。 作者有話說: 劉邦:良心這種東西我真不該有! 魯元:可是我能開創盛世遠揚國威呀。 能屈能伸有舍有得漢高祖:…那這個良心可以有! 第39章 大漢王朝終于迎來一位女儲君。 “你們不信陛下將萬里江山交給我, 交給公主?” 呂雉懶挑眉,身居高位俯視著阻擋她的朝臣,“可惜, 你們失望了?!?/br> “陛下偏偏把九州大地托付于我,將大漢王朝托付給公主?!?/br> “斷無這種可能!” 呂雉剛開口, 一朝臣再也坐不住, 他靠妻族起家, 若女子掌權, 似他這種豈不是再無出頭之日? 所以他的反應比其他人更強烈,女子臨朝這四個字他單是聽著便覺得刺耳得很,“陛下有子八人, 縱然廢了呂太子1,還有齊王, 趙王, 燕王,以及其他皇子?!?/br> “陛下放著這么多的諸侯皇子不立, 卻立一個公主為儲君?” “娘娘,您別是故意騙我們吧?” “陛下此時遠在河東,你縱是說破天,陛下也回不來與您對質?!?/br> 朝臣微拱手, 看似是進言,實則是故意拖時間。 ——只要拖到陛下還朝, 皇后娘娘便會美夢泡湯。 到那時,別說儲君皇太女了,就連女子與男子一同入朝為官怕是也要打個問號。 朝臣道, “以臣來看, 不如等個三五十日?!?/br> “即將入冬, 陛下必會班師回朝,待陛下還朝,再議儲君之事仍是不遲?!?/br> “是啊,娘娘,等陛下回來再說吧?!?/br> 其他朝臣一同附和,“儲君一位關乎國本,立儲君便是立國本,哪有立國本之際一朝天子卻不在場的道理?” “不錯,當等陛下回來再立儲君?!?/br> “對啊,陛下不在,立什么儲君?” “必須等陛下回來,否則便是名不正言不順?!?/br> “沒有陛下點頭,臣可不認這個儲君?!?/br> “臣也是?!?/br> “大漢的儲君,必須是陛下親自立的?!?/br> 反對的朝臣群情激奮。 還有那等想渾水摸魚的,此時也趁著混亂說出自己心里的想法,“陛下愛重趙王,之前便有廢太子而立趙王的想法,而今太子已廢,陛下想立的當是趙王才對,而不是所謂的公主?!?/br> 此話一提,眾人豁然開朗—— 戚夫人溫柔小意不懂朝政,趙王更是年齡小,好拿捏,若趙王為太子,而戚夫人為太后,那么朝政之上還不是他們的天下?再也不用受呂雉的窩囊氣? 朝臣們靜了一瞬,半息后,推舉趙王的聲音此起彼伏—— “對!陛下縱是立,那也是立趙王!” “陛下喜歡的一直是趙王,若不是當初娘娘苦勸,如今的儲君當是趙王殿下?!?/br> 呂雉眸色微深。 ——找死。 蕭何眼皮狠狠一跳,頓覺大事不妙,上前一步,正欲開口阻止朝臣們不知死活的話,可尚未來得及出聲,衣袖便被人拉了一下,未說完的話盡數咽回肚子里,他回頭去看拉自己得人。 “不可?!?/br> 夫人何同低低與他耳語,“總有這么一日的,你阻止不了?!?/br> 蕭何心中一痛,頓時啞然。 陛下雖有子八人,但能與皇后娘娘一爭的只有戚夫人。 齊王乃私生子,且體型肥胖,望之毫無人君之相,雖占了長,但陛下從未生過立他為太子的念頭。 而其他的皇子大的才四五歲,小的還在襁褓之中,對皇后娘娘根本產生不了任何威脅,唯有戚夫人與趙王劉如意,是真正讓陛下動過易儲念頭且險些付出行動的。 是他與張良力勸,是皇后娘娘堅韌聰慧,是商山四皓做太子太傅,才面前讓陛下打消這個念頭。 ——可陛下的念頭雖打消了,但皇后娘娘與戚夫人的關系卻也徹底改變了,以前是后宮姐妹,而現在,卻是不死不休的政敵。 他幾乎可以預見,待陛下百年之后,皇后娘娘針對戚夫人與趙王劉如意而展開的血腥手段。 但這一切,不可避免。 情敵可以高抬貴手放人一馬,但政敵,必死無疑。 ——這不是他所能阻止的事情。 莫說是皇后,任何人站在皇后娘娘的位置,都不會留趙王這種隱患。 一旦陛下崩逝,呂后便會戚夫人母子二人下手,但若沒有朝臣們此時將趙王架在火上烤的話,皇后娘娘或許會給這對母子倆一個痛快,可今日之后,再無可能。 她會殺趙王以立威,誅戚夫人以泄憤,借此警告那些對她陽奉陰違懷有異心之人。 ——順她者昌,逆她者亡。 作孽! 這群朝臣簡直作孽! 打著忠君愛國之名,實則全為自己謀私利,至于被他們推選的趙王劉如意,他是不是能在皇后娘娘的威壓之下當儲君,是不是能手段過人除掉皇后娘娘自己登基為帝,他們跟本不會在乎。 他們不會在乎趙王的生死榮辱,更不會在乎皇后對趙王的報復,他們在乎的是自己的權柄。 法不責眾,皇后娘娘不會因為他們推舉趙王,便將他們全部罷官或者全部殺掉,充其量只是敲打一番,或貶一級,或者罰俸幾月,小懲大誡,不會讓他們傷筋動骨。 可一旦趙王果真做了儲君,果真能登基為帝,他們便都是從龍之功,而趙王年幼,戚夫人不懂朝政,國之大事全部落于他們手中。 這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 而不是所謂的為國為民推舉趙王。 若果真是為國為民,魯元公主勸英布,平南越,又有遇神龍有感而孕的奇遇,立公主為儲君,豈不比趙王好得多? 可他們要的不是一個大有作為的女帝,要的是一個傀儡天子,要的是江山社稷被他握于掌中。 ——如今的他們,后來的陳平周勃與灌嬰,本質上沒有任何不同。 但皇后娘娘經歷過子孫親眷被屠戮殆盡的慘劇,還會容忍這些跳梁小丑來指點江山嗎? ——完全不會。 他們的下場不會比趙王戚夫人好到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