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側福晉年氏 第81節
書迷正在閱讀: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反派徒弟他又瘋又嬌、BOSS她真不一般[快穿]、豪門怨夫帶崽上娃綜爆紅
她神色自然地吃了兩塊后,便乖乖坐在那兒等著年若瑤發話。 “味道如何?”年若瑤笑問。 六福晉不敢怠慢,認真地評價了這道綠豆糕。 “既然你喜歡,就把做這道點心的師傅帶走吧?!?/br> 沒想到自己頭一回給貴妃請安,對方就讓自己把翊坤宮小廚房的師傅帶走。六福晉眼里閃過一絲錯愕,當她見到那個師傅的那一刻,眼里的錯愕變成了驚愕。 翊坤宮的點心師傅,竟然是自家之前的那個廚子! 六福晉起身,鄭重地道了謝。 她心思通透,明白世間沒有那么多巧合,都是人為罷了。 這個廚子,確是出自富察氏。 富察氏嫁給六阿哥,只能帶幾個陪嫁丫頭和嬤嬤,年若瑤心疼她年紀那么小進宮,特地想了法子把富察氏家里的廚子接進宮來。 福嘉是自己和皇上的心頭rou,六福晉在母家何嘗不是金尊玉貴嬌養長大的。 年若瑤想到富察氏將來要走的路,就忍不住在她承擔起那么重的擔子之前,讓她痛快幾年。 “額娘之前還覺得你以后是一生榮華半生苦,沒想到你這個丫頭時運不錯?!?/br> 富察氏想到自己出嫁的前一天,額娘在自己面前念叨的那句話。原本她還沒聽懂這話里的意思,如今細細琢磨起來,便明白了額娘一定是早就知道了貴妃為自己cao心的這些事。 貴妃出身和模樣性情皆是上品,按例來說應該有幾分難以親近的傲氣,沒想到卻十分和善,對自己這個兒媳也很是照顧。女子嫁人后,最怕長輩的刁難,六福晉心知自己這樣順心的日子是多少人求不來的。 從翊坤宮回去的路上,六福晉碰到了匆匆朝自己這個方向趕來的六阿哥。 “爺是有急事見額娘嗎?”六福晉問。 一向穩重地六阿哥破天荒地眼神閃爍道:“我下了朝,順路就來看看你?!?/br> 今兒一早自己要去上朝,富察氏要來后宮請安,雖說她表現的很鎮定,六阿哥還是從她的舉動里看出了蛛絲馬跡。 自己與富察氏結為夫妻,自然要夫婦一體,從今往后,宮里宮外,自己都會護著她。 翊坤宮和西三所是相反的方向,怎么會順路? 六阿哥也猛然驚覺自己話里的漏洞,不自然地瞥向前方,身子卻忍不住靠近富察氏,兩人并肩往自己的住處走。 六福晉微微低頭,嘴邊揚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正如額娘所說,自己的運氣,真的很好。 -- 在宮里又過了幾個春秋,年若瑤猛然發現,從小就上躥下跳閑不住的七阿哥和八阿哥兄弟倆也八歲了。 孩子們都長大了。 景仁宮給二公主準備的嫁妝一箱一箱抬進來,年若瑤臉上的笑容說不上開心還是不開心。明年六月,福嘉便要出嫁了。 “額娘……”福嘉一聲呼喚,讓年若瑤如夢初醒。 年初,福嘉便搬到翊坤宮與年若瑤一起住,現在她每日都會陪著額娘說說話,母女二人不拘泥于什么話題,就連一些夫妻間的事情,年若瑤都以十分專業的態度和福嘉說了。 “不要覺得羞恥,遵從自己的本心,就像從小額娘教你的那樣,福嘉是最聰明勇敢的孩子?!?/br> 福嘉原本還有些忐忑的心,被年若瑤三言兩語撫平了。 她從小就是在額娘的夸贊里長大的孩子,額娘真的給予了她獨自面對新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況且,皇阿瑪給她選的是葉赫那拉氏在這一朝最出色的子弟,人品和能力都極為出眾,是個可以攜手共度一生的男人。 她相信,他們二人會把日子過得很好。 雍正十一年,六月,固倫靖慧公主下嫁葉赫那拉重欽。 七月,皇上封三阿哥為令郡王,四阿哥為寶親王,五阿哥弘晝為和郡王,六阿哥弘曜為英親王,并下令讓四位皇子于明年初,出宮建府。 第97章 翊坤宮。 與先帝爺喜歡巡行游獵的帝王生活不同,歷史上的雍正常年待在京城,圣駕移動的最大距離就是從紫禁城挪到圓明園。 當年若瑤聽到皇上和她說七月份準備去木蘭圍場的時候,驚得下巴險些掉下來。 這是哪路神仙顯靈把皇上的打獵技能給點亮了? “皇上這么些年,還記得馬怎么騎嗎?等到了草原上,臣妾教您?!?/br> 皇上看著她略顯促狹的眼神,那么多年過去了,窈窈依然保留了幾分恣意心性,語氣里也帶了幾分笑意,“好?!?/br> 孩子們都長大了,自己繼位多年,前朝已然穩固,他終于可以分出心神,帶著窈窈去看看大清的江山,就像她一直愛看的話本子里的人物一樣,換個地方體驗不同的生活。 圣駕要出京城,內務府一早就開始準備起來。這兩年皇后的身子一直不太好,宮務也分出去一些。 宮里高位嬪妃就這幾個,貴妃、齊妃、裕妃還有一個熹嬪,其他的根本排不上名號。 熹嬪沒坐上妃位,在幾人面前難免氣短。最終內務府分配的差事落到年若瑤頭上,由齊妃和裕妃從旁協助。 齊妃說是協助,根本插不上手。兩人在潛邸同為側福晉,自己比年氏早進府那么多年,結果進宮后,年氏為貴妃,自己卻只得了一個妃位。 身為皇長子的生母,本應有極大的體面才是,結果她在皇上和皇后跟前都不得臉,還不如裕妃這個后來居上的妃位。 四阿哥和六阿哥獲封親王,三阿哥和五阿哥的郡王爵算怎么一回事。五阿哥也就罷了,三阿哥可是長子,被兩個弟弟壓著,這讓朝臣們怎么看。 齊妃從翊坤宮出來后,越想心里越不如意,索性回到長春宮讓人去請三福晉。 三福晉董鄂氏正陪著幾個孩子念書。 自從進宮后,她每隔半個月就會去長春宮給齊妃請安,為的就是不讓三阿哥落人口舌。 齊妃再怎么糊涂也是長輩,三阿哥的生母,她不能失了禮數。 “正好我也想去看看額娘?!比x起身,笑著對齊妃派來的嬤嬤說道。 說完,撣了撣衣裳,從容地跟著長春宮的嬤嬤走了。 到了長春宮,齊妃果然隱晦的提到了宮務一事,三福晉在一旁笑著聽著,齊妃看她從容不迫的模樣心里就不悅。 三阿哥院里的兩個格格,一個田氏,一個鐘氏,模樣都不錯,就是性子太軟和。 齊妃也知道這是皇上的主意,故意給弘時兩個膽小的妾室,只要見過三阿哥本人在福晉董鄂氏跟前的慫樣,她們二人哪還敢冒著得罪福晉的風險去爭三阿哥的寵愛。 如今,二人乖乖待在后院,有好吃好喝供著,還有下人伺候著。不用費盡心思求三爺寵愛,也不用日夜提防別人算計自己,平日里只要在三福晉跟前露露臉請個安,就能回自己屋子安心過日子。 如今宮里的形勢已經很明朗,皇上在四阿哥和六阿哥之間舉棋不定了幾年后,終于決定了人選。 將來新皇登基,或者再過幾年儲君地位更穩固后,三爺的親王爵位是少不了的,她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最近,我在長春宮收拾出來一個小佛堂,弘時后院的田氏和鐘氏,進門幾年了肚子還沒動靜,不如讓她們倆跟著我在長春宮禮佛,說不定在佛祖跟前就心誠則靈了?!饼R妃提議道。 先帝時期后宮嬪妃多得能穿串兒,得寵的嬪妃還好,不得寵的那些人日子無趣,礙于宮里規矩大過天,只能靠禮佛誦經來排遣寂寞,順帶著還能得一個心善的名聲。 宮里娘娘誰手腕上沒戴過佛珠手串,齊妃覺得自己也到了禮佛彰顯菩薩心腸的年紀??善兴_身邊也是要有人伺候的,既然鐘氏和田氏這般不爭氣,那就拎出來陪自己還有佛祖吧。 不管是禮佛,還是帶著兩個格格祈福,都是挑不出錯的。齊妃的提議,三福晉盡管為難卻無法開口拒絕。最后只能同意讓鐘氏和田氏二人來長春宮陪齊妃禮佛,每五日便可回去休息一天。 齊妃終于在董鄂氏面前扳回來一局,眼神里露出來幾分得意。目的達到了,她也不想和董鄂氏多交談,借口自己累了便讓人退下。 三福晉心知,齊妃哪是帶著鐘氏和田氏禮佛,而是想動她們倆,來打自己的臉。 三爺后院的兩個格格,比起主子爺更聽從自己這個福晉的話,人家選擇投靠福晉,自己卻護不住她們倆,日后自己在她們跟前還有什么威信可言。 可今天這情形,就算齊妃點名讓自己陪她禮佛,這事兒都不能拒絕。 三福晉把二人叫來,親自叮囑了一遍,好生伺候齊妃娘娘,過幾日便可回來了。 鐘氏和田氏聽到的時候人都嚇傻了。 田格格淚眼婆娑地看著三福晉,“妾身不想離開福晉……” 這話一出,三阿哥都聽樂了,這是把主母當成親娘了。 聽到三阿哥的笑聲,田格格硬生生把眼淚憋回去了,對著三爺和三福晉行了禮,跟著鐘格格一起退下。 “席敏,她們倆你準備怎么從額娘那兒接回來?” 這些年,三阿哥和齊妃的母子關系很一般,不想因這兩個妾室再和齊妃打交道。齊妃整日待在后宮,不知道前朝的那些利害關系,每回見到三阿哥都說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話,上一次竟然想讓三阿哥求娶富察氏的堂妹做側福晉。 皇阿瑪許給沙濟富察氏的是皇子嫡福晉,還有將來的皇后之位。 自己求娶富察氏的嫡女為側福晉,虧額娘想得出來。 這話他都不敢和席敏說,怕她聽了生氣抽自己。 “七月,皇阿瑪要去木蘭圍場,額娘應該會隨著圣駕一起去,到時候我再想辦法把鐘氏和田氏接回來?!?/br> 三阿哥點點頭,席敏的法子若是不成,到時候自己就去長春宮強行把人要回來,省得席敏再動腦子和額娘斗智斗勇。 -- 到了七月,翊坤宮早就把出門的大包小包準備妥當,海嬤嬤帶著春玉又把東西檢查了一遍才放心。 “到了草原,你和紅泥要好生照顧娘娘,那邊的飲食和紫禁城不一樣,凡是入口的東西都要多檢查幾遍?!焙邒呱狭四昙o,這一次貴妃的行程由春玉和紅泥跟著,她則留下來守家。 春玉點頭,“嬤嬤放心,我明白?!?/br> 春玉和紅泥二人父母已經亡故,是打定了主意不出宮也不愿嫁人的,到了放出宮的年紀,兩人往家里送了幾百兩銀子,往后,就一門心思跟著貴妃了。 兩人再能干,也扛不起貴妃身邊的所有事兒,尤其是海嬤嬤上了年紀后,春玉和紅泥耿氏分身乏術。 張榮昌看到二人都忍不住嘆,“以前年輕的時候是怕別人把咱們頂下去,什么事兒都親力親為。這么多年風里雨里都過來了,說句托大的話,咱們和主子誰都離不開誰了。只要不犯錯,憑誰再大的本事能把咱們擠下去,有些事兒也該松松手讓下面的人干了?!?/br> “你們二人是自幼跟在主子身邊伺候的,怎么這個時候比我還糊涂?!?/br> 春玉和紅泥才恍然驚覺,自己已經伺候貴妃三十多年了。 七阿哥和八阿哥滿了五歲就搬到毓慶宮住了,海嬤嬤的日子越發空閑,索性趁著這次著手培養可以接班的宮女。 欽天監算好了圣駕出行的日子和時辰,眾人終于出發了。 三阿哥被皇上留在京城隨著怡親王一起監國,三福晉自然也帶著孩子們留在了京城。 四阿哥、五阿哥還有六阿哥等人騎馬跟在圣駕左右,七阿哥和八阿哥頭一回出遠門興奮的不得了,央求到皇上跟前,也要跟著幾個兄長一起騎馬。 六阿哥不放心他們兩個,點了幾個侍衛讓他們跟在二人左右,省得路上驚了馬傷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