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501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但這個氣氛、局勢還有前排壓力讓他們也只能當機立斷。 主持人上臺:“我們接到了很多很多觀眾來電,和各地機關廠礦單位的電報請求,希望荊小強同志能再唱一首!” 荊小強還是很體諒現場安排,甚至都不調動伴奏什么拖延時間,深深一鞠躬:“剛才這是《巴黎圣母院》的第三幕主題曲,那我們臨時送上另一部法西蘭名著《悲慘世界》的主題曲,《人民之歌》獻給大家,謝謝?!?/br> 回頭只是對汪茜點點頭。 汪老師靜靜的低頭收勢,就好像低眉順眼的站在路邊。 就像功力深厚的武學大師擺出了起手式那樣,淵渟岳峙。 然后全場看見“卡西莫多”站在舞臺四分之三位,專業卡位的精準黃金分割點,既不會影響后面的舞者,又不會讓歌者變成畫外音。 當年在青歌會唱那首《神圣的戰爭》時候就展現過的自帶混音效果,這里就那么仿佛不知道從哪里起來的遙遠音符伴奏,繚繞而近…… 實際上就是用體腔共鳴帶動的哼唱,由遠及近:“你可聽見這歌唱,歌聲回蕩 這是一個民族的歡唱 翻山越嶺,得見光芒 人間困苦都嘗遍 還未泯滅那一絲絲希望 哪怕是長夜漆黑 也終將升起太陽……” 就像汪茜在他身后,慢慢抬起頭,用前探腳步堅定而有力的拖行,有點類似模特步,但又更富力量感。 聞歌即能起舞。 甚至她都可以不用在乎荊小強唱的什么歌詞,他的發音,他的情緒,就是舞蹈的出發點。 沒人知道他們甚至是第一次跳這首歌,仿佛已經演練過無數遍那么嫻熟。 荊小強其實也是第一次用中文演唱,隨心所欲的把八十年代的《悲慘世界》英文歌詞和二十年后好萊塢的歌詞交叉混揉。 甚至連英文、法語都能交替融入進去:“可愿加入我們行列,與我無畏共患難 沖破險阻,那世界我們期盼許久 那就加入我們吧,這條路盡頭的自由在召喚 你可聽到這歌唱 發自每個人心底 這是首民族心聲,不甘奴役英勇的反抗 敲打心靈的震撼 伴隨著戰鼓的擂響 去開啟那新生的天窗,擁抱曙光……” 春晚有個專業難點,基本不允許打明暗光,很多漂亮的場面需要整體黯淡下來,然后打一束光集中到主角身上這種常見的燈光造型,在春晚不行。 因為“不允許看到灰暗面”,要歡樂喜慶嘛。 所以汪茜在后面大開大合的舞姿,并不是看圖識字的順著字面意義在演繹,她表達的是情緒。 那種整個民族在危難面前萬眾一心的抗爭情緒! 斗志昂揚又充滿了激越信心。 全場觀眾都驚呆了。 這是法西蘭歌曲嗎? 介不是紅歌,嘛才是紅歌? 難道資本主義要割自己的命了嗎? 哦哦哦,是《悲慘世界》里面的主題曲,嗯嗯嗯,那個時代的法西蘭呀。 可這也太應景了,這真的不是唱給我們聽的歌曲? 電視機前的全國觀眾們就不知道怎么就忍不住想流淚…… 特別是年紀大點的,篤信小強這就是唱給我們的歌! 經歷過那么多的苦難,那么多壓迫,終于迎來了曙光,要戰斗要拼爭才能戰勝黑夜迎來光明。 這首歌一定要唱得雄壯,要鏗鏘,要氣吞山河。 特別是在沒有伴奏的前提下,普通人演唱就是干巴巴的雞叫聲。 荊小強卻帶滿了共鳴混響,厚重渾然的歌聲又清晰得如珠落玉盤,字字敲心! 而且混雜了英語、法文的特點又顯得整首歌非常洋氣。 好像在隨時提醒這是舶來品,不是紅歌。 整首歌的節奏、氣氛都不是紅歌的式樣啊,為什么偏偏讓人這么著迷。 現場也有無數藝術家,他們可能在反復要求的排練中變成了呆板的表演者,但能走上這條路,那藝術敏銳力都不會少。 仿佛天靈蓋兒都給沖上來,情不自禁的起身跟著手動、嘴動的感受想參與! 這首后來在好萊塢電影里鼓舞街頭暴動的主題曲,的確感人至深: “可否傾力相助 助我高舉旗幟,實現理想 拋頭顱灑熱血,將大地澆灌 你可聽見這歌聲,人民的歌聲……” 真的沒想到前排桌邊也帶頭起身了,興之所至還跟著揮舞手臂打拍子! 因為他們看到的想到的又不同。 普通人可能以為這歌聲是在緬懷那可歌可泣的戰爭歲月,可荊小強唱來明明就是強調現在。 就像他們之前簡單而深切交換的意見,斗爭其實無處不在。 現在同樣是在作戰,只是刀槍火炮換成了金融市場、工業絞殺、糧食安全。 甚至這種戰爭更加慘烈,因為隱秘而狡詐,深邃而枯燥,普通人根本意識不到每個人都是戰場上的一員。 很難像常規戰爭那樣把所有人都集合起來共同奮戰。 就像漫長的鴉片戰爭,僅僅是那么一場兩場的局部戰爭嗎? 那是一個民族在上百年里面被各種肢解碾壓的全面戰爭,在無數個不起眼的拳臺上被無聲無息的擊倒扼殺。 所謂神仙打架,真以為像凡人那樣用王八拳嘛。 那都是用各種法寶、仙術匪夷所思的無所不用其極啊。 只有領導指揮這連綿不絕的一場又一場戰役的人們,才會明白這歌聲蘊含了什么樣的鼓舞。 真是情不自禁的紛紛跟著起身跟著打拍子…… 導播終于能夠把鏡頭切換過去,切換到了全國觀眾的電視畫面上。 那一刻,荊小強仿佛看到了后來哪部電影里的鏡頭畫面,在西柏坡,幾位前輩在運籌帷幄的間隙自信豪邁地唱起《國際歌》,唱響了新中國成立的前奏。 新世紀要來了,新的曙光也要來了。 全國觀眾也驚呆了,大過年的! 原來都是有血有rou的形象啊。 平時都當成神仙了。 第1595章、我看你就是那大蟠桃 沒毛病。 荊小強這么唱,沒半點毛病。 這可是法西蘭著名劇作家八十年代的原曲原詞,現在都還在巴士底歌劇院跟《巴黎圣母院》輪番上演呢。 荊小強故意把英語、法語混著唱,就是為了在一些關鍵敏感的用詞上打馬虎眼,譯意那有不同解釋,那是多么正常的事情。 一方面回避在這個年頭容易被人抓小辮子的街頭堡壘等敏感詞兒,一方面又讓升起太陽等同胞才會明白的比喻,立刻心領神會。 左右逢源了屬于是。 專門帶來的“藝術助理”、“技術顧問”都不知道他們回頭報告怎么寫的,估計都集中在了這臺節目錄制規格之高吧。 因為鼓掌完了,興之所至的領導還拉了段二胡…… 氣氛剛剛好。 導演都毫不猶豫的把后面節目順延了。 去年好不容易才從拉鏈門里脫身而出的那位花旗大統領,不是被歐美大力鼓吹人設,吹薩克斯的瀟灑政治家么。 顯著好像別人家全都是垂垂老矣的老jian巨猾、老謀深算、滿臉老人斑的死氣沉沉。 其實誰特么不沒點愛好呀。 當年大老爺念詩的時候,鬼子頭還在干嘛呢。 這一幕隨著春晚的高收視率傳遍全國,真的讓所有人看到仿佛不一樣的活力,充滿希望的未來。 二十一世紀,真的來了。 當然這一幕也讓荊小強回家免了頓打。 怎么說也是除夕之夜,唱完下班之后還是難得回家陪爹媽吃個湯圓。 連汪老師都嘆口氣,還是跟著一起吧。 因為坂井jiejie居然趁著宮澤、中森還有天海在這個焦盆人也要過的春節之際,頻繁上通告拉熱度,在綜藝節目中亮相忙碌。 誰也沒打招呼的帶著五妹和小希,悄悄來平京看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