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133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而且荊小強身上沒有半點來自大洋彼岸那個紅色大國的影子,所有做派都像隔壁街區的老薪鄉客。 上班盡心盡力搞工作,帶著明星團隊也是認真的講劇本,下班回家照料家人,還順勢在大都會歌劇院唱了兩晚的詠嘆調專場。 非常具有高雅品位的體面風格,讓林肯中心的高層也非常滿意,最后更是催促歌劇院在荊小強走之前,媒體試演一場。 由此可見林肯中心對千禧年到來前,要排出幾部大戲的心思是多么鄭重其事。 其實就是把各種尖酸刻薄,熱衷挑刺兒的評論家們全都邀請過來哄哄好話,等到正式上演的時候給點面子。 運行上百年的戲劇產業,早就形成了各種利益關系。 荊小強當然也就順著這個試演,正式走到所有古典音樂、高雅藝術、經典歌劇類別的專家面前。 這其實是杰斐遜一直想幫荊小強運作出來的結果,只是他作為才崛起一兩年的扭腰時報首席藝術評論,還沒有實力促成,但現在肯定很用力的推波助瀾。 荊小強要是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他這相識于微末中的搭檔必然跟著扶搖直上。 只恨荊小強這家伙在古典藝術這邊投入的精力太少,可搖滾音樂、電影產業那邊賺的錢又太多了。 現在只是兼職國際電影網總編加首席執行官的身份,荊小強也能名正言順的給ceo開一份年薪百萬的紅利,這是最典型的花式輸送,讓杰斐遜徹底擺脫經濟禁錮,也能更從容的在藝術評論家的地位上游走。 所以哪怕荊小強自己不吭聲,還叮囑多赫蒂跟焦漪、奇努里維斯別當回事。 莫塞婭還是從鋪天蓋地的報刊宣傳上看見了,驚喜的看見在杰斐遜帶領下,各大主流媒體把這位華裔青年藝術天才的光輝業績吹得比華爾街的金融數據還要好看。 更是把這場大都會歌劇院的試演,定義成花旗藝術領域在世紀末的回顧總結! 這吹得連母牛都能飛到帝國大廈上面。 其實莫塞婭專門安排了人收集一切關于荊小強的新聞報刊雜志紙片,都要留起來當傳家寶的。 當然那種涉及花邊艷情的文章,仆人們打死也不敢提交,這種大吹大擂的東西早就稟報一大摞。 問明白大都會歌劇院、林肯中心在古典音樂、高雅藝術界至高無上的地位后,莫塞婭馬上提升到光宗耀祖的地步。 連夜讓倫敦的管家派人把先生在薩維爾街定制的禮服送過來,并且嚴厲批評這種不隨時安排在私人噴氣機上備份的情況,再出現就滾蛋。 還把一貫有點奇裝異服的米高都督促著換上正裝,奇努里維斯那一幫蓬頭垢面的樂隊朋友都被強迫收拾干凈,共同出現在包廂貴賓席。 大著肚子的曹菲也換了禮裙,被潘云燕和焦漪陪同看莫塞婭非常煞有其事的挽荊小強登臺,一起撇嘴! 但也知道這時候只有莫塞婭有資格陪著公開露面。 別說這幾位都是華裔,米高這唱流行樂的人家都不帶正眼看。 說是內部試演,薪鄉是什么地方,藝術家、文學編劇等等各種文人高度集中的地方。 順著各大媒體、各種博物館、研究院、文化基金等等關系,來了無數達官貴人。 和平京那種時不時給體制內單位發演出贈票,隨手拿給家里孩子大媽去看熱鬧還不一樣,人家這邊是真的帶著欣賞藝術的態度,甚至多半還帶著批判的眼光。 我們愛美麗看大國風范的文化瑰寶,怎么會讓一個華人來編撰劇本,還監制、還導演! 懂得我們的傳統價值觀,語言魅力嗎? 必須挑刺! 所以林肯中心經驗還是豐富,先通過這樣的內部演出測試下業界反應。 唯有荊小強坦坦蕩蕩的斜眼面對,跟著林肯中心的大佬,歌劇院的ceo、藝術總監之類笑迎八方客,最陰陽怪氣的那幾位,這劇本不是你們幾個反反復復改了兩三年才捏把出來,一直拖到了零幾年才搞定嗎。 其實就是沒拿到這個殊榮機會,心里酸溜溜罷了。 莫塞婭的公主身份哪怕只是個中東小國,那也是公主,也屬于王室俱樂部成員,各位也得恭恭敬敬禮貌問候。 她就打扮漂亮了,明顯帶有民族風情的淡紫色長袍禮服,遮得嚴嚴實實又充滿設計時尚感的飄逸。 還帶著起碼成熟二十歲的同色包頭巾,碩大金片配珍珠耳環,彬彬有禮的沉著面對。 比荊小強認真多了。 荊小強本來是漫不經心的擺出才子傲嬌姿態,無意中瞥到她專心面對的樣子,才收斂起正式些。 最后跟大佬們一起坐在最前排,聽大都會歌劇院的藝術總監,表達了林肯中心在千禧年之際,希望通過三部現代歌劇,三場現代交響樂,三場現代舞,總結過去的一個世紀,總結這一個世紀里全世界的藝術核心。 嘖嘖,這是多大的口氣。 把花旗人民那種花旗即世界,薪鄉即世界中心的主(mu)人(kong)翁(yi)精(qie)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也就把荊小強這出劇的地位抬高了,甚至他來自亞洲都更證明了世界人民心向花旗,積極學習天朝文化景仰自由國度嘛。 簡短的開場白,其實是告訴各位這劇不是簡單的一部戲,背后有很大的文化引領意義。 要從更深層次的角度看待。 這個大方略,林肯中心作為花旗文化標桿肯定在臨近世紀末已經提出了輪廓,只是各方藝術家、編劇、創作還沒來得及跟上,居然被荊小強搶了個頭彩! 估計那幾位在薪鄉很有名氣的劇作家,腸子都悔青了,怎么一不小心就冒出來這么個愣頭青呢? 一定要抨擊! 話不多說,藝術總監退場后,帷幕徐徐拉開。 這部小說作品有個最大特點,是用第一人稱講述我有個朋友,并且一直參與朋友這個故事的奇妙視角。 于是創造出了“我既是旁觀者清亦是當局者迷”(i was within and without.)的藝術角度。 觀眾們也就有了穿行在故事里的神奇代入感,還不像其他故事那樣動不動就代入男主角,而是旁觀者角度。 但這種復雜的敘事者也進入故事,在短短的舞臺劇上就很難體現,撇開又少了這部文學名著的特色。 算是編劇開門就得遇見的大難題。 可這里,黑漆漆的舞臺上,突然打下來一束光,照亮了站在舞臺中央的作者,標準的花旗文化人打扮,黑白三接頭皮鞋,米色西裝背心苦惱狀,天空慢慢飄下來無數稿紙…… 光是這么個開場白,就把復雜的結構交代清楚,整個故事是這個角色自己寫出來出來的。 而且馬上就開始在飄飄揚揚的“稿紙雨”中唱起我有一個朋友…… 這時候后面的光影才慢慢呈現,整體氛圍是上半世紀二十年代那種紙醉金迷宴會風,色彩各異的晚禮裙女舞者都是那種復古貼花盤頭,男人則是油頭粉面的西裝或者背帶褲。 光怪陸離的大蕭條之前最醉生夢死的那種恣意奔放,在短短一分鐘不到里面就呈現出背景…… 而真正的背景板則是全新的超大顯示屏幕,逐漸亮起長島富人區能夠眺望的夕陽美景。 在這樣極致浪漫的背景下,奢華迷離的派對香風麗影,整個故事的愛恨情仇才徐徐道來。 全場所有的業內人士、媒體記者、評論家、劇作家全都目瞪口呆,還能這么演嗎? 靠著精妙的編排濃縮緊湊,超越時代的設備恰到好處。 營造出前所未見的大氣磅礴,把那種浮夸風演繹成了史詩感! 真不愧為才子! 第1169章、神仙打架的最高境界當然是自己打自己 真正的才子是讓目前各類媒體上的熱炒的三部作品,都是羅伯特創作! 就是恰恰在這個八月中下旬的時間點,整個花旗最火的影視劇話題都是羅伯特! 強勢上映的火爆槍戰動作片《生死時速》,正在苦苦支撐勉力對抗的迪尼士動畫大片《獅王爭霸》,現在得到整個薪鄉文化各界異口同聲驚嘆不已的劃時代歌舞劇《了不起的蓋茨比》…… 在完全不同年齡段,完全不同文化需求的觀眾群體都激發出巨大影響力! 自己跟自己打架了屬于是! 其實當下這三個因素撞車,每一環都是荊小強無意中達成的。 自從打通了哥倫比亞影業的北美院線,荊小強的確在有意識的控制電影上映。 《殺手不太冷》趕緊面世,就是為了給《諜影重重》、《不可能完成任務》鋪路佐證,用這樣小成本又都是外籍的電影,證明港產西片的優勢,才能讓杰哥、龍哥主打時候直接拿到更好的院線支持。 這倆連續上映,實際上不是最優解,能夠隔個半年對市場最好。 但王見王總得有意無意的比較,他們的團隊,背后支持擁躉都推動著要比較下。 好在最后都賺得不少,龍哥也本來就該比杰哥更有市場號召力。 所以荊小強把《生死時速》才壓了半年上映,盡可能拉開點時間,讓市場有饑餓感,順帶跟迪尼士示威。 誰都知道迪尼士每年都會強勢占領暑期檔,今年的《獅王爭霸》就是從去年被擠過來的受氣包。 結果上映之后,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一貫叫好叫座的迪尼士動畫電影,今年居然走了麥城! 肯定有《生死時速》爭奪市場的原因,但最大問題還是迪尼士自己拉胯。 出于各種原因,花三百四十萬美元買了《獅王爭霸》跟《冰雪女王》動畫電影版權外加《加勒比海盜》的全版權之后,加勒比海盜是外包給了荊小強,兩部動畫電影的制作卻從未給他看一眼。 當然荊小強也不稀得看,他絕對沒那種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娃,不能讓你們糟蹋的心情。 要讓老子多看一眼,那都得加錢,那是監制的活兒。 甚至跟主導了《獅子王》改造成《獅王爭霸》的卡登伯格那么多接觸,荊小強都懶得多問一句。 反倒是卡登伯格偶爾抱怨過,他們在中國古畫風格上有點吃力。 荊小強也不問這古畫是什么樣兒。 他敢于在這個暑期挑戰迪尼士,其實從二十年后的觀眾角度來看,《獅子王》的制作其實相當粗糙,屬于宮崎峻嗤之以鼻的那種有限動畫。 這部電影能在當年獲得全球近十億級別票房,最主要原因還是在迪尼士的營銷功底,好萊塢的文化輸出太強大,滿世界收割從未見過這么氣勢宏偉動畫大片的廣大觀眾,特別是合家歡觀眾的韭菜。 電影本身情節老套簡單,內涵性上比宮老頭那些差遠了,但恰恰是最簡單粗暴的王子復仇記,才最容易得到廣告觀眾喜歡,全靠迪尼士套路化的配角出彩,然后豪斯·蒂姆的配樂起到了決定性的烘托功效。 那么在這個基礎上又改一遍的《獅王爭霸》,還沒了豪斯蒂姆參與配樂的成品,荊小強就不認為對方有多能打。 既然你不仁,我就要讓你嘗嘗獨斷專橫的結果。 但他真的沒想到會如此拉胯! 也許卡登伯格早生去意,在這個關節點上又被重制搞得心浮氣躁。 等荊小強他們悄悄去電影院看過《獅王爭霸》簡直瞠目結舌,這特么都是啥呀。 當初歌舞劇場版的《獅王爭霸》,是從hk文化中心起步的翻版《獅子王》。 荊小強那會兒只想搭著hk的路子到百老匯搞錢,又有黃叔等一幫有才華的文人編劇幫手,百分百的中國風。 醒獅造型的主角擬人化,背景板也全都是水墨山水密林的手筆。 在百老匯都讓各界驚艷,原來華人天地不僅僅是唐人街的牌坊和青瓦紅檐,還有這么藝術味兒的繪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