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988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荊小強大無語,這不就是自己正在用的那套饑餓營銷,然后加價提貨把戲嘛。 感覺自己在前面各種算計賺錢,后方嘩啦啦的原樣奉還送出去,但能聽見中森jiejie開心的聲音也值了。 他都不問加了多少錢,免得心塞:“啊,那你幫我聯系下個月的巡演……我們加幾場從南麗開始吧?!?/br> 中森哪里還有幾年前的目空一切跟傲嬌桀驁,很有小日子風范的溫柔嗨咦,惹得荊小強又閑聊一陣,約好回頭從滬海一起踏上巡演之路才掛上電話。 曹菲看他說日語就白瞎,只好在周圍熱鍋螞蟻的轉悠,可看見開心的地方又抓了荊小強胳膊搖。 要不就索性自己上手在裝修墻面、玻璃上擦拭刮推。 平時她可是油瓶倒了都不會扶一下的主兒。 五六月買的這四合院,到現在已經裝修了快半年,還只是初見雛形。 經過荊小強建議,陳薇羽畫個大概的裝修設計風格,曹菲又找了些平京本地藝術設計師,立刻大變樣。 就像本來揣著幾萬塊想買個奧拓,結果這里加點不如升個級,那里加點有更好選擇,最后估計買奔馳都收不了場。 畢竟荊小強見多識廣,陳薇羽有專業眼光,這里就不再簡單的是把老四合院恢復成老舊模樣,連格局都改了,留下的只是外殼。 靠窄胡同那邊以前給長工、傭人、馬夫住的側座房給拉通做成幾間客房和保姆間。 進來前院內大門的墻給拆了,改成拱劵。 也就是磚砌的幾個拱門連排,未來爬滿藤蔓會非常有意境,更讓整個院落堪比籃球場大小,顯得通透深遠許多。 院子地面更是按照庭院設計做成很有禪式風格的拼磚枯石,兩棵槐樹移到拱門邊,既增加了歲月感,又不妨礙院子可以放露天電影的空曠。 這樣左右的廂房就能做成巨大玻璃隔斷的開敞式廚房兼咖啡吧,另一邊茶室或酒吧。 正面的堂屋完全打通做成會客廳,開個宴會派對什么的幾十百把人都沒問題,三分之一側還做了二層榻榻米開天窗。 這三方合起來,搞發布會、小型走秀都綽綽有余,氣質上還絕對不掉范兒。 穿過這正房到后院才是主人大臥室,跟兩間客房。 側面還把原來大戶人家的馬圈側院改成了能停三輛車的車庫,直接從這邊臨大街上開門出去,方便極了。 整個四合院全都按照那種簡約現代風格裝飾設計,衛浴廚房都是現代化設置,更把電氣、網絡之類提前安排好。 那正房堂屋用荊小強的話來說,搞個小型唱片發布會、百把人的歌友會,也有聲學設計,豈不是逼格滿滿。 曹菲本打算只是買個四合院,重溫小時候的奢望。 誰知道這么一搞,漂亮又時尚,喜歡得不得了,每周都飛過來督工,今天更是提前把工人設計師啥都放假,專門留給荊小強陪著來視察。 荊小強看她跟花蝴蝶似的這里那里到處鉆,也頗為感同身受的收起手機跟過去:“你就不要瞎擺弄了,受個傷不值當?!?/br> 曹菲喜笑顏開的伸手:“給錢,裝修越來越復雜,花錢也越來越多!” 荊小強苦臉:“你又不缺錢,內地專輯也在賣,再說下個月就開始出國巡演,你還有外匯呢!” 曹菲理所當然:“你是爺們兒,這家里cao持的可不就該你給,我賺的給你拿去做生意都行,但你得給我家用?!?/br> 荊小強看她滿眼光彩的樣子,哪里還是那個高不可攀的玩咖天后模樣,就是為愛昏了頭的姑娘,無奈點頭卻雙手捧住這臉親下去。 甭管以后怎么樣,起碼這些日子,給夠開心咯。 曹菲歡喜熱烈的掛住他脖子,反過來唇槍舌劍還按捺不住玩玩新花樣。 很讓荊小強有點猝不及防。 滿以為到處亂糟糟的裝修工地不方便。 結果反而是這種半成品的雜亂環境,讓情緒高漲的姑娘興奮刺激,咬住荊小強的耳邊低吟輕唱,分外妖嬈。 還吃完撈了裝修費就跑。 曹菲這一周都打著練歌的旗號在平京廝混,這下心滿意足的回hk,就等著去巡演了,至于去焦盆還是南麗,她都無所謂。 只要是在一起,天涯海角都行。 這讓送走航班的荊小強心頭既有點小虛榮又有點哂然,這會兒越甜蜜癡纏,分手的時候就越決絕吧。 依照他的經驗是這樣。 他還要留在平京陪趕過來的黃叔,給高校滾社講座開兩天課。 但是激發黃叔屁顛顛飛過來的動力,肯定不是傳道授業。 索性打電話到荊棘吧,邀約成叔過來一起白相白相…… 不是要干什么,而是亮馬橋那個地方吧,在后來的老蛇皮口碑中有太崇高的地位。 這輩子要是沒去過,別人說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蛇皮。 荊小強怎么會讓老丈人掉這個份兒呢。 其實去看過也就那么回事兒。 成叔接了電話果然喜出望外的說早就慕名想去了,馬上來馬上來。 第二天屁顛顛的飛到平京,荊小強帶著他跟老黃玩了個大半宿,當然還是把兩位老小孩給拎回去不許瞎搞,背著他有什么那是自己的事情,起碼他一起就只能是唱唱歌喝花酒的放松。 不過荊小強呵欠連天的在白蓮婷各種嘲諷揶揄中抵達音樂報社,點頭同意了白蓮婷把樓下百貨公司那一層也給盤下來。 順手拿過今天剛出的新《音樂報》查看上面的招生簡章廣告,上樓卻聽見何炯炯給他匯報了個突發消息。 那家只開張不到半年,已經發行量暴增到二十萬本的《漫王》雜志,居然被???! ??蚝芎唵?,就因為之前有期封面上用了張焦盆漫畫名家北條司的《俠盜寒羽良》彩圖,被有關部門在會議上拿出來點名批評,然后就咔嚓了。 只要看過這部又名《城市獵人》的漫畫,就知道這位的風格是什么德性。 正經得不能再正經的優秀漫畫,卻因為畫面性感了點,沒有調查,沒有申述,沒有通過必要的行政程序,甚至連那幅畫是什么意思也不清楚,一言定性,不審而斬。 荊小強有些愕然,又好像記得對哦,上輩子這本雜志好像勢頭很猛,后來也沒了聲息。 就因為遭遇了這嗎? 二十萬本發行量是什么概念,音樂報這么牛逼的報紙,五毛錢一份這么便宜的報紙,第一期也才壯著膽子印了十萬份。 花了好幾期才戰戰兢兢的擴展到兩百萬份,現在基本上穩定在這個數,偶爾國慶、春節之類會提前爆發到三百萬份左右。 這彩印厚厚的雜志,卻能賣二十萬,證明在全國各地有多受歡迎。 背后運營團隊又是多么得力。 而且明擺著符合現代文化潮流,更有抵御外來文化意義的事情,就這么封殺掉了? 不過他一點都不意外:“我覺得你可以把這件事做個內部通告,無論是《音樂報》社還是滾社,都可以從這件案例上汲取深刻教訓,出發點再美好的東西,承載著這么多人夢想和愛好的事物,卻會因為一丁點老鼠屎或者不經意的疏漏,就給全部抹殺掉……” 旁邊有報社的年輕人用這個年代常見的口吻:“唉,我們這體制……” 荊小強卻搖頭:“沒必要歸結到什么體制,辦音樂報的時候,有大佬支持就覺得是優越體現效率極高,現在還是有人批評砍掉就覺得不公平?任何事情都有利弊,不能只批判壞處看不到好處吧,這種事情不是我們cao心的重點,重點應該放在我們該怎么去面對這種現實,既把控住風險又做好事情,有這種反面教材我覺得還挺幸運?!?/br> 這就是思維方式的轉換,更不會陷入抱怨、消極的情緒,在這個年代,這個年齡,調控了自己的心態,那就跟周圍人大不一樣。 何炯炯他們看荊小強的目光,越發充滿信任了。 跟對了人,時時刻刻都在學習成長。 第999章、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生活的真相 這恰恰就是荊小強當初對搖滾的態度。 對曲老、李團他們說起這件事也更多是收獲:“算是給整個音樂報社、滾社都敲了警鐘,別以為自己影響力大了就可以為所欲為,漫畫不過是走了搖滾本來可能會掉的坑里,很值得滾社各個環節都來感受下,如果我們出現哪怕一首有問題的歌曲,都會讓整個搖滾蒙上負面的陰影,這恰恰又是未來發展很難避免的事情,畢竟搖滾就是宣泄情緒的方式,這點可比漫畫復雜多了?!?/br> 曲老簡直慈祥:“那你覺得應該怎么辦呢?” 荊小強攤手:“堵不如疏,這就是滾社當時成立的初衷,起碼有個共同的平臺可以溝通,各個環節也能提醒關注,其實往好了想,這不就是一張社會晴雨表嘛,如果大量負面情緒的歌曲在爆發,是不是也說明我們有什么地方沒做好,滾社當然應該負起這個引導、推廣的作用,讓向往光明的聲音占據主流?!?/br> 李團更熱烈:“所以我們才要擔負起這個歷史重任……” 荊小強卻沒那么激動:“文藝終究是敲邊鼓,發展經濟改善生活才是硬道理,我們寫歌唱歌的目的是為了帶動正能量,讓大家有更多信心力量去創造美好生活,如果為了自己的私利違心的故作贊揚歌頌,甚至粉飾太平,罔顧是非那就是比指出問題的人還壞了?!?/br> 曲老寫了幾十年的主旋律,當然比專門唱主旋律的李團更明白這個道理。 看看眼前兩位中青年,只點頭叮囑:“待會兒跟大學生座談的時候,要注意分寸,年輕人總是充滿激情和創造力,同時也可能是破壞力,不過我很清楚你會做好這些事情,放心做吧,有什么問題我來承擔?!?/br> 荊小強賊笑:“我當然跟他們談是另外的說法了,只是我真沒想到動畫限制這么多,我們滬戲正在推動春季招生影視動畫專業,今天剛在音樂報上打廣告?!?/br> 曲老只關心歌唱事業,李團更多行政工作,馬上注意到:“哦?這是怎么個思路?” 軍藝可以說是跟滬戲全面并行,甚至更全面的覆蓋到文學、美術等各方面,當然會關注這種行業領先動向。 一點點調整也許就能抓住存在價值變動。 荊小強簡單解釋了下:“準確的說這是比歌舞劇更有市場潛力的藝術方向,也是未來年輕人習慣接受的藝術方式,往小了說每年多少億美元的國際動漫游戲市場做生意,往大了說不能讓我們國內到處看到的都是迪尼士動畫、焦盆動畫,久而久之人家在動漫里面輸入的價值觀、世界觀甚至黑白關系,輕而易舉的就全面影響青少年了?!?/br> 他這口氣也有點無意識的凡爾賽了。 不過在荊小強眼里,社會價值的確遠高于什么生意。 兩位文藝大佬就有點不解:“那不應該啊,這么重要并且顯而易見的事情,不應該拱手相讓、放手不管吧?!?/br> 于是等滾社作曲作詞講座的時候,曲老跟黃叔從不同角度傳經送道,李團還是打了幾個電話去詢問。 最后得到的消息是不但不是放手不管,甚至爭奪非常激烈! 整個八十年代電視臺泛濫成災的迪尼士動畫、九十年代初又鋪天蓋地的焦盆動漫。 局面其實很嚴峻,于是有關方面正在籌劃5155工程,簡單說就是在全國范圍搞五個動漫基地,十五套動漫系列叢書,五個動漫刊物。 這本火到不要不要的雜志,實際上是幫書商掛靠在雜志社下做的增刊。 根本不在其中。 李團給荊小強低聲一說,兩個中年老油條對視眼,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二十萬本發行量的半月刊,幾塊錢一本,一年就是幾千萬的流水,這生意還不夠吸引人嘛。 《音樂報》發行一年多,哪怕批發出去兩毛錢一份,到讀者手里五毛,那也是一年幾千萬流水,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廣告投放,年產值過億也不稀罕。 眼熱的人可也不少啊。 全靠隸屬于軍藝《文工報》這種別人插手不進來的鐵籬笆,才擋住了三番五次的各種摘桃子。 同時也催生出了不少音樂報刊雜志,從各個環節搶市場。 好在《音樂報》占了先機覆蓋面超大,又有全國高校作為基本盤和推廣渠道,更不以盈利為目的的超級便宜量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