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952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更是把那些存著其他心思的女生敲打了下,讓她們知道這里誰才是扛把子。 杜若蘭和潘云燕還帶頭加油鼓掌,然后一個負責帶領歌舞劇成員開始準備,一個追著去電腦工場拍新聞了。 剛才整個過程潘云燕都拍下來,要去問問荊小強說的什么雙排鍵。 結果荊小強這一去差不多就基本扎在電腦工場里好幾天。 晚上回了家,都在趕劇本,陸曦本來想拉他去看已經在辦理手續的機庫地塊。 荊小強都只是把地圖丟給她,上面已經勾畫出還沒有特別標準的那條高等級公路:“你抽空去看看,從這條路就看得出來蒲東以后發展的力度,你那機庫地塊好像就在這邊盡頭對岸,這條路沿線一定會是發展重點,蒲江新城也在這個盡頭附近,你看看兩邊能怎么聯系起來不?!?/br> 陸曦聽聞是大生意大發展,立刻就興致盎然的去了。 不光是《秘婚記》的劇本,因為安寧已經看了羅莉整理出來的《青春愛情故事》電視劇梗概,不光認可投資,還想自己親身演女一號! 荊小強苦口婆心,以身為諫的勸服她,你的目標已經是鎖定在電影市場,而且是朝著那種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形象去展現,演電視劇就是開歷史倒車,更重要是得把機會放給更多人去出頭,這樣影業集團才有足夠的人員儲備。 明年春節《太平輪》上映定票房方向,《陽光燦爛》則緊跟著也是走影展類型,接下來還是應該走這種氣勢非凡的商業文藝片路線。 可好劇本哪里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安寧順勢撒嬌自己從鵬圳到平京,跟文哥他們拍戲看了一圈劇本,又順著全國賣放映權再了解了下各地影廠的本子,哪有什么優秀到能跟《太平輪》這種相比的。 說實話連《陽光燦爛》不是荊小強叫她演,都已經有點看不上了,眼界已經很高了。 你給我寫! 荊小強本來是想逐漸減少這種事情,得培養自己的編劇人手,但安寧只要上點必殺技,他那耳根子軟得很。 想想還是順著《太平輪》的民國時代,梳理出來那部08年左右的大嚶情感戰爭片《贖罪》。 原片很想拍成史詩級的大片,但最后有點差強人意。 荊小強希望能把這部經典,拍成真正的經典。 畢竟有安寧最愛的脫戲,有最能錘煉隊伍的戰爭場面,嗯,還能邀請伊面來演這個優雅帥氣的男主角,完美。 當然,這種有逼格的電影,就跟《太平輪》一樣,得是悲劇。 其實荊小強已經在著手給伊面寫《無間道》的劇本,從白蓮婷臥底寶捷公司他就有這個念頭,甚至跟他配戲的就應該是那個山雞。 流里流氣的山雞是臥底警察,道貌岸然的伊面則成了步步高升的臥底黑幫。 多有看點,還能把這倆小王八蛋都消耗在電影上。 可安寧一打岔,那自然是她優先。 而且這部劇明顯就應該是在影視城基地拍攝的重頭戲,花劇組外景地的錢,給自己旅游景點修地產,多好。 加上時不時還得過去跟羅莉交流下《青春愛情故事》的本子。 還驅車帶成老太、成玉玲、荊大強走浦東大道去吃了杜先生的本幫菜,聽成老太點評了這座抗戰時期水鄉小鎮的幾位人物,逐漸把《贖罪》的劇情輪廓也清晰起來。 忙得咧。 連蒲東南影視基地的水鄉古鎮尋覓工作,都準備是杜若蘭陪她爸媽去轉悠找尋。 結果就在差不多要忙完,五六十號師生集結起來,準備在荊小強和穆春雷帶領下奔赴hk的時候。 李和信過來選外景地了。 第958章、也就是個抵賬的玩意兒 這位財神爺恰好已經算是水鄉古鎮的行家。 他陪著黎鞍、天海到右岸去勘察過那片南部海角的初擬外景地之后,導演跟男女主演都分道揚鑣去忙自己眼前的事情。 花一年左右的時間分別醞釀準備,可能有些人會回頭糊弄、湊合摸魚。 反正合同已經簽了,參與定金也拿了,到時候再說唄。 這三位卻無比相信對方會深研準備,自己稍有懈怠可能就會掉隊,成為這部戲的短板。 絕對的回頭都在琢磨。 李和信就進入到這種噌噌噌提升的狀態。 畢竟他這邊的民國水鄉劇組也是精品化的路子,牟子紅出了名的精雕細琢不好糊弄,所以李和信掌管劇務的同時,演個配角管家也能學習汲取到很多以前從未接觸過的表演技巧跟理念。 瘋魔了都。 他從右岸回去,還順便按照荊小強的建議找了那兩位右岸老戲骨的合約資料,回去跟牟導選角兒。 但這部戲比上輩子的演繹,早了快十年。 黃山思跟鄒珣都更加年輕水靈,除了演技需要打磨,兩人的靈氣絕對爆棚,可這兩位飾演大老爺跟原配大房的右岸中老年演員卻沒沉淀出那么醇厚的功底。 都還在中年期打磨。 擁有大量平京演員資源的牟導最后還是選擇了國家話劇院的兩位老戲骨,荊小強也沒有任何意見,這讓牟導很滿意。 劇組正式進駐江浙那片精致的水鄉開拍。 李和信過去倆月都死死釘在那,全力以赴的揣摩演技。 自然也就對水鄉古鎮的各種建筑特點、民風習俗、生活做派滾瓜爛熟。 認真的聰明人做這些事就是砍瓜切菜那么輕松。 按照協議后面半截的滬海民國市區戲份,也就是大老爺更享受在大城市的風花雪月、準現代化生活,不想回鄉下過落后的地主生活了,全都要集中在影視城外景地,以及目前滬海還能找到的一些實景拍攝。 畢竟外景地那邊加班加點的施工,也沒這么快,特別是涉及到民國風格的內部陳設,花園老洋房這有積淀的部分,還不如直接把自家老洋房借出來拍攝。 影視城那邊就主要拍些街景之類樣子貨,這邊會借用曹菲的院子最大,酒吧徐園的家具陳設規模最有派頭。 然后就在酒吧,李和信聽荊小強把這個關于古鎮的生意表述了下,擊節叫好:“對!我這些日子天天呆在古鎮,真的有種時光凝固,時空穿越的錯覺,外面幾百年的變化,似乎都沒在這里留下多大的痕跡,住在里面的人永遠都按照多少代人的節奏慢悠悠生活,說好聽叫做發揚傳統,說難聽點就是窮酸樣,無欲無求的簡單活著是沒錯,但只要周遭有半點變化,就難以為繼了,這個辦法好!” 他還觀察得多:“有志向有心氣兒的年輕人都往外走,哪怕有極少數青壯年留下來也被同化,這些古鎮其實當年都是因為漕糧、鹽幫、外貿發展起來的新貴,是敢于闖蕩新局面才凝聚出來的明珠,現在卻固步自封的衰老蒙塵,你去聞聞內味兒,都霉了!” 要說平京爺們兒也挺喜歡固守城墻根兒,李和信更是熱衷偏好,據說也買四合院玩老家具養玉器。 但這貨跟著去了趟焦盆,親眼見證荊小強對時代碾壓滾進的商業化cao作之后,心態就不同了。 后來跟著白蓮婷參加了寶捷的全程談判股權,曾經開個民營小商場就覺得天下無敵的那種眼界也徹底打開。 再看古鎮,有荊小強的看法,立刻明白。 “你去忙你的,我來辦妥帖,本來我也要在劇組扎根,之前在江浙也覺著這么有韻味的江南水鄉藏在深閨無人知,你這個辦法是最好的,而且整個江南水鄉很多,我們可以搞個大公司到處收購這種古鎮景區管理……” 荊小強前面點頭,最后點撥:“不不不,我們只搞一個,搞成全國最好的那個,讓無數古鎮都能跟著學,生意是做不完的,十個百個古鎮的重疊經營就很無趣了,我們又不是生意人,要讓別人都來做這門生意,我們反而才能成為佼佼者,而不是各種被圍攻的靶子?!?/br> 見多了運動會的平京爺們兒瞬間明白,拱手:“還是東家有見地,我看淺顯了,對,到這份兒上,賺錢不是最重要的了?!?/br> 他實際上做服裝商場生意已經體會過了,普通人做到每天四五十萬流水,已經算是財務自由,再多賺都是個數字,根本沒什么感覺,他才熱衷于炒外匯,只有那種分分鐘幾百萬上下的刺激能讓他動容。 但荊小強本來說的是不用樹大招風,我們是藝人,差不多就行了。 李和信卻感受到的卻是另一重境界,不求做大做強,而是先人所不能的開創新領域,賺到吃螃蟹的第一桶金就抽身而出去做更新的項目,不斷接受全新挑戰,可不有趣得多? 等于是把他最得意的開商場賺大錢這一遭,像打游戲通關似的,換不同的副本一次次再來過,成就感跟樂趣都要多得多。 心悅誠服啊。 看他這樣兒荊小強放心的奔赴hk了。 李和信本來還說鄒珣跟黃山思千方百計的想跟他來滬??囱莩?,荊小強叫等著國慶吧。 他去去就回。 有種溫酒斬華雄的輕松。 這才是一幫固步自封的老冬烘,有什么可豪橫的。 也就提前一兩天抵達,hk已經到處都是“國際頂級藝術天團到港,傳揚數百載人類藝術精華”的宣傳。 把殖民地跪舔歐美文化的那精神頭,才是發揚光大了。 米高都不稀罕來看這種東西,滬海多好玩,據杜若蘭說,米高已經興致勃勃的參與到老杜到處尋訪水鄉古鎮的活動中,陳丹尼恰恰前兩年在周圍游山玩水比較熟,帶著做向導。 伊面則一邊跟安寧探討新劇本,一邊興致勃勃的持續聲樂訓練,他這種純菜鳥剛入門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是rou眼可見的歌唱飛躍。 自然就像孩子拿到新玩具那樣愛不釋手,被說了好幾年沒有唱歌天賦,被各種冷嘲熱諷之下,誰心里沒點翻身打臉的念頭,鬼才是天生躺平的隨性而為。 也就黑仔他們日常返港休假,順路陪著去看看。 滬戲這邊隊伍龐大的直接飛過去,在九十年代絕對算是個很闊綽的行為。 但勞務公司就是這樣按照市場商業行為來運轉,這點機票費用都是含在外務勞工合同里的。 相比之下滬音就差點,周晴云都準備盡量挑選名額,讓幾個尖子生和研究生坐火車從鵬圳去hk觀摩,唱了一輩子的歌劇,有些歌唱家都從來沒聽過原版的意呆利歌劇。 現在有這么近可以去見證學習的寶貴機會,只能艱難抉擇下誰更有資格去聆聽學習,誰學了以后更有意義,畢竟經費很有限。 她自己還準備跟學生們一起坐火車過去,余舒凡連忙用唱片公司的名義把這部分機票錢差旅費給承擔了。 還悄悄給教授匯報,荊小強其實把那邊住的地方也安排好。 這就是荊小強的后世薪鄉人態度,他自己不會掏錢大包大攬的買機票出費用,做了這個冤大頭也不會記他的好,反而破事兒一大堆。 一切都按照市場規律來。 滬戲所有歌舞劇專業的師生都掛靠在勞務公司下,象征性的收點勞務費然后幫所有參與者的薪資待遇。 從他跟余舒凡成立唱片公司,也是這個目的。 滾社的所有費用,都盡可能從唱片公司賺多少用多少。 一定要用符合商業運作的規范行為,替代私下交情的個人承擔,他跟穆春雷關于歌舞中心、校區校舍捐助的一系列財務拉扯,全都是這個目的。 國內現在距離市場化意識還差得很遠,希望能盡可能幫助養成好習慣,也方便跟國外打交道。 他就太習慣這種打交道了,航班落地就是各種記者包圍,詢問你們這次要怎么跟世界最頂級的劇院劇團交流,我們的《獅王爭霸》還拿得出手嗎,他們看得懂嗎? 荊小強就不會有龍哥、杰哥他們出國之后容易被挑撥對抗的應激反應,只笑瞇瞇的說我要給他們個好看…… 漢語太博大精深了,尋常hk記者都聽不太懂他這句話的內涵,更別說翻譯成外語去問圣卡羅劇院了。 最后還是只能把鏡頭集中在,哦哦,愛麗絲跟潘小姐都來了,其他跟隨羅伯特的靚女沒有變化,莫妮卡沒來接機,而是羅伯特那位舞伴,hk歌舞劇團的舞蹈總監來迎接呢。 汪茜跟荊小強見面時候,擁抱吻面禮換了可多膠卷。 他們也就只能抓點這種八卦。 其實人汪老師是來給領導匯報工作的,都海外實習兩年多,前后數百人次往返,滬戲儼然已經擁有了全國最頂級的歌舞劇演職人員團隊,還不用擔心未來工作編制啥的,直接就進歌舞中心成為開國元勛。